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距离我国已经很近了,一旦进入中国会是什么场景呢?

大力one行云流水


应该密切关注蝗灾的发展,防患于未然。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量变都会引起质变!蝗虫一旦到达千亿时,根本不是靠人用手动工具能消灭的,不能盲目乐观啊。


旅游61418125


蝗灾距离我国已经很近了,一旦进入中国会是什么场景呢?

晚上的时候,和父母还有外婆聊天,说起这两天一直关注的蝗灾话题。立刻唤起了老一辈的尘封记忆,以前指尖这里也发生过蝗灾,最严重的时候,蝗灾甚至连农村家里的木质锅盖都吃掉了,更不要提田里的庄稼了。为了抵抗蝗灾,村里人都想尽了办法,用火烧、喷农药都没有起到效果,眼看着庄稼地里的粮食被快速吃掉,真的是坐到田埂上哭,要知道,那时候农村人就指着田里的收成,遭遇到蝗灾可能就有人挨饿。


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发出警示,希望全球高度重视蝗灾,尤其是受灾国家要提防出现粮食危机。这次蝗灾影响力相当惊人,可以用一组数据说明,本次蝗灾破坏力是肯尼亚70年之最,更是有超过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所到之处直接破坏粮食作物。有专家预言,蝗灾将使得印度粮食减少30%左右,其他国家受影响同样严重。

目前蝗灾已经接近我国边境线,有人担忧是否会进入中国境内。根据目前掌握到信息,本次蝗灾进入中国的概率还是很小的。从地域覆盖来看,蝗虫想要进入中国,就必须翻阅喜马拉雅山,这样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从生存环境来看,本次完成蝗灾的属于沙漠蝗,我国并非沙漠覆盖国家,不适合蝗虫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蝗灾进入我国并产生影响的概率较小,但是也不能麻痹大意,还是要做到提防。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蝗灾进入到国内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来对中国的粮食产量带来冲击,要知道国内粮食产量正处于提升增长的阶段,蝗虫进来之后直接啃食庄稼,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二来对国内经济产生冲击,当前国内正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期,如果再遭受蝗灾影响,势必是雪上加霜,经济发展必然收到冲击。三是国内蝗虫餐饮可能会兴起,一直以来都认为中国是个好吃的国家,蝗虫本身也是民间的一道美食,蝗虫大面积覆盖,势必兴起吃蝗虫热潮。当然我们肯定不希望蝗灾进入,也要提前提防蝗虫进入。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指尖三农


夺走1000多条人命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蝗灾又已经汹汹来袭了。国内最担心的就是,这次蝗灾会不会经过印度和巴基斯坦流入我国。

看了一下网上有很多分析。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防不住的话,蝗灾就会流入东南亚,然后通过泰国、缅甸进入我国云南境内。确实对我国云南广西的农业生产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这个伤害有多严重,谁也说不清楚。

农业农村部针对目前舆论对蝗虫的关注进行了公开回应。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表示,“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充足,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

国际粮农组织已经将这次蝗灾的级别为定位“威胁”,是次高等级的预警信号。从历史上来看,上一次爆发“高潮”级别蝗灾还要追溯到17年前的2003年。而上一次升级到最高等级“瘟疫”,则要追溯到34年前的1986年!

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蝗灾一共有6次上升到“瘟疫”级别,其中最长的一次蔓延了13年之久,波及范围2900万平方公里,涉及58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次,很可能会是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虫灾。

即使这次还债不会在中国大规模的爆发,但由于它的肆虐之地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地,这足以在国际资本市场和粮食市场上引起巨大的震动。而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进口国,经济难免会受到外来的影响。

从我国的影响来看,主要在于进口农作物受到影响:

1)2018年,我国从巴基斯坦进口谷物和棉花金额分别占1.3%和9.6%;

2)2018年,我国从印度进口的棉花金额占16.2%。

因此直接冲击影响较大的会是棉花供给和价格。


财经知识局


近日来,沙漠蝗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一平方公里的蝗虫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巴基斯坦,遭遇非洲蝗虫和伊朗蝗虫的双重入侵,创下27年未见的巨大蝗灾危机,官方表示,如果人气发展,将无粮可收。

印度,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粮食可能因此减产30%-50%。

根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这次蝗灾可能会延续到6月,届时规模将是现在的500倍。

邻国纷纷陷入蝗灾危机,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是否会雪上加霜呢?

其实中国曾经也是蝗灾频发,秦汉时候平均8.8年一次,两宋时候3.5年一次,元代1.6年,明清2.8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但是我们面对蝗灾,已经有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比如改造蝗灾多发区的生态环境,生物天敌治理法,化学农药喷洒等等。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技术积累,比如绿僵菌基金改造,可以让蝗虫失去聚集能力。所以,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以前面对蝗灾束手无策的时代了。

除了这些正常的抵御蝗灾的手段外,国人还有一个利器,就是“吃”。

2017年蝗灾席卷山东,近千亩玉米受灾。可是让蝗虫们想不到的是,它们原本以为自己无敌于天下,可是却在这里折戟。没多久,这群悲剧的蝗虫居然成了人类的盘中餐。有农民表示,虽然玉米收成大受影响,不过他捉蝗虫卖钱,一晚上就能抓几百斤,比种玉米强多了。

网上的报道还不止于此,有不少人已经走上了蝗虫养殖的发家致富之路,据说养殖蝗虫一年能装数十万。因为蝗虫蛋白质丰富,一斤能买18元,完全不愁销路。

然后,我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不少油炸蚱蜢的销量还不错呢,很多人认为油炸蚱蜢可是一道人间美味呢!

还记得别国因为螃蟹、生蚝、鲤鱼、小龙虾等泛滥受灾,隔空喊话中国吃货的事情吧,似乎天底下就没有上不了餐桌的动物。虽然这次新冠疫情让大家对于野生动物望而却步,但是蝗虫不属于野生动物,如果经过论证没有病毒,那么在吃货们面前,到时候该担心的恐怕是蝗虫自己了吧。但凡长点记性,蝗虫们也应该不会再踏足中国这片大地了吧。


老萌有个存钱罐


这两天新闻报道4000亿只蝗虫在我们的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肆虐,这可真是个令人震惊的消息,4000亿只蝗虫是什么概念?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片!因此很多人都在担心蝗虫会不会进入我国,会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其实这几天相关部门已经作出回应,这次蝗灾对我国的影响不大。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这要从引起蝗灾的蝗虫种类说起。此次蝗灾是由沙漠蝗虫引起,这种蝗虫不同于我国常见的蝗虫东亚飞蝗,它们是来自非洲地区的品种,因此,它们很多生活习性都和非洲地区的环境有关。比如,沙漠蝗能够快速繁殖迁徙的最适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而4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在我国也不是很常见的,所以即使来到我国,环境也不利于他们的生存!

第二方面,我们要从它的迁徙路径来考虑。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春季沙漠蝗从印度开始迁 移,途经尼泊尔、缅甸,然后才有可能到达我国。其进入我国主要有两个方向,分别是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但是这两个位置有天然的屏障阻挡蝗虫,比如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高山,这里高寒,不适于蝗虫的生存,所以能从这里越过的蝗虫也是寥寥无几!

沙漠蝗虫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我国,但是奈何遇到两座大山的阻挡,翻山越岭,终于进入了内陆,这时候我国农业部门的各种防控措施早已做好,生物防治同化学防治相结合,这些蝗虫发生大规模危害的概率就非常低了!


植保小贴士


近段时间以来有多个国家都发生了蝗灾,蝗虫群从苏丹飞越红海一路飞到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然后又成群结队地从伊朗等地吃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对上述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此次蝗虫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4000亿只。



印度与巴基斯坦与我国接壤,因此有许多朋友担心,这些蝗虫会由印度和巴基斯坦进入我国。下面我们就暂且设定,这些蝗虫会进入我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讨论一下,蝗虫进入我国以后会是个什么场景。

有许多的朋友说,作为一个吃货大国,我们我们最不怕的就是这些可以吃的东西了,小龙虾能在澳洲泛滥,但在我国都已经被吃到需要人工养殖了,蝗虫要是敢进入我国,一定给它吃到绝种。的确,蝗虫在我国的有些地方确实是一种美食,就拿前几年发生在山东省潍坊市的那次蝗灾来举例。


蝗灾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当地的农民也很恐慌,害怕这些蝗虫啃食田里的庄稼,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大家发现有人专门上门收蝗虫做成美食来卖,并且收的价格还不低,1斤蝗虫能卖到十几二十块钱,比猪肉卖的还贵。这下可不得了了,就和捅了马蜂窝一样,当地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动,带着网子、桶等工具去抓蝗虫。

有些抓的好的人,一晚上能抓几百斤,卖掉之后就是几千块钱的收入,甚至还有远处的人专门跑到这个地区来抓蝗虫,有些人开着车跟着蝗虫跑,蝗虫飞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本来是一场灾害,结果被当地人整成了一场饕餮盛宴,甚至有些人因为出动的晚了,没有抓到多少蝗虫还气的不行,那感觉就像恨不得再来上一些蝗虫,让他好好抓一下一样。


基于以上这个事情,有许多人表示对蝗虫进入中国并不担心。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上面所说的这次蝗灾之所以会被当地人整成一场饕餮盛宴,那是因为当时爆发蝗灾的地方仅仅是一个地区,蝗灾还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没有成为气候,这才会被人们抓干净。

但这次国外爆发的蝗灾不同,这次的蝗灾已经形成了气候,上面我们也提到了,现目前已经有将近4000亿只蝗虫了,4000亿是什么概念,就算我们全民都吃蝗虫,那也要每人吃400只,才能吃完,大家可以仔细想想,有多少人能吃完400只蝗虫?再好的美味吃多了也就不想吃了。

况且,大部分的人还不敢吃这个东西,尤其是经过此次疫情以后,就算蝗虫不带病毒可以吃,估计也有许多人不敢吃,反正我自己是一只都不敢吃的,因此说将蝗虫吃至绝种只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当不得真,到时候我们拿蝗虫没有太好的办法,蝗虫却可以极大的危害我们。


蝗虫之所以会成为灾,就是因为他们强大的啃食能力,蝗群所过地区,不光是粮食会被啃食干净,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不能幸免,可谓是所过之处,片甲不留。所以我们还是祈祷,蝗虫群还是不要进入我国的好。


搬砖的农村娃


蝗灾距离我国确实不太远了,有朋友刚刚从我们邻国巴基斯坦发回的情况,巴基斯坦农民正在敲锣打鼓驱赶蝗虫!



有专家说本次蝗虫灾害预估不会来到我国。一是本次蝗灾种类是沙蝗,源自东非沙漠,从自然环境适应来说,不太可能在我国猖獗!而且我国与这些蝗灾地区有天然屏障珠穆朗马峰,又冷又高飞不过来。即使最可能的环境路径我国北方,正处于寒冷阶段,蝗虫来了也没什么可吃的。甚至而且即使来了,我国十几亿吃货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但是个人觉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蝴蝶效应处处不在!东非蝗灾虽然可能不会直接飞来波及我国,但它可能带来的简接效应却提醒我们应当未雨绸缪,及早应对!

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虽然蝗虫飞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依然应该严阵以待,包括有效的农药和机械,鸡鸭天敌等,及早准备在可能的边境地方。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到邻国支援,尽早消灭于境外。



二,蝗虫主要危害的是禾本科作物,人类的主粮!因此,我们最应该引起关注的是粮食安全。

这群蝗虫一天可以吃掉美国三个洲!所以世界相关组织才宣布全球进入紧急状态。蝗灾从去年12月份开始,现在已发展到欧洲,飞到西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影响的面可想而知!这么长时间,这么大的面,全球粮食减产是一定的。

我们国家在进口粮食方面,可能就会收到大的影响。所以务必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上,及早抓在手上。现在不少地方正值春耕备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并保证农资供应。

三,当下我们正值疫情防控封村封路时刻,一定要看到各地封堵造成农资不畅的问题。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一定打通农资生产和供应渠道。

四,东非蝗灾还提醒我们这是全球气候干旱所带来的效应。所以环境保护,水源保护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疫情防控成效已初步显现,湖北以外的地区更应该注意两手抓了!农业生产最讲不误农时,一年之际在于春,首先抓好春耕生产,才是应时之策。



村姑说村事


近来,起源于东非地区的沙漠蝗虫大有蔓延之势,肆虐到了中东,甚至已经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虫大兵压境,已经触及我国的边界。

蝗虫大量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高

此次蝗灾不同于我们中国历史的蝗灾,它是来源于非洲的沙漠蝗虫,体态大、飞行远,但更喜欢湿潮温的地区,东南亚和南亚的气候更适合它的繁殖和生长。再北上,进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不是很具备。

此外,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很高,蝗虫动辄飞跃4000多米的高度,估计是要累吐血了。这也是阻止蝗虫进入我国的天然屏障。但在藏南地区,部分云南地区,可能会遭遇到一定的蝗虫灾害。

再者,蝗虫灾害已经引起联合国高度重视和预警,联合国指出如果在6月份之前无法控制蝗虫,它们的数量可能再增长500倍。各国采取联合行动,联合国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重灾区抗击蝗虫,可以让局势得到一定的控制。这也从国际环境上,减轻了一部分我们应对蝗虫的压力,从源头上减少了它们进入中国的可能。

但是蝗虫进入的可能性不排除,需要高度警惕

一旦进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将对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我们南方地区的农作物都是一年两熟。从农业产值看,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省、广西省、四川省、贵州、云南农业产值分别达到了2890亿元、2538亿元、4004亿元、2077亿元、1982亿元,都算是农业产出的主要省份。若是蝗灾蔓延到这些省份,将对我们的农业产出造成不利影响。

虽然我们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大豆、棉花等农产品,但是在水稻、玉米、小麦等谷物类的“口粮”上,始终保持自给自足,把口粮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尤其是,更具中国2019年粮食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新粮仓,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总体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这意味着,即使我们遇到一定的灾害,充足的粮食储备也可以应对不利局面。

潜在的全球粮食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也不能小觑

据联合国报告显示,沙漠蝗虫的重灾区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而2019年也门、刚果民主共和国、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叙利亚、苏丹、南苏丹以及尼日利亚北部曾经历了全球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很多地区与这次蝗灾重灾区重叠,这让原本恶化的粮食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不能排除,需要提高警惕,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玉米产量减少0.99%,高粱产量减少3.77%,大米产量减少0.59%,大豆产量减少5.37%。主要粮食减产,但人口却不断快速增长。如果遇到蝗虫灾害,2020年作为全球粮食主产区的美洲、俄罗斯、欧盟减产,南亚和非洲等因黄蝗虫影响遭遇农业困境,不排除出现人道主义危机。中国虽可以保证基本口粮,但大幅波动的国际粮食市场,将给我们带来外部风险。食物的升级需求,例如对豆类、肉类等农产品价格也会造成很大影响,我们会面临更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毕竟中国的食品和粮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

一旦出现了那种情况,就会是虽饿不到,但也吃不好。价高了,我们一般百姓不舍得吃了,抑制了一定的消费需求。


经韬


会变胖


打猎的佛教徒巴乔1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近期蝗灾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科学兴农刚看到新闻的时候也是吃了不小的一惊,4000亿蝗虫像巴基斯坦、印度逼近,看到这个数字,相信不少朋友眼前都是黑压压的蝗虫吧。那么这样疯狂的蝗灾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危害吗?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看一下这个问题。

蝗虫,也就是我们说的蚂蚱,这个昆虫大家应该不陌生吧,相信不少朋友应该还是吃过它。但4000亿只蝗虫一起向你袭来,那可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了。这次的蝗灾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初期的危害地位非洲地区,肯尼亚就已经有十万吨重,千亿只蝗虫席卷过了。如果蝗灾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的话,非洲和亚洲两地的三十多个国家都将面临重大的农业损失。

目前蝗灾已经对巴基斯坦境内造成严重的威胁,大批蝗虫抵达巴基斯坦境内,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了重大损害。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地都进行了蝗虫的扑杀工作,双方已经动用了飞机进行农药的喷洒。但目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甚至到四月份两地粮食成熟的季节,蝗虫的灾害会进一步加剧。

目前这么严重的蝗灾的情况,不得不让和巴基斯坦、印度临近的我国人民担忧起来,这么严重的蝗灾是否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重大威胁?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兴农认为大家有些多虑了。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在非洲和巴基斯坦等地爆发的蝗灾的类型后再做讨论威胁一说。

目前多国爆发的蝗灾属于沙漠蝗,沙漠蝗要求的生活环境的气温要达到40摄氏度,同时空气相对湿度要达到60%到70%。而我国的史料中尚未发生沙漠蝗的蝗灾记载,我国历史上的蝗灾虽然较多,但专家指出发生的蝗灾和沙漠蝗属于不同的生物种,其主要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等品种。

再加上我国虽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临近,但我们之间还有喜马拉山脉、昆仑山脉形成的天然阻隔带,海拔高,气候严寒,普通蝗虫很难翻越这样的地带。综上来看,我国爆发蝗灾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虽然夏季风从东南出可能会将一部分蝗虫带入我国,但其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对我国农业的威胁也非常小了。所以说目前来看这四千亿的蝗虫对我国的威胁还是程度还是相对较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