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事业编或者公务员的人,现在过得如何?后悔吗?

解决电脑手机问题


因岗位调动,到了新的单位年龄已经30了,前面排队等着提拔的老大哥还很多,虽然自己通过努力也迅速提拔起来,但是让我分管安全,这个活思前想后不是那么好干,不出事则已,出了问题第一个需要处理的就是我,所以干脆辞职不干了,虽然在体制内各种待遇不错,天天有人跟着屁股后面喊你领导,但是出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的确比在单位干感觉舒服,收入也翻了好多倍,出来一年以后就给老人买了房和车子,这都是在体制内无法比的,但其中的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没有十足的吃苦耐劳的劲头,劝大家还是不要辞职的好。


心静8789


不想干就找退路。能找到更好的就辞,找不到就继续待着。

分享几个案例。

1.省级单位副处长。这个很多年了,处长提拔时候,出现空缺,另一个副处长升任处长,一气之下,辞职。他在外有较多酒肉朋友,出去在一个大企业做,和总裁关系较好,捞到不少钱。现在自己开公司当老板,身价数千万。

2.基层副处长,据说在单位过得不是很开心,和主要领导有点小矛盾,被批评,穿小鞋。一气之下就辞职了。据说后来辗转去了个国企,收入也没得太高,大概心情会舒畅点吧。

3.基层科长。家境好,嫁了个有钱老公。不差钱。工作看起来顺风顺水的,不想干了,辞职算了。想走就走,现在在家当全职太太,没事整点个人爱好,健身,瑜伽什么的,顺便相夫教子,应该开心的。

4.基层小兵。法院系统的,和律师啥的勾搭的挺多的,想干一番大事业,算球,辞职。现在在律师事务所当律师,收入还可以,这行业,也是牛人赚大头,不牛的人平均工资。他度过了最初困难阶段,事业起步。

5.基层科员。基层一般单位的,感觉工作太忙太累,不顺心,家里也没法照顾,算球,不干了。在新经济企业干,工资比原来高点,但是也不太清闲。


Poseidon01


一个亲戚,曾在一个县级市水利局上班,他办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很讲究原则,只要他觉得对的,就会坚持到底,即便是再大的领导,他也敢站出来据理力争。曾经因为工作,闯入正在开会的会议室,人家长的高,口才也好,当面和水利局长吵架,拍着桌子骂的局长哑口无言。当然,人家家里势力比较大,这是后话。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从水利局辞职了。辞职后开始创业,一手创办了太平洋保险公司当地分公司,凭着自己的人脉和关系,硬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一直经营至今。不过,董事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朋友圈经常发的是关于保险的各种消息,每月每年都有任务,肯定是比较辛苦,但物质生活水平相对也高点,目前两套房,开的是丰田霸道,媳妇是检察院的,有一个儿子,特可爱。有次谈到收入问题,他说每个月也就万把块钱吧,比上班稍微强点。当然,做保险,比公务员社会地位要低点,不过人家要在公家单位干,现在也不愁干到个局长级别的当当。至于后悔不后悔,只有当事人心里知道了。你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切实感受。

优秀的人,无论干什么都能干的很出色,因为无论怎样的工作,都需要足够的付出,不要羡慕别人钱挣得多,官做的大,你敢和别人比比付出吗。当然有些人天生就起点高,我们努力也赶不上。选择什么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足够努力,足够上心,足够付出。



头条真是神了,我最近就面临这样的选择。

本人女,大学是普通不知名二本学校,坐标“学而优则仕”的大山东。英语专业,师范类,专业学的一团糟。从上大四就开始准备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类的考试。2013毕业支教到临县,待遇都还不错,2014年考入本县公务员,在特别偏远的乡镇上,离市区100里整。五年服务期,今年正好到期了。

爱人是本县人,在临县工作,对,就是我曾工作过得那个县。不过我俩是2015年才认识,并与年底结婚。本是周末夫妻,日子过得倒也顺心如意。但2017年,爱人调到内蒙工作,每年能回来两三次,每次待十来天不等。并且,2017年我们的孩子出生了。

背景交代完毕。

现在,爱人有个去北京的工作机会,并且能解决我和孩子的户口问题。但不能解决我的工作问题。这个机会,对爱人,对孩子都是不错的机会,关键点在于我,有没有魄力离职。

先说一下我自身的感受,首先,如果爱人去北京工作,我是肯定要跟去的,我可以接受三五年的分居生活,但我决不接受退休前一直的分居。那又有何意义。但北京生活意味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我也不奢望在北京买上房子,(爱人工作地点是海淀区,工作也是类似公务员的,死工资)。再一个是工作,如果去企业,专业相关肯定从事不了,其他的就是一切从头开始了,由老人到新人的转变,由稳定到风险的转变,都是我要面临的问题。毕竟在我们这个属于贫困县的小县城,我跟爱人的工作,收入都还是比较让人羡慕的,也是双方父母所骄傲和自豪的,可以维持我们一个很好的生活状态。但如果到了北京,这些就都变了。

在说一下双方父母的意见:不太同意爱人入京,更不太同意我辞职。一方面考虑到去北京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觉得我辞职有点可惜。尤其是今年公务员招考,我们县一共招收5个人,三个要法律专业,一个定向,另一个乡镇岗位将是几千人争抢的。这也就说明,我的工作是多么令人羡慕。

再说一下身边朋友的意见:辞职,入京。首先,乡镇公务员一点都不让人羡慕,一周连单休都保证不了,没完没了的工作,加班,两天回一趟家,不能陪孩子的无奈,你自己太容易满足,才觉得工作很好,在我们看来,利弊比较一下,就觉得没什么优势。其次,人这一辈子,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北京户口意味着孩子500分上清华北大,这在山东这个教育大省来说,是本科都上不了线的。再次,北京,意味着压力,也意味着更多机会,你去了之后,公务员的工作不好找,其他的,认真做,也会有不错的回报的。

已经纠结了好多天了,不过我早已通知爱人的工作调动,现在在等待结果。也许我本身并不是太喜欢现在的工作,只是为了维持一种稳定而懒得改变。从而也失去了前进的魄力。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内心有点隐隐的开心,好像感觉终于可以逃离乡镇了。最重要的,我不想因为我而拖累爱人和孩子,感觉他们有更好的未来比我自己更重要。

————

关于好多人回复我,说五百分不可能上清华北大这件事,我实在也是不想再懒得一一解释了。首先,这是我同学劝说我的话,不是我说的。只是为了说明北京户口在高考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其次,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各高校,各省市区分数线如何,大家都很清楚,非得扣这个字眼干什么呢?


虎燕1


半途不做公务员的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感触,当然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

我十七岁时,刚出校园就参加全市公开招考(当年称招干,现在称招考公务员)。从几千名应试者中笔试36名(当年录200人),通过体验、政审等环节,侥幸成为一名能穿上“四个兜”制服的国家机关干部,开启职业生涯。

四十多岁时,我又完全离开体制经商,追求另一段人生。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道路,社会向我打开不一样的窗户,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总的说来,忧喜参半。每样选择,都有其中的酸甜苦辣。现在我还居住当年单位分配的公务员小区内,与昔日旧同事还有密切往来,也知晓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变化。对比离开体制的自己,也各有得失,没有产生过后悔不后悔的感觉。

离开体制后的最大收获:体会到更多的人生经历、品尝到更多的人生滋味,今生无悔…











城镇户籍打工者


我毕业就成了一个语文老师,作为女孩子,这工作也算是不错的,稳定,有假期,好嫁人,干了一年我就辞职了,因为我发现我再努力最多变成校长那样,但是校长的生活,根本也不是我喜欢的呀。

那是94年,辞职后,我做过前台,销售,文员,慢慢变成主管经理,

有一段时间,我确实后悔过,那时候我工作遇到瓶颈,每月7,8千,几年了没啥突破,那时候快35了,每天很忙,压力特别大,但不稳定,新来的小姑娘一茬接一茬,我看朋友圈当年那些师范的同学,寒暑假各种旅游,收入并没有比我低多少,旱涝保收特别稳定,我也曾有过后悔的念头,但是转念一想,我的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经历过的故事,会比她们多的多!

现在根本不会后悔了,年轻时积累的那些,已经开始慢慢的给我回报,收入还行,不迷惘对未来很有信心,虽然已经45岁,可是未来有很多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格局,能力,技能上的成长和锉磨,我慢慢变成了我喜欢的样子,当然我那些同学也不错,有的已经做校长了!

选什么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选的路要走完



香水口红控


先上结论:后悔的比不后悔的多,80前的人比80后的人后悔的少,在单位工作时间长的人比工作时间短的人更容易后悔,学文史及商科专业的比学理工农医专业的人后悔的多。

分享两个案例,真实的故事。

一、

2011年和我一起考入目前单位的一个前同事,女性,在工作两年后因为嫌弃目前所在的地方太偏僻,薪水不够高以及一些其它的不公平因素,因此离职了出去。

当时辞职的时候我也是非常羡慕的,因为当时我在单位工作也挺累,加班无休无尽,薪水不够高,又是小县城,哪里有北上广深好?

但是当时我父母却劝我别出去,说我是男的,人生没有女人有那么多退路,因此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我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在单位待着,这一待就待到了现在。

那个离职的女生后来去了长沙,在长沙工作了两年又去了深圳,学的是会计专业,离职后工作和在我们单位差不多,依旧是加班无休止,而且还缺乏单位的稳定,除了去了大城市,还真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去年结婚怀孕了,还离职回家生小孩,现在当着全职妈妈在男方家那边带着小孩。

今年过年我和她短暂的聊了下天,也没有问他是否后悔,但是从她说个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道:“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工作嘛,在哪里都一样,反正累,成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两个字”。

二、

在21世纪初,也就是2003年左右,国有四大行曾经发生过买断工龄这件事情,具体原因是什么因为那时我还小,所以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是在银行大院长大的,因此我有一些认识的叔叔阿姨便是买断了工龄,离开了体制外出谋生去了的。

这些叔叔阿姨混的好的还真不多,因为他们在国有银行待了大半辈子,又大多是高中大专学历,在2003年那个时代,本科生已经慢慢成为主流了,他们这群年纪四十岁以上,学历也不高的,哪里能够在职场混出了名堂来。

到现在,他们许多已经在社会上摸滚打爬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了,真正混的好的基本上都是利用银行关系,搞到点贷款去炒房了的,其他的大部分都是沦落为在大城市当保安,有些甚至去做传销,身陷牢狱之灾的。

你想要了解这些事情,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搜,前几年买断工龄的人上北京告状的比比皆是,这几年随着有些人陆陆续续的退休,这股浪潮倒是减弱了不少。

说了这两个案例,就是想给你提供参考,离职需要有个详细的职业规划才行,而且外面的世界并不比在体制中精彩多少,不要被网上一些所谓的离职后年薪上百万等故事欺骗,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在社会扮演的角色都是无足轻重的,因此每走一步都要考虑清楚,对自己负责。


肥宅观天下


我是一名辞去事业编制在外闯荡的人,还有26天就是辞职一周年纪念日,很认真的说一句,不后悔。

大学是护理专业,毕业后考完了护士资格证没到二十天就参加了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一路披荆斩棘结束后被分配至老家的一个镇卫生院,朝九晚五的工作开始。所以我跟您一样,也是18年考入事业编制的,然后也驻村扶贫过,但是后来时间久了,就觉得很迷茫。现在回头想想我迷茫的原因,第一,我所从事的工作并非我自己喜欢的,第二,我知道这是一份毕业就能看到四十岁生活状态的工作。所以我选择了辞职,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当时可以说遭到了家里一众人的反对,觉得很多人挤破头都像待的地方,为什么偏偏就是我待不下去,还叫来了很多亲戚以及亲戚的高学历子女来劝导我,那些比我优秀的哥哥姐姐毕业后都一门心思考试,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一个女生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婚姻生活等等。但是当时我眼一闭也就辞了,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的开始外出打拼,直接去到了外省涉足了一份我并没有经验的工作。其实兴趣是第一老师我相信,这份工作我很喜欢,所以最长的时间我连续上过将近一个月的班没有休息过,可能非常辛苦,但是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我学习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工作中每一个挑战我都愿意去尝试。用三个月的时间在第一家公司证明了我的能力之后,我换了一份工作,不仅仅涉足运营还开始做销售,短短时间我的文章发到了报纸上,我做的画册被印了上万册供全公司销售人员外出谈生意,我制作的案例被集团总部当做模板,我的策划方案被领导在四五百人的大群里夸奖,那一刻我知道,我那个时候切断所有后路的决定是正确的。也就不到一年时间,我学到的东西比我从学校到毕业辞职三四年学到的都多,我的薪水也是根据我的能力上涨,再对比我毕业那两年的工资翻了不止一倍。

每个人想要选择的路都不一样,我只是剑走偏锋选择逆流而上罢了。如果要辞职的话,就要做好迎接所有压力的准备,这个社会,只要你是真的为自己争气,就没什么苦是吃不了的。这一年我家里人都很提心吊胆,动不动就给我发一些招考通知,说不行了就回来考试,但是我就是用自己一次次的进步和成绩回馈给家里,你能尝试别的不可能,就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后来当我做出了成绩的时候,那些劝我安稳上班的亲戚立马还是换了一个画风的说,年轻人还是要多出去闯闯,我也就不在多说什么了。还是根据个人选择,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话,是完全可以试试的。


青柠芒果小姐姐


你18年刚进体制,才一年不到,有迷茫期,有点不适应甚至有失落很正常。你现在如果想辞职时间上还是很好的,但是有的地方好像室友服务年限,辞职是要交违约金的。等你在体制内工作几年后,你在社会上工作的能力基本就报废了,一般普通的工作人员几年后,你除了处理文章、应对检查能力增加,你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基本忘了,你说你去找工作从头开始,你说公司老板是愿意培养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培养一个工作几年的老油条。

据我所知,很多有专业技术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或者有一定职务的人辞职之后是不后悔的,但是大部分普通工作人员辞职后是后悔了的。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在哪里都能混得开,而且在社会上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多劳多得,天天只要做好自己技术工作就好,能力也提升快。有一定职务的人,人脉广,辞职后也还是做老板或者管理人员,这一类人也过得不错。大部分普通人员出来如果创业成功还好,不然也还是帮人打工,过得可能还是不太顺心。

你可以试着适应,做一行爱一行吧。


我是皇皇


分享点感受:

我的经历,本来在北京一家二级医院干的挺好,2011年老家招事业编,熬不过家里人劝说,考录后已经在乡镇政府工作8年有余。

刚入职也知道官场不好混,没想过求什么前途,心想挣得不多,轻轻松松也挺好。

自从2015年10月2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太清楚了。正过国庆节放假,单位通知上班!一次经历了2年全覆盖,2年驻村扶贫,其中经历,一言难尽。

全覆盖:所有干部5加2,白加黑,驻村。上头一天一报进度,三天一督导,所有干部一两个月没回家正常现象,所有干部一边推进工程,一边应付各级还原督导。上头文件什么大兵团作战啊,歼灭战之类的军事术语都用上了。

精准扶贫:乡镇领导更是如临大敌,生怕丢了乌沙。新一轮驻村开始,白天走访入户,晚上整理档案,12点之前不让休息,群里通知不停的响,各种报表,档案,返工再返工。成车的档案一点不夸张。压力大的,有个科:分五个一批,疯一批,傻一批,离婚一批,病一批…

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班几点成家常便饭。每个干部都有十几个到二十个工作群。一天到晚不停的有通知,活永远干不完。通知不分上下班,周末,只要群里一响。都是马上就报。我现在微信一响,心惊肉跳。

唉,想辞职,现在社保不和职工在一个池子,能不能自己交也不清楚。正在挣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