在外打工多年,钱没赚到还冷落了家人,在农村有什么出路吗?

孤狼小欧


说起这个话题相信不是农村走出来的人感受不会那么真切,尤其是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居多,所以似乎还没到讨论出路的问题,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青年辍学率居高不下确实有数据可考证。那么这些众多的辍学农村青年会走向何方?我有幸来大城市工作,虽然也没有混好但是我见过了很多东西,在这个环境里我学会很多在一个闭塞的农村里所学不到的东西,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过年回家基本上都能碰到曾经的一些小学、初中同学,大多都已成家立业拖家带口了,跟他们聊起天来客套话越来越多了,实际的生活规划,未来打算什么的基本上聊不到一起。过年回家基本上都是三五成群的一起打麻将,而且是那种很豪爽的范,除非自己一年赚的钱输完了,否则是不会离开麻将桌,更有甚着过完年出去打工时候身上还欠了一堆打牌输的账。其实过年在前一起打牌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是那种打牌上瘾,无论是打工还是回家基本上好打牌,这个就有很大的问题了。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害怕待在家里,我怕我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我一直觉得年轻人一定要去外面闯一闯,就算不能赚钱发财也要让自己被那片狭小的天地所局限。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呆在老家会成为这样?当初出来闯荡的劲头荡然无存,只留下好像被岁月风干了一样的懒洋洋的状态。被农村的时光埋没在了黄土扬尘里。他们除了吐槽,除了挖苦,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就是家长里短的琐碎。相信在大城市里带过人的都知道,这里危机感多么强烈,但是他们没了危机感,没了紧迫感,没了方向感。生活中完全没有了闯劲了,你让他学点东西,他说不会然后就没有后续,建议他们看书,看了一会说头疼有没有了然后,让他接触新的行业,说自己不懂然后就没有了行动。这些农村青年不像父辈那样对土地有着神圣的信仰,他们知道哪些贫瘠的土地创造不了什么,而且基本上他们也都不会种地,那他们依然待在农村消耗的是父辈哪些不被继承者的传统和自己一晃即逝的青春。之前我们一直以为一个人的贫困是穷在了思想,我现在想说,穷是穷在坏境,没有头外界太多刺激的环境,久而久之思想也会变的愚钝和懒惰。而不主动去寻求脱变的人,又让环境变的更加如此,如此循环。农村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这里生活慢节奏 与世无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贫困和落后,对一个见多世间繁华的老者这里或许是他们的理想天堂,但是对那些还没看过人情冷暖 世间繁华的年轻人必定是地狱。别让自己快速的衰老,成了农村太阳下的一根扫把。年轻人赶紧出去走走吧,不为了挣钱,不为了发财,就为了开阔下眼界,充实下思想,改变下精气神,理解下现在的社会发展和生活状态。别等待也别懒惰,一切都需要行动。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定位,趁着还有机会打拼;要学技术就踏踏实实学一门技术:修理,数控等各种技术,不管是什么,认真去做。有一技之长 不愁在这个社会立足。我观察发现基本上农村青年混的不咋样的那种都是没有什么技能可言一类。平时也就是在外面打打零工,能保证自己不饿死的状态,其他的基本上也就是想想了。人越有钱越踏实,越有底气越自信。农村青年中也有那种混的还不错的人,跟他们聊天就是另外一种氛围,他们很多很朴实,作什么生意都是没有什么诀窍可言,唯一能让我感受不同的是就是他们敢于行动,想做什么就会坚定的去行动,不怕吃苦 不怕受累,没有三分钟热度的心态,我想这也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要考文凭,扎扎实实多读书,好好读几本书,哪怕就是青年文摘。其实无论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聚足精气神,活出自己的光彩来,真的,你们应该有新生活,为前人所谓曾生活过的,就像鲁迅先生所希望的那样。农村青年的出路在哪里?在敢于走出自己的那片小天地,踏踏实实的做一件能让自己成长的事情,或者拥有一技之长,并执行力强、敢于坚持的决心。人是天生有惰性的,人生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





高管红


关于这个问题,我经历过,我想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触。我81年的,2001年中专四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在中山,广州工作11年,在工厂干过操作工,当过基层管理员,当过质检员,技术员,采购员,销售员等等职务,可以这样说,工厂的职务从低到高的职务,各个部门几户干了个遍,可以说是用“工作经验丰富”来说吧,最美好的年轻时光换来的只是人生的阅历,至于赚了多少💰的话,保密[呲牙][呲牙]。

2014年正直我们村换届选举,作为党员的我,一直有为人民服务的念头,加强我村正是村干部新老交替的时期了,我在一边工作的时候一边参与了村级选举工作,选上了,我就回村里当村干部,好好干,为人民服务,选不上的话我还是继续上班,养家糊口。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支委选举投票中,我成功入选支委,在之后的村主任竞选中,我成功当选村主任。在外工作十多年的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官塘村。在党支部书记谢书记的带领之下,我们官塘村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连续三年被评为红旗单位,先进村,2017年是合村以来的又一次村干部竞选,我继续当选党总支支委委员,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几年来,官塘村的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被评为株洲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党建示范村等等荣誉。从2014年至今,将近整整6个年头,经历了村级事物的风风雨雨,受过委屈和打击,遭遇过白眼和不解,但是无论怎么样,我做到了问心无愧,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值得欣慰的,在家里陪着孩子慢慢长大,陪着父母慢慢变老,这也是一种幸福。

在当村干部的6年时间里,看到过很多在农村做养殖的,养猪的遇到了非洲猪瘟,养小龙虾的技术不过关,养鸡的销路不好,养牛的技术不过关等,几户成功的很少,规模不大且风险较大,我个人认为养殖黑山羊还是一个不错的养殖项目,前期引种20头母羊的话,大概5万元,羊舍3万元,8万左右,前两年可回本,第三年年出栏30头,收入6万元的样子,应该比打工不会差,主要是陪伴了父母。

目前我们官塘村正在做村集体经济项目,藏香猪养殖、精品果园种植以及垂钓基地开发旅游等项目,我们村将进一步利用网络销售平台,采取认领订购模式进行,以藏香猪养殖业带动农副产品产供销,农耕文化产业及文旅产业等进一步发展,以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以上是个人经历以、建议和想法而已,不当之处,请指正[赞][赞][赞]


乡村振兴—官塘村


我是80后四川人,典型的普通打工一族,对在外打工多年,钱没赚多 少,跟家人离多聚少。深有感受。

98年初中毕业16岁的我就踏上了打工之路,跟大多数打工一族一样到广东打工,心情特别复杂,及高兴又失落,高兴现在不用天天上课,做不完的作业,终于可以到外面打拼一番。失落 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远出打工,自己养活自己,第一次离开爸妈。我爸妈一直在家里种地,从我出生以来爸妈就没离开过我,有什么自己做不了的事情,爸妈可以帮我。现在一人在外,什么事情都要自己面对,自己处理。就这样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广东东莞,在熟人的推荐下进了一家鞋厂 ,进厂后才真正体会到了,跟自己想像大不一样的打工生活。每天上班14个种以上,一个月一天休息,月薪三百左右,(后面工资慢慢涨了些)每月还要给爸妈寄点补贴家用,没有其它福利,不卖社保。就这样前两年都没有回家,因为手里没有积蓄,还有就是厂里年假时间太短,在有那个年代火车票特别不好买。直到第三年春节辞职了回家陪了家人半个月后又到广东打工,后来不管有没有钱,每年春节都回来陪家人过年。就这样在广东呆了13年,回家陪伴家人的时候屈指可数,平均一年就十来天。为了能有多的时间陪伴家人2012年我辞职回来,在四川找了份工作 ,这样每年过五一 端午 国庆等节假日我都可以回家多陪伴家人。在外面漂泊打工十几二十年陪伴家人的时间及少,钱也没有赚多少,所以我们要尽量抽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不要钱没赚到又冷落了家人。

如果想农村老家发展 ,现在农村空地 荒地到处就是 ,从农民手里承包过来大慨一年三百到五百一亩,成本低。可以用来种植蔬菜 粮食等种植业 如果发展养殖业可以放跑山鸡 牛羊等 但是一定要解决销路问题,跟宣传问题。现在农村好的销路有网上销售宣传,政府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厂。还有就是目前最好的销售发展方法 就是自媒体 不仅可以销售农产品,还可以增加收入,我个人觉得现在在农村发展最好的方法 出路就是做自媒体。


逸雅居全屋定制家居


我也曾经是一个打工者。每年临时是打工两三个月的那种。那谈一下我的感受和看法。

我是河南信阳的,我们这里的特产是信阳毛尖,质量也比较好。每年的上半年把茶叶收了以后,然后管理茶园到秋季茶园管理结束以后,你出门在外打工两三个月。

其实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月挣个小几千块钱,然后到冬天过年可以发的差不多了,根本没有什么积蓄。在外打工是一个很自在的活儿,按时上班下班,一日三餐平平淡淡。可是冷落了家庭的妻儿,对家庭的照顾和孩子的教育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总感觉在外面打工不是什么长事儿。

几年以后我选择了在家做茶,不再出去打工。

在家自己做茶积累客户,和打工的收入是两个概念。做茶积累客户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同时可以照顾好家人和孩子的教育。即便你是做到50岁,60岁。那些客户一时半会儿丢不了,即便是到老了做不动了,只要有茶还是可以卖的,还是有一些经济收入来养老。

如果是长时间打工,到了60岁甚至年龄更大的时候,再出去打工就没人要了,这个时候一天不干活你就没有收入。自力更生养老也就成了问题。

所以如果在老家有事做的话,收入能说得过去,不建议出去打工。


老范家信阳毛尖种植户


在农村可以搞蔬菜大棚种植,我们家就是搞农家菜种植的,我跟我爸妈三个人在合肥的周边承包了几十亩地,种植一些蔬菜,养了一些土鸡,鸭子,就是整天忙到晚,特别的忙人,挣得都是辛苦钱,一年除了花销还能存15左右!







安徽松仔


近年来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集体提高,在农村出路现在真是太多了,不再贫穷,虽然很多年轻人不再种地,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出去打工了,在家附近随便找的工作就不比出去挣钱少了,还能多多的陪家人,而且能更好的照顾孩子和老人。出去打工虽然工资稍微高一点,但是外面消费比较好,物价高,在家工资差那么一点点也并不比出去存钱少,所以啊现在外出打工的已经很少了。

虽然我没有出入打过工,但是前几年,我的发小,邻居都出去外面,过完年一早出去,年底才回来过年,真的是远离家乡,倍受思乡之苦啊,这种滋味真的是不好受。还有得进厂工作,两口都走了,家里就剩下老人和小孩,老人本身就需要照顾,这还要照看小孩,再说老人本身就没有文化,甚至没有上过学,根本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更没有意识去教育孩子,有的孩子老人管不了,不学习甚至出去瞎混,学坏!所以出去打工为了挣钱真的是损失太大了,不过现在农村真的是生活都好起来了,我们这里的基本很少有出去打工的了,钱不少挣也可以照顾家人,更好的教育子女。

感谢国家的领导,感谢党的政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昌盛,老百姓不愁吃穿,生活越来越好!





聪仔的生活日记


好好奋斗,在没有能力之前先不要有脾气。有能力才能为家人遮风挡雨。[微笑]

小时候我爸用三轮车拉货养活我们一家,每次工作结束后,爸爸会给我买一个棒棒糖然后骑着车拉着我回家……,那时候就想以后长大了,也买棒棒糖给爸爸吃……




黑夜余光


很高兴看到这个问题,因为我现在也是一样的境遇。我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既然没能在外面扎根,那就落叶归根。我89年生人,三个小孩,孩子都大了,是时候回来陪伴孩子成长了。我们这边是工业园区,近两年环保查的紧,化工厂基本不让开了,现在只剩钢铁厂,工资也都不低,待遇也可以,但我不甘心,还想打拼一下,是金子在哪都发光,实在混不出来40岁左右就去上班了 缴个养老保险 这辈子就这样了… 心里有方向,可以互相关注,交流一下



笑看人生百态5689


大家好,我是三农人富哥,很高兴回答问题。农村人在城市里打工没有高学历和技术,是很难挣到钱的。首先说一下我自己吧,在城市里生活节奏快,花销大,压力大,钱没有挣到啥,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在农村我也不放心,也尽不到孝心,愧疚感时刻伴随着我。由于城市里人员密集,道路拥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是很严重,这种情况下,现在我还适合在城市里生活吗,我这几天再考虑这问题。前几天朋友打电话说现在国家给养猪行业政策好,扶持力度大,给养殖户贷款,我一想正好还是我老本行,我自己有现成的养猪设备,我有技术,有饲料来源,能降低养猪的成本,这就是我的优势,我分析了一下现在生猪市场行情走势,我打算回农村养猪去,我想最近一两年养猪还是行的。这样既能在农村老家照顾好家里人,也能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家觉得我的想法行不,下方评论区留言,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各位!





三农人富哥


我们的经历差不多,结婚第二年我被生活所迫选择出门打工。打工的日子除了艰辛和忙碌更多的是想念年幼的女儿!说到这里我不由得落下来眼泪。是的!那种刻骨的思念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在这种煎熬下我坚持了一年,刚刚够全家吃饭,基本上没有存钱。于是第二年就没有去打工。我们当地很多人种木耳赚到了钱,就想着自己也试试,但是自己没有本钱。就想办法从亲戚家借了五万块钱,开始种木耳。在种木耳的路上也经历了磕磕绊绊,但是还是走下来了。挣得钱也比较可观,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在一起,这比什么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