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钱人更擅长投资,穷人只会消费”,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听上去有些残酷,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有钱人擅长投资”无可争议,但是很多人可能对“穷人只会消费”有疑义,毕竟身边很多的穷人都很节俭。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通过对18个贫穷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调研后,举证了海量的穷人之所以是穷人的案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穷人”很会消费,而且很擅长在那些没有价值的事情上消费。

比如学者在摩洛哥的山区里发现了一个叫欧查·姆巴克的人,穷的经常连饭都吃不起,房子里没有可用水,生活条件也不好,但是家里却有电视机、DVD播放器、抛物面天线接收器和移动电话,更神奇的是这些电子设备是他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攒下来钱才买到的。

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发生在欧查身上,在他们的村子跟他类似的人很多,为什么这些吃不饱饭的地方,人们不把钱用于吃饭而是购买昂贵的电子产品呢?因为一年中,他们只有100多天时间干活,剩下的时间里很无聊,有充足的时间来看电视,所以电视对于他们来说就变得很重要了(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赚钱技能)。

追溯原因,长期的贫穷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很沮丧,穷人在日常的选择过程中,经常会选择那些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乏味的选项,这个可以是一台电视机,也可以是一顿大餐,或者一个名牌包包。这种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普遍性:

比如在印度的乌代布尔,几乎所有家庭都没有电视机,极度贫穷的人却将自己14%的预算花在节日上。

比如在南非,很多老人死去后,家人都要为其举办隆重的葬礼,而葬礼所需费用经常是老人一身的积蓄。而因为艾滋病的泛滥,很多年轻人在没有攒够钱之前就死了,家人可能要花掉年收入的40%来为其举办葬礼。

比如中国的很多底层劳动者,会为了买一个iPhone而选择卖肾。

相比较这些物质享受或者虚荣心上的满足,摆脱贫穷这件事上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努力。而这些“脱贫的付出”给本来就已经足够沮丧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痛苦”。

当然,除了会消费,穷人身上还有很多特质都是骨子里的:

1.穷人会特别没有耐心,他们更加关注当下。

2.穷人会有很多错误的认知,比如很多穷人就特别抗拒打疫苗,而疫苗带来的突然疾病又让他们反贫。

3.穷人不愿意在教育上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所以穷人辍学的比例很高。

很多时候,穷人会陷入“贫穷的漩涡”,我们可以通过看看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家的这篇著作了解下“贫穷的本质”,防止自己踏入“贫穷的漩涡”之中。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3914050168914933"} --}

金融笔记


我是一个宝妈,感觉现在如果没有一个副业就好像过不下去是的,

自从怀了孩子到生下孩子一直到现在,做过的副业实在太多了,当然被骗过的时候也很多,但是就是不长记性,还是一直尝试,我感觉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结过婚的更要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这样才有安全感,

虽然被骗过很多次,但是总算是找到了一份对我来说还算不错的,聊天员,聊天吗只能女孩做,就是去跟别人聊天,别人只要回复你 跟你聊,你就可以赚到钱,一句一算,当时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做,因为毕竟这个工作非常简单,非常自由 ,自己在家有手机就可以,所以就去尝试一下,然后就去入职,学习,想象都是美好的,做两天就不想做了,感觉赚不到钱,因为我不太会聊天,本来想退出,但是看别的小姐姐每天收入都是几百 上千的,心里受不了,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这样我就每天坚持,每天都到凌晨才睡,事实证明,努力的人都不会白费,现在每个月轻松也有六千的收入,虽然还是跟很多小姐姐不能比,但是最起码我自己满足了。所以不管你无论做什么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适合旋风


这里的有钱人是指经过几十年长久不衰的家族,而不是指农村暴发富。不过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有些人虽然很穷,家里人都是农民,没什么有用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不过要是这个人很有骨气,不断地学习,努力做事业,那这个人的人生肯定很不一般。

有钱人能越来越有钱是文化的传承,成功经验的传授,有钱有经验,有见识,肯定会越来越有钱,除非这个人是家族的败类。而穷人只会消费,这个是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没有这个观念才会这样的,很大部分家庭原因。同意的麻烦点个赞,非常谢谢!



有趣的生活大杂烩


大家好,我是小阳~接下来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有钱人更擅长投资,穷人只会消费”这个逻辑明显是错误的!

我认为真相是倒过来!擅长投资的人更容易成为有钱人,只会消费的人更容易成为穷人!

第一、“有钱人”与”穷人”的思维不一样

参考《穷爸爸与富爸爸》一书给我们的结论,“有钱人”的思维是赚到的钱更多的去买入资产、或者投资自己(学习、培训重要技能),“穷人”的思维更多的支出、与不匹配自己的高消费。赚5000就花6000,赚到2万就花2万5。钱都花在吃喝玩乐上了,自己的资产缺仍然是负数。长期以往,你仍是大家所认为的“穷人”。

所以,往往你一个月赚多少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你能留下多少是关键的!

第二、不是有钱人才擅长投资,而是要学会投资、理财,才可能成为“有钱人”

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勤劳致富。但是笔者认为。现在勤快的人太多了,但是他们都成为富人了吗?并没有。自己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资产,请把资金放到有收益的地方:或学习或者购置优质资产(房产、股票、基金)。你的人生并不会因为你多早购买奢侈品就有多成功。虚荣往往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第三、过度消费容易让你成为别人眼里的“穷人”

如果一个人月入5000元,在生活花费仅2000元,还有3000元用于投资或者投资自己(技能学习/培训)。一个人月入20000元,生活支出25000元,透支信用卡额度消费,购买奢侈品,常出入高消费的场所。

现在大部分人来看后者是属于“有钱人”行列,但是5年以后呢?

后者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策略,只会永远的循环付“账单”,生活会更痛苦!

前者则会因为不断的学习成长,自己的稳健投资而慢慢步入“有钱人”的行列!

最后总结:“擅长投资的人更容易成为有钱人,只会消费的人更容易成为穷人!”

请不要把步骤搞反了,有钱人并非天生会投资!


我是90后作者小阳,关注我!想和你看尽天下美好,寻求自己的答案!


趣彩虹


这要看怎么看待投资和消费这两个词把。


我打个比方把,花1万买股票是投资还是消费?你花了1万是消费把,假如赚了呢?这算是投资吗?


再打个比方,花500请了3个人吃一顿饭。这是消费还是投资?穷人请的3个人是他的兄弟,吃得很开心,这场饭局让他缓解了很多生活压力,但是吃完饭就各回各家,并不能给他带来经济上的好处。那这算不算投资呢?花了500的回报是自己开心了,减压了。

富人呢也是花500请了3个人吃饭,但是这3个人是小孩子,陪她们吃饭巨烦句累,但是他们的爸爸是有钱的生意人。他这一顿饭让他签下了一个100万的大单。那么这500块钱是消费还是投资呢?有钱了,但是陪这些小孩的时候你很难受。


可能很多人这里要说,能签100万,多苦多累我都愿意啊,陪陪小孩而已嘛。这里我就不多解释了,你细品一下我要表达的是什么。


所以其实消费和投资这两个词有时候是划等号的,你消费之后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投资。只是不一定是金钱。


现在社会都把回报跟金钱划等号,但是这是谁定义的?投资大脑,学学东西算不算投资?花5000买个IPAD学习和花5000买个IPAD玩游戏这两个都是花5000,同样都不能让你赚钱。但是5000学习也算是投资啊,投资大脑啊。


那么花5000玩游戏的呢?这里就要看能从游戏上得到什么了,假如玩游戏玩着玩着变职业选手呢?所以这里是投资回报率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有钱人更擅长投资,穷人只会消费“这句话是很有问题的。我觉得应该是有钱人更注重投资回报率,投资什么,等到什么,对未来有什么影响这是他们关注的。穷人是单纯的针对眼前的东西进行价值互换的买卖。单纯的就是用金钱获取目前所需。


希望问主有启发~


简单商学院J老师


你花钱的那一刻,是你离有钱人最近的一刻

关于“穷”你能想到什么?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一度称贫困为“个性缺陷”。

有些“穷人”很有意思,他们一辈子都在钻研投机,想找到那些发大财的偏门方法。

比如买彩票,比如股票投机。

为什么一些人能把血汗钱如此盲目的投入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我想是因为贪婪和迷信他人,他们太好被说服。

我周围一些有“穷人心态”的小朋友,他们热衷于攒人生的第一笔一万块。攒到又舍不得用,就那么存着,最多买个p2p,天天钻研如何薅羊毛。

其实年轻时赚的钱不过是未来赚钱的一个零头,为什么不拿这些钱投资自己?那可是指数倍的回报。

我跟一个朋友说,你这笔钱以后还能赚很多,存在银行利率还抵不过通货膨胀。

觉得自己丑,就去整容;觉得自己专业不好,就去读双学位;觉得自己学历不好,就去镀个金。总之,你别攒着,一个包就没了。

她睁大眼睛惊恐地看着我:我不要,双学位和留学好贵!

然后拿钱去买了股票希望发财。

对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抱着惊人的憧憬,对于超高回报率的长期投资畏手畏脚,不敢投入。

我不懂。


五花肚肚肉


这要分不同维度来看这个问题。


1. 反驳后半句:穷人只会消费


从资产来看,富人的资产比穷人多得多,举个差距较大的例子,如果说穷人一家一个月收入5000,而富人一家一个月收入50万。穷人这个月想吃点猪肉,买条鱼吃,想购置一台新的空调,那5000块差不多就完了,而这在我们眼里看来这穷人很爱花钱,花了月收入的100%。但是我们看富人,富人这个月想吃燕窝鱼翅鲍鱼龙虾,想买新空调冰箱洗衣机,再请个保姆,花了10万。但是就比例来说,那富人就只花了月收入的20%。这样就会让我们有种错觉:富人省钱而穷人爱花钱,然而事实上富人的消费欲望明显更高。



2. 支持前半句:富人更擅长投资


富人比穷人更擅长投资,这是事实,而有些投资的方法是穷人学不来的。


2.1 富人懂投资套路


这投资的套路是即使穷人懂,也毫无作用,无法模仿。

举例苹果公司,苹果一直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避税,具体操作如下:

苹果在1980年代首创的避税架构被称为“双层爱尔兰夹荷兰三明治”

第一片吐司:一家爱尔兰销售公司,总部设立在海外;爱尔兰政府为吸引国际企业,只要实际营运位于海外原则上可以不用缴税,这家公司享有零税率优惠。

第二片吐司:实际在爱尔兰营运的公司,适用爱尔兰12.5%企业税率;苹果运作的方式是将海外营收汇到第二片吐司。但如果直接由第二片吐司转给第一片吐司,会被课税。所以要在荷兰设立另一家公司成为中转站。由于欧盟间交易享有免税或低税的优惠,最后由荷兰子公司将营收转给享有零税率的第一片吐司——苹果爱尔兰子公司,节税三明治就完成了。只要这笔海外款项不汇回美国就不必课税。

此架构让苹果公司的海外税率仅为约2~3%。


很复杂但是很有趣,没明白的朋友可以看多几遍细品里面的精妙之处。


还比如大家都觉得富人能一下子建一个五星级酒店好有钱,然而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富人也未必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他们会先出一小部分,然后以往后几年的营业额作为抵押贷款等等的投资技巧。



2.2 富人有更广更优质的人脉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人大多跟富人玩,穷人大多跟穷人玩,因此富人能有很多门路可以走,消息灵通且可靠。



2.3 富人思考的角度与穷人不同


那为什么会出现个玩个的情况呢,是富人不爱跟穷人玩吗?也不是,马云、雷军等人不都曾经是穷人,虽然不清楚他们私下的情况,但不是太绝情的话还是有几个以前的朋友的吧。


然而你觉得马云跟他们吃饭怎么聊天,除了开玩笑喝喝酒吃吃东西,马云满脑子都是怎么增加营收、怎么降低成本、双十一怎么设计广告策略让大家多买买买,而他的穷人朋友脑子里都是混蛋老板,天天剥削我,明天又加班,双十一怎么盖楼怎么合理用优惠券。


说白了马云跟他们的混蛋老板没什么不一样,都想用更低的成本换取更高的效益,只是阿里巴巴剥削的没那么厉害。



想到再补充~


一杯思考


你好,很高兴回答问题。

对于有钱人擅长投资可以分开来说。

第一种就是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对于市场很敏感,善于分析市场,做好调查工作,能够正确的选择较好投资方向,有一系列应急预案和投资方案,能够应对措施来保证投资收益。

第二种就是钱多,找到专业人才替自己操心,拿出资产的一半来做生意或投资,这一半资金多数拿出来做收益较高投资但同样有风险的,另一半拿出做比较稳妥投资,风险小的收益稳妥点。

但是总体来说,有钱人做投资大多数会做好市场调查,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有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能够承担一定损失甚至较大损失,通常会选择在同等条件下回报优厚的投资经验,他们对于政策、市场、信息等有非常灵敏的嗅觉,有些自己的团队或者参谋,能够快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作出方案及时调整修改,在投资受益后会继续拿出资金支持在做投资,所以钱滚钱越来越多!

再说一般家庭,有工资有收入,每年可以收入十万八万的,除去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孩子上学,生病住院等还能剩下多少,就算有剩余能有多少钱?把这些钱都拿出来能干什么,去投资,市场现在靠谱好的项目找个合伙人投资至少得几十万吧!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五万才起售,所以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进行投资。

在一个,他们只能靠自己,工薪家庭大多数都不会有很强的市场敏感度和对于政策的把握,更不要说有专业团队了。那么投资方案,投什么?怎么投?两眼一摸黑,上哪去投资,网上经常看到贪小便宜被骗几十万的也不少,这就是没有专业知识和人员不可能成功的原因。

但是,也有一部分碰到好的机会,他们善于把握送到门的机会,拿出大部分资产投资获得大量收益跻身有钱人行列的,但毕竟少数,这个和运气有很大关系!

比如,有钱人有一千万,投资五百万,这五百万损失了三百万,他还有资产七百万,所以他不怕。一般人呢,投入全部五十万,损失三十万,还剩二十万这个反差是他所承受不起的,因为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是受不了重大损失的甚至家破人亡的。

总而言之,投资考验的是人的敏感、把握、承受、资金还有运气等方面,把握住一步登天。所以大家看清楚自己能力范围,不要好高骛远,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饭,羡慕别人没有用,做好自己把握机会,家庭美满幸福就是成功!

谢谢!


暴躁兔子


一,有钱人在满足日常消费后,会有一些闲散资金。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他就会思考寻找投资获利渠道,来实现资产增值保值。

由于工作和生活圈子的差异,有钱人相比穷人,在人脉、教育、信息等多个方面会占有更多优质资源,见识和格局会逐渐提升。一般来说,他可能不愿意把闲钱存在银行,而愿意冒点风险去做基金、股票或者投资到生意上。

他也会主动地学习消化与其投资领域相关的知识,在实践中就能积累相应的经验以及教训。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和实践,他就有望成为一个善于投资的人。

二,穷人呢,多数人应付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所需,已经是焦头烂额,腾不出精力去研究投资,即使有一点余钱,多数人也会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愿意投资。所以才有“穷人只会消费”的说法。

三,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普遍现象,很多“穷人”也会不甘平庸,用小资金进行投资。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只要有梦想,多学习、多实践,总会有翻身的时候。


清凉阿伟


因为投资是个数学问题,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章法和计算才能不断巩固成果获得财富增长,不要小看这个数学问题,如果管理不善,一旦资产亏损超出一定比例,财富的滑坡将是不可逆的问题。

大部分有钱人,都需要自己亲自经历或者从父辈耳濡目染如何赚钱投资的门道,有些甚至还会聘请专门的机构帮助自己打理资产,对这些大致的投资概念都会懂,在他们心里,资产是本钱,支出分为开销和成本投入,负债成本也会考量,有时候并不缺现金,但是看到贷款利率可以套利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增加贷款。每一笔收支都会精细算过后再决策,因为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对于投资和负债更有底气,能争取更多的机会。更重要的,由于眼界的宽泛,在他们心目中,投资资源并不只限于现金,资源、人脉、信息,都可以综合利用,耐得住长期投入等回报。

而穷人,这里所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缺钱的那部分人,因为基本的生活资源都无法保障,只要生活遇到任何突发风险很可能连明天的饭钱都有问题,是没有任何可能性拿钱去试验什么投资收益,他们能尽可能多地留有储蓄以应对突然的断粮就不错了。这样的生活,必然会削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包括社交、娱乐和尝试新玩法,没有额外投入自然也不会有额外收入,最后生活只剩下“挣钱”与“消费”,生活没办法实现质的跨越。

这是大多数穷人的现实,很无奈,如果穷人想要逆袭,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尽可能做大剩余可储蓄部分,为自己赢得时间去积累生产资源和信息人脉等等,而且需要超常的毅力和运气,但并不是没有希望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