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镇起义打开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与融合,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晋朝的八王之乱就像捅了马蜂窝,北方的游牧民族是纷纷跑过来了。公元386年,鲜卑族建国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

既然建国了,那就得防备其他的游牧民族再来抢地盘啊,于是北魏就在北方边境建立了六个防御重镇,构成了北魏的北方防御体系。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派最精锐的边防军驻守。按今天的地名来说呢,基本都是在河北和内蒙古境内,包括今天的张家口一带,包头一带,呼和浩特一带,巴彦淖尔一带。

开始的时候日子过得挺好,将领都是鲜卑贵族,部队全是鲜卑精锐,给军饷不含糊伙食还好,顿顿有肉还不要钱。武器也是一流的,最好的盔甲战刀,最好的战马。

六镇起义打开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与融合,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所以士气也高,敌人来了二话不说,抄家伙就上,先打一顿再说。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打死活该,死不了抓回来给咱们干活!

北魏的政策是奖励军功,类似于现在的完成业务量越大提成越高一样,不过人家是按人头分钱,人头越多分钱越多。

所以六镇边军是人人好战,打架不要命,斩获无数,还大把抓俘虏。还是游牧民族那一套分配模式,俘虏谁抓了就是谁的,当奴隶用,负责给六镇士兵洗衣做饭,做饭种粮。

六镇士兵这段时间的小日子不错,打打架砍砍人,平时是吃喝玩乐,欺男霸女,无忧无虑的。所以那时候当六镇兵就像现在考上公务员一样-金饭碗。

人人都抢着来六镇当兵,托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求爷爷告奶奶。相亲一说是六镇当兵的,漂亮姑娘那是随便挑,喜欢谁就是谁,出门倍有面子!

公元490年,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政了,开始了历史上也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分田,汉化,迁都三项。

六镇的好日子一下子到头了。

六镇起义打开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与融合,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政府南迁洛阳了,业务重心放在了中原了,北边暂时是顾不上了。钱发的也不及时了,也不组织大规模的业务活动(抢劫)了,外快没了,军饷也拖欠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原因是什么?很简单,政府没钱了!一个国家大搬家,又是游牧民族,以前也不是很讲究勤俭过日子,积蓄不多。这又是建都又是几十万人大迁徙,国库空了。

拖欠军饷,这也就罢了,靠以前的积蓄凑合着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主要是政治地位没了,离首都老远了,每天吹着蒙古高原的狂风,吃着沙子,看着落日发呆。想象着首都那些高官政客吃香的喝辣的,天天都有美女陪酒,挣钱还容易,想起来眼泪就哗哗的!

咱可是为了国家出生入死,头枕边关冷月,脚踏雨雪风霜,结果落得凄凄惨惨戚戚。你们一个个脑满肠肥,一点正事儿不干还享受荣华富贵。

朝廷这是没卸磨就杀驴啊!

六镇起义打开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与融合,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六镇既然是既没前途也没钱途了,那贵族们也就不来了,将领都是各种贪官污吏,奸臣小人,兵源也变成了各种囚犯,六镇变成了乌烟瘴气,鱼龙混杂之地了。

其实深层次来说,就是南迁的汉化鲜卑和留下的北方鲜卑之间由于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而造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前大家一起杀人抢劫,同甘共苦,你有我有全都有。现在是只有你有我没有,很不平衡!

不平则鸣:这日子,没法过了!

没法过,那就谁也别想好过,造反吧!

公元524年,首先是沃野镇闹起来了,有个叫破六韩拔陵的带队起义了,很快六镇打下了仨,六镇军队纷纷附和,起义的烈火就这样在六镇燃烧了起来!

开始很是拉风,不过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一起造反没被杀死的有二十多万军民成了俘虏。

毕竟原来是自己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这些俘虏没被屠杀,不过也不能再在当地安居乐业了,全给搬了家,分散安置,闹的最凶的都安置到了河北,不过没有拆迁安置费还不管饭。

六镇起义打开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与融合,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北魏朝廷也确实拿不出来安置他们的费用了!

不管饭这事儿有点不靠谱啊,吃不饱肚子那是要死人的!

这样可不行还得闹啊!这帮人可不是什么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是一帮在边关杀人如麻的主儿啊!

于是安置在河北的六镇军民在河北就又起义了!

先是个叫杜洛周的造反了,后来有个叫鲜于修礼的也造反了。有个叫葛荣的人一看这事儿能干,挺有前途的,就跑去投奔了鲜于修礼,并在鲜于修礼被叛徒干掉后接过了大旗,当上了扛把子,继续领导起义军与北魏统治集团进行斗争。

这人业务能力挺强,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万人,在公元528年还干掉了杜洛周,两支队伍合并重组了!

股市合并重组了之后就该想着上市了,造反也差不多,不过是上洛。葛荣一下子聚集了三十多万人,号称百万大军,嗷嗷叫着南下找朝廷算账去,准备兵临洛阳!

汉化的好处是文明的进步,坏处也很明显-军队的战斗力减弱了。北魏中央军汉化以后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彪悍勇猛,眼看着葛荣的队伍就要成功了!

六镇起义打开潘多拉魔盒,文化碰撞与融合,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这时候有个叫尔朱荣的金牌打手蹦了出来,他的部队比较能打,组织了一个棒子队,有七千人,都是精锐骑兵,人手一根狼牙棒,战斗经验很丰富。在邺城(河北临漳)山谷里尔朱荣打了葛荣一个埋伏,前后夹击,一举击溃了葛荣的三十万大军,生擒了葛荣,俘虏了十来万人。

起义军一般都是这样,人数再多,碰上真正精锐的正规军就不行了。

历时六年的北魏六镇起义,至此算是基本被扑灭了。

不过这事儿没完,不但没完事儿,而且只不过是才起了一个头儿!

随同尔朱荣一起出征的人里有俩个将领,一个叫高欢,一个叫侯景。

而俘虏里也有个人,叫宇文泰!

在不久以后,他们将登上历史舞台,演绎自己的传奇,继续延续这个故事。

而在往后的时光里,六镇的后人们也会不断的有人加入进来,将这个故事一直延续下去,延续几百年,书写下一段段史诗般的故事,留下一段段千古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