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作業拖拉,小動作多,家長如何應對

“停課不停學”雖然各地都推遲了開學時間,但學校組織了線上學習,孩子們的學習並沒有落下。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家長群裡不斷看到家長抱怨:

“不做作業的時候生龍活虎,一做作業就蔫了,書桌前悶半天,也沒寫幾個字。”

“我家孩子每次做作業都是事一堆,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筆壞了,真讓人窩火。”

“我兒子說開著房間門影響他學習,做作業總關著門,偶爾推開門一次,就能看見慌慌張張地藏玩具。”

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效率低,讓家長們很是抓狂,這時候該怎麼應對呢?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作業拖拉,小動作多,家長如何應對

01家長要放平心態

有網友說:“揍一頓就踏實了。”但揍一頓之後呢?孩子會哭一頓,然後有一段時間的收斂期,家長也發洩了自己的暴脾氣,似乎有效果。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還是那個拖拉的孩子,家長還是那個暴躁的家長,不同的是孩子有點免疫了,下一次想要取得相同的效果,你得喊得更兇,揍得更狠。

所以,當孩子學習不自覺時,家長“發脾氣”“揍一頓”其實是行不通的,要認真分析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的原因:

  • 孩子自制力差

孩子其實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因為年齡小,自制力較差,會不由自主地神遊,看到玩具就想玩,聽到家裡其他成員的動靜注意力就被吸引了過去。

  • 不習慣在家裡學習

這幾天有很多人在網上辦公,他們分享的體驗都不是很好:每天懶得換衣服、也懶得收拾自己,受家裡瑣事影響,很難專心工作。

大人都這樣,更何況孩子。對孩子來說,家裡是生活的地方,學校才是學習的地方。在相同的環境下,由輕鬆的假期進入到規律的學習,對孩子來說也是一件很難適應的事情。

  • 影響學習的因素多

孩子在學校上課,學校的環境都是按照學習的需要設置的;學校老師、學生雖多,但他們有相同的作息和學習節奏,所以能做到互不影響,專心學習。

家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家裡有電視、有玩具、有零食;家裡有學習的孩子,還有閒聊、看電視、幹活、走動的其他家庭成員;甚至還有一個打擾他學習的弟弟、妹妹。這些都會吸引孩子學習的注意力。

找到原因,我們就能夠理解孩子為什麼學習不自覺,還能有針對性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作業拖拉,小動作多,家長如何應對

02制定學習計劃

首先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有計劃地學習。在學校有作息時間表和課程表,孩子一天的學習內容都是計劃好的,在家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孩子會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做什麼,做多少。有了學習計劃孩子就能對一天的學習任務做到胸有成竹。

制定學習計劃,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 家長引導、孩子參與

在制定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參與進來,並儘量多聽取孩子的意見,即使孩子說的可能不太合理,也要委婉地提出意見,而不是拒絕甚至責備孩子,

只有孩子也參與了,並且他的意見也得到了肯定和採納,孩子才會覺得這個計劃是自己制定的,要說到做到,這樣就會有了完成學習計劃的主動性。相反,如果孩子父母為孩子制定,孩子會覺得這是留給他的任務,會產生牴觸情緒,沒有主動性。

  • 要量力而行

學習計劃的制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內容太少,學習效果不佳;如果學習內容太多太難,就會增大孩子完成的難度,如果不能完成,孩子就會有挫敗感;如果完成了,孩子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

  • 要有靈活性

在執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現漏掉的學習內容、不合理、考慮不周到的地方,這時就要及時地對學習計劃進行修改,便於更好地執行。修改的時候,還是要尊重的想法,聽取並採納孩子的意見。

  • 內容要全面

制定學習計劃要在保證孩子的學習前提下,給孩子的興趣特長留出空間,使孩子更全面地發展;還要讓孩子有時間鍛鍊身體,這段時間宅在家裡,孩子的活動量較小,家長要幫孩子準備幾項可以在家進行的運動,使孩子有更好的身體,提高免疫力。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作業拖拉,小動作多,家長如何應對

03製作作息時間表

作息時間表,可以幫孩子對每天的學習時間進行一個合理的分配,這樣,孩子就知道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目標任務明確,就不會拖拉了。

  • 作息時間表要根據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家庭情況制定

讓一個從不早起的孩子,凌晨5點起床晨讀;要求下午犯迷糊的孩子下午做算數;在爺爺看新聞聯播的時間安排孩子記單詞,都不會有好的效果。所以,作息時間表要根據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

  • 要給孩子留出玩耍的時間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會玩的孩子才會學。孩子的時間表不要安排得太滿,每天給孩子留出差不多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每隔40分到1個小時要給孩子留出休息的時間;上午10點左右,安排孩子課間運動。這樣做,既能讓孩子的眼睛得到休息,還能避免久坐、疲勞戰,讓孩子能夠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學習。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作業拖拉,小動作多,家長如何應對

04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 儘量減少干擾因素

為了讓孩子少分心,要儘量減少家裡的干擾因素。給孩子專門留出學習的空間,與其他生活區域做區分;把孩子書桌上和房間裡的零食、玩具等清理出去,其他跟學習無關的東西也儘量拿走;如果有弟弟妹妹,在孩子學習期間,要把弟弟妹妹安排在其他的房間,玩的時候把門關上。

  • 家庭成員要有分工

為了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家庭成員要合理分工。哪項家務由誰負責;哪段時間由誰來陪孩子學習;如果家裡有弟弟妹妹,還要有專人負責照顧弟弟妹妹,只有合理分工才不會又要做家務、又要輔導學習、還要陪更小的寶寶玩,以至於大人忙亂,孩子也無心學習。

  • 調整家庭作息

家裡還要對家庭作息做出調整,儘量把家裡其他家庭成員的活動安排在孩子休息、玩耍、運動的時間;或者在孩子學習的時間做一些較安靜、活動量小的事情;孩子學習時,其他家庭成員不要吃東西、看電視、聊天、大聲逗小孩,以減少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 家長要以身作則

如果孩子起床了家長還在睡覺;到了孩子休息的時間,午飯還沒吃。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難有好的學習狀態。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配合孩子,根據作息表安排一天的工作生活,同孩子一塊起床,按時安排三餐和休息。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安靜地坐在一旁看書、工作,家長專注的樣子也能影響、感染到孩子。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不自覺,作業拖拉,小動作多,家長如何應對

05要有監督、表揚機制

制定學習計劃和時間表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所以一定要堅持原則,監督孩子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要求孩子,家長要起到監督作用。

家長要對孩子學習計劃和時間表的執行情況要定期地檢查,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兩天、一星期,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

要讓孩子分析完成情況和沒有完成的原因,家長給出評定。如果孩子執行的情況較好,可以提出一個要求,或滿足孩子一個願望,比如:吃一個冰淇淋、玩一次遊戲、得到心儀的玩具等;如果沒有完成,又沒有合理的理由,就會取消一項“特權”。

養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也是需要花心思的事情,特別是在這個關鍵期,每位家長都要化身教師、心理學家、才藝達人。但保證孩子疫情期間不掉隊就是我們的成功,就是我們為抗擊疫情所做的貢獻。

關注「蝸牛默默說育兒」,與您分享更多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蝸牛默默點贊並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