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2020年的春节过后,我们会被强制性的在家“放松”。

我们正还在家中百般无聊的时候,至少还很安全的时候,却有很多医护人员,选择离开家人,义无反顾的前往一线。

所以,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背负前行。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那些在“奔赴一线“”的医生们,却来不及和家里人相聚,简单的吃个饭便开拔上前线了,哪怕有空回家,他们也不敢进家门,生怕有细菌传染给自己的家人。他们“不计酬劳,不论生死”。

可是在这个医生被奉为“英雄”的时代,他们却也曾遭遇到无数的不理解与伤害,越来越多的医院暴力事件指向:我们的医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显示:我们有13.1%的医生遭受过行为暴力,59.8%的医生遭遇过语言暴力,争吵似乎对于医生来说已然是家常便饭。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现代的年轻人经常习惯性的熬夜,还在抱怨每天休息的不好。事实上,经常熬夜的高危职业是“医生”。

2019年12月和16日,上海两位医生陈培和杨立峰在疲劳中猝死。

2019年11月1日,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医生江金健康在熬夜值班中猝死,年仅30岁,

2019年10月22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冯丽莉被曾经的患者,持刀袭击身亡。

常年的“心理压力”,加上“熬夜值班”,甚至时不时面临的医患矛盾冲突,面临的生命危险。

为什么还有人要当医生?

云纳君,在2019年国产9.3分的纪录片《中国医生》找到了答案。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即便已经是高级主任医生,医院心脑血管病绿色通道的发起者,朱良付也每天骑着他的小电驴上班。

这不是他没钱,也不是他在作秀,而是快。城区经常堵车,一堵车就要小半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多小时,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骑着小电驴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快,能够在高峰期抢时间。

朱良付也不是没有抱怨,他打趣在镜头面前说道:“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说完,下一秒之后,又穿梭在各个诊室和病房,耐心面对着每个患者。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这些年里,见多了生死,也见多了离别,朱良付也曾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的家人,但医生职业没能留给他大多的时间。

刚开始做医生的时候,他还想着周末可能出去放松,睡得晚一点。结果每次却是在要出门的时候,接到来自急诊室的电话,披上白大衣,消失在人群之中。

对于他而言,现每天能回家吃个晚饭,一觉睡到9点都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南京的王东进医生,是国内顶尖的心胸外科医生。

这几年,外地的患者都幕名而来,王东进也从来没停过。工作17个小时之后,他完成了第三台心脏手术。这17小时内,高度注意力和站立使他疲惫不堪,他也因此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和小腿静脉曲张。

每天能够躺在自己的按摩椅上,就已经是极大的奢侈了。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在这些镜头的背后,是医生超负荷工作的现状。

我们的《劳动法》规定,每周劳动者工作时间不能够超过44个小时,但事实我们有超过24.6%的医生的一周工作时间超过了80%小时,27.4%的医生超过60个小时以上。

此外根据《中国医药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有47.9%的医生有年假但是基本上不能够休完,甚至更有23.5%的医生压根就没意义任何年假。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是医生,所以更懂健康的重要性,但他们没有时间来得及珍惜自己。

24小时,需要待命,每天的白班和夜班的更替,这经常使得他们疲惫不堪,这势必会造成一些情绪上的压力,他们或会沉默,或会情绪暴躁。我们需要理解他们。

生而为人,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子,父亲,他们也是第一次做医生。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在中国,我们有着超过14亿的人口,每天有2000万人次的患者进出医院。超多的人流,注定会造成医生的超负荷工作,加班熬夜自然也成了常态。

他们被视为“在世华佗”,每一个家庭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背负前行,早已经是工作的状态。他们也害怕“死亡”,但<strong>害怕的不是自己的“死亡”,有人还需要他们,他们不敢死。

朱良付说:“不能死,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我这样的主任医师,如果我要是死了,就是浪费国家资源。”害怕死亡,浪费国家资源。害怕死亡,无人可救病人

医生不能死,肩膀上承担的是生命道义,这注定使他们不平凡。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南京最年轻博士导师和肿瘤科副主任医生魏嘉,为了拯救肿瘤患者李艳,请来院内各个学科的主任与主治医生做商讨研究,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发现的实在是太晚了,已经是束手无策了。

她只能够站在一旁,安慰着患者。

魏嘉说:医生不能够跟病人做好朋友,尤其是肿瘤科的医生,投入的感情越多,越是会容易自责难过。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医生怕的不是疲惫,不是熬夜加班,怕的无力,怕的是辜负。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2017年,有超过80%医学毕业的学生并不直接从事一线医生的行业,他们往往选择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是药物制造的专业,持续性做出贡献。

他们不怕医术上的瓶颈,怕的是人性的瓶颈。对于很多年轻人的人来说,他们还没有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工作,他们还没办法面对“死亡”与“无能为力”。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2020年的一场疫情,他们做好了准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奔赴前线。

他们被成称之为:伟大的英雄。可,他们又哪里会是“英雄”呢。

他们不过是一群刚毕业,还幼稚未脱的年轻人;他们不过是放弃自己的家庭,驻守医院的父亲母亲;他们不过是放弃颐养天年,以高超的学历与丰富的医学经历为“健康”保驾护航的医生。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在《中国医生》里面,没有大肆的煽情,也没有特殊感情,只有最为朴质的医生仁心,最简单也最难。

他们在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战斗。他们在不断的和自己对抗,他们是英雄,也是最为立体和可爱的人。但是这样的英雄,我们却未曾真正的了解过他们。

我们见到了他们疲惫,冷漠,情绪暴躁的样子,却不曾见到他们的劳累与辛苦。我们的确应该要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和理解。

豆瓣9.3的纪录片,揭露“医生不敢死”的真相,却只有7519人看过

只是很可惜的是,我们仅有7519个人标记看过这部影片,相比动不动好几十万的流量影视剧,这部有态度,有温情的纪录片,不应该被埋没。

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45分钟,向“中国医生”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