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按职称加工资好还是按工龄加工资好?

宅心13


单纯按工龄算工资,将会使员工缺乏学习提高的动力。单纯按职称又打击了大多数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工资中应该含有两个部分,一是工龄工资,二是职称工资。但发放比例都不宜过多,因为不能体现工作成绩和做出的贡献。

1.现在发放职称工资的单位一般是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还有一些大型民营或私营企业,其他中小企业很少发放职称工资。职称的评定一般要有一定学历,工作一定年限后,部分行业职称通过考试来获得。和工作成绩有一定关系,但熟悉的人知道,职称的评定和工作成绩关系并不大,职称高在很多单位中可以代表知识丰富,而不能代表工作成绩或做出的贡献。

2.没有职称或职称低的朋友一般学历比较低,但工作在所在的岗位上并不会差。如果有职称的朋友和没有职称的朋友做着同样的工作,应该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这时候职称工资可以少发或不发,加工资的话尽量按照工龄计算。

3.其实工龄工资和职称工资都不能代表个人能力和对企业所做的贡献,有些人评上了高级职称或工作多年以后,工资比年轻人高出很多,工作成绩或努力程度有时候比年轻人差不少,造成很多人不求上进,一味追求职称。

4.所以,工资发放尽量按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发放,加工资可以按照工作成绩加到绩效工资里面,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够更好地提高成绩,提高公司效益。

5.当然,为了尊重知识发挥职工的工作经验,职称和工龄工资也要发放,但比例不宜过大。


日出1218


按工龄加工资更显得公平,而职称只能是可以查考。因为有些人为了职称评审,工作吊儿郎当,整天魔在图书室、电脑上抄袭资料,编造论文,应付考试,虽然职称拿到了,技术水平却是一般般,我们单位这样的例子就有好几个。前些年,堂堂的副主任医师,连糖尿病的常规治疗都不会,医死人。还有个靠拍马溜须爬上副主任医师的,一心一意搞些什么“科研成果——乙肝散”,没有做任何药物病理实验,也没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和批文,买些空心胶囊、压片机、淀粉什么的,在几间简陋的房间里,招几个家属工“生产”制造假冒伪劣药品。


手机用户4598369873


提出这种问题,本身逻辑就不够清晰:其一,职称和教龄,不仅没有逻辑的冲突,而且相辅相成,职称,几乎也和教龄成正比,简言之,职称高者,往往教龄长;其二,无论按照那种方式权衡,无疑都是优劣互见的,没有哪种绝对的好,无非两权其利取其重而已;其三,事实上目前的增加工资,是两者兼顾的,有职称增补工资即职称工资,也有年度增补工资,即自然晋级;其四,权重职称工资,至少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不是大锅饭混日子,试想如果教的好与不好一样拿,纯粹的多你媳妇熬成婆,不奖优罚劣,年轻人哪还有奋斗的目标;其五,不要老盯着高职称者的那点好处,那既是对他以前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他从业者的职业导向。


菩提.尘埃


个人观点:按什么加工资我认为是要取决于企业的薪酬支付逻辑文化,没有哪种更好,只有更合适,笔者认为这两种都不太好。

1、工龄工资

工龄工资支付逻辑强调员工与企业的一体化,打造发展共同体。企业认可员工的长期贡献,员工因为长期贡献而获得更多回报。因此工龄工资支付在日本企业比较突出,员工也比较稳定。中国国有企业有工龄工资,但是工龄工资比较低,没有相应价值。民营企业往往强调结果文化,因此即使有,往往也是100元/月左右,在整个薪酬结构中占比非常小,作用可有可无。

2、职称工资

目前国内薪酬支付主要基于员工能力、贡献。目前越来越强调贡献,尤其在民企,更多是基于业绩与绩效。能力工资更多在一些强调研发与技术的岗位,职称工资可视为是能力工资里面的一个重要评价依据。

3、事业单位现状

比如教师这个行业,高级、一级、二级教师差异比较大,其实教师这个岗位目前更多是基于能力支付,职称是衡量能力的一个重要纬度,因此,工资结构中占比比较大。但这是否合理呢?很多老师往往是年富力强,付出最多、成长最快、家庭压力最大时候拿的少,到老了,付出不一定有那么多,能力也不是一生中最好时候,但是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职称评定,工资反而是最高,这种现象我认为需要研究分析。

事业单位或者非盈利机构,这两种工资支付都有很大的比重,但我觉得需要研究调整。

小结:这两种工资支付方式这企业中都不太突出,不作为重要衡量依据;但是在事业单位这两种方式可能是一个主要支付方式,但需要研究调整。


成哥说


按工龄是对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职称是假的,有些走关糸,通人情,什么都干不来还专家


用户4612581424408


当然按工龄加工资是普惠大众的好事情。如果按职称只是少数人的福利,不赞成!


枫叶觉慧


本人观点,按职称加工资公平,象超及技工,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沒有一定知识做不出好的东西,所以叫工程师。工龄再长没有技术只能按生活水平待遇,要与职称比差的不是工龄而是本领,谁有本领职称高待遇就高,工龄在长也只能随社会水平来提高,不会有特殊的。


谈古论金923


按工龄加工资最合理,体现了参加工作的年限,而按职称加工资既不能体现工作年限而且有许多所谓职称是假的,不是真才实用的技术人才.特别在八十年代恢复职称时有许多不具备职称的人都拿了个所谓职称。所以我赞成按工龄加工资合理。


猴叔6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立场不同也。个人认为最佳方案是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由各省统一制定,每年根据各省的财力调整一次,其它的由企业或单位制定,交社保也统一按基本工资的百分比必交,消灭退休金双轨制,纳税部分为职务工资+绩效工资。


灵光常现


还是同意工龄,这样最好,按职称有点欺负人,工资差距太大,本身临床大夫和后勤差距就大,按职称更大了,总之职称只不过是个级别,同样是工作者,为嘛呢?临床本身灰色的就多,具体不一一详说,都明白,[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