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蝗虫那么厉害,会不会跑到中国来毁坏农田?能不能过来?

对方是你的通讯录友好


据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报道,现在有近百亿非洲蝗虫和伊朗蝗虫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这些蝗虫每天的破坏吞食量达到了惊人的3.5万人口粮,现在就因为蝗虫的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连仗都不打了,齐力灭蝗虫,可见这蝗虫的危害是多么的强大。

在我国出现的蝗虫一般有三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至于非洲蝗虫和伊朗蝗虫暂时还没有记载,所以还不会评论他们的破坏力。那么百亿蝗虫是否能飞到我们这破坏庄稼呢?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从巴基斯坦要到中国,会经过喜马拉雅山,这就是中国的自然屏障,独特的地里优势不会让这些热带来的蝗虫存活的,并且我国自建国以来就特别重视蝗虫治理,已经有一套非常完整的蝗虫预警系统,一旦有蝗虫活动的痕迹就会进行灭杀,如果蝗虫从生存环境上被改变,那么他们繁殖的数量就会受到控制,不会形成蝗灾。

但据有关专家介绍,蝗虫的一般生存期为50-80天,每天飞行速度是150公里左右,没有固定的生存场所,而且还会出现不同种类的蝗虫杂交现象,所以对这次蝗灾,也一定要重视起来,毕竟巴基斯坦和中国仅一步之遥,万事要提前预防的。


一起种植


正当我们国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扰的同时,来自于非洲的蝗虫灾害飞过红海进入到欧洲和亚洲。与我国相邻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受灾严重。

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这次蝗灾已经发展到离我国只有一步之遥,蝗灾过境的担忧,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蝗虫的灾害

蝗虫,俗称草蜢、蚂蚱,品种有我国就有900多种,是一种繁殖能力特强的昆虫,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集中迁飞,过往之处可谓是见绿不绕,危害最大的是粮食作物。给当地粮食绝收及人们生活造成威胁。

蝗虫它有很强的繁殖力。尤其是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缺墒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一代成虫当年即可产卵,年产卵二次,也就是说一只蝗虫当年产的卵,发育成成虫之后仍然可以繁殖1~3代,如果的卵全部成活的话,即便按最低的两代和最低产卵数量来看,也就是1×200×200=4万,如果是三代的话就是800万了,4代就是16亿了,这就是容易成灾的原因,是不是很恐佈?

这次蝗灾不会影响到我国

大家可能和我一样,某些“标题党”以“4000亿飞蝗已达中国边境”为题进行报导,给国人造成恐慌。

其实大家不必担心,虽说这次蝗灾给印度及巴基斯坦造成了巨大损失、虽然已经殃及邻国,但一定不会对我国造成伤害。理由是:

第一,我国科技发达,尤其在治蝗、防蝗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一直以来都是将蝗虫的治理控制在掌控范围之内。

第二,这次的外部蝗灾品种属非洲沙漠飞蝗,在我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其在我国的生存条件还不具备,所以不会对我国造成危害。

第三,印度的蝗灾被喜马拉雅山的天然屏障直接隔离,寒冷的气候条件自然将其灭杀,确保西藏防线。

巴基斯坦与新疆的红其拉甫交界,红其拉甫处于帕米尔高原上,环境恶劣,氧气含量低,被称为“死亡之谷”。相传曾有个万人商队在此因遇暴风雪而全部死亡,这里也将成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天然蝗灾防线。

如果担心印度蝗灾向东发展,以我国云南为切入口,那中间必竟还隔有缅甸。再者云南的气候更加不具备非洲飞蝗的生存条件,所以相对是安全的。

这此蝗虫灾害的面积之大、危害之大属历史罕见,虽然原则上不会对我国造成伤害,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防患于未然。

做为农民不要恐慌,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抓住春耕春播的有利时机,保证粮食增产丰收,为粮食安全作贡献。

我是鹿塬农事,一位老农民创作者,希望得到您的关注,谢谢!


鹿塬农事


蝗虫是一种破坏力特别强悍的昆虫,甚至有寸草不留的称号。这主要是因为蝗虫的啃食速度十分快,一片庄稼在它的祸害下,要不了一段时间就彻底毁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农民痛害它的原因,因为一旦有一只蝗虫的出现,就意味着不久后将会有一大片蝗虫的到来。

以前的蝗虫非常常见,甚至达到了基本上天天见的地步,特别是古代。古代的科技水平较低,导致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昆虫灾害,这其中就包括蝗灾。那个时候,可没有人会觉得蝗虫的出现是一种好兆头,因为在以农为主的古代,人们是非常痛恨蝗虫的。

它们的出现导致今年收成肯定是指望不上了,甚至还会导致自己交不上赋税,要家破人亡。但是,古代落后的思想观念注定了古人们根本没办法根治蝗虫,只能够将蝗虫的出现当成是一种天灾人祸,有些地区甚至将蝗灾的出现当成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惩罚,只能够看着自己的农田被不断祸害,而不去采取任何解救措施。

在现如今就没有多少蝗虫的身影了,主要是因为农药的大范围使用,导致蝗虫根本就不敢啃食庄稼。再加上现在不断推行的秸秆还田政策,导致杂草变得变得稀少,所以蝗虫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了。不过,我国国内虽然成功结束了蝗虫对庄稼的危害,国外却没有那么幸运,特别是在那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比如说也门。这个国家的庄稼经常被蝗虫所祸害,并且还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比较于国外人们对蝗虫的无可奈何,我国的餐桌却成功制服了蝗虫,让它成为了一道油炸美味。有些人一听到蝗虫居然被油炸了,觉得一定非常不好吃。但是,蝗虫营养特别丰富,而且是一种肉质鲜嫩的昆虫。炸蝗虫的味道有点和我们平常所吃的虾一样,所以在香港地区被称为“飞虾”。

总而言之,在国外不断肆虐的蝗虫却在国内成为了一道油炸美味,但还是有不少人不敢吃,觉得它可怕。


坚果林twmr168


国外蝗虫那么厉害,会不会跑到中国来毁坏农田?能不能过来?刚进入庚子年,今年的国际时局非常糟糕,比如澳大利亚的山火,中国的新冠病毒,非洲、巴基斯坦的蝗灾,欧洲的暴风雨,都集中在今年了,让世界疲于应对。

现在有许多人担心,国内防疫战斗正进入关键时期,我们的邻居巴基斯坦在和蝗虫的斗争失利后,满天飞舞的蝗虫,会不会飞越国界,对于我国的农作物造成致命威胁。

从我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还不会,主要原因如下:

一、环境不适应,现在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灾的蝗虫是沙漠飞蝗,何我国本土的蝗虫有区别,我国的气候环境不适合其生长发育。

二、有二道天然防护墙,一个是喜马拉山脉,超高的山峰,寒冷的气候,热带的蝗虫上去,就是送人头的。与新疆交界的红其拉甫地区,海拔高,氧气含量低,根本不适合蝗虫生存。

三、若是蝗虫在印度向南,经缅甸入侵我国的话,我估计云南人会高兴的笑纳这道美食,只要疫情解除,到处会有人跑去捉蝗虫,做蝗虫大餐。另外,云南的气候条件也不适合非洲蝗虫生长和繁殖。

总之,我国不仅在治理蝗虫灾害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吃蝗虫方面也不含糊,曾经有报道某地闹蝗灾,结果许多商贩就跑去当地收蝗虫。许多农民不要庄稼了,专抓蝗虫卖,卖蝗虫的利润,远远高于庄稼利润,最后抓蝗虫的人比蝗虫还多。


坏男人说小龙虾


国外蝗虫那么厉害,会不会跑到中国来毁坏农田?能不能过来?

说到蝗虫我想我们并不陌生,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一般都见到过,在生物学分类上蝗虫属于蝗科,直翅目昆虫。我们通常将其俗称为"蚱蜢"(其实所谓的蚱蜢只是蝗虫的一个种类),这一类昆虫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这虫主要危害农作物,特别是禾本科的作物。

最近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除了我国的疫情况之外,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灾害了,这种虫繁殖力强,如果数量一多其所到之处真的是寸草不生,一般的绿色植物会吃啃的只剩下硬的茎和杆,不仅如此这一类虫的移动速度也相当地快,其在迁移时一天可以飞行100多公里,因此要防治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都与我国接壤,那么蝗虫会不会跑到中同来毁坏农田里的农作物呢?

对于这一问题,踏火个人的看法是蝗虫想要来到我国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与我国接壤的地方现在几乎都还处于冰天雪地之中,蝗虫过来之后也很很生存下来。

就算真的大批量来到我国,我想蝗虫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更不可能去农田里毁坏农作物,因为在我国还有不少专门养殖蝗虫的养殖场,养这些蝗虫做什么?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养殖出来的蝗虫也基本上是供不应求,若这些蝗虫大批量来到我国,我想小龙虾是它们最好的“榜样”,别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是我们的“国情”所致。

再来说下踏火所遇到过的情况,踏火所处的山区在我的记忆中曾也出现过两次小规模的蝗灾,那时我记的山上的竹林被吃的只剩下光光的枝条,虽然那时我们这里还没有人去吃蝗虫,但是两次蝗灾前后都没超过10天。因为在这期间我们县里的林业部门用飞机在重点区域撒过药,所以一下就控制下来。如果现在真有蝗虫过来,就算没人去抓来吃,只要农业部门认真起来,这些蝗虫在我国同样也活不了几天,对于农作物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的见解,朋友们,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踏火逍遥说鱼


如果印度巴基斯坦控制不了虫灾,到我国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蝗虫群一天飞行150公里,而且繁殖能力惊人。如果飞到我国那将对农业有相当大的破坏,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有人说有吃货能解决,真是异想天开黑压压的蚂蚱大军来了,试问谁敢出去抓,能抓多少?蝗虫是不断迁移的不是待在那一块不动的,吃完这里飞到其他地方继续吃,那次蝗灾是被吃没的?


潇洒任我游


蝗虫能飞过喜马拉雅山吗?而且,海拨全在五千多米以上,同时还冰天雪地,就是个大活人也能让冻死,何况这还是一群大蚂蚱!


李德才21


完全有可能,迁徙到我国。毕竟我们国家多次有蝗虫灾害的历史记录,有资料佐证,为什么很多地方有城隍庙,就是因为蝗虫灾害,对大自然的敬畏


乡野欢乐颂


2020,“爱你爱你”,按照人们的想象,应该是充满爱心和幸福之年。

但是,2020新年伊始,就开始了几场灾难: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扩散、蝗虫灾害的肆虐。

给世人的感觉是如此之不爽。

这场蝗灾犹如希特勒的闪电战术,从非洲奔袭西亚再到了南亚地区,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咂舌。

这场蝗灾已经惊动了联合国,总干事屈冬玉警告说: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我们将面临一场迅速扩大的危机。

南亚和我国只有一山之隔,这支蝗虫部队会不会跑到我们的家园进行捣乱?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由于目前更多的人在忙于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之中,对这场蝗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力。

借这个问题,对蝗虫灾害的有关情况梳理一下。

什么是蝗灾?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属于一种自然灾害,灾害主体不是风雨雷电、不是地震火山泥石流,而是蝗虫。这些蝗虫会吞食农作物、绿色植物,最终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有些人认为蝗虫有什么可怕的?

甚至可以捉来当成下酒菜呢!

很多网友都是抱这种观点,来者食之。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幼稚的。蝗灾既然称得上是灾,绝对不是几百只、几千只这么简单。一旦发生蝗灾,遮天蔽日、密密麻麻的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些蝗虫每天能行进150公里,1平方公里范围内通常分布着4千万至8千万只蝗虫。


我国历史上的蝗灾

最早的记载应该是《诗经》中提到的“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我国历史上的蝗灾多发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据有关资料统计,秦汉时期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

深受蝗虫之害的劳动人民对蝗虫敬畏有加,视为“蝗神”,有些地方建有蝗神庙,供奉蝗神,保佑平安,免受蝗灾之苦法。

干旱的环境有利于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比较坚实,最适合蝗虫产卵。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力治理,蝗区大为缩小,蝗灾发生率也下降了很多。但是随着环境的退化、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蝗灾发生率又有所抬头。

蝗灾的罪魁祸首——蝗虫

蝗虫的身体呈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以禾本科植物为食。蝗虫平时喜欢独居,但有时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大量聚集、集体迁飞,成为蝗灾。

蝗虫有很强的繁殖力,飞翔能力很强,虫卵深藏于地下,这三面的原因导致蝗虫灾害很难得到消灭。

蝗灾的移动路线

据资料显示,这场蝗灾的行进路线大致是这样的,有非洲起源蔓延至红海附近,扩散至西亚,再从西亚东飞至南亚地区。

目前,东非、红海地区、西亚、南亚国家面临大规模的蝗灾。


这批蝗虫会不会飞到我们的家园呢

据专家分析,这些蝗虫大批来我国做客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有的话也是少量的,西藏南、云南西或许有小危害。

第一个理由是这批蝗虫难以飞越天险。

众所周知,我国和南亚地区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珠穆朗玛峰。这些来自热带地区的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

第二个理由是南亚地区正盛行东北季风。

南亚属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的时候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的时候盛行西南季风。现在正值冬季,蝗虫如果飞到我国正好处于逆风飞行,顶风而上对蝗虫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

第三个理由是生存环境不合适

古人云“旱极而蝗”,较为干燥的环境对于蝗虫的繁殖比较有利。我国南方地区、西南地区多数是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湿润,没有适合蝗虫生存的土壤。

即便这批蝗虫对我国造成危害的概率不高,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保持警惕,因为云南曾经有过蝗灾的纪录。

灭蝗的办法有哪些呢

  1. 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保持较为湿润的环境,阻止蝗虫产卵。

  2. 用天敌来消灭蝗虫。通过蓄养或者保护蛙类、鸟类、游走蛛以及家禽等,抑制蝗虫的数量。

  3.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灭蝗。

  4. 用飞机喷洒农药灭蝗,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


朗月寒雪


国外蝗虫那么厉害,会不会跑到中国来毁坏农田?能不能过来?

这两天,指尖除了关注新冠肺炎之外,还时刻关注国内禽流感和国外的蝗虫灾害。根据新闻报道内容,非洲蝗灾已经跨越多个地区,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也在近日发布蝗灾预警,提醒各国要做好蝗灾警示。这次蝗灾影响力非常之大,目前已经抵达欧洲和亚洲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境。收到蝗灾的影响,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而根据蝗虫目前的位置来看,已经距离中国比较近了。那么作为农民,最担心的问题是蝗虫会不会过来中国?


蝗灾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破坏力惊人,密密麻麻,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了消灭大量蝗虫,多地已经出动飞机灭虫,但即便如此依然难以完全消除。根据联合国粮食部门的警示,如果不能很好控制蝗虫繁殖,等到了旱季可能扩充为现在的500倍,那个时候危害力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蝗虫的影响力,最强大的地方,一是在于强大的食物消耗能力,基本上所有的植物都不能幸免,粮食作物自然破坏严重。二是蝗虫繁殖能力很强,一个蝗虫可以产80~120颗虫卵,而只需要20天时间就可以全部成年。想想看,这几乎是呈现指数倍的增长啊。回想起以前发生的蝗灾,其影响力都相当大。

目前,根据蝗虫的迁移轨迹来看,已经非常接近中国边境,确实要担心是否会进来。但是,根据专家的推测,蝗虫进来并且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大。一是蝗虫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合适的环境,而中国并不是最佳的环境。二是目前蝗虫还处于国外,想要飞到国内来,需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以前中国也是发生过蝗灾。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