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沒上底肥用什麼化肥最好?

拋去煩惱5


種植玉米最好放底肥,不施底肥不利於玉米苗的生長,缺失底肥的玉米苗長勢緩慢,植株泛紅色,會影響最後的產量。

如果是因各種原因種植玉米時沒有上底肥,那麼等玉米苗長升3一4片葉的時候就要及時追肥了。這時可用尿素來進行施肥,將肥料施放於距離植株6一8釐米左右的位置,並覆上土。肥料不能太靠近玉米苗,否則會造成燒苗。

除了用尿素進行土壤追肥外,還可用葉面肥追肥,我們這裡一般用磷酸二氫鉀做葉面肥。每間隔15天左右噴施一次,一個月噴施兩次即可。一個月後看苗長的情況決定是否還需要噴施葉面肥。

種植玉米最好是施足底肥,底肥一般用農家肥為最佳,如果沒有農家肥也可用磷肥等做底肥。不施底肥對產量是有一定影響的,我們家種了幾十年的玉米,我們對不施底肥造成的玉米減產深有體會。以上僅代表我的觀點,僅供參考。


蘭家二哥


在我們農村種玉米時一般都是要使用底肥的,關於底肥的使用,在我的記憶裡,過去和現在是有很大的變化的。

我小的時候,農村種地都是以農家肥為主,其中主要包括人糞尿,豬糞,牛、馬、馿、騾、羊糞,雞、鴨、鵝糞等。人民公社時期堆積綠肥也曾經風靡一時,那時,隨時隨地就有可能看到社員們堆積的綠肥。

我們村由八個生產隊組成,每個隊都有一個佔地很大的糞場,糞場有專門人員管理,負責將各家的人糞尿收集起來,然後在糞場裡用提前預備好的泥土攪拌堆積備用。那時的備用土堆和糞堆經常就和個小山似的。春耕之前,小車隊便會及時的將這些土糞和別的地方的各類糞肥,及時的送到需要耕種的莊稼地裡,下面就是勻肥和揚糞,然後再就是耕地,再待到適宜的農時,墒情好的時候就可以播種春玉米了。那時,玉米的追肥,最好的肥料就是尿素,當然還有銨水,硝酸銨、氯化銨、硫酸銨、碳酸氫銨等。

後來隨著人民公社的轉變,大包乾變成了社會主流,人們的自由化程度增加了,用肥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農家肥用的越來越少,化肥用量則逐年增加,化肥的價格也水漲船高起來。底肥先是用尿素或者磷酸二銨,以後又都改用複合肥,到現在一直還是這種用法。用尿素和磷酸二銨作底肥,一般在幼苗期、大喇叭口期都要追肥,當年都是用的銨態氮肥,優點是長勢好,產量高,缺點是氮肥過量,會促使玉米秸稈虛旺生長,不經風吹,易倒伏。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複合肥的優點逐漸的為人們所認識。種玉米用複合肥做基肥,又成了一項新的技術措施。有人實驗過,畝用一百斤複合肥做基肥,即使在生長期不追肥,產量依然很高。但也有不少的人還是不放心,在大喇叭口期,還是用尿素追肥。我喜歡每畝用六七十斤複合肥做底肥,然後在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因為這樣一般不會燒苗,化肥的一次用量如果過大的話,很有可能引起燒苗。

在實際生產中,不使用基肥的情況一般是不可能的,因為農民們都深深地懂得種玉米施用基肥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使用基肥的話,那你在玉米幼苗期大約二三十公分的時候一定要使用一定量的速效氮肥,大喇叭口期再使用適量的高效速溶的複合肥,配合有效降雨,效果一定會很好。

這幾年也有人用藥泵往玉米田裡打衝施肥來追肥,據說效果也不錯,這個我一直沒有實驗過,不敢妄下定論。以上是本人的一點小小的經驗,若有不當之處請師友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中午的太陽177


玉米,我們這兒叫苞谷,是除水稻、小麥外第三大產量的糧食作物,適宜我國絕大部分地域種植。它生存力強,易耕作,它清香甜口,可主食亦可零食,老少皆喜。也是各類飼料配方的主要原料之一。


玉米又分為春玉米和夏玉米。春玉米播種時間在4月份,到7月中下旬可收穫,夏玉米在6月上旬播種,到8月底——9月上旬可收穫。

種植玉米遠沒有水稻、小麥那樣嬌氣,只要施足底肥,施好拔節、穗肥即可。如果種植玉米沒施底肥,怎樣做才能保豐產豐收?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種肥。1,拌種,將腐殖酸、生物肥及微肥完全溶解後均勻噴灑在玉米種子上,邊噴邊拌,完全噴透,陰乾後播種。2,浸種,將肥料稀釋成一定的濃度。將種子放入浸泡10——12小時後撈出,陰乾後播種。

二,追施苗肥。在底肥不足的情況下應及早施苗肥(見玉米4——5片葉),施用量應占全年用肥量的15%左右,高產田與瘦弱田的施肥量可酌情增減,原則:植株既不能弱小,又不能長漂。

三,追施拔節肥。此時雄穗分化開始,雌穗分化準備進行,對養分需求量不斷增加,在拔節10——15天時(7——8片葉),做到早施,足施,一般施肥量佔全年總量的20%——30%。高產田適當控制施肥量,在底肥不足或田塊瘦弱,植株弱小的情況下應早施,多施(6片葉時進行)。



四,追施穗肥。雌穗生長錐伸長期至抽雄穗前期10——15天(10——11片葉),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很旺盛,對肥料養分需求量特別大。此次施肥量是全年50%左右。如果夏玉米只施一次肥,應在植株8——9片葉時進行,不能太晚。

五,玉米在生長期對氮、磷、鉀的需求量為:一般100kg玉米籽粒需氮3——4Kg,磷1——1.5kg,鉀2——3Kg。比例為:2.4:1:2.1。


施肥方法為:距離植株7——10釐米處開挖10釐米深度條溝或坑穴,將肥料定量施入後覆土即可。

玉米各生長期施肥原則:1,前輕,中重,後補。2,深施,條施,穴施。


青山綠水農耕情


玉米是一種營養豐富及其常見的農作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種植,只是我國南北地區的溫度差異,種植的時間不一。

雖然玉米比較容易種植,任其生長也不成問題,但要達到品質優良、高產高收,也不是件輕易的事。不過只要瞭解掌握它的生長習性,合理施肥讓玉米充分吸收營養,還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由於北方氣溫偏低,種植的時間要稍晚於南方,但追肥的時間不宜過晚,因為玉米所需營養較多,及時施肥補充養分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施加足夠的底肥也至關重要,也是為來年的穩產增收奠定基礎。但如果因種種原因沒上底肥,必須要追肥兩次,讓玉米在生長期間能吸收充足的營養。可在原有底肥每畝追肥20公斤左右尿素的基礎上,觀察玉米生長趨勢的強弱增加5公斤左右的尿素,來彌補沒有底肥的不足,並加入生物菌肥1公斤左右,可以促進玉米根系的發育,促使玉米能夠提前成熟。還要適量追施氮肥、磷肥和穗肥,按照均勻比例10公斤左右一起追施,來補充其它微量元素。

兩次追肥的時間分別是玉米生長5~6片葉和11~12片葉,由於玉米根糸發達,要把調配好的肥料均勻施入先挖好15cm左右深的溝內填埋,距離玉米8~10cm之間為宜,避免太近肥效傷極根系,或過遠不利於全部吸收,並適量澆水溶解更於充分吸收營養。

為了玉米的更好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在抽穗期灌漿期,應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溶入50公斤水,對玉米葉片的背面進行噴撒,主要是防止缺粒增強玉米的飽滿,達到創收的目的。

對玉米實施合理的施肥才會高產高收,建議還是施加底肥更為穩妥,再進行一到兩次的追施,這樣也能確保玉米的豐收。9




農夫與盆景


可以說在玉米的整個生長週期肥料需求始終存在。玉米是喜歡肥料的,尤其在生長期和花果期,充足的肥料能讓玉米長勢好、果實充實,從而使產量提升。很多農戶在種植初期就對土地進行一次紮實的投資,給予土壤充足的底肥,以保障今後玉米的茁壯成長。可是玉米如果沒有底肥該怎麼呢?首先不要著急,只要在種植後及時的追肥、補充玉米所需營養元素即可彌補。

玉米沒上底肥用什麼化肥最好?

底肥關乎著玉米幼苗期的成長,能為玉米前期生長提供充足的動力,因此沒有施入底肥,首先要在幼苗期及時補充,此後在授粉期、坐果期經常追肥。通過這三個階段的補償就可彌補未上底肥的缺陷。

①幼苗期底肥補施

幼苗期玉米生長較快,這個時期玉米對氮、磷、鉀、鈣、鋅等元素都有需求,因此可用生物有機肥、氮磷鉀複合肥、過磷酸鈣和尿素混合施入以補充基本營養需要。

●具體做法:在玉米葉片長出12片或者植株高40-50公分時,通過玉米根部挖溝埋入肥料的方式進行施肥。挖溝深度15-25公分,將肥料混合埋入,然後蓋土。

●肥料用量:每畝生物有機肥300-50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30-50公斤,鋅肥2-4公斤,尿素5-1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

幼苗期追施底肥之後的20天,可再進行一次追肥,用尿素即可,每畝用量10-15公斤。也可觀察玉米長勢,減少用量,避免燒苗。

②花果期追肥

玉米通過生長期以後便進入花果期,在授粉前後是肥料需求的重要時期,而果實期往往需求就不再那麼大了。因此在授粉前要對玉米進行追肥,用尿素即可,每畝20-30公斤。此後20-30天內再追加一次複合肥即可,用量每畝30-50公斤。

總結:通過底肥的補施以及後面的的追肥,能保證玉米生長的營養供給,也就不用擔心沒有上底肥所造成的影響。


玖月木兮


玉米沒上底肥,用什麼化肥最好?

要想玉米田高產。施肥很重要。不僅要把控好時間,還要把控量。玉米施肥,施足基肥,適施種肥,早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補施攻粒肥。

因為玉米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多種礦質營養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鉀次之,磷居第3位。

因為題主說玉米沒有上底肥。雖然沒有施底肥,但是做到其他時段的追肥做到位,產量影響不會很大。

(注意:很多地區玉米種植只追一次肥。那麼應該在小喇叭口期,也就是玉米8~9個月左右進行。追肥時,應拋埋深施。肥與苗的距離應保持在7~10釐米,施肥後風言,以提高肥效。)

①種肥的作用主要是作用於種子。促進種子的萌發以及前期的生產。能夠有效的減少種子以及幼苗的生長時間。種肥應當以速效氮磷鉀肥和優質腐蝕的人、畜、禽類糞尿為主,但使用量不宜太多,一般每畝可食用硫酸銨硝酸或氯化銨5~7.5千克。尿素中的縮二尿容易傷種子,用量要少些,每畝最多不超過4千克。用氯化鉀做種肥,每畝用量最多不超過7.5千克。氮磷鉀複合肥或磷酸二氨作種肥最好,每畝可用10~15千克。施種肥可開溝或大穴撒施,並與土攪拌一下再播種,要做到種肥隔離,避免燒壞種子,尤其是尿素和氯化鉀,做準備時更要注意。

②在拔節期,追攻杆肥。此時葉子5片,致欺騙展開也是熊肺生長的時期,同時也是施肥的最佳時期,水肥充足是促進植物生長茁壯的關鍵,所以也確保水肥充足的管理。

③大喇叭口期,追攻穗肥。植物營養生殖和生長同時階段,玉米葉子大概是11片葉子展開,此時植株也已經長到60%左右,雄穗也開始分化,這時是形成穗粒重要時期,此時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也可以增加一點鉀肥,水肥充足能夠供養玉米穗粒養分,如果水肥不足,有可能導致只長植株不長碎穗粒導致減產。

④抽雄開花期酌情補施粒肥。熊歲養花期,玉米授粉後竟敢停止生長,此時施肥固然重要,還要注重水的供應,防止乾旱,保證後期水肥充足,延長葉片的供養養分時期,利於合成養分運轉儲存,從而達到穗大粒飽的增產效果。

⑤杆肥,穗肥,粒肥。三次追肥各佔總追肥量的30~35%,50%, 15%~20%。


農家山水山水農家


大家好,我是來自河南的老趙談三農,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在家鄉玉米的種植經驗,也期待您能給我鼓勵+點贊+關注哦!原創文章,歡迎分享,抄襲必究!

看到此題,作為玉米種植戶,心拔涼一下。施底肥是保證玉米生根出苗的重要階段,如果田地的水分與土壤養分足夠的話,後期再進行追肥是沒有很大影響。但遇到土壤貧瘠的情況下再犯上這種錯誤,那麼就會導致玉米根系不發達或者出苗率降低。所以肥料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沒有玉米沒有肥料,如同空氣中沒有氧氣,一定會造成玉米發育不良或者直接出現不出苗現象,所以我們要重視底肥的重要性。那麼如果真的如題主所說玉米沒有上底肥,要用什麼化肥最好呢?作為從事二十來年的玉米農民,我頗有自己的辦法,下面由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實際種植經驗。

在前期文章我們已經討論過玉米生長需要用尿素還是複合肥,我在文中也給出了答案,用尿素和複合肥相結合的方式會使玉米生長得更好,但非要說是哪種更好,我的建議是用複合肥,因為複合肥含有氮磷鉀等元素的營養成分,能及時補充玉米各階段生長的營養需求,能使玉米杆更壯,葉子更綠,抽穗結粒更飽滿。那如果玉米沒有上底肥,用什麼化肥會更好呢?作為資深的玉米農民,我建議應該分階段來探討這個問題。

玉米生長階段側重點施肥種類

玉米生長分為三個大的階段:苗期,穗期及花粒期,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玉米最後的收成,所以玉米農戶應該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以便造成玉米減產。

1、苗期追肥

磷肥:玉米種子基本在3-10天會開始生根出苗,此時我們必須迅速進行施肥,最好用磷肥進行施肥,這樣才有助於根系穩固紮根,不然只會造成幼苗缺少營養,生長緩慢,葉子會變黃。建議進行開溝施肥,隔兩行挖一道溝即可,將磷肥放進溝裡,用土壤蓋好,並澆點水即可。因為此時玉米的根已具備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了。另外還要加點尿素,大概每畝在30-35公斤即可,這樣可以充分保證玉米苗期的營養所需。

2、穗期追肥

鉀肥:穗期是決定籽粒數量、飽滿及粒重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候需要大量的水分來補充,同時是需要充足的養分來滿足生長。在這個階段,我們通常是用施鉀肥來補充養分。因為鉀肥的營養成分很高,可以改善玉米的不良症狀,如長勢較低、葉面較小,秸杆瘦弱等現象。所以此時追肥可以達到“固化杆,固化穗,固化粒”豐產目的,我們要在以大喇叭口期為最佳時間,施肥結合中耗培土,正常在兩行玉米中間的20CM進行打土溝,把鉀肥放入土溝裡再覆土即可。

3、花粒期追肥

磷酸二氫鉀:如果在穗期追肥不足,很容易出現脫肥等不良現象,從而會出現後期玉米飽滿、玉米粒重等問題,繼而造成減產。所以在花粒期,我們要施磷酸二氫鉀,濃度大概為0.4%,正常每畝在100公斤左右,這樣才可能確保玉米結粒營養的正常需求。

總之,玉米種植在沒有上底肥時,一定要做好後期各個階段追肥工作,這樣才可以充分保證玉米的生長。當然除了追肥之外,我們還要中耕除草,防控蟲害等,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玉米各階段的生長週期應與不同類型的肥料相對應,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分開追肥。

我是老趙談三農,一名樸實的農民。歡迎關注我,有幸與您一起探討種植相關經驗,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記得點贊並轉發讓更多人共同學習探討哦!

老趙談三農


玉米種植大部分情況下是需要施足底肥的,因為玉米底肥佔了總施肥量的70%左右,夏季玉米有些是直播在採收後的花生地,這些花生地土壤肥沃,所以在直播玉米時可不施底肥。

玉米沒施底肥用什麼化肥

玉米沒施底肥的,在苗期第一次鬆土時應用氮磷鉀三元複合肥追肥,複合肥屬於釋緩型肥料,肥效釋放是緩慢型的,持續時間長,能達到70天以上,在沒施底肥的情況下,用複合肥代替是最好的選擇。

在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追肥,用尿素、磷酸二銨、氯化鉀,這些肥料肥效迅速,能滿足大喇叭口期這個快速生長週期對養分的急切需求。土壤偏酸性的,儘量避免施入硫酸銨、硫酸鉀這些酸性肥料,因為玉米是喜微鹼性土壤。

玉米進入孕穗抽雄期,用磷酸二氫鉀噴施,磷酸二氫鉀含有大量的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能滿足孕穗抽雄期植株對磷鉀兩元素的大量需求。

玉米進入穗粒灌漿期,還是繼續用磷酸二氫鉀噴施,這時期磷鉀兩元素能讓玉米粒發育得飽滿大粒。

玉米沒施底肥在大喇叭期最好施入一次有機肥料

除了施化肥,在大喇叭口期這個準備孕穗的週期,如果沒施底肥,最好用豆餅肥這個有機質豐富的肥料補充一次有機肥料,因為種植上講求有機無機相結合,這樣種植出來的農作物長勢才好,果實質量也好,可將豆餅肥發酵後培土施於玉米根部外圍。



【南粵新農人】每天分享各類農業種植知識,歡迎朋友們關注,喜歡本條內容記得點贊鼓勵下,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在農村小規模種玉米一般農民選用家畜肥料用於底肥。

當然在玉米生產中,有機肥的使用起著很大的作用,有機肥含有多種養分,並且養分的有效性高。它不僅含有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含有各種微量元素,另外在有機肥中,氮素是以有機態氮為主,其中很多都能被玉米直接吸收。施用有機肥,除直接增加土壤養分外,還能增加土壤酶的活性,提高玉米的吸收促進玉米快速長。

玉米是喜硝態氮肥的,容易吸收硝態氮,如果銨態氮太多,反而會使植株受到傷害,玉米田土壤普遍缺氮,因此氮肥施用量大,肥效也較高,但是在玉米生產上,氮肥的增產效果是在不缺乏其他營養元素的情況下才能表現出來,因此要做到玉米營養平衡施肥。

最後,鉀肥是農作物必需的三大營養元素之一,又是玉米生長髮育需要量最多的養分之一,當然種玉米也需要科學加經驗才能種好的。





新農村粟哥


玉米沒用底肥上什麼化肥好?

玉米是一種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在施肥時一定要根據玉米需肥規律,科學施肥。

如果沒有施基肥,應注重追肥。

追肥應以氮素為主,於苗期、穗期或花粒期進行。在拔節期追攻稈肥,大喇叭口期追攻穗肥。



施肥技術要點

1、玉米播種前應施好基肥

基肥主要是有機肥+氮磷鉀複合肥配合施用。一般用平衡型複合肥 20公斤,加中量元素過磷酸鈣30~40公斤,再加硫酸鉀5-6公斤。同時也可以加入鋅、鉬、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2、追肥

苗肥

苗肥是玉米定植後施用的第一次肥料。

一般是在玉米植株5~6片可見葉時追肥。

苗肥用量約佔追氮量的30%左右,一般在定苗後至拔節前追肥。

這個時期施用的追肥可以為玉米穗大穗多打好基礎。一般可以每畝追肥尿素 3~5公斤。



穗肥

穗肥是指玉米在雄穗抽出以前10~15天,可見葉12~13片時所施的追肥。

這個時候是玉米雌穗小花分化盛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及時追施穗肥可顯著提高玉米產量。

穗肥一般氮肥佔總施肥量的50%~60%,一般每畝穴施或條施尿素18~20公斤,硫酸鉀3-4 公斤。

巧用葉面肥

葉面肥噴施一般在苗期、拔節期、灌漿期這三個時期施用。

苗期噴施氨基酸葉面肥溶液,可促進葉片的快速生長。

拔節期的時候,噴施98%磷酸二氫鉀2~3次,可以達到壯稈抗倒,穩健生長的效果。

灌漿期是決定玉米穗粒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如果葉面噴施葉面肥,作用快,對玉米作用效果明顯。



總之,玉米施肥必須在有機肥的基礎上,合理施用氮、磷、鉀,採取科學的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實現增產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