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促進了線上教育,那將來線上教育會成為主要教育模式嗎?

轉身卻失去了方向


線上教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成為主要教育模式,但是會作為傳統課堂教育的補充。

一、線上教育是什麼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正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促使教育發生重大變革,線上教育應運而生。線上教育(e-Learning,或稱遠程教育、在線學習等)是指通過網絡提供教育服務, 讓學生自由安排時間和地點,選擇學習內容,制訂學習計劃,從而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


二、線上教育有哪些資源

1.單項呈現的線上教育資源:包括電子教案、課堂實錄、習題以及微課等。特點是比較傳統,缺乏互動性。

2.雙向互動的線上教育資源:包括教育遊戲、教育動漫、個性化題庫等。特點是有互動,個性化。

3.網絡互動課堂:比如慕課(MOOC),是從美國頂尖大學傳過來的。特點是課程優質,互動較強,可自由安排進度。

4.其他資源:包括線上教育平臺、線上教育比賽、線上教育工具及搜索引擎等。


三、線上教育的優點

1.線上教育便捷、個性化、多樣化。這點自不必說,線上教育是通過在線學習,學生可以自由安排時間(直播課除外)、地點,自由選擇內容進行學習。對於現在疫情防控期間或其他特殊期間不能到課的,線上教育這種非接觸教育就能起到補充作用。

2.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線上教育模式促進資源共享,受益面廣,普通大學的學生也能聽名校的課程。在中小學方面,為了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很多學校也通過線上教育模式,解決了一部分欠發達地區或鄉村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問題,小朋友們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

3.促進社會繼續教育。目前線上教育的一大受益者是離開校園的社會人士,不管他們在哪個崗位,已經較少有機會像學生一樣參加課堂教育了,靈活的線上教育才是最適合他們的。比如現在遠程教育(學歷教育),還有各種火熱的公務員考試、考證網課,都是最好的證據。


四、線上教育的問題

線上教育在國內只有十年左右的歷史,發展得還不夠完善,存在較多問題。

1.課程質量有待提升。真正的“金課”並不多,而且大部分注重視頻的拍攝和製作,強調知識的傳播和複製。

2.課程互動有待提升。缺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而且缺乏學習支持服務。

3.課堂管理有待改善。課堂紀律較難掌控,對自控力較差的學生而言,效果顯得不佳。

4.教師授課缺乏經驗。線上教育起步較晚,自然沒有成熟國家的水平,而且這次疫情來得突然,現在在線授課的老師幾乎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的,因此效果明顯欠佳。


五、線上教育的趨勢

總的來說,目前我們國家還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但是線上教育只會有增無減。線上教育雖然暴露出很多問題,但這也是一個契機,只要好好研究線上教育存在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線上教育的水平終將逐步提升,對傳統課堂教育將起到一個很好的補充。

因此,我認為,線上教育不會取代傳統課堂教育,而是構建“傳統教育”為主,“線上教育”為輔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模式。


如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EE筆記流,一個以學習為志業,分享教育及創新(創業)有關知識的頭條號小萌新。

EE筆記流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線上教育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成為我們國家主要的教學模式,它只能補充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足。

目前的線上教育熱潮是肺炎疫情的影響,又正好趕上學生開學季,老師和學生不能返校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國家緊急啟動了預案,用線上教育來暫時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國家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不能耽誤教育教學的正常進行,生活還是要繼續,畢竟我們祖國的未來耽誤不起,所以我們要理解這種線上熱的背景。

為什麼說線上教育不能成為未來教育的主陣地?我們來看看線上教育的利與弊。

線上教育的優點是:

1、不受時間的限制

傳統線下教育,需要按時按點去上課,錯過了時間就只能是白花錢了,如果碰到有良心的老師,可能會幫你額外補課時,如果是一般情況,課時費就只能白白損失了。線上教育則不一樣,即使是錯過了上課時間也會有回放提供,當然這指的是班課的情況,如果是一對一上上課,錯過課程也就沒有回放了,但是因為沒有交通等其他成本和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相對較低,即使臨時有事,也可以取消課程,這和傳統教育相比是一大優勢。

2、不受地點的限制、安全方便

傳統線下教育,需要家長接送孩子,把孩子送到指定的教室上課,而在線教育則不需要,一個手機就都可以搞定,只要是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學習。足不出戶就可以開始學習,相對遠離外面的環境,比較安全,同時避免了堵車等風險,也比較方便,能有效節約孩子的學習時間。

3、可以隨時看回放,隨時複習也方便家長進行學習監督

傳統教育錯過了課程就沒有了,即使是沒有錯過課程,大部分孩子也在埋頭記筆記,而沒有花全部的精力在聽老師講課。而在線教育就就不一樣了,大大減少了記筆記的時間,課上專心聽講,課後隨時可以看回放,複習起來也比較方便。從家長的角度講,沒有辦法時時刻刻跟著孩子一起上課,但是空閒時間可以調取孩子上課的回放看看,及時監督孩子的學習也方便看到孩子學習中的問題。

線上教育的缺點是:

1、教師不固定,每堂課學生都要重新認識老師,熟悉老師的教學風格。

2、課程價格昂貴,運營成本高。受眾群體數量自然有所降低。

3、一對一沒沒有同學,只有老師和一名學生,同學之間沒有一個互動,可能沒有比學趕幫的氣氛,但是我們只是認為沒有完美的形式,這只是一個補充。

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還是應試教育,也就是填鴨式的教育,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確定的,也就決定了線上教育只能是一個補充,不會成為教育的主陣地。

其實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也不是盡善盡美,也有它的缺陷性,比如(1)不利於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2)不利於開闊教師與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3)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形式單一;(4)不利於提高教學效率。

所以我認為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的主陣地,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才是完美的教育模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歡迎關注留言。





鄉村教師的幸福生活


線上教育,其實並不是什麼新興行業,只不過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尤其在我們這些小城市,家長更覺得在線教育不靠譜。

雖然線上教育的模式已經非常成熟,但它仍然是一個小眾產品,不能被大部分人接受。原因是目前蓬勃的線下教育市場,讓用戶沒有機會了解線上教育。萬事開頭難。這讓我想起2003年非典期間阿里巴巴和京東嘗試網購商城的情景。人們只有在被迫的情況下,才能走出舒適區,拋棄長期形成的習慣。然而,這次疫情逼著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首次選擇了線上教育,讓大家知道了它的好。

有時候真相是會站在少數人一邊的,每當有新興事物出現,總會有人唱衰。有一種理論認為,線上教育在疫情期間的爆發只是曇花一現。疫情消失後,線上教育將會被“打回原形”。

當然,我們不否認最近的線上教育大火是一次偶然,但它無疑會提高公眾對線上教育的認可度。也就是說,學校和線下輔導機構甚至是政府這次幫在線教育行業做了一個巨大的廣告,讓家長知道還有另一個選擇。如今,學位競爭激烈,校外機構收費極其昂貴。每年,我們花在兒童教育上的錢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但網絡教育最大的特點正好是價格低廉,並且教師水平也比線下好。

互聯網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方便,更是公平。如今,線下教育資源分佈極不均衡,東南沿海以及一線大城市擁有最好的硬件是設施,最好的師資力量。而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甚至都沒有一個發音標準的英語老師,線上教育的火爆在促進教育公平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教育扶貧事業多了一個選擇。我們只需要一條網絡線和一個WiFi就能解決很多傳統教育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

因此,隨著5g時代的到來,線上教育的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它會像當年的阿里、京東改變人們的消費方式一樣改變我們今天的教育模式。但並不是說線上教育就可以唱主角不需要線下教育的補充了。目前,線上教育中仍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如:

一。學生自控能力差。如果沒有老師的監督,學生的課堂效率肯定不好。

2。不利於師生互動,課堂太枯燥。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學習效率低,對於一些理科類學科,需要做大量的習題,或者英語、語文需要學生大量的閱讀等等,線上教育很難做有效的檢查和監督。

這些幾乎是線上教育的死穴,二者這些又正好是線下教育最大的優點。

 最後我覺得在疫情之後,一定不是線上教育,線下教育誰取代誰的問題,而是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但線上教育所佔的比重肯定會越來越大,作為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很清楚的知道不管你相不相信,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儘快的調整自己去適應這些變化。


初中小朱老師


這次疫情的發生,肯定會改變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線上它是特殊情況下對形式和環境的一種無奈,是不得己而為之的手段,是對受教者規避風險的一種有效方式。

我認為,在相當的時間裡應該還不會成為教育的主要模式。

為什麼呢?我的看法是教育的線上線下模式還是有差異的。

一是會受到教育對象的制約,在低齡階段和低齡的基礎教育中,傳統的線下教育可能效果要更好些,因為線下教育有師生互動的效果。對稍高年齡特別是成人段,可能差別不會太大。

二是線上教育雖然有很長時間了,但人們還有對它的一個習慣接受的過程,這個過程也需要花點時間去適應。

三,是線上教育在人文方面的內容,可能較之數理化的內容教學方面,更方便去表現和,:接受。

四,是線上教育的策劃和表現總的來說還處於摸索和擴張的階段,還需要用效果去證明,去作些符合受教者者的改進,這也會要求對線上教育要不斷地進行修改,以取得些更好的經驗。

綜上所述,線上教育要想成為教育的主要模式,還有很多亊要做,在不太成熟的初起階段,還不會成為主要的教育棋式。


Xiuxing369


特殊情況的特殊處理。目前國家的狀況,線上還不能全面普及,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會成為主流。不過未來的事,誰又能預料?

1.中國基礎教育班級人數較多,線上教學的落實存在問題。開課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很專注在聽?是不是該做的筆記和練習都到位了?是獨立思考,還是借用其他方式?這都是需要關注卻無法觸及的問題。

2.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好的教師除了通過了課堂設計、獨特語言風格吸引學生,他們的眼神、手勢、神情、姿態等無聲語言也會給學生影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在教室空間更有感染力。這是學生面對屏幕收穫不到的。

3.學生身心健康。課堂學習,還會設計一些活動,學生會下位走動,加強交流,甚至會有動手操作的活動。而長時間面對屏幕,且不談學生視力下降,人的身心都拘泥在一把座椅上,何來健康?

信息時代,教育要更新觀念,藉助好的信息平臺為教學增力,但是絕不是走形式,畢竟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


逍遙燕1974


此事疫情將使中國的線上教育出現一個飛躍。

我們人類即將進入21世紀第20年。電腦、手機等現代科技的應用,將大大提高我們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要讓消費者大眾接受新科技產品和新科技服務,誠然要經歷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這幾年來,作為新科技體現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和網絡教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在思想比較保守的內地和西部地區,人們對人工智能和在線教育還持懷疑態度,參與意識還沒有那麼積極和強烈。然而在肺炎疫期發生以後,絕大多數中國人只能困在家裡,電腦和手機變成了他們最持久、最忠誠的陪伴。在最具現代科技服務意識的培訓機構的推動下,在政府教育領導部門的鼓勵下,在線網絡教育一下子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並且真的部分解決了全國廣大學生停課不停學的問題。雖說網絡教育暫時還不能對傳統的學校教育造成衝擊或替代,但疫期禁行的局面一定會對網絡教育的推廣和社會公眾認知起到推動和促進的作用,並且將使人工智能和網絡教育從質和量方面都達到一個新的飛躍。人工智能和網絡在線教育,一定值得我們嘗試和期待!


企成學習力講堂


此次疫情是對傳統的面對面的教育產生了一部分的衝擊,從而帶動了線上教育的爆發高潮期,目前比較知名的線上教育品牌有VIPKID,Itutor,噠噠英語和51talk ,但是疫情過後,傳統的面對面教育還是會佔主導地位,線上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針對C段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學生和家長,而真正需要的是老師,很多優秀的老師並沒有在線上去傳授自己的經驗,所以要想提高增強線上教育的質量,必須從老師端把關。


陽光下奔騰的駿馬


1.此次線上教學是應對疫情爆發不得已而為之。

2.線上教學的學習效果是否比傳統課堂教學效果好沒有數據支撐。

3.線上教學的部分老師真的具有教師資質嗎?據我瞭解,有相當一部分不具備。

4.線上教學需要支出一筆不小的額外開銷,家長們是否有能力買單。

5.線上教學既然是線上就必然需要一定的硬件設施,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綜上所述,線上教學要想成為主要模式目前實現的可能性太低。

但不可否認這次疫情對線上教學模式是極好的一種宣傳。具體效果等疫情過後再來檢驗!!!!


宋先森的快樂生活


疫情促進了線上教育,學校也開始準備網絡授課,我認為線上教育不會成為主要的教育模式,但可以成為傳統教育模式的補充。

因為疫情,延遲開學,學校不得已開始準備網絡授課。

一些年齡偏小,自制力差的學生,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線上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會讓他們迷戀上電腦或手機。

長時間盯著屏幕對人的視力及健康都有危害。

師生之間缺乏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會淡化感情,產生疏離感。致使老師對學情的掌握比較困難,也就不能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再有就是網絡設備。一些偏遠地區或貧窮地方,沒有設備或設備落後,對進行線上教育還是有很大的困難的。網速也是制約線上教育的一個條件。

高質量的線上教育,為人們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比如:沒有時空限制,可以反覆回看等等。但是,還不能取代傳統教育模式,只能是傳統教育模式的一個有益補充。



木子李beautiful


會的,未來線上教育會成為有效的一種教育補充手段,會成為主流模式!因為只有線上教育才能真正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藉助互聯網、人工智能、雲存儲,可以有效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之後共享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