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距离我国已经很近了,一旦进入中国会是什么场景呢?

大力one行云流水


下一个发财的机会做网兜冷冻柜,蝗虫一到需要有回收蝗虫的,大家把握机会[大笑]


xinjie1314


最近一段时间,沙漠蝗虫肆虐非洲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和地区,而巴基斯坦和印度跟我国接壤,所以很多网友都担心,这些沙漠蝗虫有没有可能进入国,然后给我国带来一定的影响呢?

对于这个问题谁也不敢保证沙漠蝗虫不会进我国,但是按照目前我国的蝗虫防御实力以及我国的特殊地理环境,一旦这些沙漠蝗虫进入我国之后,基本上是有来无回的。



首先,按照我国的特殊地理环境,这些沙漠蝗虫想要进入国难度相对比较大。

虽然目前沙漠蝗虫已经入境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区,和我国近在咫尺,但是我国有一个天然的屏障,那就是珠穆朗玛峰山脉。

这些沙漠蝗虫喜欢在温度40℃左右,相对湿度达到60%~70%的地方迁移,而目前我国与印度、巴基斯坦、苏丹接壤的大部分地方属于寒冷地区,温度很低,而且相对比较干燥,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不适应沙漠蝗虫的生存,所以即便这些蝗虫向这些山脉地区迁移,但很快就会在半路死亡。

除此之外,这些诞生于中东的沙漠蝗虫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之后,已经处于产卵期,这些沙漠蝗虫一旦产卵之后其飞行能力就大大降低,所以很有可能这些蝗虫就会滞留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而不会继续迁移。



其次,目前我国有完善的蝗虫防御体系,即便这些蝗虫进入我国也很快会被消灭掉。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历朝历代都经常受到蝗虫灾害的影响,所以我国已经积累了很多应对蝗虫灾害的经验,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对蝗虫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在全国蝗虫重点区域建立起了完善的蝗虫防疫体系。与此同时,目前我国还有针对蝗虫灾害的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目前我国在蝗虫灾害防御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所以在沙漠蝗虫进入我国之前,我国就可以预先监测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而且即便这些沙漠蝗虫进入我国也只有可能从东南亚等地区进入,到时候其繁殖能力和数量都会大大下降,真正能进入国的数量不会太多,而按照目前我国的蝗虫防御能力和应对措施,完全是可以控制住这些蝗虫侵袭的。



最后、我国有足够多的措施应对这些沙漠蝗虫。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我国有完善的蝗虫防御体系和应对措施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应对这些沙漠蝗虫。

比如有很多网友说我国有很多吃货,一旦蝗虫入境了,正好给这些吃货带来很好的美食盛宴,毕竟目前很多省份都会用蝗虫来做美食。不过现在新型肺炎疫情已经给我们一个很沉重的教训,不能随便吃那些野生动物了,所以对于这些昆虫,大家千万不要轻易的去尝试。



但是我国人口比较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奖赏的方式让人工去捕捉蝗虫,一旦蝗虫入侵我国之后,大家完全可以通过奖赏的方式让大家去捕捉蝗虫,比如抓一斤蝗虫可以换2~5块钱的赏金,到时我相信会有大量的人参与到这些蝗虫捕捉当中,说不定蝗虫还不够大家捕捉了!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利用动物来消灭蝗虫,比如2000年新疆发生蝗虫灾害的时候,就曾经从浙江调运了几万只鸭子投放到新疆,然后这些鸭子很快就把很多蝗虫给吃掉,这对于防治蝗虫灾害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除了鸭子之外,包括鸡鸟鹅等其他动物也是可以吃掉蝗虫的。


贷款教授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近期蝗灾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科学兴农刚看到新闻的时候也是吃了不小的一惊,4000亿蝗虫像巴基斯坦、印度逼近,看到这个数字,相信不少朋友眼前都是黑压压的蝗虫吧。那么这样疯狂的蝗灾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危害吗?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看一下这个问题。

蝗虫,也就是我们说的蚂蚱,这个昆虫大家应该不陌生吧,相信不少朋友应该还是吃过它。但4000亿只蝗虫一起向你袭来,那可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了。这次的蝗灾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初期的危害地位非洲地区,肯尼亚就已经有十万吨重,千亿只蝗虫席卷过了。如果蝗灾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的话,非洲和亚洲两地的三十多个国家都将面临重大的农业损失。

目前蝗灾已经对巴基斯坦境内造成严重的威胁,大批蝗虫抵达巴基斯坦境内,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了重大损害。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地都进行了蝗虫的扑杀工作,双方已经动用了飞机进行农药的喷洒。但目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甚至到四月份两地粮食成熟的季节,蝗虫的灾害会进一步加剧。

目前这么严重的蝗灾的情况,不得不让和巴基斯坦、印度临近的我国人民担忧起来,这么严重的蝗灾是否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重大威胁?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兴农认为大家有些多虑了。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在非洲和巴基斯坦等地爆发的蝗灾的类型后再做讨论威胁一说。

目前多国爆发的蝗灾属于沙漠蝗,沙漠蝗要求的生活环境的气温要达到40摄氏度,同时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60%到70%。而我国的史料中尚未发生沙漠蝗的蝗灾记载,我国历史上的蝗灾虽然较多,但专家指出发生的蝗灾和沙漠蝗属于不同的生物种,其主要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等品种。

再加上我国虽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临近,但我们之间还有喜马拉山脉、昆仑山脉形成的天然阻隔带,海拔高,气候严寒,普通蝗虫很难翻越这样的地带。综上来看,我国爆发蝗灾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虽然夏季风从东南出可能会将一部分蝗虫带入我国,但其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对我国农业的威胁也非常小了。所以说目前来看这四千亿的蝗虫对我国的威胁还是程度还是相对较小的。


科学兴农


蝗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蚱蜢”、“蚂蚱”。我国民间有一道美食,深受北方地区人民的喜爱“油炸蚂蚱”。并且,在北方地区相关蚱蜢美食也是有着不小的经济价值以及产业价值,甚至已经有农户专门繁殖饲养蚱蜢。

可能,很多读者认为我国人民这么爱好美食,又有着“油炸蚱蜢”这道美食,要是“蝗灾”来了,肯定成为我们的桌上菜、美味佳肴。可,如果细细想来,真的会是这样吗?

近期,世上罕见的几千亿只蝗虫肆虐东非、印巴地区,当地人民苦不堪言。我的观点是,如果进入我国,情况或许并非我们所想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大了,几千亿只的蝗虫,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有可能几个月过去以后蝗虫的数量是现在的数百倍、数千倍,要是逢大雨季节,可能就是数万倍的增长。而我国食用蚱蜢的地区多在北方,“油炸蚱蜢”并非全国性美食,很多地区也是接受不了食用。

并且,就算全国性食用,谁有那么大的能量捕捉呢?几千亿只的蚱蜢一时间闯进来,又该如何捕捉呢?没有大型的捕捉机械,也没有那么多的捕捉人员。就算是有,也很难将蝗虫捕捉完。并且,捕捉起来也不可能食用。因为伴随着的不仅仅是捕捉,还有杀虫剂、杀卵剂的使用。而捕捉来的蝗虫或存农药残留。

所以,如果几千亿只的蝗虫进入我国,我国也会与东非、印巴地区一般,让人苦恼。

但是,我国对应解决的方式方法向来对口,就算蝗灾进入我国以后,一时间让人手忙脚乱。可,用不了多长时间蝗灾就会消除。办法总比困难多,蝗灾并不可怕,就算来了,我国也一定能战胜蝗灾。试想一下场景,可能在已发生蝗灾地区喷洒杀虫剂,而在即将发生蝗灾地区做好预备措施,在有可能地区也会做好预防,呈现梯次预防。但,不管如何,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厚金说


导言

蝗灾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灾难。它曾经造成的大饥荒是非常可怕的。那么对于现在世界上所面临着的这场蝗灾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呢?或者说进入中国对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将进行一一次讲解。对于蝗灾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也不用恐慌。中国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

这场蝗灾来势汹汹

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但是这次的蝗虫和我们国内的蝗虫并不一样他们是沙漠蝗虫。沙漠蝗是非洲、亚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重大农业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每天可随气流飞行达150公里,可跨红海、波斯湾迁飞。

对于这次的蝗灾并不是突然之间爆发的,而是有了一年时间的积累。从2019年1月,沙漠蝗群从苏丹和厄立特里亚飞越红海,2月到达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到达巴基斯坦西南部,6月到达中北部,对上述国家造成严重危害并积累了较高的虫源。受雨量充沛和季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当前东非、西亚及南亚国家正遭遇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应对蝗虫灾害。

到了今天2020年,南亚和东非仍然面临大规模的蝗灾,瓦塞尔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境内的沙漠蝗虫更是达到了3600亿只,且预计4个月内将增长500倍。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量级,如果预测是争取的,那么对于当地的农业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巴基斯坦及就更惨了这次遭遇了非洲蝗虫与伊朗蝗虫双重入侵,创下该国27年未见的蝗灾。巴官方表示:如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目前,该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印度情况也不容乐观。如果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有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这极大引发了印度政府的担忧。 如今蝗虫已经兵临我国境之南,是否对我们造成严重影响?

专家表示我们不要慌,有的是对付的办法

古代中国迭起蝗灾,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那么对付蝗虫我们总是有办法的。

我国史料中尚未发生沙漠蝗危害记载,但专家推测在云南和西藏自治区的聂拉木有沙漠蝗的分布。40℃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条件,相对湿度需要达到60%~70%。沙漠蝗猖獗发生的最大扩散区为缅甸、尼泊尔和印度。春季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印度—尼泊尔—缅甸—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迁入我国,但危害的概率很小。

再说了我们国家对于蝗虫的治理已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包括在国内蝗虫生活地进行了改造。消除适宜蝗虫发生的环境;同时,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并利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高密度的蝗虫发生区。蝗虫群体密度已经及控制在不发生灾害的程度,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种是“招引粉红椋鸟法”。上世纪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砖混鸟巢的办法,招引粉红椋鸟迁徙至此。2019年4月新疆多地发生蝗虫灾害,数以万计的粉红椋鸟发动“空袭”。一只粉红椋鸟一天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虫。

另外一个就是养殖业的发展。2005年5月又是新疆发生蝗灾,浙江空投3万只鸭子,到当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万亩优质草原上地毯般覆盖的蝗虫被鸭子彻底歼灭。鸭子成了新疆“抗蝗救灾”的英雄。

所以一物降一物。巴铁这次受灾了,不知道我们要不要支援他们一些鸭子,保护好朋友就是保护自己是一样的。


南阁水哥


近日来,沙漠蝗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一平方公里的蝗虫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巴基斯坦,遭遇非洲蝗虫和伊朗蝗虫的双重入侵,创下27年未见的巨大蝗灾危机,官方表示,如果人气发展,将无粮可收。

印度,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粮食可能因此减产30%-50%。

根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这次蝗灾可能会延续到6月,届时规模将是现在的500倍。

邻国纷纷陷入蝗灾危机,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是否会雪上加霜呢?

其实中国曾经也是蝗灾频发,秦汉时候平均8.8年一次,两宋时候3.5年一次,元代1.6年,明清2.8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但是我们面对蝗灾,已经有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比如改造蝗灾多发区的生态环境,生物天敌治理法,化学农药喷洒等等。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技术积累,比如绿僵菌基金改造,可以让蝗虫失去聚集能力。所以,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以前面对蝗灾束手无策的时代了。

除了这些正常的抵御蝗灾的手段外,国人还有一个利器,就是“吃”。

2017年蝗灾席卷山东,近千亩玉米受灾。可是让蝗虫们想不到的是,它们原本以为自己无敌于天下,可是却在这里折戟。没多久,这群悲剧的蝗虫居然成了人类的盘中餐。有农民表示,虽然玉米收成大受影响,不过他捉蝗虫卖钱,一晚上就能抓几百斤,比种玉米强多了。

网上的报道还不止于此,有不少人已经走上了蝗虫养殖的发家致富之路,据说养殖蝗虫一年能装数十万。因为蝗虫蛋白质丰富,一斤能买18元,完全不愁销路。

然后,我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不少油炸蚱蜢的销量还不错呢,很多人认为油炸蚱蜢可是一道人间美味呢!

还记得别国因为螃蟹、生蚝、鲤鱼、小龙虾等泛滥受灾,隔空喊话中国吃货的事情吧,似乎天底下就没有上不了餐桌的动物。虽然这次新冠疫情让大家对于野生动物望而却步,但是蝗虫不属于野生动物,如果经过论证没有病毒,那么在吃货们面前,到时候该担心的恐怕是蝗虫自己了吧。但凡长点记性,蝗虫们也应该不会再踏足中国这片大地了吧。


老萌有个存钱罐


他不敢进!两天就让它濒临灭绝。


S小桥流水


我看回答里面很多人说如果蝗虫进入中国,我们就把它都吃光,煎炒烹炸烤各种做法,讨论的还挺高兴。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这是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蝗灾是自然灾害,不是靠人能吃完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洪水来了,岂不是多找些人喝了就行。

为什么说蝗虫没办法吃光?数量太多就不说了,还有就是蝗虫的迁徙非常快。遮天蔽日,可能在这地方吃上几个小时又都飞走了,我们拿个网子抓根本抓不到多少,意义不大。

现在在印度、巴基斯坦闹得比较凶的蝗虫品种是沙漠蝗,这个物种一般不会在中国爆发,生存环境不适合。另外,它们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虫也飞不过来,因为中间隔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脉。

还有,有分析说如果不加控制,蝗虫成指数化增长,可能在6月份达到500倍之多,4000亿只蝗虫逼近中国,这个说法有点夸张,是在蝗虫生存极端理想的状况下,才能按照这个增速增长,几乎不可能,这么多蝗虫,把草都吃光了没得吃也得饿死。

所以中国人不必紧张,这次蝗灾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有限。可能对国际粮食价格有一点点影响,但中国的粮食自给率达到90%以上,对中国的粮价影响有限。


莫水宏观经济


这是一个违反基本自然规律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冬季,蝗虫是否能够适应这种寒冷的季节呢?老百姓有句俗话叫“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要不然这大冬天的请这群蚂蚱来中国烤串?


赶紧吸取乱吃野生动物的教训,管住大家的嘴。

2003的非典,让果子狸这种动物蜚声世界,全球皆知。中国人的嘴到底在吃些什么?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然而,眼下这张管不住的嘴又开始肆无忌惮地狂吃各种野生动物了,蝙蝠也居然被端上了餐桌。数不尽的野生动物的皮毛、内脏、尸体被随意扔到市场内外,一场因为“嘴”引发的全国性新冠病毒肺炎又再次找上了中国人。

我们还有什么是不能吃的吗?因为乱吃已经搞得全世界都是瘟疫横行了,什么时候才能想起那句中国名言:记吃不记打?有过非典了,为什么又吃蝙蝠呢?下一次会不会是蛇?而又一下次未知的病毒会不会是竹鼠,亦或穿山甲?

蝗虫是野生美味,很多人却迫不及待盼其飞抵中国。

放下果子狸、蝙蝠、竹鼠、穿山甲不说,但这蝗虫可是众多“吃货”极切盼望的。在中国北方,有很多省份都有野地里抓蚂蚱穿串烤着吃的传统,而且美其名曰又酥又脆,甚至比油炸的还香还好吃。吃不要紧,有助于大量灭蝗。可谁又知道这蝗虫身上会有什么可怕的病毒?从网上查阅的资料来看,蝙蝠在地球上出现是8000万年前,这么长时间的进化它们要比人类有更长的时间适应各种病毒的寄生、孳生。

那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早在10亿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那10亿年的进化,对蝗虫来说早已能抗拒它身上携带的任何病毒、细菌了,而对于仅出于300-500万年的人类,蝗虫身上的那些“脏玩意儿”,我们真的能消化得了,抵抗得了吗?

目前季节并不适合蝗虫在我国大肆蔓延,还是以防新冠为主。

言归正转,现在按农历来说,中国还并未走出正月,也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的冬季。在零度以下的天气里,蝗虫有可能飞到中国来让各路“吃货”烤串,大快朵颐吗?要想过口嘴瘾,那只能赶赴巴基斯坦、印度去帮助灭蝗了。另据专家分析,由于有青藏高原的阻挡,这批泛滥成灾的蝗虫很难到中国肆虐。眼下,中国还是以防控新冠肺炎为主,把新冠病毒带来的生产生活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这才我们更应该做好的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各位留言、评论,感谢关注!

骑马寺的少年


蝗虫的灾害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经过蝗虫灾害肆虐的国家,庄家大幅的减产,与粮食的供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这样的大面积蝗虫起来还是相对比较难的,防控的成本也比较大,但进入到中国,是什么样的场景呢?首先可以客观地说,如果蝗虫大面积进入到中国,并会对我们的农业生产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目前处于春耕中的关键时期,如果蝗虫灾害无法控制,那么对于全年的粮食生产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中国是一个经历蝗虫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是个农业上的大国,对于蝗虫灾害历来有一定的防范体系,虽然这次蝗虫的灾害面积比较大,由于我国这些年来一直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一些生态环境的屏障作用,对于蝗虫灾害的逆周期影响还是有抵抗的。同时从防治的水平来说,我们国家有比较强的制度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形成防控体系,便是皇城进入到我国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相信处于可控的状态。尤其是目前蝗虫并没有进入到中国,给了我们农业部门合理的准备时间,能够充分的应对灾害的到来,这也能够有效的提升灾害的防治能力。

总之,蝗虫进入到中国会造成一定的灾害,但应该在中国会处于一个可控的位置,思想上可以重视,但过分恐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