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過後,糧食會漲價麼?

白斬雞隊領隊


糧食適當調價是良性循環,調動糧農積極性,促進農業發展保障糧食自足,有益於國民身體健康,免除了對進口轉基因糧食的後顧之憂。


天緯時空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抗擊疫情,人人出力。現在正處抗疫緊要關頭,我們在農村看到,村民們都積極響應村幹部號召,遵從疫情防控管理規定,自行待在家裡,實行居家隔離,配合上級疫情防控管理部門工作,盡最大努力盡早儘快殲滅疫情。當然,現在正處春耕生產期,農民待在家裡抗疫,自然就耽擱了關鍵的春耕生產期,可能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困擾。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疫情過後,糧價會漲價嗎?鄉村關中認為如下:

第一,疫情過後糧價不會上漲。

糧價作為最基本的社會物價,關係到所有人的生活。我們知道:無糧不穩,缺糧也不穩,糧價上漲還不穩。這是千百年來社會發展的經驗總結。其實,現在的農業生產,農民種地成本隨著社會物價不斷翻番,但農產品價格、糧食作物價格一直低迷,我們從2019年之前的所有農產品市場價格來看,即使在耕種成本不斷上漲,農民投資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農產品的價格依然這麼低迷,往往還會出嚴重的滯銷,黃桃、杏、西瓜、香蕉,還有蘋果、砂糖桔等等,甫一上市就面臨滯銷。所以,不能因為當前的疫情,就影響到糧價的上漲,這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第二,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大。

現在進入春耕生產期,因為疫情防控原因,對農村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對於沒有發現病例,或疑似病例的農村地區,農民可以分時段、分戶進行春耕生產,雖然有所延緩,但從根本上對糧食生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對於疫區的農村地區,春耕生產肯定要延後,但農民可以在疫情解除後,開展錯茬農作物種植,也就是說當前要耕種的農作物,因錯失時節不能播種,那可種植其他替代品種的農作物,這樣雖有所影響,但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說,不能因為現在發生了疫情,對春耕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就說糧價上漲,這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總之,現在的疫情期,正值全國各地春耕生產期,二者相互交織,對於疫區農民耕種田地來說,相對困難一些;而對於沒有發現疫情的農村地區,可有序組織農民春耕生產,這樣不但不會造成疫情的擴散,還保障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所以說,就當前抗擊疫情來說,不會對糧價造成影響,糧價還將維持在相對恆定的水平價位。


鄉村關中


糧價是百價之首。在計劃經濟年代,肉蛋奶等眾多商品價格制定都是以糧價為基數按比例確定。如1斤豬肉按5斤糧價定價。糧食取消統購統銷,實行市場流通後,儘管國家穩糧價穩物價的大政方針未變,但商品價格波動主要受供求影響,糧食價格也不例外。但不是糧價完全失去穩定物價的作用。特別是以糧食為原料的醫藥化工產品,以糧食為飼料的養殖業,如肉蛋奶價格與糧價還存在價值比的經濟考量。以銷量最大的豬肉為例,豬糧比價6:1是養豬業盈虧平衡點。

疫情過後,糧價是否漲,主要看供求。從全國看,稻米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基本自給,少量進口只是品種調劑,如進口泰國香米,進口加拿大澳大利亞專用小麥。玉米進口量大些,主要用於配合飼料和化工產品加工。

從各省看,由於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自給比例很高,且省儲備糧充足,足以應急保供應穩市場穩糧價。如有缺口,國儲糧是堅強後盾。

最可能出現漲價的是大豆。缺口1億噸,全部需要進口。而且需求仍呈增長之勢。近些年,國內人均年消費肉蛋奶60公斤,超過全世界平均水平的30%。支持如此巨大肉蛋奶消費的就是進口大豆。一旦進口大豆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必然是飼料漲價,肉蛋漲價。還好,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於1月15日正式簽署,巴西阿根廷與中國大豆貿易量也會穩定在常年水平。進口數量有保證,是穩定大豆價格基礎。最近,國務院在復工復產通知中強調支持飼料企業(以豆粕玉米為主的配合飼料)、畜禽養殖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旨在增產量,穩價格,保供應,保民生。而穩定糧油價格是重中之重。相信,疫情過後,糧食價格不會有大的波動,大豆也是如此。


默言


今年疫情過後,糧食會漲價嗎?

今天是2月15日,也到了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村裡在今天也是照例的安排著一些檢查員,以防止外來人員的進入。這個非常時候,希望大家能忍耐一下,只要我們廣大人民聽鍾南山院士的話,做到不出門、少出門,才能夠較早的打贏疫情的防控戰。但是來說,如果有人不聽勸,依舊我行我素的外出,勢必會延長防控疫情的時間,因此我們要以大局為重,好好的待在家裡,迎接曙光的到來。


現在的時候,由於各地封村封路,以及部分企業還沒有開始復工,因此導致了一部分糧食,蔬菜得價格開始出現上漲。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吧,由於出村的不便捷,在外出購物的時候,只能依靠一些快遞,配送服務,所以也就增加了糧食和蔬菜的價格。

在昨天的的時候,我也買了一大堆蔬菜和麵粉,其價格也上漲讓人買不起,其中豆角的價格在6元一斤,茄子價格在5元,西紅柿的價格在7元一斤,而麵粉的價格也從去年的70元上漲到現在的120多元。從現狀來看,雖然蔬菜麵粉的價格上漲了不少,但是還要生活,沒辦法不得不購買啊。而問題來了,在疫情期間糧食的價格還是上漲為主,那麼在疫情過後,糧食的價格還會漲價嗎?李子來回答。



筆者認為,糧食價格的上漲或下跌有幾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疫情過後生活迴歸於正常,在穩定的情況下糧食的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的。

在疫情過後,糧食加工企業也逐漸恢復,由於2019年的糧食產量雖然比2018年減少了很多,但是來看,在2019年的時候四大糧食作物還是獲得了豐收,因此在國家的糧食儲存穩定的情況下,而各方面的封路逐漸解除,農民賣糧的也逐漸增多,因此來說人們的生活水平趨於正常化,所以來說,疫情過後的糧食價格不僅不會上漲,甚至在短期內還出現下跌的。



第二,疫情過後養殖需求,工業需求也有所減少,在需求少的情況下,其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在這個時候,由於各地酒廠紛紛加工消毒酒精,使得現在糧食的需求大幅增加。但是在疫情過後,酒精的需求量有所減少,而在短期內,一些養殖戶因為種苗減少等原因造成補欄數量減少。所以說,在疫情過後,其工業用糧和養殖用糧也會有所減少,其糧食的價格也從高價迴歸於正常。


總上來說:

農村俗語說的好:“盛世存古董,亂世存黃金”,而現在的情況來看,由於在這個時候存糧的人逐漸增多,其儲存的糧食也是比較多,再就是封村封路等原因,導致現階段糧食的價格有所上漲。但是在疫情過去後,其生活水平也迴歸於正常,其糧食價格從上漲也回到了平穩的水平。但是從後期、長期來看,由於蝗蟲的因素,今年的糧食價格不會出現很大的下滑,其價格還是比較平穩的。


李子說農


目前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使得農村進行了封路封村禁止任何車輛和人員到農村來,也限制了一些商販和和運輸車輛到農村購買農民的糧食。現在農民的糧食基本上都是存放在家裡面,也沒有時機回去把糧食賣掉,特別春耕在即,農民也沒有一定的資本來購買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

比如說現在的市場上玉米需求量非常的大,主要是因為養殖行業的出欄量比較低,造成了飼料需求量比較大的主要原因。去年我國玉米的生產總量在2.6億萬噸,而市場的成交量也僅僅在600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還有2億噸的玉米還在玉米種植戶的手裡還沒有賣出去,這就是因為已經造成了農民還沒有賣玉米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的糧食價格普遍的上漲,特別玉米價格現在平均已經超過了一元每斤的行情,即便是黑龍江地區玉米價格始終是全國最低,但如今也上漲到了0.96元左右每斤,個別地方已經突破了一元每斤的行情。玉米價格的上漲主要是養殖行業需求的玉米以及飼料增多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現在由於疫情導致了交通管制,造成了外來的車輛不能夠到農村收購糧食,農村的糧食也不能夠運出去。

但是養殖行業還必須需要飼料或者是其他的糧食來搞養殖,特別最近好多養殖戶已經反映,許多的活禽因為沒有足夠的糧食或者飼料導致餓死的現象發生。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糧食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我國在2月7號上市場上不得不投放296萬噸玉米來維持玉米的市場的供應。這就造成了農民手中的糧食與市場上的需求的糧食,因為疫情供銷脫節的現象的發生。


當然,對於外國的糧食目前也沒有進口過國,主要是因為疫情導致的,外國也取消了進口我國糧食的交易,恐怕被疫情所感染,這也使得我國市場上缺糧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是正常的情況下,外國的糧食在這樣價格高的情況會加大的湧入我國進口糧食。畢竟國際的糧價比我國的糧價要低很多,因為他們的生產成本低,而且外國對農業的補貼也高。

總之,如果說移情過去以後糧價不會出現上漲的,而且糧價會出現小幅度的下跌,畢竟市場已經恢復了正常的運營,這樣農民手中的玉米將會集中大量的出售。而且春耕在即,農民更急於出售手中的糧食變現購買農資產品,投資今年的種植行業。當然還有外國的糧食將會大量進口我國直接拉低糧食的價格。對於養殖行業經過疫情這麼長的時間,也會出售大量的養殖成品,這會使得玉米等糧食作為飼料原材料的消費量大幅度的減少。


三農一姐


疫情過後,人認為糧食總體上保持穩定,大部分地區不會漲價,而一些被封的城市可能會出現暫時性價格上漲。所以,疫情過後也不必擔心糧食漲價對我們生活產生影響。那麼,得出這樣的結果,也是有一些個人的理由。



◆疫情並沒有導致糧食減量

疫情期間,地裡是沒有莊稼的,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已經收割完畢,沒有因為疫情的到來導致減產問題。也就是說疫情有沒有發生,糧食的產量定了,而國內糧食的產量是非常充足的,足夠供應市場。此外,由於封城,糧食生產大省暫時沒能夠及時把糧食運輸出來,但是儲存起來也不會變壞。等到疫情結束之後,道理暢通了,糧食從北運到南,從東運到西,也就是幾天的事兒。



◆村民家裡都有儲存糧食的習慣

再說說農村,在疫情期間是不用擔心糧食缺乏的,因為農民就是種植這個的,家裡或多或少都有糧食儲存,而且都還是2019年生產的最新糧食,吃上一年不成問題。就拿我老家農村來說,以種植玉米為主,吃的主食也就是玉米,玉米粥。每年7~8月份收穫第一季度的玉米,曬乾就入倉密封起來。第二季玉米,則是在11~12月份收穫,曬乾之後不密封而是直接留著吃。如此一來,兩季度的玉米收穫,足夠一家人吃一年了,何懼這1~2個月疫情。



◆小麥即將收割,糧食又可收穫

現在是2月中旬,在過2~3個月就可以收穫小麥了,想必那個時候疫情已經被消滅了。這裡就分享一下各地小麥收穫的時間:四川,4月下旬到5月下旬收割;陝西,5月下旬到6月中旬收割;安徽,5月中下旬到6月中旬收割;江蘇,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收割,等等。由此可見,下一次的糧食大豐收不遠了,就可以進入市場,也就沒有什麼漲價的事情了。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同時,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有點意思的事兒】,多多給予點贊,化成我繼續分享三農知識的動力,謝謝。

有點意思的事兒


疫情過後,糧食也不會有太大漲價空間,不是我有意打擊大家,這都種了多少年地了,從幾十年前玉米小麥就都是這個價格,都這麼多年過去了,經歷過旱澇災害和其他自然災害,也有許多別的突發情況,但是糧食價格依舊很穩定,漲跌幅沒有超過5毛錢,所以大家也不要奢望疫情過後糧食會漲價。



我們家鄉這裡種玉米、小麥和花生比較多,去年收了玉米之後,很多人都不捨得賣,指望著年後賣玉米糧食會稍微漲點價,確實也是如此,每年如果將糧食囤到年後賣的話,多多少少會漲點,賣到一塊一二不成問題,利潤能高一些,而且今年從1月末開始,玉米的收購價格一直在持續上漲。可是今年疫情在即,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都窩在家裡不出門,收糧的出不來,賣糧的也出不去,漲也白漲,恐怕一時半會兒還不能買賣糧食。


我們家可能屬於那種沒有打算的,再加上自己家裡種的地少,本來種點玉米只是為了自己吃,吃不了才賣了些,在去年剛收了玉米之後,曬的還不太乾的時候就賣給養豬場了,當時的價格是一塊錢一斤。雖然說這個價格不是很高,但是完全沒有佔家裡的地方,而且也沒有費人力物力每天去曬去收,所以說賣這個價錢我們還是挺滿足的,那些想著過年之後再賣好價錢的人,現在還沒有將糧食變成錢。


不過現在這個時期,家裡有糧,心中不慌,即使糧食沒有賣出去,也可以留著自己吃。況且家裡養羊養豬的,人家現在連買飼料都很困難,家裡囤著糧也可以當飼料。其實現在農民們種地都知道不賺錢,也沒指望糧食會有好的賣價,而且也沒辦法靠種地來養活家,只是有的上了歲數的老人,他們在家裡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只能上山去幹點農活,種種地種種菜,這樣等著收了糧食可以推成麵粉,或者做成其他的給子女一些,吃著自己家種的糧食蔬菜還是比較安心的。


疫情期間為了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糧食蔬菜都是正常價格,沒有漲價,有的人未雨綢繆,在想疫情過後糧食會不會漲價,房子會不會跌價,我覺得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而且就糧食來說,很多人年前沒賣,等著封村結束後都會趕緊賣,別等著儲存時間過久發黴,說不定還會有小幅跌價。


一品小十六


受疫情的影響,各地的蔬菜、水果、糧食等等多少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就以我自己為例,我們家平時的米麵糧油菜都是我去買的,和大部分的男人一樣,我買這些東西一般也都不看價錢,反正需要啥就拿啥,最後一起給老闆結賬,因此現目前哪種菜或者哪種糧食具體漲了多少我還不是太清楚,但我能明顯的感覺到確實是漲價了,疫情之前我每次買那麼多東西,大概要四五十塊錢,現在同樣多的東西要六七十塊錢。



我想和我有一樣感受的人肯定不在少數,這種情況從而也引起了許多人的思考,那就是,疫情過後糧食會不會漲價呢?我個人認為不會,主要原因如下。

1、此次疫情對農業的影響較小

首先疫情不是乾旱、冰雹等氣象災害,也不是蝗蟲、蚜蟲等蟲災,對於糧食作物,沒有直接的威脅,它主要威脅的是人類健康。其次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這個時間屬於農閒季節,秋收早已完成,糧食已經入庫,春耕又未開始,因此總體來說,此次疫情對農業的影響較小,糧食作物未受災,產量也沒有減小,市場供給相對平衡,從這一方面來說,疫情過後糧食漲價的概率就不大。

至於現目前的漲價主要是因為交通管制原因引起的,交通實行管制以後,一來,農民種的糧食蔬菜不容易運出來,市面供應的糧食蔬菜較少,物以稀為貴,漲價是必然的。二來為了防止疫情的傳播,許多糧油店關門未營業,市場上賣米麵糧油的太少,這也是漲價的一大原因。然而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交通管制會逐漸的放開,諸如糧食、蔬菜的物質也會正常運行開來,這麼一來,已經漲價的糧食蔬菜也會逐漸降價。



2、我國的糧食生產現狀

根據相關專家的解讀,我國的糧食早已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自足,因此我國的糧價一直以來都特別的穩定。以小麥和玉米為例,我小的時候每斤的售價就在一塊錢左右,如今將近20年過去了,他們的價格還是在一塊錢左右,浮動也基本上保持在一兩毛錢以內,從這一方面來說,疫情過後,糧食漲價的可能性也不大。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從國際上來講,巴基斯坦等地遭遇了蝗災,澳大利亞遭遇的火災,糧食作物的受損都比較嚴重,從全球來說,糧食的總體產量是降低的,因此擔心糧食價格會大幅度上漲。但還是上面說的,我國的糧食已經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自足,只要我國自己的糧食沒有受災,那麼全國人民吃飯的問題就不是很大,糧價繼續上漲的可能也非常小。



總結下來就是,我國的糧食基本上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況且此次疫情對於糧食作物的影響不是特別大,因此經過後,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搬磚的農村娃


這場疫情持續了一個多月,真不知道還有多久度過這次瘟疫。過幾天地裡的麥子該澆水了,去年的玉米還在院子裡堆著。

我家在山東西部的農村,經濟相對比較落後,主要農作物就是麥子和玉米。年前玉米的價格不太理想,就打算年後能賣個好價錢,可是看現在的局勢,別說賣玉米了,短時間內人都不能出門。其實最近幾年糧食價格一直都很低,農民基本賺不到錢。去年一畝地的麥子除去買肥料,種子,農藥,澆水的電費,收割麥子的費用,真的賺不到什麼錢,這還沒算上人工。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帖子,上面這樣寫的“最近幾年,物價和房價都在飛漲,肉類,蔬菜,水果都貴得離譜。只有工人的工資和農民糧食的價格比較穩定”。

有人說,既然農民種地賺不到錢為什麼還要種呢?我想說的是,你根本不能理解農民對土地的感情。別說不賺錢,就算是賠錢,我想也有很多人種,因為他們割捨不下。沒有了土地,他們心裡不踏實。

說真的,現在沒辦法出門,也不能出門。地裡得麥子也該澆水了,挺發愁的,可是能怎麼辦呢?也許只能祈禱能來一場及時雨,這樣的話今年的麥子也能有個好點的收成。

今年的第一願望就是期盼疫情早點平息,儘快的恢復正常。第二願望就是農民的糧食價格能上漲一點,畢竟辛苦了一年,都想賣個好價錢。



孟中建生活記


今年疫情過後, 我覺得糧食不會漲價,因為糧食與現在疫情沒有什麼關聯,等稻穀播種了,疫情已經過去了,所以疫情與糧食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再分析一下前面幾年糧食情況,有些地方受到天災,直接影響到稻穀收成,糧食就是不漲價。對於糧食不漲價,苦的還是我們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