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五十岁有多少家产,后半生就管够用了?

用户111538405067


时代的背景下,人民的平均寿命都比较高,五十岁的年纪真的不算太高。农村很多老人六七十岁都还在地里干活,有些不是说家里穷而是他们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习惯了。空闲不得,一闲下来就发慌。所以说钱这个东西是不是说有多少才能过好下半生,有条件的买保险,上年纪了也不用愁。也花不了多少钱:原文应该是这样:牌子上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加: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看不到.至于楼主所说后半生要多少才能管够,这个真的说不准。生富贵病的话钱再多都不够。身体健康的话,保险足够两老的生活开支。

还是那句话,做好人,行好事,方能得善终。


忧郁的大象丶


以前中国都有句古话叫:“养儿防老”,现在大家的观念都已经改变了,养儿其实不能防老、养儿也不是为了防老。养儿是为了自己的基因延续,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他成人,其实就应该拥有自由的人生和灵魂,不该为我们养老束缚一生。

所以养老还是要靠自己,后半生要多少家产才能够够用呢?这个问题还真是见仁见智。对于一个在农村生活的老人,和一个习惯了声色犬马生活的人来说,差异之大难以想象。所以只能以一个折中的角度去考虑。

50岁往后,需要保障多少年的衣食无忧?我们姑且以100岁来算吧,虽然通常情况下,百岁老人并不多,但出于美好的人生期望,既然前50岁定为上半生,下半生就满打满算一个50年。那么你会发现,其实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需要安排的资金可能会远超预期。

在我们未成年之前,基本上是靠父母,实际上靠自己养活自己只是30年,而后半生要养活自己就得保证50年,压力更大,这个压力还体现在通胀的水平是在不断上升的,后三五十年的货币购买力是远低于前五十年的,而如果我们从事的只是一般性的工作,越往后,依赖于劳动力赚钱收入的机会就越来越少,那就只能依赖于经验和财产性收入了。

那我就按照全国平均水平来测算,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假定未来50年,如果每年支出增长8.4%,那未来需要的钱实在太多了,我不敢算。那姑且按最低的算,未来只需要维持基本生活消费开支,假定未来CPI增速均保持在3%的水平,以此水平来计算每年的支出增量。

这样计算的话,未来50年,按照人均消费支出的水平,需要准备224万元才够。假设不用算那么远,只算到90岁,则需要150万元。假如过了60岁以后就失去继续工作获利收入的能力,那么还有10年的时间可以攒钱,同时可以进行理财归划。

如果现在已经有200万元了的话,基本上管基本生活,问题也不大了,因为我计算的是消费增速3%,如果存入银行大额存单,可以获得4%的利息收益,利息收益可以覆盖掉消费增量。

但问题的关键是,我按照3%的增速来计算未来的基本支出明显是太保守了,未来的情况总是无法预知的,货币购买力如何变化,未来的经济模式如何改变,这些都是没有人知道的。所以根本不可能精准的去计算出未来需要多少钱。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交费用也会减少,有些消费已经有心无力,后半生的消费支出,也未必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恐。

总的来说,要做后半生的规划的话,继续赚钱,继续理财,争取跑过通胀,再加上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未雨绸缪,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就算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活好当下,不畏将来就行了。几十年前的人们,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吗?相信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的。


财经宋建文


朋友们好!

人到了五十岁,一般有一套房产,有退休金和医保,然后有100万存款,基本上后半生就足够了。只要你把100万做一个比较安全的理财,只要是比较节俭基本上就够用了。下面来分析一下。

100万做安全理财

100万可以做一个比较安全的理财,可以选择投资储蓄式国债,大额存单,或者是民营银行存款,这些产品比较安全可靠。

现在储蓄式国债3年期年利率为4%,储蓄式国债5年期年利率为4.27%。

现在大型银行100万起购的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4.125%,中小型银行100万起购的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4.2625%。

现在民营银行也依托网络发行了很多新型存款,这些存款产品年利率较高,现在有一款新型存款产品年利率达到了5.8%,还有一款产品年利率达到了5.68%。还有一款五年期产品,年利率达到了5.2%,可以按月付息。

如果有100万,存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按月付息的那一款,每年可以获得利息5.2万元。这样子,如果比较节俭的话,足够花了。

每年5.2万元的利息加退休金够花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房子的话,而且还有退休金,如果你比较节俭,那么一年5.2万元利息加退休金足够你花了。

一般来说,一个月水电气暖物业费,大概需要800元左右,一年下来9600元。

每个月吃饭,每月米面油菜钱等,如果自己做饭,一个月1500元也足够吃的挺好了,这样一年需要1.8万元。

还有衣服,大概一年2000元也差不多了。

其他应急的花销,一年2.1万元。

这样下来,大概一年5.2万元加退休金也基本上足够用了,应急的花销如果花不完还可以继续存起来。

可以看出来,如果你身体健康,还有退休金,然后节俭度日的话,依靠100万存款的利息加上退休金,就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了。


综上所述,如果你50岁了,有一套房子,还有退休金,然后有100万存款,这样基本上就足够后半生花费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做两个假设:

第一,后半生是多少年?按照人均的期望寿命,留点余地,就算40年吧。

第二,管够用是什么意思?没有界限胡天海地,多少钱也不够,按照现在一般的消费水平,就算日常消费每年3万吧。另外,假设到90岁的时候全部家产清零,吃光用光嘛。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来测算了:

40年,每年3万,那就是120万元。

再考虑一下大病医疗、意外伤害等等的可能开支40万,就是160万元。

那么,现在50岁的人有160万家产,后半生就管够用了吗?不,因为还有一个通货膨胀因素,甚至,你还要考虑一下消费升级的因素。

道理很简单,假设这个问题在40年前提出,估计按照那个时候的消费水平,有10万家产就够活半辈子了,但是到后来这10万有啥用啊!现在提出这个问题,三十年四十年后再看,160万又有啥用呢?所以,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理财抗通胀。

比如,你现在的160万元,通过购买银行理财、基金,甚至黄金、股票等产品,实现保值增值。假设每年能够取得4%的收益,而消费则从3万开始每年按5%递增,且不考虑大病医疗及意外支出的话,后半生40年边理财边花钱,最终可以剩下67万元的资金结余。这个情况就基本上可以在保持一般生活水平的同时,留有应对大额开支的余地。

根据以上测算我们还会发现一点,就是你这个家产如果是房产的话,由于难以进行投资运用,又无法取出用于消费,恐怕会对生活产生影响。毕竟,现在以房养老的产品还不成熟。所以,比较理想的话,是要有一套自用住房,另外有160万元可支配的资金,并且能够按照既定的理财方案操作。


沉默的砖家


謝!这个问题是伪命题!人到了不管五十还是八十,后面的事该管的还得管,保持一个适度!不管事的三十也好四十也罢,还是不管!

在我身边,曾听闻一八十年代初的万元户,自认是暴发户,吃一辈也够了,结果呢?现正吃低保呢!

也有量力而行者,多大能耐做多大的事,始终与时俱进,牛市不狂跟,熊市不放弃,几十年下来依然壮硕!

还有画饼充饥,好吃懒做者,到头来还是靠天靠地靠政府!

合理的做法是,当五十岁前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你应该放漫你财富的步子多服务于社会,不能象某些大户明星财敛得太大而德不配位,企求"王林“们的保佑!

当你伍拾岁时依然是个工薪阶层,那就踏踏实实地好工作,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而曾国蕃说年轻时不能信命,年迈后不能不信命!其实这两圣人说的是一个意思:即年轻人奋力拚博,不信命运,挑战自我!年迈后认清自我的能力,应该量能而行!

五十知天命,也认命!即量自身的能力而行!


皓玮冯建华


以我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总结,50岁后,预计3000万元资产,基本上够后半辈子用的了。3000万元,市区预计四套100平方以上的房子,一套给孩子,一套自己住,剩余两套出租,租金预计在每个月16000元左右,一年租金20万元,两口子出国旅游的费用就出来了,加上退休金,还可以赞助孩子一部分,这不包括大病医疗费用,这样的后半生应该能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不下降太多。


缥缈的我1828


马上快奔五了,13年从济宁来青岛,这几年买了2套房子,一套公寓,房子一年租金5万收入。房贷7000元,2人养老保险和公积金4000多,2个公司。我还要再奋斗20年,毕竟是民营企业。一辈子创2个品牌就知足了。考拉暖贴和邓禄普润滑油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到那时候,我认为我成功了。


邓禄普润滑油胡兵


有一个坏消息要对男性说一下,男性到五十岁还要继续上班,六十岁才能退休拿退休金,可是女性别在一旁笑嘻嘻,别以为稳了,女性退休年纪有上调到55岁的迹象。

退休前累计家产,退休后使用家产都余生,当然退休前买够15年社保或者有其他的养老基金,每月还有固定收入直到去世,不过大多数人,退休金都会比在职的收入低,所以有一笔资金是必须的。

有一笔资金之前还有一个前提是有一间房产,房产是养老必须的不动产,毕竟租房不是长久之计,每月有一笔格外的开支,而且不稳定,房东可能随时加租或者不续租,所以有房子是前提,宁做独居老人也不做流浪汉。

后半生大多数人还有40-50年,这半年需要多少钱才能度过呢?

每年都有通胀,货币会不断贬值,不往后看,往前看40-50年,即是1969-1979年期间,当年100块和现在100块买到的东西已经截然不同了,所以每年要确保资产增值才可以,毕竟退休金增幅肯定跟不上通胀率,而且有可能年纪越大,福利越少。

当然,年纪越大,消费欲望越低,每年的消费会越来越低,不过通胀会越来越高,物价越贵,可以看看上图,假如资产有150万,每年按4%的利息收益,而年消费额每年按5%的增长,40年后资产还剩64万的剩下,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亏了,毕竟还有钱未用完就去世,人生不划算不值得。

最后,根据城市的消费水平都不同的标准,个人资产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度过余生,当然跟个人的消费习惯都息息相关,有的人依靠退休金就可以生活,有的人却不够用,不过有房子在现今生活可以节省很多资金,所以得出一个道理,买房才能养老,生孩并不一定能够养老。


财经乐少


本人今年就五十岁了!还奋斗着!说到养老早十年之前就开始规化了、能活到什么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但现在怎么活!我们可以好好把握!早在五年前就在老家盖好房子、三年前买了商业养老保险、社保一直在交、自主谋生的那种、十几年前买了点门面房出租、个人投资了几个小项目、占点小股权、留着养老用、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养老靠自己!不用想去靠儿子!将来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我不想打忧他们的生活、提前规划一切靠自己、有生之年孝顺父母、负起作父亲的责任!尽可能的帮助儿子们、其它一切顺其自然!一套房子、100万养老这些条件取决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及能活多长时间!所以不能说固定的数字!还是要提前规化、社会是进步的!谁能知道以后的日子了!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所以顺其自然就好!总之多留点比什么都好.


湘岳华景


好吧,我想肯定是有很多朋友在担心养老的问题,所以类似的问题才会很多。

我上次说过,希望到50岁的时候有500万,然后被讨论群群嘲了,说肯定是在做梦。

梦想还是要有的,是不?万一实现了呢。


与之相关的,最近看了两篇相关的文章。

一篇是关于日本,已经典型地步入了老年化社会,在最繁荣时期赚到钱的那个群体,享受了经济发展的红利,也赚得很好,现在活得很好。

而之后的群体 ,工资下降,不好找工作,生活质量变差。

于是有人担忧,中国可能会步日本的后尘。

不过,目前的中国还是处在高速的发展中,仍还是有很多机会,这两年互联网的造富效果就可见一斑。所以,应该庆幸,现在并不差。

另一篇是关于广州出台的一项政策,对于行动不便需要长期照顾的老人,可以申请一些补贴,金额不算很大,但终究是略胜于无。乌鲁木齐也有这项政策,唯一的遗憾是金额也还比较低。


想说的是,中国的养老体系和日本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比如日本的养老金是不能拿来做投资的,而中国可以,日本的养老体系更依赖财务拨款,而中国有央企和国企的利润在背后作为支撑。

所以,我还是对未来比较有信心。依靠基础养老可能不会过得太好,但至少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剩下的就是生活质量的问题,实话说这个没个底,有钱就过得好一点,没有就降低标准嘛。

而且,我觉得老了后,如果有工作机会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去工作,如果只是去跳广场舞的话,估计很无聊吧,能有工作,会更充实。


哈啊,就权当是唠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