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超越新一线的城市吗?

迎春花儿盛开


个人观点,武汉或内陆城市还是不要过分追求超大超级城市为好,除非环保技术有超级大突破出现,为何呢?靠近海洋地区容易发展出超级大城市,是现有科技模式的结果,而不应该看作是靠人为可以推动成立的,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条件适合大量人群聚合生存,内陆平原低哇地带,气候条件难以满足人群的生存要求,水资源更是内陆平原地区难以解决的痛点,德国人就很好解决了内陆城市的发展方向,中等城市规划得好,比超大城市更容易向高科技城市发展,抗各种风险能力比超大城市更皆


喜喜羊羊喜喜人


武汉本来就是超一线城市,而且现在武汉都是全球重要城市!不用说将来,何来超越新一线城市?

中国的城市体系,京武沪为第一方阵,天津重庆成都广州深圳西安沈阳杭州这是第二方阵,除去小杭州,其它合称中国的十大城市!

武汉为什么能够远远领先于其它城市?这是武汉自身的条件以及对比其它城市的比较优势决定的。

武汉有些全球首屈一指的区位优势。武汉地处亚洲中心,长江和京广线的交汇点,有中国心脏之称。整个中国都是武汉的腹地,使得武汉的辐射力特别强特别深远。这个区位优势,完全不是天津南京重庆成都杭州能比的。

武汉有些全球少有的气候资源环境优势。武汉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使得人口聚集,工农业生产都很有优势。人力资源,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不过说回气候,武汉和另外几个城市都差不多,不过和重庆相比,地势平坦,和天津相比不缺水,和成都相比,没有地震之忧患。

武汉是全球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大武汉,众所周知,历史悠久。武汉发展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庞大的城市规模,对于城市的地位,工商业规模,人口的聚集规模起到很大的推动。

武汉是全球少有的产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大城市。武汉产业规模庞大,工业上轻重搭配合理,布局优化。武汉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汽车钢铁造船半导体光学通信建筑工业的中心,这样的产业中心,武汉更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流通交易中心之一,全球罕见!比到产业,天津重庆成都杭州南京完全不是武汉的对手!

武汉是全球少有的综合交通枢纽。武汉水陆空交通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京广线的交汇处,中国最大的综合交通中心。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高铁铁路高速公路还有国道都在武汉交汇。武汉港,世界第一大河港,万吨巨轮长驱直入武汉。这样,使得武汉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之一,四大聚,四大米市,货到汉口活,无不诉说这个城市的辉煌!

武汉是全球少有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武汉高端人才储备全球最多,科研院所齐全庞大。邮科院,电科院,铁四院,光谷,中科院武汉分院。这样的科研规模,全球少有!

武汉是全球最大的教育中心。武汉高校在校生数量全球第一!招生规模全球第一!武汉是全球最大的高教城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一个一个名校响当当的。其它城市,除了北京南京,哪个可以和武汉比一下?

武汉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之都之一。武汉有北京之外最多的央企总部,东风,武钢,武船,邮科院,中国信科集团,三峡,葛洲坝,中建,这些都是实力强大!武汉也是中国世界五百强总部最多的城市之一,东风,武钢,日产,万科,绿地等等,无不承载武汉武汉的荣耀!特别是,东风收购了日本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的日产,改名东风日产,总部迁往武汉,使得几万日本人为中国打工,这是何等之自豪的荣耀!

武汉也是中国政治地位最高的城市之一。历史以来,武汉都是中国的一品官驻地,总督,政治局委员,大区中心,都驻在武汉!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区机构,长江委员会,长江航运,民航中南局,武汉铁路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土部武汉督察局,都代表着武汉的权力,管辖中南几省区!辛亥革命,洋务运动,都在武汉而勃兴! 所以,京武沪三大一线城市,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武大东湖


你说的超越新一线,那就是成为一线城市,成为一线城市,就是要继四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成为中国第五城。

其实,前段时间有个中国第五城的定论,由经济日报和华顿研究院排名。

我今天还排一个很能反应城市实力的数据,城市单位面积产生的GDP,这个数据很重要,香港面积那么小,GDP那么高,那才象个一线城市,日本面积那么小,GDP那么高,那才象个发达国家。靠人口堆积,靠面积大,这样堆起来的GDP不能算一线城市。不能只占别人的人口面积,不管别人的经济。

我把几个有资格争一线城市的摸了一下底,苏州GDP高,但级别太低,综合实力不够,应排除,南京综合实力可以,但GDP还未进前十,也暂时不够。剩下: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杭州这5个城市谁最接近一线城市。

每平方㎞GDP产出排名

(香港是一线城市标杆)

城市 每平方㎞GDP 面积 2017GDP

1. 香港 20.839亿 1106平方㎞ 23049亿,

2. 深圳 11.16亿 1997平方㎞ 22286亿.

3. 上海 4.752亿 6940平方㎞ 30133亿.

4. 广州 2.892亿 7434平方㎞ 21500亿,

5. 北京1.666亿 16800平方㎞ 28000亿,

6. 武汉 1.578亿 8494平方㎞ 13400亿.

7. 天津 1.556亿 11946平方㎞ 18595亿,

8. 成都 0.969亿 14335平方㎞ 13890亿.

9 杭州 0.757亿 16596平方㎞ 12556亿.

10.重庆 0.237亿 82300平方㎞ 19530亿,

从以上数据结合城市综合实力和历史底蕴,再结合经济日报与华顿研究院的排名,武汉和天津最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



无语石1


虽然我是武汉人,虽然我希望武汉的明天更好,但同时也应该冷静看待武汉的城市发展。

武汉未来的确会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同时武汉目前也在二线城市的竞争中占据前列,但是武汉的发展天花板就是强二线城市,其很难跻身一线城市。

一是因为武汉周边的城市圈太弱,看看中国目前的北上深广,北京地处环渤海城市圈,上海地处长三角城市圈,深圳、广州地处珠三角城市圈。以上城市圈拥有多个经济实力极强的大城市,整个城市圈的综合实力极强,而武汉周边的城市太弱,很难形成类似珠三角或者长三角的大型城市圈。

二是武汉虽地处华中腹心,但其更多的是担当“枢纽”或者“通道”的作用,而不是资金、产业、人才流向的目的地,虽然武汉目前也在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但同时也面临其他二线城市的激烈竞争。

总结:没有城市圈的加持,同时面临激烈的争夺资源的“城市战争”,武汉的定位就是区域性单一核心特大城市,所谓一线城市不要也罢。


老K世界观


武汉GDP达到两万亿,再说新一线的事吧!一线城市的GDP都超两万亿,若两万亿都不到,去称新一线,不是人为降低了一线的门坎吗?以后GDP不到两万亿的城市,都不要去称新一线了。去年武汉GDP也就1.7万多亿,也还未到两万亿,现在先不要说什么超一线,连新一线都不配称,好好把经济总量提起来再说去超一线吧!多少要有点自知知明,不要被某财经的新一线给欺骗了,某财经排的十五个新一线,很多GDP连万亿都不到,这样的新一线真不值钱,更不要说什么超新一线,经济总量小了,去自称都有愧。


春色文明


1911年辛亥革命,武汉首义,数万平民自愿拿起汉阳造,以寡敌众与北洋军血战四十二日,武汉市区损毁大半,死伤数以万计,后来还不是驾乎津门直追沪上。1931年武汉大水,市区浸泡在水中长达数月,还不是一样恢复过来,1938年武汉大会战是中国抗日战场最大规模的战役,武汉的人才和汉阳铁厂兵工厂等轻重工业全部搬到西部大后方,与日寇做持久战,搬不走的全部炸毁,市区一片焦土,解放后照样是中南大区首府,到80年代武汉经济总量仍然是全国第四,仅次于三大直辖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后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对东部,西部,东北实施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对武汉征收重税,留存比例只有沿海和西部城市的三分之一,80年代到九十年代,武汉上缴税收竟然比广东全省多一倍多到两倍,1988年武汉上缴税收28亿,广东全省才上缴14亿。高比例上缴税收使得武汉市财政长期捉襟见肘,城建无米下锅,城市发展一落千丈,从全国前四的大武汉变成大县城。

从产业来讲,武汉有四个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与上海并列第一,光谷知识创新能力全国第二,可以说武汉的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升级转型相当强势。由于产业升级转型相当成功,武汉新增了大量高端人才,其中近五年新增的院士,长江学者等六类高端人才位居全国前四。不到五年就完成了留下百万大学生的目标。由于大量高端人才的聚集,造成武汉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武汉新房销量已经持续九年全国前三。房地产持续发展给武汉带来了大量资金,过去十年武汉兴建了三百多公里地铁和六环二十四射高架快速路系统,仅三环规模就与上海外环相当,还包括十多个长江大桥和隧道,个个都是世界级工程。这些工程的完工极大改善武汉的城市面貌,提升了营商环境,吸引力大量外资涌入武汉。2018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招商引资超过两万亿元,新开工投资超百亿的项目二十四个。一切都说明武汉正在加速复兴,由于产业升级转型相当成功,在全国各地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武汉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武汉GDP已经超过成都天津,增速明显超过广州重庆等城市,经济重返前五指日可待。经济短板补强以后,武汉科教文卫传统优势将继续加强,综合实力仅次于京沪恢复一线城市的地位只在十年之内。

这次谁给谁添麻烦还不一定呢!病原体与广东发现的穿山甲最接近,第一例患者根本没有海鲜市场接触史,你细品细细的品。武汉1月1日就封锁了海鲜市场,但中国疾控中心下来的专家抢样本抢数据,草率地做出未发现人传人的结论,然后火急火燎地跑回北京抢发论文,第二批专家组下来又说什么可防可控,导致本地政府轻视疫情。武汉是替全国和中国疾控中心背了锅。

这次疫情能把武汉怎么的?撤下几个尸位素餐的干部以后,武汉前景只会更加乐观。











屈景昭


虽然武汉目前正在抗疫的风暴中心,这几天党中央调集精兵强将驰援武汉,各地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党中央对武汉的重视足已说明一切,武汉的工业体系完整,教育人才资源充沛,经历这次严酷的考验后,在新的领导集体带领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走向辉煌!度尽劫波人民在,一往无前向未来!


慕云飞2


不是可能,现在武汉已经是新一线城市的其中一员了!

为什么武汉得以进入一线城市系列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武汉的城市地位高!我们都知道武汉是我国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又是我国九大中心城市之一,作为湖北省的政治、文化、金融及交通中心!同时又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二、武汉的历史人文气息浓厚!武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之一,其历史文化底蕴雄厚,具有丰富的人文气息,城市还保留着以前古老文化的气息!

三、武汉的地理位置优越!我们都知道武汉位于长江中上游,其陆地、水上运输都非常的便利,这也带动了武汉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交通永远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武汉的人口红利!武汉拥有着上千万的人口,而且现在每年人口都是净流入的,人口还会逐年增加,是个不择不扣的人口大城市!


五、武汉的经济底蕴雄厚!武汉经过了各种革命的洗礼,也积累了无数宝贵的财富,为武汉后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埋下铺垫!

因此,武汉成为新一线城市并不奇怪!我觉得很正常,也是实至名归,非常的合理!


数学Math


武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但是,一个特等大事、实事,关系到1600万人口的武汉长江的污染之事(长江日报2018.8.7版面报道4版)

盘踞在武汉市区三环附近、长江边、东湖旁,是的就在东湖旁的城市钢厂“武钢”、“青山热电厂”和“80万乙烯”(“三废”重污染源)与武汉这座“中国第五城”的高质量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武汉首先要摘掉“重污染城市”的帽子,据湖北省环保厅公函,“武钢”消耗了所在地武汉53%的煤炭,排放了6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还为这座湖北省会贡献了80%的粉尘,触目惊心,扎扎实实彻底“关停并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实事。

武汉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炭”,更没有大型“油田”,钢铁生产、火力发电、化学产品成本高昂,对长江环境的污染极其的严重,有百害无一利,如此显性明摆的事实,“关停并转”是必然出路,别再对“破旧车修修补补”了,治标不治本,“表面光”,只是一时不能一世,“拖拖拖”,(确实是刻不容缓,时不待我了),再次浪费社会人财、生态资源,破坏环境。长痛不如短痛,壮士断腕,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担负起历史责任!向首钢(搬了)广钢(关了)济钢(“炸”了)学习吧!!!

“武钢”、“青山热电厂”、“青山化工区”(80万乙烯),就像是长江边上的“毒瘤”一样,……


GileadRemdesivir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的!主要是武汉迎来了中部崛起,沿江经济带国家中心城市等的国家战略机遇期~天时;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国家级的高铁国道航空物流交通枢纽区位,1+8的都市圈和以武汉为龙头的中部城市群等区位优势~地利;拥有国内第二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拥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而且武汉人追求卓越~人和。武汉每天不一样,哪个城市敢于喊出这样牛逼的口号,10年,3650天,就是3000多次的不一样的深刻变化!给武汉10年,还给中国与世界一个惊喜~那就是,武汉必将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美丽文明进步幸福富足的超一流超一线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