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海珠白衣战士:战斗在一线,困难与温暖同在

面对疫情,海珠区卫生健康系统2300多名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群白衣战士勇敢承担起责任,用行动诠释什么是医者仁心。

速写|海珠白衣战士:战斗在一线,困难与温暖同在

1月25日

年夜饭:牛奶+八宝粥

“不用太紧张,每天配合我们做好监测和居家隔离,有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有我们在就放心吧!”听着陈先丽舒缓的话语,刚从湖北抵穗的居民渐渐打消顾虑,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

陈先丽也松了一口气,毕竟群众的理解是对工作最大的支持。作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防科的一名公卫医师,陈先丽和各种突发传染病打了8年的交道,此次她也在社区承担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组长的重任。

在赶赴现场上门处置之前,参加过SARS防控工作的科长叶子锋告诉陈先丽,防控工作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早发现的机会,在给刚抵穗的居民测量体温的同时,也要获得群众的信任,并向他们解释为何要每天配合三人小组体温监测并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安抚大家的情绪。对此,陈先丽牢记在心。

在完成登记和排查的工作后,陈先丽又接到了几个工作电话,还有几户居民需要马上上门排查。等她忙完手头的工作,陈先丽发现已经晚上九点多了,那天还是除夕夜,饭还没有着落。街道工作人员记挂着他们,送来了牛奶和八宝粥,和同事一起吃着这顿特别的年夜饭,陈先丽觉得这个除夕过得也挺好。

速写|海珠白衣战士:战斗在一线,困难与温暖同在

1月27日

“放心吧,我们还会再来看你,保重!”

大年初二早上7点,海珠区赤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苏立智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单位,再一次学习文件和熟悉上门排查工作的流程,一会她将和社区居委及民警同志组成的三人小组上门进行排查。当时物资有限,三级防护物品一般只随身携带,应急情况出现时才会取用。

面对疫情,也不能完全做到不紧张。每次出发前,大家都会竖起拇指为出发的同事鼓劲加油,并提醒彼此做好防护。“放心吧,我们还会再来看你,保重!”苏立智说,面对疫情,每一句暖心的鼓励和问候都让人备感温暖,所以每次入户排查结束,他们都会和居民这样说。

来自赤岗中心的范春梅也赞同把最坚定和乐观的一面展现给居民。范春梅的工作也很辛苦,在没有安装电梯的老旧小区,每天每个组约20户左右的随访任务,“爬楼梯爬到腿脚酸痛,戴着口罩爬楼梯更是气喘吁吁呼吸不畅,眼镜时常被呼出的热气蒙上雾气,边走边用纸巾擦去雾气和汗水,晚上11点回家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无论多晚,他们一定会发条报平安的短信在工作群,让同事放心。

速写|海珠白衣战士:战斗在一线,困难与温暖同在

1月29日

“妈妈,辛苦了,加油,你是最棒的!”

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晚上8点,昌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何春梅正准备和家人吃饭,工作群的信息又跳出来:要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样及配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因离自家不远,何春梅主动请缨,饭没吃就再度回到工作岗位。

从除夕至今,何春梅每天忙着入户排查、健康监测、转运密切接触者、协助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样、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终末消毒等工作,她在新冠肺炎防控一线已坚守了近200多个小时。

蹑手蹑脚地回家,时钟已指向凌晨0点15分。收拾东西时,何春梅看到女儿在睡前留言给她的小纸条:“妈妈,辛苦了,加油,你是最棒的!”内疚夹杂着欣慰一下涌上了何春梅的心头。她说,得到亲人鼓励和理解,让她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

速写|海珠白衣战士:战斗在一线,困难与温暖同在

2月12日

90后“娃娃”成长了

“我们年轻,这就是冲锋的资本,我们团队大多是90后,现在,该换我们保护大家了。”何家韵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名90后医生,也是一位年轻的党员,从除夕到现在,她和她的团队去过高速公路开展体温检测,为寻找密切接触者和转运集中隔离居民,有时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

站长陈晓华一直管何家韵这群90后的年轻人叫“娃娃”。“抗击疫情的战役对于我们基层卫生工作者会是一场持久战,娃娃们在一次次工作受挫时重振旗鼓,士气低迷或者累的时候他们会互相调侃、相互拍照,用90后的方式为彼此打气,所有人都在努力克服着,咬着牙坚持着,他们真的成长了。”陈晓华说。

何家韵表示,疫情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才几年的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比如集中隔离的人员需要转运,会遇到群众暂时的不理解,甚至排斥和抵触,除了上门听取住户的意见还要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有针对性打消他们的顾虑,难度不小。但是他们会努力克服困难,不断在工作中成长。

【记者】傅鹏

【作者】 傅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