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西游记》之你咋有这么几个“不着调”的老神仙?


欢乐《西游记》之你咋有这么几个“不着调”的老神仙?


中国的四大名著,我觉得最严肃的,应该是是《红楼梦》,为什么呢?因为翻拍这部书的,基本都遵循原著,没人愿意过大程度地改编它实质的内容。

要说最调皮的,我认为是《西游记》,翻拍不仅多,而且大多数都是恶搞。不管是泰国、日本,还是什么地方模仿,都让人哭笑不得。尤其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简直把西游里的神仙“调戏”的不要不要地,于是,我就想为什么腻?然后又看了一遍原著《西游记》,哦!全明白了,合着《西游记》里真有这么多“不着调”的神仙,这本书哪像取经路上八十一难啊?简直太欢乐了,比“欢乐斗地主”还欢乐。

咱先说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老实说孙悟空在遇到他之前还挺正常,无非是像个猴子一样“跑沙窝,砌宝塔…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也就是淘气罢了。但自从拜了菩提学道以后,猴子有点变“坏”了,开始学会调理人儿了。

欢乐《西游记》之你咋有这么几个“不着调”的老神仙?


你看第二章里一段师徒对话,品品,仔细品(咱简述啊):

甲(菩提老祖):来几年了?

乙(孙悟空):额,回您,吃七回桃,七年了

甲:想学什么啊?

乙:哦!内个沾点道气儿的都学

甲:哦,学“术”怎么样啊?

乙:嗯,回老师,什么是“术”?

甲:算卦、占卜……

乙:能长生不老么?×1

甲:不能

乙:不学

甲: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儒家、释家、道家…看经念佛行不行?

乙:“能长生么?×2”

甲:好似“壁里安柱,早晚得塌”

乙一头黑线:不学,不学

甲:学静字门中,休粮守谷,参禅打坐,戒语持斋……

乙:能长生吗?×3

甲:好似“窑头土坯,下雨就完”

乙崩溃:不学不学

甲:教你“动”字门中,采阴补阳…烧茅打鼎…并服妇乳之类。

乙倒地抽搐:采阴补阳,还…还服人奶……就能长生?×4

甲:好似“井中捞月,掉井里也捞不着啊!”

乙推甲:你走吧!我现在是没棍儿,有棍儿,我早打你了。

于是,菩提老祖生气打了猴子三闷棍,背着手从中门走了。

当然,这是跟大家开个玩笑。但书里的确就和两个人说相声似的,这一段里的菩提老祖,不光啰哩啰嗦,还不好好聊天,竟说俗语,没正经嗑。虽然最后还是把本事传给悟空,估计这没正型的毛病也熏染不少,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欢乐《西游记》之你咋有这么几个“不着调”的老神仙?


除了菩提老祖,《西游记》里还有两个大号的神仙也挺不着调,他们就是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你要说这两个人那可是名气大的很,他们怎么可能?你别是杜撰吧?你听我慢慢道来:

咱就说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回,孙悟空和二郎神杨戬那是打的不可开交,菩萨和老君在空中观战,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

老君应该是挺纳闷,没听说菩萨拿刀带剑啊?问道:“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菩萨道:“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我估计这时候太上老君也蛮上火地:这菩萨什么脾气?怎么跟街头混混儿似的,动不动摔瓶子掫桌子。当然,太上老君没看过《西游记》,他是不知道,菩萨好摔这个玉净瓶,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观音菩萨听说红孩儿那泼怪敢冒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当时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咋滴,怪老孙说的话不好,坏了他的德行,就把净瓶掼了……”

太上老君听菩萨这么说,估计也是吓一跳,赶紧劝:“你这瓶是个磁器,准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

你说太上老君更不像话,你自己都说了,这金刚琢能套诸物,你家青牛拿它在金兜洞套了悟空、哪吒、雷公、火德真君多少东西,惹了多少麻烦,这个时候你不用,非得拿它砸猴子脑壳,到底是怎么想的?不是咱犟这事儿,你说这时候一套,猴子没棍儿耍了,就剩抓猴了,不是想怎么抓就怎么抓吗?搞什么嘛?

除了这事儿菩萨和老君不靠谱,这俩人还赌博呢!这可不是咱家瞎掰,是书里观音菩萨自己交代的,五庄观悟空求仙方救人参果树,找到菩萨,菩萨就曾说“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嘿!读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促狭调皮的读者,居然有人在这个段落划了线,声称已报警,派出所接到举报,有人在天庭聚赌,并且已经拿获,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俱已供认不讳。专家指出,赌博是一种违法行为,很多神仙因为疫情期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玩两把不算什么,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此也给广大神仙提个醒,要想过好年,千万别赌钱。

要说读者调皮也就罢了,明代李卓吾评注版,也不好好说话。陷空山无底洞那回,孙悟空又钻进白鼠精肚子里(话说为什么要用又嘞?)对妖精发狠说,要吃了你的六叶连肝肺,三毛七孔心;五脏都淘净,弄做个梆子精!李卓吾老先生居然在这儿写下这样评语:这妖精未曾成亲,肚内已先有个小和尚。

老实说,是不是读西游记读的,咋都变的这么调皮。这是什么话?举报你酒后开车行不行?

欢乐《西游记》之你咋有这么几个“不着调”的老神仙?


要说起调皮,神仙托塔李天王李靖也得算一个。还说无底洞这段,悟空三番四次被白鼠精耍戏,无意中看到白鼠精宅里供奉的尊父李靖、尊兄哪吒牌位,被悟空拿到把柄,那还有好!可把个托塔李天王折腾坏了,悟空捆着“捆妖索”是满地打滚,高低要一路滚到天庭见玉帝说理,……

额!这都不重要,关键是这段之前要注意李靖辩白的一段话: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二小儿名木叉…三小儿名哪吒…(注意啊!关键来了)一女年方七岁,名贞英,人事尚未省得,如何会做妖精……

这时又有一位明末清初的黄周星老先生评论了:天王安得有七岁之女?岂天宫中亦复交感孕育耶?!

这评让人眼前一亮啊!对啊!李靖在生哪吒的时候是周朝之前,大概公元前1046再往前,唐朝呢是公元后618年,到李世民算700年吧,1700多年,那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来算,托塔李天王什么时候有的贞英这个女儿嘞?我算啊!我用计算器,我用力学生物学,我用曲线、立体几何,我用原子元素化合物……我一把一把往下薅头发。

算了,不算这个,我是算不出来,生气,我得质问天王,就说你一个神仙,怎么又生了一个闺女?那奎木狼想谈个恋爱还得偷偷下凡呢,你怎么回子事儿!而且你托塔李天王李靖这话说的忒不实在。不觉得耳熟吗?哪吒那时候淘气不也就这个岁数吗?打夜叉,抽敖丙,揍龙王,射石矶娘娘,李靖净打马虎眼,这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也不知道我看书这么想的时候,是不是让天王感觉到了。托塔李天王恼羞成怒,要拿斩妖刀砍猴子,被哪吒举剑拦住解释原委,你看当时给李天王吓得,脸都黄了,为什么咧?没带塔啊!(下面这段话是原著解释的,和“魔童降世”无关啊)因为以前他就对哪吒就不咋地,哪吒闯祸,他推卸责任,逼得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不算完,又砸哪吒庙宇,害的哪吒魂魄无处可依,这才有了莲花化身,报父子之仇……要不是佛祖赐给他一座宝塔,唤哪吒以佛为父,这冤仇还不得解哩。

欢乐《西游记》之你咋有这么几个“不着调”的老神仙?


神仙不着调,也就不太受猴子和八戒的尊重,不说八戒为偷吃贡品,把三清佛像扔到茅厕,就说孙悟空动辄就到太上老君那打秋风。悟空路过乌鸡国救国王到兜率宫求丹,老君一听悟空来了,赶紧分付看丹的童儿:“各要仔细,偷丹的贼又来也。”

悟空一听,好小家子气,当场说明事情原委,“万望道祖垂怜,把九转还魂丹借得一千丸儿,与我老孙,搭救他也。”

老君疯了:“这猴子胡说!甚么一千丸、二千丸,当饭吃哩!是那里土块捘的,这等容易?咄!快去!没有!”

“百十丸儿也罢。”

老君道:“也没有。”

行者道:“十来丸也罢。”

老君怒道:“这泼猴却也缠帐!没有,没有!出去,出去!”

行者一听,嘻嘻哈哈转身就走。

老君越琢磨越不对劲儿,敢不是又要偷吧?赶紧答应给一丸。悟空得逞,还要耍耍老君“且休忙,等我尝尝看,只怕是假的,莫被他哄了。”扑的往口里一丢,慌得那老祖上前扯住(注意动作),一把揪着顶瓜皮,揝着拳头,骂道:“这泼猴若要咽下去,就直打煞了!”(什么形象?)行者笑道:“嘴脸!小家子样!那个吃你的哩!能值几个钱!虚多实少的。在这里不是?”原来那猴子颏下有嗉袋儿,他把那金丹噙在嗉袋里,被老祖捻着道:“去罢!去罢!再休来此缠绕!”

哎呦喂,我的天,读到这儿,太欢乐了。不仅想起赵传的那首歌——“快乐似神仙”。要说《西游记》里,欢乐的事儿可不比“笑傲江湖”那些小品差到哪去,关键是有没有人读得到,读得懂,人生谁没有七灾八难,就看你心里是悲观还是乐观的看待了,读读欢乐《西游记》,保不齐你就会悟到点生活真谛,也变的“调皮”一点。

不过也别太过……

我把这篇杜撰小文给朋友看,朋友喷饭大笑,说肯定有很多人点赞。我当时头歪在肩膀,瘫在椅子上。朋友怪异这是什么表情,我答道:俺是文学届的霍金。你们是不知道,那顿揍有多厉害……我从拳脚下挣出来,喜欢不,且听下回:欢乐西游之悟空和八戒以及妖怪们……

(原创作品 请勿随意使用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违规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