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预警机被誉为现代战争的“战力倍增器”,预警机在数百公里外的高空居高临下俯瞰整个战场区域,敌我双方兵力分布、装备数量、运动态势等战场信息尽收眼底,可以为战场指挥提供第一时间的准确信息,同时引导己方兵力、装备做出最有效的攻击。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是影响胜败天平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可左右结局的重要因素就是战场信息。在预警机的引导下,即便是技术、规模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也能够驱动压倒性的胜利。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美国E-3“望楼”大型预警机

自1960年美国海军装备全球第一款实用性预警机E-1B“跟踪者”舰载预警机以来,其重要性不断得到重视,目前包括美、俄、英、法、以、日、印等世界大国和空军强国均装备有预警机,预警机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规模也成为判断一国空军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预警机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肯定是有过硬的表现取得的,现代战争中预警机参与的最著名的的战役就是“贝卡谷地空战”。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预警机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战场信息枢纽”的角色

在发生于1982年6月9日的“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依靠所装备的E-2“鹰眼”预警机,及时搜集并向其空军F-15、F-16、F-4以及“幼狮”战机发送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雷达阵地和叙利亚空军米格-21、米格-23战斗机的信息,使得以色列空军战机毫发未损的情况下取得了击落黎巴嫩空军82架战机和19个地空导弹阵地+7个地空导弹连的巨大战绩!预警机在现代战争的巨大作用在此战中“一战成名”!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E-2C“鹰眼”舰载预警机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贝卡谷地之战”中预警机大放异彩

我国空军虽然自1949年11月11日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与世界先进空军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对于预警机的研发其实起步还是很早的,1969年便正式提上日程。我国第一型预警机以苏制图-4轰炸机作为载机平台,背部安装庞大的机械扫描雷达,于1971年6月10日首次试飞成功,被命名为“空警一号”。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工业基础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空警一号”的性能始终未能满足军方要求,最终于1979年正式终止了型号研发。在此之后,我国的预警机研发迟迟没有新的进展,并未跟上全球的发展潮流,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从新走上了正轨。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国产预警机的先驱--“空警一号”预警机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的预警机研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弥补了之前落下的差距,而且一跃成为全球预警机技术发展方向的引导者。目前,我国现役的预警机主要有空警2000、空警500和空警200三个型号(航母上装备舰载直升机预警机),其中空警2000是我国第一款大型预警机,也是首款批量装备的国产预警机;空警500则是在空警2000机载雷达的基础上优化机载雷达性能而形成了第二款固定翼预警机,虽然载机平台较小,但是技术含量要高于空警2000;而空警200与空警2000和空警5最大的不同采用双面直列式(俗称“平衡木”)机载雷达,类似于瑞典“爱立眼”预警机,整体性能上要略逊于其他两个型号。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我国现役的三款主力预警机

空警2000的研发严格的来说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与当时我国引进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项目失败有着直接关系。空警2000以伊尔-76大型运输机为载体,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三面式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及机载高性能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等,虽然机载雷达外观上与美制E-3预警机、俄制A-50预警机相似,但是由于采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不需要转动就能实现360°全空域扫描,而且数据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都优于美、俄大型预警机,因此,空警2000可谓是一出生就占领了全球大型预警机的技术制高点。不过由于载机平台性能和数量有限,在巡航时间、范围和装备数量上受到了较大限制,这也成为了后续研发空警500的因素之一。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与我国擦肩而过的以色列制“费尔康”预警机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空警2000预警机

空警500预警机可谓是我国第一款批量装备的百分之百全国产的先进预警机。空警500以国产运-9中型涡桨运输机为载体,同样搭载的也是三面式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而且是技术层次更高一档的数字化有源相控阵雷达,与空警2000相比,空警500的机载雷达虽然结构尺寸大幅降低(雷达罩直径约8米),但是性能却不降反升,数据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是当前世界上技术层次最高的预警机雷达。不过,同样也是由于载机平台的原因,空警500所采用的的运-9平台性能与欧美预警机的成熟商用飞机相比,飞行速度、航程、滞空时间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空警500预警机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空警500与运20的“合影”,预示着什么?

空警200预警机的研发时间略晚于空警2000,走的是另外一条技术路线,虽然也是采用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但却不是空警2000上的三面式,而是直列双面阵雷达,也就是所谓的“平衡木”式阵列,这样的雷达阵列方式会在飞机前后两个方面的形成探测空隙,需要采用特定的巡航路线加以弥补。由于空警200采用的是运-8平台,且雷达阵列尺寸较小,探测能力、多目标处理能力和探测范围都弱于空警2000和空警500,因此,空警200的装备数量后续基本上也不会增加。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空警200预警机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瑞典“爱立眼”预警机

综合上面简单的介绍,可以从技术层面由高至低对我军现役的三款预警机进行一个排序,那就是空警500、空警2000、空警200,其中,空警500和空警2000的机载雷达技术性能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前,我国预警机的研发还在持续的推进,尤其是在运-20已批量服役、C919中型客机已试飞的情况下,后续预警机平台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结合我国在机载预警雷达方面已具有的优势,未来的国产预警机将会更加巩固全球技术制高点地位。

国产预警机技术后来居上,大飞机平台呼之欲出,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以运20为载体的未来搭载数字分布式机载雷达国产预警机效果图,结构上已经摆脱传统形式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