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5g網絡需要多少過渡期?4g網會限速嗎?

偶不吃青菜的


第一步:通過 NSA 實現快速部署,用戶數較少時逐步進行雲化核心網改造。 第二步:升級 SA,一張網絡實現 NSA 和 SA 並存。引入 5G New Core 後,可以根據網絡覆蓋、終端類型、業務需求在 NSA 和 SA 之間做靈活選擇。核心網通過軟件升級滿足 NSA 終端和 SA 終端同時使用。 第三步:根據終端SA支持程度、全 5G 業務需求和 5G 網絡連片建設規模等因素,適時將全網升級至 SA 5G 目標網。

所以,SA(獨立組網)才是 5G 佈局的最終目標。


趣事隨拍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全員5G網絡,現在還看不到需要多久,不過按照通信業的發展來看,在整個5G時代,都做不到全員更換5G手機。

移動通信制式交疊,一個制式退網,是非常困難的。

移動通信制式一路走來,舊的移動通信制式的退網,其實還是比較難的。

現在算一下,真正的在國內被全面部署,而且被退出歷史舞臺的,也不過是1G裡"大哥大",電信和網通的小靈通,以及中國移動的TD-SCDMA這三種技術。

大哥大因為是模擬技術,技術過於落後,無法和數字電話兼容而被歷史淘汰。小靈通從最開始其實就是一個"違章建築",這個有些傳奇色彩的2G制式最終因為政策原因而徹底的退網。3G裡的TD-SCDMA這個制式,在中國的通信歷史上是第一個以中國主導的移動通信制式,但是它的商業化成熟度的確是不行,到了4G時代,存在價值已經不大了,所以也就順利成章的退網了。

而其他的移動通信制式,儘管現在中國聯通表示要徹底的退網GSM,但是其實直到現在,聯通也很難徹底的關閉全部的GSM基站,一些2G用戶的存在也讓聯通頭疼不已,聯通的態度也一直在搖擺。

而即使是中國聯通的GSM退網了,移動的GSM也還存在,和聯通相比起來,移動的GSM退網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中國電信也一直試圖推動CDMA制式的退網,從它宣佈5G手機不可以支持CDMA制式就可以看到這點,但是實際上中國電信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現在的情況是,即使是運營商願意出錢,出手機來換取用戶退網CDMA,但是也總會有一部分用戶非常樂於堅守這個制式。

其實對於2/3G的退網來說,目前市場上的各種支持2/3G的相關的設備,比如兒童手錶,也是運營商退網某個制式的攔路虎。

新的移動通信制式問世,取代原來的移動通信制式,也比較困難。

在整個移動通信制式的換代,從2G到4G,乃至現在的5G。其中3G時代,其實一直也沒有完成對2G用戶的取代,進入了4G時代之後(2014年),2G的用戶依然是遠遠的比3G用戶要多。相比之下,4G到是一個發展的非常好的移動通信制式,4G用戶超過2、3G用戶,花費的時間是最短的。


4G是一個運營商大力推廣的制式,它推廣的力度高於歷史上任何一個制式,“辦理4G套餐,贈送4G手機”的運營商廣告,也一度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之中響起。

目前中國的手機用戶,三大運營商一共有大約16.04億的手機用戶,其中4G用戶有12.93億,從數字來看,現在中國的手機用戶已經大部分轉化成為了4G手機用戶。

其實,即使在那些非4G用戶的3.11億用戶之中,也包含了一部分是雙卡雙待的4G手機,但是並不支持雙4G,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剩餘的2/3G用戶,目前主要是一些副卡用戶、老人機用戶,兒童手錶以及戶戶通機頂盒等一些可以聯網的設備使用。

從歷史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即使是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在4G時代,下了這麼大的力度進行推廣,花了6年的時間(2014-2019)也沒有完成用戶全部4G轉換,就可以知道移動通信制式換代有多麼難了。

現實的說,5G用戶的轉化速度是會比4G時代慢一些的。

5G用戶轉化速度慢,其實主要是運營商原因。

  • 第一個就是運營商的5G建設速度制約了用戶的轉化。

和4G相比,5G組網的成本要更高一些,隨著移動通信制式的升級,的確需要建設的基站數量是越來越多了。

而且,5G本身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工程,5G整個網絡結構包括5G無線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邊緣計算平臺等,5G由於系統性能更高,就承載網這塊,也需要運營商投入不菲的資金。

此外,就目前來看,運營商還在等待R16版本的凍結,中國是需要SA組網的,R16版本的凍結會在2020年6月完成,再加上設備商的研發生產,估計要從第三個季度才能開始有支持R16版本的基站問世,運營商也將在第三個季度開始全面的向SA組網演進。

就現在來看,5G建設以及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經過了3/4G時代,不斷擴大的覆蓋率要求,不斷的提速降費,囊中羞澀的運營商面對5G這個"吞金獸"還是有一些力不從心。

  • 運營商是國企,需要接受國資委的領導,國資委是要求運營商有利潤的。

不斷的提速降費,國資委要求運營商利潤增長,這兩方面可以說是相悖的。國資委要求運營商降低營銷成本,但是這種營銷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著運營商拿不出錢來推動用戶換5G手機。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次5G換機,主要還是用戶自購手機入網,而這也是5G轉化速度會慢一些的原因。

4G限速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

運營商並沒有因為5G而對4G進行限速,實際上目前階段運營商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來自於4G個人用戶收入,運營商也不可能自己砸自己的飯碗。

現在4G 網速在部分區域開始變慢的原因,其實是4G用戶流量增速遠遠的超過了運營商建設4G網絡的速度,當前的4G網絡壓力過大,導致了部分區域網速的變慢。

而假如未來部分用戶開始轉向5G的話,由於網絡壓力的減輕,4G網絡壓力下降,4G網速還可能會快一些。

而且,現在運營商也在逐步的取消那些對於網絡壓力最大的"不限量套餐"的辦理,這也讓運營商的4G網絡壓力不會進一步的增長。

總而言之,現在看來,5G用戶完成全部的轉化其實還是遙遙無期的。4G也不會因為5G被限速,現在買4G手機也好,繼續使用4G套餐的也好,其實也都無所謂。不過大概在2020年年底,5G覆蓋的水平會大大的提高,5G手機的價格也會逐步的下降,到那個時候購買5G手機,辦理5G套餐其實也比較不錯。畢竟和4G相比,5G網絡的使用體驗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4G慘遭限速,為5G鋪路”?

近日,一張在微信群中被廣泛轉發的“內部員工關於4G網速慢的應對話術”截圖顯示,8月10日起,4G用戶默認下載速率調整至100Mbps,上行速率75Mbps,但該數字不對客戶宣佈,如遇客戶諮詢仍按調整前速率告知。

網絡盛傳4G被“限速”應對話術,真假無從考證

對此,據每日經濟新聞,三大運營商客服人員在8月19日均給出否認的回答:

  • 一位中國電信客服告訴記者,中國電信並未因為推行5G而對4G網絡進行降速,“目前沒有4G降速的情況”。 其表示,中國電信目前還未正式開通5G網絡,華為、中興等品牌5G手機的上市並不意味著運營商5G網絡的全面開通。中國電信客服補充道,4G網速在體驗感上的降低,可能與區域內基站信號穩定性有關,或是“達量限速”套餐流量使用達到了限速閾值。
  • 中國移動客服也表示,“推出5G(的同時)是沒有降速4G的。 ”
  • 中國聯通方面,客服亦稱“沒有降速”。

三大運營商客服人員均建議網速體驗感較差的用戶嘗試重啟手機、查詢流量使用情況。

02

4G網絡“變慢”的真實原因

當初用2.5G的時候,感覺還可以,但是3G出來以後2.5G就徹底廢了。而到了4G剛出來的時候,原本用著還好的3G網也是瞬間就廢了。如今到了4G至5G的交替,歷史再次重演,這就不免開始令人們產生懷疑了,難道4G網絡真的是被“限速”了嗎?

在國家三令五申推行“提速降費”政策的大背景下,運營商們真敢如此膽大妄為嗎?4G網絡變慢的真實原因,其實是不斷激增的用戶和用量需求,與4G網絡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

一位中國移動高級別技術研究專家表示,運營商絕對不會為了推廣5G,而去降低4G網絡的速度。但他同時分析稱,有些地方4G網速受影響,可能跟業務增長有關,也有可能跟5G建設過程中需要4G改造有關。

“4G要軟件升級,會有多少影響不好說,按說不應太大。但共站建設(在原有4G基站旁邊,設置5G設備)有些情況下還是對4G網速有影響的。”該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道,並非所有用戶感知都這樣,其自己個人感受就不明顯。

關於4G降速問題,通信學專家、知名微博大V@奧卡姆剃刀也做了最新科普,他指出4G網絡減速並不是錯覺,手機(網絡)速度確實降低了,但這不是運營商缺斤短兩,降速問題跟運營商有關,確切地說是跟一項業務——不限流量業務有關。

奧卡姆剃刀指出,在不限流量套餐的資費標準下,大家都敞開了用流量,在家甚至連WiFi都不用,統計表明去年3月份的時候人均容量是3GB,年底的時候人均流量就是6GB了。

奧卡姆剃刀表示,隨著智能手機流量的大漲,基站已經跟不上了,所以大家就一起降速。奧卡姆剃刀稱中國並不是基站數量少,全球500多萬基站中中國就佔了400多萬,其中中移動就有200萬,聯通電信各有100萬,不跟落後國家比,跟美國相比的話——美國只有30萬4G基站,我們也是美國的十倍。

根據奧卡姆剃刀所說,中國的4G基站數量已經夠多了,並不是運營商停止建設、把目標轉向5G,據他了解,三大運營商非常想把北上廣深等熱門地區的4G網速給提上來,但是4G技術的帶寬、覆蓋範圍都是有極限的,我們現在已經觸及到了極限了。要想解決4G到極限的問題,那就需要在CBD等一些核心商圈加快5G建設,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奧卡姆剃刀還表示,很多人認為運營商為了推5G而刻意限制4G速度,其實這是對行業的不瞭解。從盈利角度考慮,運營商是反對升級的,充分發揮舊設備的盈利價值,不往新設備上投資,這才符合其利益。

正如奧卡姆剃刀所言,5G投資巨大,主要是由於兩方面原因。一是5G頻率更高,為實現相同的覆蓋效果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二是就單個基站或終端產品而言,5G要求其配置更多的天線等零部件,這也帶來產品單價的提升。

而為了節約成本,在8月15日召開的中國聯通2019年中期業績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正在積極探尋共建共享新模式,在5G發展上聯通與電信及移動均有洽談。王曉初在提及共建共享時,用詞非常堅決。他認為,5年的5G建設週期,聯通、電信每家通過共建共享可節省2000億元資本開支。

03

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究竟什麼是5G?

我們之前也多次做過科普(史上最強科普 ),但對於5G這個即將到來的新物種還是有些無所適從。

6月6日,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老師好我叫何同學發佈了自己測試學校5G網絡的視頻,一度引發刷屏。尤其是後面作者回顧4G時代到來前,人們對4G的展望與如今4G帶來的實際變化之間的對比,讓更多人展開了對5G和未來的思考。來看看這個5G測試視頻:

5G確實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華為、中興、OPPO等手機廠商紛紛公佈5G手機上市日程表,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聯通也宣佈了5G套餐價格最低為190元。

上週五(8月16日)開始發售的華為首款5G手機,線上線下預約購買的總人數超過百萬人,還有消費者在華為終端官方微博留言稱,開售不到一分鐘就顯示售罄。不過,買到了5G手機的人想享受5G服務,就還需要再等等了。

在中國聯通2019年度中期業績發佈會上,王曉初透露,中國聯通的5G推廣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過渡期,就是從現在到今年11月和12月,這個階段主要以增加5G功能包的形式進行,費用最低的一個套餐月租是190元。

電信分析師付亮在其個人微博@付亮的競爭情報應用上表示,5G正式套餐資費起點較高,原因有三:

  • 目前5G網絡仍在大量投入階段,運營商需要5G流量帶來的營收來覆蓋成本;
  • 當前5G網絡規模有限,過低的套餐資費起點帶來的大量用戶,會讓網絡難以承受;
  • 5G初期,主要還是面向中高端用戶,他們在4G時套餐費用就達到每月幾百元,200元對他們來說並不算高。

此外,對比各個國家的情況來看,5G流量在初期註定不會便宜。公開資料顯示,美國有約470元15G的5G套餐,韓國有約300元10G的5G套餐,芬蘭與德國則有約395元和658元的無限流量5G套餐。

5G真的來了,你期待嗎?


Lans科技秀


全部轉化為5G用戶需要很久很久;我認為4G網有可能會增速。

全民5G遙遙無期

5G網絡建設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算法設計、軟件開放、新材料等各個方面,5G網絡市場成熟還面臨著包括如何設計網絡架構在內的許多技術挑戰。支撐5G的新傳輸技術與組網方式,也將帶來設備研發成本,網絡建設和運營維護等全新挑戰,依然任重道遠。

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對5G有需求,現在5G都商用了,但是依然有很多的2G用戶,他們不需要3G,不需要4G,更不用說5G了。這部分用戶是很難轉化為5G用戶的,套餐資費和手機費用這兩方面就是大問題,即使是不用自己出錢,也會有一部分用戶還是堅持2G,這也是2G遲遲不能退網的原因。

總之,5G也不是用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網絡,而是以新的概念與傳統的網絡形態相結合,並不會導致舊的網絡馬上退網。

4G網速有可能會提升

目前我國4G網絡平均下載速度達到了23.58Mbit/s(2.95MB/s),跟去年第二季度同期相比提升了16.6%,其中中國聯通的4G網速最快,達到了24.86Mbit/s,最低的是中國移動23.23Mbit/s。當前可能有一些區域4G網速開始變慢,原因其實是4G用戶流量增速超過了運營商建設4G網絡的速度,當前的4G網絡壓力過大,導致了部分區域網速的變慢。

5G網絡商用後,運營商將4G網速限制在了300Mbps(37.5MB/s)的話,那麼三家依然還有優化當前4G網速的空間,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也明確表示,會繼續增加4G網絡基站數量,提高用戶網速體驗。隨著5G網絡建設發展,4G用戶也會越來越多往5G網絡上遷移,這樣4G網絡壓力下降,我們使用4G網絡所能達到的網速還會快一些。

總之,現在看來,5G用戶完成全部的轉化其實還是遙遙無期,4G也不會因為5G被限速,打算入手蘋果11不用考慮4/5G問題,想買就買。

<strong>


JN技能管家


目前來說全球還沒有獨立的5g基站,因為基站建設成本高,回報週期長,且目前5g民用暫時還是比較少,按照現在使用狀況估計5年之內都不會完全覆蓋5g,4g之前工信部發文說不會因為5g的到來影響4g網速,個人覺得看看之前使用的3g就知道了,而且從17年以後推出流量不限量以後,4g明顯就降低了網速,


沉思中的小李


通信行業10年從業經驗,專業解釋下這個問題

2019年12月23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上提出要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深化共建共享,力爭2020年底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覆蓋5G網絡。根據以往的經驗,三大運營商的建設進度都能或者超過國家提出的目標。

所以2020年底,地級市就能覆蓋5G網絡。個人判斷,2021-2022年其他城市的部署也會基本就緒,基本上可以全民用5G了。

5G覆蓋後,4G網絡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與5G共存,目前沒有任何消息說到4G限速的問題,也沒那個必要,因為5G的速度基本是4G的10倍,要限速也是限速5G。


埃南


我覺得5g對於老百姓來說是沒太大的作用的,對於老百姓來說4g就夠用了。因為5g的網速雖然快,但4g的網速也不是很慢。而5g除了速度快點之外好像再無什麼優勢!5g主要是在企業應用中發揮作用,物聯網、汽車智能駕駛等將贏來大發展!


銀歡影視合作社


5g全面化,商用民用應該要三到五年時間。現在5g手機剛出,網絡還只是大中城市才有。移動運營商升級5g網絡投資巨大,設備耗電量也大,所以普及是要時間的。




幸福一佳人


全民5G就是吹給文盲聽的。基站建設成本極其巨大,依靠老百姓的電話套餐,根本掙不回成本。移動聯通電信的5G套餐全部都是閹割限速版


鬼才小厲多肉小王子


我認為全民5g至少還要5年時間,因為就目前來看4g在有一些地區都還沒有普及。不過如果是一線城市的話,估計2年以內差不多。

4g不會限速,但是速度一定不如從前。因為5g日漸成熟的時候,就有可能取代一些現在4g基站的位置。現在很多2g、3g網絡都要取消了。就是因為他們基站佔據了好的地理位置,每年還要花錢維護,根本不值。

所以當5g普及的時候,4g也會面臨現在2g、3g的處境,會被犧牲一部分用來搭建5g基站。這樣一來網速一定會變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