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禁放,人情淡了,過年淪為過週末。說一說以前農村咋過年的?

新大風歌


現在過年一點感覺都沒了,不知道的以為放假呢,跟平時差不多,沒意思了


就要這樣幹


以前大家雖然都窮,但是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到處都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氣氛,大人年前早早就給每個孩子扯布做好了新衣服,一進入小年,過年的氣氛就漸漸顯現了,家家開始清掃房子收拾屋子,炸年糕炸焦葉、蒸棗花饃、炸丸子、炒瓜子花生,孩子們則把鞭炮拆開放在口袋裡,用棉線或是香頭點火,在馬路上邊走邊放炮,到處是乒乒乓乓雞鳴狗叫的歡樂之景。三十之前大人就早早放了假,該置辦的年貨都置辦完了,三十上午去給逝去的長輩家人上墳燃放鞭炮,請他們回家過年,下午就開始置辦年夜飯,貼春聯,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打打牌(那時沒有電視),小孩則在外面放炮,家家孩子多打打鬧鬧的也熱鬧,一直鬧到孩子都瞌睡了,家裡就安靜了。初一早上早早起床看誰家放鞭炮放的早,於是乎從六點多的第一聲鞭炮響起,鞭炮聲就由遠至近、由近至遠此起彼伏的一直響到天亮。天一亮,媽媽就已經煮好了熱騰騰的餃子,孩子們一個個被叫起了床(這天不能睡懶覺),穿上媽媽放在床頭的新衣服,拿出爸媽放在枕頭下的壓歲錢,心裡哪個高興啊。開始吃餃子了,看誰能吃到餃子裡包的幾分硬幣,一旦吃到,高興的就跟中了大獎。吃完早飯,收拾停當,擺好瓜子花生糖,有長輩的,就去給長輩拜早年,沒長輩的,就到大院裡的鄰居家相互拜年,小孩則是三五成群在大院裡放鞭炮挨家挨戶拜年要糖吃,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的節日景象,雖然大家家裡都不富裕都沒什麼,但一顆瓜子一顆糖就能讓大家笑口常開心情舒暢。現在雖然家家都富裕了,到處都裝飾的花裡胡哨,但傳統的年味文化已經漸行漸遠了,到處是匆忙上班加班勞累的身影,過年僅僅就是為了休息幾天還要保持電話暢通,隨時等待單位通知緊急加班,孩子一人孤獨的坐在電視前。若干年後,再問我們的後代什麼叫過年、拜年,可能已經沒人知道。


感受自然2020


以前我們雲南這邊過年的話年三十就全村訂好一個時間一起放鞭炮!然後大年初一的話大人們基本早上四點五點就開始起床做飯了!當時還小年初一基本睡不著!因為隨時都在盼望著天快亮!因為那樣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吃完飯以後一群群的小夥伴聚在一起放鞭炮!一起用大人給的壓歲錢買零食然後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吃!每人都穿著新衣服!一起玩著各種遊戲!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也長大了!再也回不到那時的童真了!現在的小孩玩的也跟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了!現在想想挺懷念兒時的!




YN李小家


我是80後,因為那時候家裡條件還不好,所以一到臘月就天天盼著過年,老話說,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盼。所以那時候過完臘八感覺年就在慢慢走來。同學們都好好複習爭取考試,大夥都攢足精神爭取考個好成績,因為老媽老是交代,考不好就不買新衣服了。那時候老是穿別人的舊衣服,過年可以買新衣服了,別提那高興勁了。

到臘月十六七考試完拿著成績單興奮的衝回家,交到爸媽手上就開始談衣服鞭炮了。

臘月二十開始就有人殺年豬了,屠戶家陣陣豬叫聲響徹村莊。

到臘月二十三小年夜就更熱鬧了,家家開始放鞭炮,小夥伴們就開始一起挨家挨戶撿炮竹了。

臘月二十四開始掃房子了,大人小孩全上陣,新年大掃除開始了。

二十五二十六開始煮肉,蒸棗花饅頭,殺雞殺魚。小孩們閒著沒事把鞭炮拆開拿著棉線頭到處跑著放炮。

除夕夜全家吃餃子,吃完飯小夥伴聚到一起放炮。熬年熬到十一二點,在起來放掛鞭炮才睡覺。

大年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新鞋,老早起來放鞭炮,出來門到處都是火藥味和鞭炮聲。穿著新衣服感覺老暖和了,走路都不敢用力,怕把鞋子弄髒。家裡鞭炮一響就有小夥伴來門口一起撿炮竹。小夥伴們一起挨家挨戶撿炮竹,小孩歡笑老人慈祥。

現在不讓放炮了,小孩們也不放了,都在家看手機呢。臘月二十八了也沒一點炮竹聲響。和平常還是一個樣。要是不貼春聯估計沒人會和過年想到一起去


邵中庸


我以前小時候,七十年代農村比較窮,平時吃肉都很少,只有到過年家裡稱幾斤肉,再加上自家看的一些土雞鴨,村莊周邊魚塘打些魚上來。我們這地方臘月二十四或大年三十有挑墳習俗。在吃年夜飯前要祭祖,三十晚上吃年夜後,村裡小孩挨家挨戶拜年。到那家都會抓些以前是大米,花生,芝麻糖,後來就糖果和水果,大一些香菸。現在小孩少多了。以前主要放鞭炮,辭舊迎新。到後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放煙花漸漸多起來。隨著環保意識提高,開始禁放煙花炮竹了。農村也只熱鬧幾天了。


九年面壁


天不亮起來燒香敬神,放鞭炮,點年火🔥,(更有甚者,為了搶頭注香,直接剛過12點就開始了)然後吃早飯,上午出去和小夥伴聚聚,喝酒,然後出去附近一起逛逛,天南海北的胡侃瞎聊,聊一聊這一年的收穫。

現在也都鞭炮,年火都不讓了,兒時小夥伴也好多都住城裡了。哎…


雨中的螞蟻


以前要在過年前幾天做大掃除,揚塵,親戚朋友還會組織團年。每家每戶貼春聯,買年貨。大年三十吃年夜飯,放鞭炮、煙花,還有各種玩的。看春晚守歲,小孩子守歲還有紅包拿。然後初一祭祖,放鞭炮。後面就走親戚,輪流走一遍。


龍鄉luo落


輕輕的年來了,屏住氣,無聲無息,整張臉都藏在口罩裡,連歡笑都不讓你看見。悄悄的年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只捎走十個字:慢走不送,明年不必再見。


明明如月洗心河


以前過年殺豬,殺雞,磨面,蒸年糕,攤煎餅,蒸血糕,拜年,放炮,好熱鬧!要求恢復放炮的習俗!!


石門雲帆


年味=(硫磺的香味+鞭炮屑的紅色+砰砰啪啪炮仗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