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守仁心學彙集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

方舟雲考研


現代思想史專家梁漱溟說:“昔賢有悟於三家(儒、佛、道)學術異同,各予以適當位置者獨有陽明王子耳。”

王陽明學過佛,學過道,對二家的學術文化均有較深入的研究和踐行,但王陽明對儒學更為精通;所以王陽明對儒、佛、道三家學術思想都是通達無礙的。

王陽明心學體系的形成,是一個適應時代的需要;當時作為科舉考試的範本,程朱理學一統天下,學者非孔孟之書不讀,非程朱之學勿講。形成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學術封閉局面。朱熹之學成了人們獵取功名富貴的手段,僵化的教條。出於困惑,當時的有識之士摒棄科場,表示對朱學未流的厭倦,也是要求理學變革的歷史先聲。

王陽明“心學”的由來,開始也和北宋、南宋時期一般儒家的理學家們相同;先是由道家和佛家的一般學理入手,並以陸學(陸九淵心學)作基礎,上溯孟子,將宋以降之“心學”和“事功”兩大思想融會貫通,經過深入細緻的比較和反思,認為佛、道兩家之學術,是消極避世之學,而儒家學說是積極應世之學。王陽明認識到,儒者是與天地萬物同體,儒、佛、老莊皆為吾之所用,才是之謂大道;佛、道二氏之說,自私其身,皆是之謂小道是也。所以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綱領性的哲學命題,並予於創造性的闡釋。

王陽明學說的由來,初始也和北宋、南宋時期一般儒學的理學家相同。結合入世致用之學,首先由道家、佛家的一般學理入手,通過不懈努力,最終認為道、佛二家學理並非治學之道,因此退而求儒家的經學,更有深入之處。他後來心性學養的成就,如照朱熹所主張的道問學和陸象山所主張的尊德性來說,王陽明也是以尊德性為本。與朱、陸所不同之處,他在尊德性入道的同時,特別強調以事功的實踐,與即知即行的良知良能相契合。事實證明,王陽明的學問造詣,是由禪入儒,引儒入禪相結合的,比較宋儒朱熹的見地來,確實別有勝處。他極力反對朱熹的四書章句之說,認為其禍害尤甚於洪水猛獸。他在當時程朱學派的天下,與崇拜程朱學派的人,儼然對立,並還能立足,靠的是良知良能的結合,以及倡導獨立思考,不以權威人物的是非為是非,尊重個性,體現人的主體精神。

朱熹主張由客觀的天理來主宰人心。王陽明卻是主張由“吾心”來主宰世界,使人的“心”由馴順被動的地位轉向獨立、自我用功的主宰地位。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假語勿言


我是2018年才接觸到王陽明先聖的心學體系的,那年我買了2套王陽明的心學書籍,雖說我並沒有全部弄通,也沒有讓我投胎換骨,但是我也認識到心學的強大,讓我記住了陽明心學!

從他的著作中得知,大部分是由他的學生們和後人撰寫的,當然也直接說明了他個人極具才華和極高的思想覺悟,他自幼聰明伶俐,長大後博採眾長,早年和道觀之人交往甚密,後來又迷上釋道,不過因為自小受到家庭影響,他父親是狀元,是傳統的儒家代表,生活的年代又是明代中期,當時程朱思想也比較吃香,還是以“存天理,滅人慾”的時代,當時王陽明還小,也正是在當時這種情形下去“格物致知”,格了好幾天竹子,最後沒有格出什麼道理,人倒是病倒了,認識到這個理論的不足,最後經過重重考驗,最終形成了當初的陽明心學,所以從骨子裡仍然是以儒家思想為重,因此他的思想包含了儒道釋諸多文化因素,這就不足為奇了。


Jnn樂天知命


王守仁既王陽明先生,(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乃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陽明心學和與陳獻章的學說堪相一致,已是學界的共識。

對於他的哲學思想,其心學是理學、佛學、道學三種不同流派思想精髓的融會貫通。

如關於道家學問,道家學問的宗旨是“性命雙修”。性就是形而上的精神,命就是形而下的身體。道教分為南宗和北宗。佛教發展高峰是禪宗。禪宗放棄對佛教經典的尊崇。認為佛性天然的存在於每個人心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我的心性修持,達到心靈的通透,擺脫煩惱大徹大悟。實現個人的解脫,悟道成佛。

宋明理學起源於韓愈的道統思想。所謂“道”就是儒家的仁義道德,所謂“統”就是歷史正統。“道統”就是仁義道德的歷史繼承。“道”就是用積極有為的仁義道德,對抗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統”就是用本土正統,對抗異邦傳入的佛教。所以宋明理學從韓愈開始,就是為了對抗佛道兩教所產生的。理學的核心命題是孔顏樂處。就是顏淵,在極端貧困的狀態下,也會因為對仁義道德追求而感到快樂。

王陽明從道家那裡得到了對自我生命的重視。從佛教禪宗那裡得到了心性自足,通過自我心性的修持,可以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並不需要一味求諸權威經典。從程朱理學那裡得到了系統理論體系的錘鍊,繼承了儒家的道統。用儒家的社會責任感,彌補了道家只追求自我生命價值的自私傾向。用理學龐大嚴密的理論體系構建,克服了禪宗理論的簡單化傾向。用道家重視自我生命價值和佛教禪宗的心性自足,把程朱理學的純客觀天理,嵌回到人的生命價值和心靈的開悟之中。

使天理從冰冷的客觀研究,轉變為充滿溫度的主觀心靈體驗和個體生命實踐過程。



然琴部落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在明王朝曾做過兵部尚書,多次鎮壓農民和少數民族的武裝起義,被封為新建伯。因曾隱居紹興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故稱王陽明,他的著作後人編輯為《王文成公全書》。

在宇宙觀方面,王守仁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把自然和社會的一切事物都說成是“心”的產物,認為沒有我的心,便沒有世界的一切。他說:“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傳習錄》下)這是徹頭徹尾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我論。

在認識論上,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學說。他認為為人都有良知,都有生來固有的關於真理的認識。他認為,“天地萬物”、“萬事萬變”都已包含在“良知”之中,所以知識乃是“良知”的自我認識,不必通過外界事物來求得知識。並認為心裡的“良知”就是“天理”,把心中的“良知天理”貫徹到事物中去,使事事物物與我心中的“良知”相符合,就是“格物致知”。這是一條典型的從“心”到“物”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他與程朱學派“知先行後”論不同,認為知行不可分離。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答顧東橋書》)又說:“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就是說“真知”就是“行”,“行”包括在“知”中。思想動機就是”行。完全取消了社會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這就是他唯心主義先驗論的“知行合一”論。

王守仁從主觀唯心主義出發,把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觀念說成是一切人都具備的先驗原則,籍以壓抑、泯滅人民的反抗意識。他曾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他的哲學就是以“破心中賊”為主旨的,所以受到歷代統治階級的賞識


文藻巧翁


人是社會人,衣食住行從客觀講都離不開社會!作為讀書人,既要存於社會,又要學會服務於社會!這就是儒學存在的意義。

用道家的客觀規律的認識與佛家因果的辯證和儒家修學啟智的社會依存,的綜合理解分析看待問題。以客觀性為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積極化被動和主動地位。這就是陽明心學的體受用。


非才


歷史上真正在學術上有成就的人最大的共同點是真懇並歷磨難,老子是傳承是天賦且不論,孔子佛祖等有影響力的人,都是歷劫而來。以佛祖之秉賦都曾苦行六年,何況他人?王陽明用心真懇且堅毅,曾格竹七天,差點瘋掉,可見意志之堅。

他的思想受儒佛影響深並有治國平下之實踐,說他儒學大師不為過!但個人以為他有點唯心:我未見此花時此花與我同歸於寂,見此花,則此花與我一時明瞭,有一定道理但偏於主觀!在器世界心物即私性物性皆是無明造作,自性湮於其中。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陽光明正


心學作為心性儒學,至明朝,由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活潑的靈明體驗。看似與佛學的心法修教十分相以,但佛學只求出世,但心學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正是儒學所說的“內聖外王”。

然而心學的觀點就是:一切的道德觀念,善惡的評判,都應該從心出發,從當時的現實出發,而不是按照前人定下的標準來評判。心學的出現,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儒家原本很多荒謬的,不切實際的東西全部摒棄掉,只是實事求是地看問題,從人的靈魂深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儒家原本很腐敗荒謬的理論進行了重新的反省,和重新的打造,形成新的儒學。

對於陽明心學的善惡良知,儒家跟佛家有一點是完全一樣的,相對的真善美和假惡醜是以“意”來分,就是後天的意識分出了真善美和假惡醜,這個是相對的真善美和假惡醜,那麼絕對的真善美和假惡醜誰來分?是良知來分,用佛家的話來說就是用般若來分,般若才能分出絕對的真善美和絕對的假惡醜。也就是說真善美和假惡醜的最終極的審判官根本不是我們常人的這個意識,而是超越常人意識的般若和良知,般若就是良知。而我們遠離真善美,遠離良知而獲得的空虛感,也叫做終極關懷缺失症,那些症狀就是良知的審判,在佛家就是般若的審判,在道家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的審判,是一個意思。這些審判,就是終極關懷缺失症,就是空虛感、無聊感、無意義感、無價值感、被拋棄感等等,除此之外,生老病死也是對終極關懷缺失症的審判。說到底就是對我們遠離真理,遠離良知的審判。

王陽明應該是中國最後一個聖人了,他之後儒家就再也沒有聖人了,他是儒家的最後一個聖人,王陽明也是跟孟子一樣偉大的人,但是自他以後儒學也就衰敗了,再也沒有出現像王陽明這樣大手筆的一代宗師,再也沒有了,所以他的學問也就成了絕響,包括他的“四句教”也成了絕響。



中國好閱讀


心學哪裡儒了?誰能告訴我?


山堅海闊


因為人乘天乘解脫乘本身就有相通之處。人乘就是五條戒律叫做五戒,而五戒加上行十善就是天乘。天乘之後,看破解脫就是解脫乘,所以這三者都是有相通之處的。

你看道家等的天乘,是不是都是有不殺生,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偷盜五戒。佛家也有十善業道經,講的投生人天乘應該包含的內容。

當然,王陽明學說仍然以儒家修行方法,當然,內容主要是格物致知明德等等,所以仍然是儒學


師長366


能洞觀人性,揣摩人性的弱點。就像太極一樣,柔中克剛!我個人認為他把一切萬物看成“水”水能包容萬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