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一线“勇士”在冲锋——柞水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之十一

“抗疫战”一线“勇士”在冲锋——柞水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之十一


编者按: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是一场严峻斗争,正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既是考验各级各部门执行力的战场,也是检验广大干部群众战斗力的验金石。

为充分展示我县各级各部门和疫情防控一线干部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讲述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展现柞水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精神风貌。县委宣传部和县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抗疫战” 一线“勇士”在冲锋——柞水县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先进典型系列报道》,通过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全媒体对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进行连续报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在疫情防控一线强本领、壮筋骨、长才干,进一步坚定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营盘镇党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营盘镇党委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迅速落实市县各级的重要指示,主动扛起防控责任,扎实推进防疫各项工作,发挥了很好的战斗堡垒和引领示范作用。

提升站位,吹响冲锋号角。县上动员会后,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当晚紧急召开部署会议,迅速传达会议精神,成立镇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营盘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明确了工作要求、任务、责任和人员。当日组建“营盘镇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微信群”,成立信息中心,要求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统一思想,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立即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3次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确保上级的安排部署快速落到实处,打响了疫情阻击战役。

积极响应,树起先锋旗帜。微信群、电话会、现场会的形式,动员各村支部立即行动,迅速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各村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委保持一致。各村组织“四支队伍”、党员、护林员等立即开展入户排查,坚持做到“四不漏”,摸清了底数。在党员干部的示范下,从朱家湾村开始,各村纷纷组建党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为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关卡值守、知识宣传、消毒劝散等工作。全镇组建党员突击队30支,设置党员示范岗15个,签订请战书50余份,带动86名农民党员加入防疫一线,树立党员先进典型4人,涌现出了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典型8个,充分体现了支部的示范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聚力防控,织密阻击网络。按照“外防输入、内放扩散”要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及时整合镇村干部、公安、卫生等力量,组建疫情防控、隔离监管、业务指导、后勤保障等7个工作组,进一步夯实了各级责任。在全镇统一标准设立筛查点15个,实行24小时值守,逐车核查登记,逐人检测体温,对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劝返。动员各村护林员、公益岗、中心户长,组建巡回劝散队伍,发挥“红袖章”作用,坚持每天不间断巡查,杜绝群众聚集、聚餐、打牌等高风险活动。对全镇排查出的重点管理对象,逐户逐人建立台账,设置警示隔离带,落实管控干部,既提醒周边群众不接触,又为群众提供必须的生活保障。

强化宣传,筑牢思想防线。为了巩固好舆论阵地,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控意识,采取多层次、高频率、大范围的宣传方式,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支部落实、干群参与的良好局面。9个村社启用应急广播,每天播报疫情实况和防疫知识,镇村组织宣传车18辆,组建宣传“小喇叭”72个,每天巡回村组、院落宣传,通过播报知识、正面喊话、编唱歌曲、诵读诗歌等方式,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镇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1000余次,发放《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和《致武汉返乡来柞人员的一封信》3200余份,宣传彩页3000余页,悬挂刷写“硬核”标语160余条,上报各类稿件26个,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防控意识。

强化督办,打好抗疫硬仗。成立由公安、卫生、市场、文化等站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人流密集的广场、车站、宾馆、超市、信仰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督促做好重点部位的防控工作。镇上还成立3个联合督查组,对各村落实防疫责任、排查筛查、监测管控、干部作风等进行巡回督查,及时通报情况,督促限期整改,对防控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从快从严从重查处,追究相关责任。目前,开展督查检查30多次,下发整改通知22份,开展通报批评3次,查处违纪案件2件,不仅形成了震慑,还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为全面打赢抗疫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县人大退休干部康名国

“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老干局一名干部快速提起电话,“喂,老干局吧,我是康名国,我因身体原因在西安住院,请替我把春节慰问金1000元捐献给疫区,谢谢!”挂上电话,该同志立即到红十字会捐款名单上添上了康名国的名字。

康名国,今年75岁,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2005年在柞水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上退休。在退休前的十多年中,曾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贫困学生助学捐款2万余元,帮助4名大学生寻找到资金扶持对象,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向县委组织部缴纳了800元的特殊党费。2018年起,援助家乡一贫困大学生,每年为其提供2000元资助,直到大学毕业。

今年1月20日,康名国因突发过敏性紫癫病,住进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诊治。在病床上他从手机微信中看到湖北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动员和组织全国医界力量和医疗资源源不断驰援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幕幕动人场景深深触动着他的心,使他为之感动和震撼。他想自己是一名党员老干部,虽然有病不能行动,但应为疫区献上自己的一点爱心,便委托老干局一名同志代其捐款1000元人民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无情人有情,点滴捐赠显大爱。我们相信,有各级干部的恪尽职守,有广大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像康名国同志这样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