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過提高工資的方式讓房價軟著陸嗎?你怎麼看?

九洲志


通過提高工資的方式,讓房價軟著陸,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這個問題高度很高,其實很簡單,這要分兩方面去講,一方面就是從個人的方面去講,這絕對是一個好事,因為你想辦法把自己的收入提高,那你還在乎房價嗎?

另一方面就是從社會角度上講,通過提高工資的方式,讓房價軟著陸,那就要涉及到通貨膨脹,高通脹率絕對不是首選,順其自然的通脹,個人覺得倒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比如說,十年前你的工資是多少,現在你的工資是多少,就拿公務員來說,十年前你買的房子,用今天的工資還按揭,你是不是覺得非常輕鬆,這是自然的通貨膨脹,帶來的一些我們親身感受的結果,這個想法很好。

說句實在,還是要提高自己的收入,從主觀能動性上去提高自己收入,解決房價軟著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提法,提議,你想一下,你現在每個月賺四五千塊錢,那麼換了一個工作,每個月能賺到一萬塊錢,是不是房價就顯得不那麼高了,因為你之前還按揭就需要還5000,相當於佔據了你收入的100%現在只佔據你收入的50%只要你變輕鬆了,那就是合理的,所以提高收入,是我們的目標。

提高收入,不能用社會的方式過度的去提高大家的收入,而讓房價覺得不高,是不可取的,從五年和十年的通貨膨脹率來看,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而是大大的可能是這樣的,因為過去十年就是這樣,未來十年可能也會這樣,有規律的通貨膨脹本來就是經濟規律,有什麼不可以呢?

但是通貨膨脹也有一些負面效應,那就是過去的有錢人的錢的價值,會萎縮掉,說白了就是你的錢不值錢了,這個時候人們又想起來一個事兒,是不是買房以後,你的錢會不會保值呢?



樂福居


這個問題,不可行,為什麼呢?

一、用什麼來提高工資,是銀行補貼還是誰來補貼,現在企業很多都不賺錢。負債一大推,借錢開工資不在少數,都在降薪裁員,哪裡來的錢給你增加工資呢。能夠給你一個工作流已經天高地厚了。不少企業都在破產關門呢。

二、通貨膨脹只會導致失去更多市場,人們消費能力下滑。如果通過哄抬物價和服務價格來,那買的起產品和享受起服務越來越少,經濟活力下降。錢不值錢還不好賺,然後繼續哄抬價格,循環幾次,不知道多少企業破產,多少人失業,到時候通貨膨脹失去控制,錢變成紙。


劉華銀mark


這個方式看似合理,實則根本行不通。

首先,房價是為什麼漲起來的?

近幾年房價的上漲,根本原因是貨幣的超發,從2008年,國家4萬億救市,加上乘數效應,近20萬億貨幣流向了房地產市場,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房地產市場承擔了吸收超發貨幣的作用,而房地產市場的這個效果,則使的雖然我國超發了天量的貨幣,但是並沒有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從這個角度來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為抑制通貨膨脹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提高工資為什麼解決不了高房價的問題

提高工資,乍一看,縮小了房地產價格與劇名收入之間的差距,看似可行,但是短時間內的大幅提高工資意味著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多了,流通的貨幣多了,那麼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而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房價將會更高,所以,提高工資對於房價的問題將是火上澆油。

那麼怎麼解決房價的問題

房價的問題更被不在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根本就是製造業的問題,我國房地產價格漲幅最高的那幾年,正好是PMI低於50的那幾年,房地產市場擠佔了製造業的資源,所以,解決房地產市場過度繁榮 的問題,需要將資源傾斜到製造業上,實體經濟好了,房價自然會趨於平穩,迴歸到合理的區間。


經濟觀察哨


胡說八道,能提高工資的也只有不到勞動力總數10%的公務企事業單位人員,那佔90%的上的私企從業者能提高工資嗎?如果是這樣搞只能造成了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用戶6843417092273


再提高工資,也是杯水車薪。

提高工資須財政撥款,換湯不換藥。


廣法居士


不可能,首先那些私企不會聽招呼漲工資,其次工資漲物價也會漲沒有意義。所以真要是為人民著想就應該降物價而不是漲工資。


凮殘淩度12138


最近,有網友提問,我們經常聽説房地產要降槓桿,去泡沫,那麼是否可以通過提高工資的方式來讓房價軟著陸呢?對此,專家們認為這種辦法是可行的,一方面每年讓房價跌個10%,另一方面,讓職工的收入每年也漲個10%,通過五六年的時間,國內房地產可以實現軟著陸。把房地產金融帶來的系統性風險降到最低。

實際上,導致目前國內高房價就是貨幣超發。2008年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國政府拿出了4萬億投資計劃和10萬億天量信貸,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極度繁榮。在最近的10年時間裡,由於樓市的賺錢效應,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從某種角度來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吸收了大量的超發貨幣,對於穩定國內物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我們看來,每年通過政策調控讓國內大城市房價穩中有降跌去10-15%,這個難度倒不大。關鍵是年年要大幅提高百姓的收入,恐怕誰也不敢打保票,因為目前GDP增速在6%附近,明年可能會更低一些,所以給職工全體漲薪10%實在有些不切實際。另外,通過提高工資的方式來讓房價軟著陸實際上是很難的。

第一,不能盲目的印鈔票來提高工資,一定要社會財富增加了才能提高工資。如果經濟沒有大幅增長,給職工的工資都是大幅增長,這就會導致社會上流動性增多,屆時通貨膨脹來襲,房價不但不會下跌,而且還要上漲。所以,提高工資對於房價的問題將是火上澆油。我們認為每年職工收入漲幅應該略低於GDP,而又要高於CPI,這樣才能保持工資增長的可持續性。

第二,政府部門並不能隨意要求企業提高職工收入。鑑於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是由政府財政撥款的,如果政府部門隨意提高公務員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收入,那麼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收入是增長了,但政府在其他領域的財政支出就要減少,會影響到其他領域的投入。

而如果政府部門要求企業漲薪,而企業效益不好,或者是勞動密集性企業,那企業要麼選擇關門歇業,要麼裁員減人。這樣失業率又會上升。無奈之下,各地政府部門只能每年微幅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第三,如果想通過漲工資讓房價軟著陸,像國內一些壟斷性國企、央企每年大幅漲薪都會覺得有難度,更何況目前生存都很艱難的民企、小微企業呢?試想,如果國企職工的收入都漲上去了,民企職工收入都沒漲。最後一統計,廣大民企和小微企業職工收入被平均了,多數人達不到這個平均線,大家買不起房,付不起買房首付款。高房價還是無法軟著陸。

房價泡沫是被加槓桿、投機性需求給吹起來的,一旦投機性購房者退出,房價要想不跌也很難。所以,現在一線城市房地產政策不能鬆懈,中小城市房價只能順其自然。最好的辦法是讓房價每年以10-20%緩慢下跌,與此同時,要儘可能的提高當地百姓的收入,爭取把房地產著陸時受到的損失降到最低。所以,想通過漲工資來讓房價軟著陸,最難的是工資收入難以大幅上漲,只能每年儘可能的上調一些,希望儘早讓高房價與當地居民收入接軌。


不執著財經


錯。按住房標準為城填居民提供住房,(只有居住權不可轉讓,家庭多餘房屋退回政府)市場房價可以放開。


用戶4184886155234


要想讓房價不漲,其中有 ̄個辦法,大中小城市並舉,城市發展蛙跳式前進,另一個是城鄉融合發展。全國人都往特大城市住,特大城市房再多也不夠賣,供不應求,就得漲價。如果城裡人都去農村了,城裡的房自然沒有人買,供過於求,就得降價。總之,人口越集中,房子會越貴。


用戶6763825003090


有的人說我們每年工資收入都會增長8%~10%以上,這樣房價每年增長個8%~10%都沒有問題。是這樣簡單嗎?

肯定不是的。

第一,工資收入的平均值不公平

我們所謂的工資收入,實際上主要是有固定工作單位的勞動者,由於勞動而獲得的收入。像靈活就業人員和個體工商戶,他們的主要收入是經營性收入。像一些退休老人、低保家庭,他們的主要收入是國家給予的養老金、低保金等轉移性收入。另外,像房東等一些人是靠出租住房獲得收入的,這是屬於財產性收入。


一般來講,人們的收入總是會被平均,多數人的收入會在平均線以下。2018年的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而全國人均收入的中位數是24336元。中位數才是真正的上下分割線,低了4000多元。

這個社會,一直是一個馬太效應顯著的社會。凡是有的,會變得更有。好單位的工資收入水平和增長速度往往比差單位的要快得多。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是6871.75元,名義增長速度高達11%,實際增長速度8.7%。而城鎮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是4131.25元,名義增長8.3%,實際增長6.1%。

所以,如果提高收入只能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窮人買一套房子,富人卻可以買三套,富人才是消費房子的主要群體。

第二,工資是不可以隨意提高的

大家的工資收入不是天上隨便掉下來的。

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等一系列吃國家飯的人,他們的收入來自於政府財政收入。政府的財政收入,並不僅僅會支付他們的工資,而且還要顧及民生各個方向的支出。人社部門2018年的支出是2.4萬億元,大部分用於補充養老、醫療保險基金等社會保障項目了。另外,還有教育、國防等等大頭開支。因此,他們的工資增長也是要有計劃的。

企業職工,是以企業的盈利能力密切相關的。如果企業經營情況較差,面臨著倒閉風險。自然是沒有多少能力給職工漲工資了,甚至有一些單位還拖欠職工工資。

另外,過去很多現實表明,幹實業不如去炒房。但是幹實業能夠解決就業問題,炒房只不過是泡沫經濟而已,炒來炒去還得找接盤俠。

所以,為了大家穩定的就業,國家不可能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進行提高工資水平,這樣受益的只是一小部分人了,並不會對社會的房價承受能力產生多少影響。甚至如果最低工資過高,都有可能導致大量企業倒閉,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失業的人們更買不起房子。

第三,提高工資會產生通貨膨脹泡沫

無論工資再高,但是人的時間是肯定的。人們消耗的時間,總要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的。當平均工資是200元的情況下,理髮1~2元是很正常的。而現在理髮多少錢呢?理髮方式和質量提高了多少呢?

當人們工資提高了,社會產出沒有提高,人們的錢花到哪裡去,只能平均分散到社會上購買基礎產品。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把錢拿來買房的,尤其是有錢人,買房的邊際效益會越來越低的。

當大家工資都提高了,糧食、自然資源等產品價格不會變動多大,但是中間使用人工的成本就會在不斷提升,物價自然也就上升了。

綜上所述,提升工資用來穩定房價,簡直是飲鴆止渴,壞處要比好處多很多呢。國家也不會幹這樣的傻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