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武士情节


在战火纷飞的日本,武士的情怀应该得到中肯的评价。带刀的人可以是强盗,可以是海贼,也可以是武士。我常常感慨,为什么日本武士总是离不开悲惨的结局。曾经,感叹真田幸村孤守大阪对抗德川时候的执着,“明知无胜算,只为真田之名响彻日本”,以至于玩游戏的时候也经常会去选择弱势的“真田一门”。也感动过九州战场上高桥绍运的坚持,700人对抗2万人的壮举。更不能释怀山中幸盛的绝唱,“尝尽世间七难八苦的夙愿”只为心中之“义”,所以他守着“尼子”家最后的希望,孤独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我常常嘲笑武士的愚笨,常以百十人对战数千敌人,不能胜而羞愤切腹自尽。难怪日本史上凡是厉害的人大多没有善终的。或许战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似乎很平常吧,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云云。可是武士们往往会选择切腹的下场,无法承受战败的耻辱。傻得憨厚,傻得可爱。


也许武士道的彼时就是我们梦寐的更加久远的曾经,那个礼乐尚在,人心淳朴的中华文明!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和大家相同,我对于日本的仇恨从小就根深蒂固。读着我们的近代历史偶尔也会感叹民生何其艰难,国民何其不争之实。说来惭愧,自己到了那个年代也不见得会是英雄。但反思总是难免。为什么我们的仇恨延续了这么久?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日本能够如此强盛?泱泱中华四万万人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七武士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答案。


关于电影


七武士,人人不一,我们不必深究每个人的名字。他们本领有高有低,性格也各不相同。都留存着那个时代武士特有的骄傲和勇敢。不计报酬,守护一个村子,杀死来抢掠的40多骑强盗。最终付出了4个人的代价。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故事其实很简单,电影却长到了近三个半小时。我想如果你把它当做自我审视的过程,就不会觉得简单。


对于现代浮躁的我们,7比40似乎不算什么难事。我们看惯了玄幻仙侠,抗日奇侠,会说:“切!这点差距算什么本事!”7个徒步的人,杀死40个骑马的强盗,这才是电影里真实的故事。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我想如果你认真静下心来去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真实。真实到每一个情节都来得毫无做作。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七武士》是黑泽明大师的另一部代表作(上次我们说过《罗生门》)。拍摄在1954年,黑泽明虽然意图将这部片子拍成彻底的娱乐动作片,但事实上,整部作品仍充分流露著黑泽明式的人道精神。这也使它经历大半个世纪之后依旧不朽。


电影获得了第29届 (1957)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第19届 (1954)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影片。它的魅力不止于这些奖项,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日本百部电影第一名。几十年来电影的内在含义不断被人挖掘,人们从它那里不断获得新的认识。这就是黑泽明大师智慧和魅力所在!


片子里打斗的场景由于技术的原因,并没有什么特效。但是初次看过之后,依然让我震撼,震撼于它的真实。这部电影,抛却深刻的人性哲思,即使从动作片的角度看也属精品。七武士的剑术指导是香取神道流继承人剑术十段大师杉野嘉男,所以时隔60年,今天看来,剑术的对决依然引人侧目。场景布置上导演黑泽明也是花了很多心思,试图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能够有种身处电影之中的感觉。三船敏郎、志村桥、宫口精二等人出色的演绎也是这部影片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地方。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也许只有经历沉思寂听之后,我们方能在不真的电影里发现比我们眼前更加真实的世界。这是我的观影感触。


阶级与人心


武士们在村子里积极备战,菊千代(三船敏郎饰)穿着盔甲进屋,这些盔甲是村民杀害落难武士们留下的。矛盾终于凸显出来了。这里的武士,谁没有落难的时候?落难人最能体会当时的心情。怒火终于爆发。武士们不计报酬不畏生死,来这里保护他们究竟为了什么?


“我真想杀掉这条村的人。”一向乐观的平八说。菊千代忿然。


“哈哈,好哇,哈哈哈!你们把农民当做是什么?以为是菩萨吗?简直笑话。农民最狡猾,要米不给米,要麦又说没有,其实他们都有,什么都有。掀开地板看看,不在地下就在储物室,一定能发现很多东西,米、盐、豆、酒......哈哈!哈哈哈!到山间深谷看看,有隐蔽的稻田。表面忠厚,但是最会撒谎,不管什么他们都会撒谎!一打仗就去杀残兵枪武器。听着!所谓农民,最吝啬,最狡猾,懦弱,坏心肠,低能,是杀人鬼。别笑死我了。


但是......是谁令他们变成这样的?是你们,是你们武士!混蛋!为了打仗而烧村,蹂躏稻田,恣意劳役,凌辱妇女,杀反抗者,你叫农民怎么办?他们该怎么办?!”痛哭......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菊千代虽然一心想跻身武士的行列,但是始终没有摆脱农民的影子。这个形象的设立,也正体现了导演对消除阶级的一种愿望。菊千代的存在的确消除了武士和农民见巨大的隔阂,使得他们最终得以团结,消灭山贼。只是,他最终没有逃离死亡的命运。(这也说明了他与武士们之间依旧存在一道不可见的鸿沟,不能逾越。或许只有死亡才能让他成为梦想的武士。)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影片结尾,七武士只剩下三个,还有山坡上四个插着剑的坟茔。农民们集体唱着庆祝的歌曲,下地跳舞、插秧,再不理会为他们豁出性命的武士。志乃从胜四郎身边匆匆走过,也投入到欢乐的气氛中。只留下失落中幸存的三个武士。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这次也算是打败仗吧。”


“什么?”


“我是说,赢的是那些农民。不是我们。”


风吹过光秃的山坡,插着武士刀的土包边,尘土纷纷扬起,故事到这里也该结束了。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或许人心无论何时都是为己多一些吧。武士们不顾生死地奋战,换来的是农民冷漠的眼神,颇有些“兔死狗烹”的悲凉。如此结尾正反映了黑泽明内心深处的悲剧情怀,这一点在他晚年的另一部杰作《乱》中得到了更加华丽地体现。曾经有朋友和我聊人性,我说:“人性不敢深究,越接近真实,你就越接近崩溃。”我想,也许那个人,也有如此感觉。


武士的结局


记得在大学的后两年,我非常迷恋阿汤哥的一部电影《最后的武士(Last Samurai)》。为了维系曾经的理想,明治时期最后的武士们拿起刀剑,完成了最后一次华丽的冲锋。这次面对的不是先祖们面对的弓箭、盾牌和稀疏的铁炮。是每分钟300发的机枪和成群结对的加农炮......战后,胜本的侍剑放在了天皇的面前。终于,这个国家没有舍弃武士最后的尊严,明治维新的烈火下锻造出一个奇迹般的帝国。之后的历史不用我说,大家都清楚。可是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呢?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我宁愿相信是有这么一个壮烈的结局。然后他们的精神就如萤火一般飞入每个生人的心中。好让久远流传下来的坚持,能够继存下去。


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武士的命运开始就是注定。从平安时代末,源赖朝创立镰仓幕府,确立武士制度。就决定了他们的角色——“当权者消灭敌人的工具”。再美好的骗局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工具就总有被遗弃的一天,这也是武士们生命一开始就谱好的剧情。“武士的消亡”谁又能逆转呢?这些在《七武士》的结尾正是说的这些。


最终无人再理会武士们,农民的敌人没有了,就不再需要武士。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对待武士呢?


《最后的武士》,粉色白色的樱花交杂着纷纷落下,灯火下孩子写下了“侍”,胜本说:“这就是武士道!”,守护的意思。或许他们的精神并没有消失。


只要如武士一般有坚持、忠诚、勇气与决心,并用一生守护下去,它就没有消失。


黑泽明《七武士》:为武士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