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讲,为什么有人很可怜但是旁人却不同情,反而提更高的?

用户3222852378262


从两角度解释这个人。

第一个,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思想集佛儒道一身。佛家以慈悲为怀,儒家讲仁义。这个人,认为自己可怜,生活遭遇困难,世人就应该帮助他,照顾他,同情他,可怜他,无偿地付出给他。佛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对吧?儒以仁义,人家求你,不是非亲非故吧,兄弟有难,你不说两胁插刀,起码周济周济吧。人穷志短,手心朝上,滋味也不好受吧,三穷三富过到老,不是么?这个人,很可能是儒家思想。第一次求你,是把你当朋友。第二次更大的求你,是因为他要做一个跟你绝交的决定。儒家思想的人喜欢作春秋大梦,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一飞冲天。到时候给你来一个马前泼水,或给你讲一讲什么是狗眼看人低。(他讲)

道家思想。自己的事自己办,别人的事跟我无关。你再穷,再难,是你自己的事。这个人,明显不是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产权很明晰,不白给别人,也不白拿别人。

第二种,人格心理分析。这是医学角度去解释一个人,人格的意思不是人品,而是心理结构。从心理上或者说从大脑上,说他为什么会有他这样的行为,他的动机是怎么产生的。

求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被拒绝,提更大要求。一种是侥幸。

另一种还是儒的思想在作怪,这里面要心理分析角度去说这样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

人很容易觉得自己的思想性格是自己的,实际上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塑造的。一些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很容易被感染,被感动,被抹杀。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迷失了自我。人结构上,自我由本我和超我组成。说来话长,一句话自我并不是恶的也不是善的。

这个人思想的形成,是因为人脑思想本身是可塑造的。他不仅物质可怜,思想亦可怜。



龙退一


我不懂得心理学,我只能凭我的感受来分析这种原因!

我觉得人的习惯是这样的!大家喜欢第一时间去判断一个人时,是习惯用直观感受下结论的!例如,我们看到一个脏兮兮的人,我们就会觉得他穷!我们看到一个光鲜亮丽的人,我们就会觉得他很富!所以,导致了我们在自己的大脑里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概念!穷,意味着能力不够!富,意味着优秀和强大!

当自己的脑袋里已经形成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后,再想去改变掉这种思维习惯是很难的!因为人的思维逻辑有点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原厂设置,你设置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了!想改变可能就是整体的改变!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很可怜时,我们可能会给这个孩子同情,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会把这个孩子的现状,与跟这个孩子有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了!这个孩子的父母太不负责了,这个孩子的亲人太没有亲情了,让这个孩子过得这么可怜!这个责任,在我们的思维逻辑的引导下,找到了源头~所以,旁观者会很自然的希望看到,应该负责任的人,承担起责任,而不会告诉自己,我要为这件事承担起责任!因为你的脑袋里根本没有这种设置!所以,那些可怜的人,大多数旁观者只是给出了自己的同情和怜悯,其他的东西,能给出去的人太少了!

而且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可怜的人!不幸的人,真的是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不幸的事,只有自己去经历过的人,才会感受到不幸的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在看到别人不幸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样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诧异,怀疑和不可置信!所以也导致很多人看起来好像没有同情心!既然连同情都给不了,更谈不上帮助别人了!就是这样的!

所以,很多情况下,好像我们给可怜的人,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我们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出任何能改变对方命运的事,所以,我们更希望那个被我们可怜过的人,自己能改变他的命运!这也是正常的!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空有一腔热情就可以帮助到别人的!就像提问里提到的这个孩子,他需要的只是换身新衣服吗?有人带着去洗个澡吗?这些事随便找一个成年人为他做一次,估计不是大问题!但想彻底改变这个孩子的一切,那就没那么简单了!有多少人愿意为这个孩子做一次无私的奉献呢?又有多少人会一直关注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呢?所以,有些事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独立,坚强和勇敢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积极,乐观和向前的原因!自己不强大起来,很多事情别人是帮不上多少忙的!即使帮上了忙,对于漫长的人生道路来说,那都只是九牛一毛,没什么大的作用!

不是我们对可怜的人要求高,而是我们心里对幸福的要求比较高!


炎焙焙


1这是老师的一种教育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教育他,甚至逼迫他,让他从小养成自强、自力、自爱的人格特征。

2教他学会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怜悯与同情,那样他永远也长不大,也成长不起来。

3但这种教育方式过于偏激,缺乏应有的爱心与同情心。



人活得就是个心态


看了你对问题详细的描述,感觉到你的内疚和对他的心疼。你想知道原因,让自己能够释然,放下这个包袱。其实,你不必太自责。

第一,那时候你也只是个孩子。很可能受老师的影响,可能就是因为害怕味道,也可能因为害怕他身上传递出来的那些孤单的感觉…你是他的同桌,看起来你并没有拒绝他,你已经做了一个孩子能做的。而且做的很好。

第二,这个同学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因为只是你的有限回忆,而且是从一个孩子视角的回忆,所以我们不能凭此来判断到底他为什么不让人喜欢。不过在一个集体里,如果一个人明显的不符合各种大家公认的标准,诸如不卫生,成绩差,很可能性格还不够好,那么被排挤是有可能的。因为他影响了集体的成绩和精神面貌。特别是小学生,受到老师态度的影响可能性比较大。

第三,这时候,老师的确很关键。从你说老师打骂他来看,很有可能在这件事上,老师没有起到帮助他的作用。但是老师也不是完人,她也会有教学,管理,评比的压力。也有自己不成熟的部分。而且并不知道老师和他的家庭发生过什么。你也需要处理对老师的失望,愤怒,还有不理解。

你可以尝试给他写一封信,把自己的心事写下来。不必一定发给他,只是完成自己的一个心里仪式。

我们真正长大的标志就是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

然后把往事放下。也或者有一天,你会和这些往事,相关的人再次相遇,又一起聊起,那时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不同的真相,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无论如何,祝福他一切都好。


心理裁缝铺


那他可能不可怜


静秋心理咨询师


首先你要知道,你在自己的眼中和在别人的眼中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印象。这个世界上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同。你觉得别人给你提了更高的要求,也许他人认为你可以胜任也是一种信任你的表现。你觉得自己可怜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尝试换个角度,或者换位思考,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另外没必要太把别人当回事儿,也不必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琢磨人的人


一个留守儿童又是年迈奶奶带着!年迈的奶奶无精力或则习惯性照顾没那么周到!免不了脏乱差!如果是好的老师了解这个情况是要在同学面前讲清楚要同情这个同学!也应该是关爱教育他自己也要爱护卫生方面知识!不是如歧视他!产生负面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