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上海没?去过上海之后觉得上海怎么样?

东2468


您好,作为一名本地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我自从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一直待在上海,我认为上海是一座非常繁华,并且景色非常漂亮的套城市,不过上海生活压力还是蛮大的。首先,上海这座城市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经济以及交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第一的水平。并且上海这座城市的科技感十足,无论是在陆家嘴,还是在东方明珠,你都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但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竞争压力比较大,而且生活节奏很快,稍不留神就可能会堕入无尽的悬崖。因为上海的精英人才实在太多,如果你的作品或者创意跟不上潮流,跟不上时代,那么很容易被整个市场所淘汰,而且对于中国目前的市场而言,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所以在上海的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

这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玉溪资讯圈


我正在上海,第一次来,昨晚上刚去了外滩和东方明珠还有南京路,今天去新天地那转了转,在闵行也走了一圈,我简单说一下感受吧


大都市,真的,给我第一印象就是超级大都市,我来自青岛,作为二线城市,青岛有自己的优势,沿海,但和魔都比,就是个发展不完全的半农村半城市化,从人口素质到城市包容性,到执政者能力水平,差不是一点半点,上海的发展全方位的,开放性极强,市民的见识,白领的快节奏加小资的夜生活,高消费加市井的并存,一个国际大都市应该有的他都有,但有一点我不太喜欢,本帮菜吃不习惯!其他的,都不错。


清凉好个冬


去过不止一次两次三次,每次去都很喜欢。按说我帝都比魔都并不差,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上海。原因有三:

1、我喜欢听上海话

我记得以前去上海分公司开会,他们几乎百分之90是上海人,或者崇明人,我们从北京过去开会,他们刚开始还讲普通话,后来讲着讲着就变成上海话了,我也不打断他们,我就那么静静的听着,本来挺严肃的事情,他们用上海话说出来就觉得像是在弄堂口唠家常。特别有意思。

2、我喜欢上海有腔调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几乎百分之80的国际餐饮巨头,或者大卖场,中国的第一站都是上海?没错,因为上海人有腔调,接受度高,愿意尝新,而且接受的很快。我记得我们上海分公司小姑娘,你是看不出来她挣多少钱的,永远都是干干净净香喷喷,每人卡包里都有一张健身卡美容卡。其实这是热爱生活的表现,赚钱不就是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吗?

3、我喜欢上海人乐观的心态

有一次我走到南京路后面一个弄堂里,我同事跟我说,你看看这些弄堂,一家好几口人住10平米。说着说着迎面走来一个50岁左右的男士,手里拿着一个竹篮子,里面有两瓶啤酒,身上穿着雪白的运动服,头发整整齐齐,拿着竹筐走进了那个陋巷。这是一种态度,生活虽然没有厚待我,但我从不抱怨。

写着写着,我有点想念我们上海的同事了,发个微信问问他们最近好不好。


张PP小叨叨


我是上海出生上海长大的河北藉上海人。去年,我堂兄嫂来上海玩,我带他们游玩了上海所有该玩的地方,临走时,我问他们:说说,上海怎么样?兄说,两个字,繁华。论玩,不及北京。嫂说,好吃的多,上海的小笼包,生煎包,比北京的庆丰包子好吃。饭店的菜美味,就是甜了些,量也少。我说上海的人呢,回答是,穿着很时髦,别的也看不出啥。我说,下次还来吗?回答,来,有你兄弟在,怎能不来呢。不过,不到处转悠了,怪累的,又花钱,看过一次够了。


阿龙68837


我是18年6月来的上海,和我老公两个人在这里上班,目前有如下几点感受分享一下

1.就业机会多工资较老家高,老公学数控在老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来上海很轻松就找到了而且工资也不错,两一年差不多还请了买房时借的钱。

2.医疗条件相对老家好太多,今年国庆节过后我把宝宝带来上海,老家里每月只打一次疫苗,缺疫苗的情况很多,错过时间有可能耽误几个月,我家宝宝落下了3针,来上海之后14天打一次,没有出现缺的情况而且把老家落下的补上了,医务人员素质也很高。

3.交通方便,出门就有公交地铁之的,玩的地方也很多,老城保存的很完整,不过消费也高[呲牙]





左撇子e


二十二年前去过一次上海,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大城市,闹了个大笑话,今天分亨给大家。

就说坐地铁吧。这东东从来没坐过。

拿着两个行旅包走进地铁站后当时就懵逼了,看到别人拿张卡一插进去就过闸了。

我在想外面没见卖票的,这里面也没见卖票的,他们那个卡哪来的。

终于看见有个人拿了三个硬币塞进机器里面,过会机器掉出一张卡。

原来是机器售票,于是马上请他教我怎么操作,他很热心的教我一遍后说,你有硬币吗?我说没有,他说那你先换硬币来,等下就像这搞就行了。

我连忙说谢谢,谢谢。于是拿着两个包累得呼哧呼哧从地下往上走了将尽走了6o多米,然后,又从地铁入口处往街边方向走了将尽300多米远,才在一个报亭换了十元块的硬币。

再次走进地下通道地铁入口闸时累得我满头大汗,丢下两个包在墙角休息一下,靠,扭头就看见一台用纸币换硬币的机器,在心里当就骂了一句,LLGX。

换到地铁卡后也休息好了那就进闸吧。还特意跟在别人身后,近距离跟在别人身后学习下。

看见别人把卡插进去了之后再把三角型手柄转一下就过去了,然后再把从前面冒出来的卡拿走0K了。

于是我也把卡插进去,我去,那卡居然又退出来了,再插,又退出来了,当时心里就想,难道这机器知道我是外地来的?

后面等的人越来越多,有个人问怎么回事,我说这卡插不进去,然后他告诉我把有箭头的朝上,向前插进去。

卡插去了,从前面冒出来了,手是我把三角型手柄转动了一下,转身拿地下另一个包时,奶奶的就转不动了,后面的人说一张卡只能转动一次。后面的人以经不耐烦了。

于是把两个包从闸栏上用力丢过去,人从闸栏上爬过去的,当时感觉丢人丟到家了。

好不容易到目的站出闸了,把票插进了之后,没看到卡从前面冒出来,手贱的把机器拍了好几下。

那个美女工作人员强忍着笑,会憋出內伤的那种表情,说别拍了,你坐的站到了,卡以被机器收回去了。当时那个尴尬,想找条缝钻进去。

在上海闵行区呆了一年,骑自行车玩过很多地方,见过一条街好几个外国领事管,去过上海大世界,虹桥机场,等好多地方。

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第二就是好多街道的建设,环境都差不多,很容易迷路,由其是像我这种没出门的土八路。

总的来说上海发达,时尚,前卫。


狗打摸你梯齿


上海人文明观念全国第一,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在上海三年,没有见过夏天光膀子的膀爷。这在北方是不可思议的事。我是在上海五建打工的,刚来的时候,穿大裤衩去工地上班被制止,说不文明。当时极不理解,认为上海人太矫情。四十多度的高温,依然穿着长裤长褂。感到好不解。后来就慢慢的习惯了。二年多时间都没有见过穿短裤的人去干活了。这就是上海人的素质。


单骑拍客


在欧美生活多年后回想故乡上海,真的很美很美,心里爱着她,骨子里的,小时候习惯了长辈们说外地人,上海人,后来变成了,乡下人,城里人,再到后来变成了新上海人,阿拉弄堂人,真的好多年没人和我说上海话了,,有时候会对我家狗狗冒两句。

上海的美,不仅是建筑,更是上海人的善良,虽然现在很多都变了,人们变得自私自利,变得追名逐利,但老上海人碰到一起还是冒一冒上海话,心里倍感亲切。

如今生活在国外,即使碰到上海移民过来的上海人也都不会说上海话,真的说明上海的包容性真的太强了。

现年你,东方明珠,想念你,外滩,想念你西藏路,想念你瑞金医院绍兴路,更想念老卢湾情,中山南一路打浦路还有那让人思念的打浦桥,田子坊








小U的流浪生活


你好,我本身已经在上海生活了五六年,在这里我就说一下我对上海的印象吧。

因为我本科是在上海上的所以在毕业之后我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了上海上海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有魔力的地方它不仅是中国的第一大经济体而且还是中国客流量最大的一个地方。

我认为我对上海的印象是大而且有钱,并且机会多。这些印象都特别简单,但是又非常实用于现在的伤害,上海可以说是非常的大,在我最开始来上海上学的时候,到我毕业就没有能把上海给转完。而且上海的有钱不是吹的,国内国外许多公司的总部几乎都在上海,而且在这里你几乎不用费力气就能找到很强的地标性建筑物。

再说一下上海的机会问题吧,上海这个地方,因为企业非常的多所以想找工作并不难,但是如果想往上高升或者得到一个好的职位,那还是相当难的,因为人越多的地方竞争就越激烈,尤其是在上海各个职位上面都是精英,都是在985211中毕业的人才中的人才,所以想要混出一番天地,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郑州南站


我2014年10月份来的上海。很记得晚上11点才下飞机,回朋友住处坐了快50分钟的车。可能是晚上吧!也看不出什么。第二天朋友之间带我去南京路步行街。走累了,买了上海那种青颜色的也不知道叫什么,坐在路旁边椅子上吃了起来。没两分钟,一个非洲老外跑到我前面说想认识我。吓得我拔腿就跑。后面坐车回来,碰到一个排外的司机,差点没跟他吵起来。刚去,映像很差。一个月后认识我女儿的爸爸,在他身上到是没有感觉他排外。但他给我带来的上海,实在太大,命都差点丢掉。感觉没有什么主见,碰到大事了容易逃避。这是给我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