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被一本書深刻影響過?為什麼?

程序正在載入中


《傲慢與偏見》和《簡愛》

愛情應該是平等的,而我們的經歷當中,往往是一旦愛了,就再也平等不了了。特別是女人,別看明晃晃地提條件,但是最後卑微的,無條件的,一再一再退讓底線的總是女人。

問題在於,這些非但對於幸福沒有幫助,往往卻成了不被愛的理由,成為分離的源頭。

《傲慢與偏見》裡伊麗莎白沒有因為自己的家境對富裕的大莊園主達西面露怯色,似乎她有一個不會坍塌的精神世界。能夠讓她沒有那麼慌不擇路的力量也許是從她愛閱讀的習慣而來,也許是天生有不隨波逐流的氣質。總之,內在寄予外界的需求越少,從容不迫的高貴就越多。這種高貴不被財富的多少所定義。

而伊麗莎白這種有思想有立場有內涵的“槓精”對於達西來說好像並不討厭,不諂媚,有自我,不畏懼,有定力反倒最後不僅進入一段有品質的愛情,同時也比汲汲營營把嫁人當救命稻草的人過得都富裕。

在家裡的姐妹們為了生計各種著急找金龜婿的時候,她卻坦然自得,遇見動心的人也激動萬分沉醉其中,但是發現這個人的問題也當機立斷,對於一個未來生存所需都存在疑慮的女孩,這種把愛情當做生命的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心態真的太難得了。

確實一股清泉,只是我從360度觀察這個角色,也找不到哪個角度可以獲得這種力量,也許是壓彎的病梅,回到挺拔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總之,這個角色雖好,對我來說還是有距離。

而《簡愛》是中學看了卻在30幾歲才懂的書。以為這是一本愛情書,當我明白它是一本女性成長書的時候,突然具備了一種更加穿透人心,安慰滄桑的力量。甚至想到它都覺得內心動容,被生活擠壓得戰火紛飛的心靈重新湧進一點熱血。

其實愛情的部分在書的第三部分,前面在舅媽家裡飽受摧殘的“火坑”到孤兒學校“虎穴”,簡愛一直都像在升級打怪。

我發現一個人為什麼留下創傷,那是因為曾經美好過,後來開始夾雜不美好,再後來就糟透了,但是對於簡愛來說,從她剛剛有自我意識開始就沒來得及美好,從她有意識開始她都在為生存而努力,活下去的戰鬥從小就沒有停過,這樣的人來不及創傷,來不及憂鬱,她能做的是活下去,但是必須保有人格和尊嚴。

這帶來了兩種影響,一方面她遇到與她一樣藏著黑暗面和滄桑感的羅切斯特時,他那種開口就懟的刺頭樣子非但沒有嚇到簡愛,反而讓她覺得比那些禮貌客氣的人讓她更加自在,因為她太熟悉了,這種“嘴臉”她從小就這麼浸泡式適應過來的,他們的對話精彩得讓人感動。只有兩個心中飽含故事的人才能相見恨晚一見如故,和地位無關,和生命的“戰鬥力”有關,和站在何處理解生命的層次有關。他們相愛沒有疑問和懸念,地位和金錢阻擋不了。

另一方面,即便再愛,也不能為此放掉尊嚴,無論何時簡愛沒有為任何事任何人在尊嚴和人格上退讓過自己的底線,而羅切斯特好像對這一點也有一種神理解。簡愛的平等觀影響了多少人我不知道,但是面對真實的愛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時,大概什麼都不好用了。妥協,佔據上風。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簡愛無比順從,毫無見地,任人擺佈,唯唯諾諾,這種惺惺相惜的故事似乎就失去了發生下去的可能性。她也就是一個庸俗而默默無聞的僱傭家教而已。

幸虧她是這樣一個簡愛,讓我在青春期和人到中年的十多年間,得以越來越共鳴於這樣一個故事,莫愁前路無知己,還好有一本書能說出你心裡在想什麼,足矣慰風塵。



黃連寺苦瓜師父


《平凡的世界》是影響我一生的一本書。

第一次接觸《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學四年級時,每天中午十二點半會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由李野墨老師演播的《平凡的世界》,當時就被我及周圍的同學吸引住了。

由於生在農村,父親在我一歲多就去逝了,留下我們兄弟姊妹四人,最大的大哥才十六歲,母親大字不識一個,全家生活拮据,全憑母親尤其是哥哥姐姐放棄各自上學機會艱苦勞作,省吃儉用供我上學。我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與求學經歷與孫少平有許多相似之處,因而於我產生莫大的衝擊與共鳴。

後來自已上了大學,畢業後有了不錯的工作和收入,成家後也總會想起母親及哥哥姐姐的含辛茹苦,盡力回報對我的養育之恩。後來自己專門購買了一套《平凡的世界》,無論什麼時候,每次閱讀都會熱淚盈眶,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讓我學會了自立自強、包容感恩,懂得了社會有義、親情無價,激勵並促使我積極向上不斷努力,為自己、為家庭、為親友、為社會付出自已最大的努力,在平凡的世界不懈奮鬥進取。


坐看終南山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在看待人生世事也會隨之改變。但有一本書對我的影響卻一直未變,那就是《傅雷家書》。

寒假裡,我和女兒一起讀《傅雷家書》,的確女兒感覺有些枯燥,她很不理解我為什麼會對這本書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呀,我為什麼會喜歡他,而且一直未變。歸根結底是我已經有了文中人物相似的經歷,我讀他時會有一種代入感,我與文中的人物有了情感的共鳴。

記得我初次接觸這本書是剛步入社會時,那時的我也是遠離家鄉來到杭州。剛步入社會時,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菜鳥,除了會讀書,其它啥都不會,更不懂得什麼人情世故。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更是無法解決我的困惑。當我讀到“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無論是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時,我有一種想流淚的衝動。步入社會來的苦悶似乎找到了一個精神的依託,我把他當做一個老父親一樣交流,我喜歡聽他在信裡嘮叨,如提醒傅聰要有計劃地花錢呀,要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啊,還教他如何提高自己……也喜歡看到他渴望得到孩子的消息,也渴望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抑或是自己帶給孩子的告誡。這,這些言語讓我體會到了父親的關懷,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遠在家鄉父母的牽掛,更能體會離家離家時母親眼淚中的諸多不捨。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呀。

如今,我和女兒一起讀時,我想到更多的是如何學習傅雷先生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責任傳遞給孩子,傅老先生真正做到了傳愛不言愛。

父愛是一本書,值得我們每個人人去細細體會。而人生就像是在書中尋路、探索,有這樣一位長者,指引,護航,該是莫大的幸福!

再讀《傅雷家書》,收穫頗豐!


竹影清風20200126


如果是被一本書影響,倒不如說是被一位作者影響。在我上高中時,語文老師特別愛用《平凡的世界》的人物故事給我們舉例子,如果只是一兩次我不會很在意,更不會想著買一本看看。當我在書攤上花了10塊錢,買了一本盜版的《平凡的世界》時,我的整個人生就此開始了變革。我記得我是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把這本書看完的,每天僅有中午的一個小時可以用來看書。從這本書開始,我便看了所有路遙寫的小說,我在他的小說裡找到了我自己,找到了我在外界無法獲得的安慰與鼓勵。當我看他的《人生》時,我彷彿他寫的就是我的人生,而不是虛構的故事。

後來我把珍藏多年的《平凡的世界》好心的借給同事家的孩子了,自此它再也沒有蹤影,這是我永遠也無法忘卻的痛,雖然它僅值10塊錢。


孤影幻痛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非常大。記得那時還是我初中時期,當時學習之餘,同學之間非常就行讀書,所以一本好書相互之間也會借閱,經常是朋友之間在學校門口書店分別花費租讀,再相互借閱。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讀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

一、充分認識了西北地區農村的現狀。瞭解到了貧苦落後的現狀和不甘落後,努力奮鬥的一代農民,而這些農民正是當時整個中國的真實寫照,管中窺豹,對當時整個時代有了一個瞭解,無形中增加了我對大局觀的瞭解,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二、堅定了我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孫家兩兄弟,在當時艱苦的環境下,仍然在努力地向前奮鬥,努力擺脫命運,這種抗爭給我震撼很大。鯉魚跳龍門是美好的願望,但機會不會留給懶惰懈怠的魚。

三、人生之路充滿坎坷。志向,期望,機遇,責任,危險,處處皆有之。孫少平的知音為了深入一線報道洪水而不幸犧牲,本可進城的他為了照顧大哥留下的孤兒寡母,選擇了就在煤礦當礦工。

這本書擴展了我的大局觀,使我學會看問題站在一個不同的高度;磨練了我的意志,敢於面對挫折和挑戰。他們的思想,行為一直激勵著我,讓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前進,不斷進步。




琵琶山小王子


馬雲說,從小到大,自己的功課都很差。18歲時高考失敗,弱小的他做起蹬三輪車的臨時工,一直到某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一本書,路遙的小說《人生》。書中,農村青年高加林的人生際遇,激起了他求學的渴望。1984年,馬雲考入杭州師範大學。15年後,他創辦了阿里巴巴。

羅永浩有一次在飛機上讀書,突然抑制不住的痛哭流涕,好在飛機上噪音大,和他同行的同事沒有發現。下了飛機,同事才問羅永浩,為什麼眼圈是紅的。後來,老羅在很多場合推薦過這本“對自己產生了很大影響,很有可能改變以後的命運”的書:《分心不是我的錯》。它讓老羅正視自己的 “注意力缺失症”,並呼籲社會對這種病症的關注。

馮唐說,他看的次數最多的一本書是曾國藩的《曾國藩言錄》,很多在生活、工作中困擾自己的問題,在這本書都能得到解答。比如,自己想偷懶的時候,曾國藩說,不行,人太懶,要把懶筋除掉。每天要記日記、讀十頁書,再忙也要堅持。某種程度上,曾國藩是馮唐的精神偶像。




分享開心d


《你好,舊時光》

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圖書館讀到《你好,舊時光》,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在心疼女主角餘週週身世的同時,迫切想成為像她那樣的人,性格開朗堅強,思維天馬行空,能獨立完成“主角的遊戲”,一直有像太陽一樣的林楊陪她長大,有大哥哥一樣的陳桉教她路該怎麼走。書我看過很多遍。這本書讓那時候的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每過一段時間,我都會在書裡的不同角落,遇到不同的情緒共振。

有很多個瞬間,只有某個時刻才能看見,像魔法,像路燈下的雪花一下子落滿全身。

想起很喜歡的一句詩“拂了一身還滿”,我其實沒有那種站在樹下,雪落一身 ,拂去又滿的體驗。

但我覺得《你好,舊時光》裡,藏著一場落了很多年的大雪,細枝末節,情緒的微妙變化,鼻酸和哽咽。

字句落滿我的肩頭。

然後我長大,我拂去了曾落下的雪,又遇見了另一片,很多片。

後來還讀了許多其他的書,或許因為如此,如今我已不會在文字裡悲天徹地,看到別人或絕望或傷痛的文字,我不知是該安慰還是該靜默,那都是曾經的我。長大之後無論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都會繼續愛它,就像蜜蜂在山谷為自己種植花朵,長大的人,在塵世為自己種植愛與希望。



Wendy夏夕


《資治通鑑》,是我在高中一年級下學期讀的一本書,這本書是從察右中旗第一中學學校大門口買的,記得那天是個星期六的下午。

一,這本書的內容從奴隸社會末期開始到封建王朝中下期及當時社會生活為背景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以紀年編寫,內容深刻的闡述了家、國和個人情懷等等;

二,當時,看了之後也沒有多大的感觸,因為學生時期的師生,同學情是純粹的,沒有利益的牽絆;

三,經過多年的社會生活體驗,感觸頗深!回想起來有時候好像你就是那個角色扮演者一樣;

具體就不加以評論了,因為他或者就是曾經的你或者你現在的親人和朋友。

只有你去體驗生活才能夠去驗證這本書的深刻內涵!

當然,我們也不能鑽進去而出不來!畢竟,我們生活在當下,還有美好的未來!



水晶之戀G


有吧!小時候看過的一本作文書、那時候在農村沒有電視更沒有手機、遊戲機那都是不可能有的、所以一本作文書顯得格外珍貴!每天沒事的時候看看、上廁所也看、放牛的時候也看、把這本書從頭看到尾都快翻爛了一遍又一遍的看就是覺得津津有味看不膩、這本作文書對我後面的影響確實很大、因為經常看導致我對裡面的每篇作文基本都能記下來、所以小學開始寫作文的時候我的素材就多了詞也多了!小學開始寫作文就經常被老師當範文在班上念所以沒少受語文老師的表揚自信心也提高了、直接導致後來初中高中也僥倖能在作文比賽上拿個二等獎或者三等獎、因為初中高中在班上的名次一般、靠考名詞拿獎狀這件事我覺得希望很渺小了、但是家裡的長輩確實非常喜歡獎狀,每次一拿回獎狀就各種表揚、從小虛榮心作祟的我、就開始利用作文那麼一丁點特長開始參加學校每年的作文比賽三八徵文等等、那時候作文得了獎都會發一張獎狀和一個筆記本、所以每一學期都是在這一張獎狀的保護下輕鬆快樂的度過我的寒假和暑假!


山花太爛漫225


一代人有著一代人的軌跡,這個軌跡有著不可複製的密碼。那年我偶然間遇到偉大的作家路遙作品《早晨從中午開始》。作品如歌如泣,猶如一個孤獨者低吟,如同一個夜行者長嘯,好像一個偉大的靈魂在訴說自己的深處的那些鮮為人知的艱難。

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樣有悖現實的方式開開啟了我的好奇。路遙先生寫作到了深夜,飢餓的節奏開始劇烈。不得已的拿起窩頭和大蔥開始夜宵。一個勤勞的小蜜蜂就是靠著這些粗糙的食糧賴以續命繼續著自己的心靈之旅,完成著不休的創作。《人生》就這樣慢慢長大,《平凡的世界》裡有著波瀾不驚的故事和感人一代的天驕都是一樣的平凡的人。

其實早晨從中午開始也是作者“人總是不斷的戀踐著過去,堅定的走向未來”的忠實表現。他以“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去檢驗著牛一般勞作精神。掩卷沉思,我們在讀到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時,有那個人會想象過這個作品背後有人在做著清教徒一樣努力。我們讀到的文字不是故事,是鮮紅的心血,是作家的生命。

晨起,以此文紀念偉大的作家路遙,感懷人生不易,對影響過一代人的作家的偉大作品致以崇高的敬意。

閱讀後點贊是您最好的運動方式,有助於您健康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