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10天建成,15天移交”这个建设速度是如何实现的?


疫情之下“10天建成,15天移交”这个建设速度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历时10天的工期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应急院区已全部建成,明天将正式移交。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对项目有关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1月31日,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筹建指挥部正式成立,统筹推进项目应急院区建设,项目由中建西北设计院负责设计、中建集团和陕西建工集团联合承建,中建集团负责医疗区17738㎡建设,陕西建工集团负责生活区(办公、餐厅及宿舍)7528㎡及配套设备用房设施2276㎡建设。项目于2月1日开工,10天建成,15天移交。

项目建设每天24小时不间断,按小时倒排工期,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跑出了西安速度。

一是创新攻坚确保进度。疫情就是命令,中建集团、陕建集团等各参建单位闻令而动、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了最广泛的力量,派出了最精干的团队,24小时不间断施工,施工人员三班倒,人歇事不停,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抢工期、抓进度。工程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减少现场作业量。

是科学组织施工。最高峰时,现场有十几个工程公司几十支施工队伍7000余人同时作业,现场指挥部统筹各公司、各施工队,密切做好配合协作,边施工、边整改、边调试、边验收,避免了因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浪费。

三是全面做好协调保障。工程建设期间,正值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不断升级,企业临时复工、道路运输通行、人员进出证明等需要大量协调的工作,指挥部及时广泛调动省、市、区各级行政资源,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社会各界捐赠了大量消毒水、酒精等防疫用品,确保了现场防疫安全。提前拨付了5000万元用于支付建设工人工资。四是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采取网格化、下沉式监管。市区两级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组成了50人的现场质量安全监管团队,与100余名工程监理和10余名质量、安全、机械方面的专家,按照不同工区进行网格化监管,24小时下沉式巡查,夯实质量安全责任。现场指挥部与高陵区政府建立联动机制,织密网格、实行实名制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定期消杀,现场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有序。五是配合保障及时到位。高陵区及时为项目提供了水、电、气、通讯、后勤等全方位保障,确保了工程如期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