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有点任性:“疫情不消,我不回家”

2月14日,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市住建局驻该村第一书记赵敏和2名同事开着车子,风尘仆仆地赶到,车里装着除了防疫物资以外,还有几十户村民急需的生活物资和药品。

“老戴,这是你家要的2罐奶粉”、“老金,这是你老伴的降压药和糖尿病药”、“丫头,这是你要的2包尿不湿,我不怎么会选,你看看这个行不行”……来不及喝口水,赵敏擦了一下额头密密的汗珠子,打开后备箱,把村民们需要的物资一一拿出来。不用核对账单,满满一后备箱的东西,他闭着眼睛就知道哪个物品是哪家买的。

“谢谢您了,赵书记!”虽然不是第一次找赵敏买东西,但是接过需要的物资后,有村民照例向他道谢。“赵书记,您就是我们的勤务员啊!”还有村民打趣道。

赵敏,今年55岁,中共党员,是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9年4月至今,赵敏担任市住建局驻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


咸宁这个驻村第一书记有点任性:“疫情不消,我不回家”

赵敏拿着本子在登记


“我是党员,尽责守护”


1月底,我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虽然身在市区的家中,但赵敏心里一直挂念着小沙坪村的乡亲们。

“老金,村里情况怎么样?有多少从武汉返乡的人员?”“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一定要仔细排查,不要漏掉一个人!”每天,赵敏都要通过手机与村党支部书记金时敏保持联系,以便及时掌握村里的防疫情况。

崇阳县小沙坪村位于港口乡政府西侧,下辖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64户,辖区内务工返乡人员较多,防控不当极易造成疫情扩散。

根据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会商会精神,2月1日晚,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决定从2月2日起,全市驻各县(市、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扶贫特派员、队员立即赶赴各驻点村,协助驻点村“两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早点睡觉,明天早上起来再收拾也不迟。”接到通知后,赵敏当晚就收拾衣服,妻子见此不解地说道。

“你懂什么,明天一早就要出发,任务重,时间紧,来不得半点拖延!虽然我也担心你们的安全,但是我更是一名党员、一名住建干部,现在村里需要我,我就要义无反顾尽责任,把我们这个村防护到位。”赵敏“训斥”妻子道。

2月2日一大早,赵敏就和同事驱车一个多小时,马不停蹄地赶到小沙坪村。到村后,他迅速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联合村两委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制定了严密的突发疫情应急安全处置预案,督导由驻村扶贫干部、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为牵头的疫情防控专班迅速行动起来。


“疫情不消,我不回家”


“赵书记,你来了,我们就放心了。”“赵书记,有你在,我们就安心。”村民们见到赵敏来了,担忧的脸上稍微有了点笑容。

“大家放心,我带着你们一起战‘疫’,疫情不消,我不回家!”面对着全村几千双期待的眼睛,赵敏打下了包票。

村东头的金家,家里有一台自动麻将机,是村里人聚集的重要场所。疫情发生后,村里组织专人多次上门宣传劝说,当着村干部的面,金家答应得好好的,坚决不打麻将,可是一转身,又打得热火朝天。

赵敏了解到情况后,到金家蹲点,把他们抓了个正着。证据面前,由不得任何抵赖。“你们打麻将是为了一时的乐趣,要是感染上病毒了,那可是后悔都来不及的。不要为了一时的乐子,搭上自己的后半辈子。你们家里都是有老人有小孩的,你们不怕染上病毒,难道他们也不怕吗?”平时挺平易近人的赵书记,在疫情面前,成了铁面无私的“赵包公”。

赵敏又掏出手机,把聚众打牌多人感染的新闻读给金家人听。终于,金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赵敏保证不打牌了,并自愿参加到村里的防疫小组中去。

赵敏深知,要做好防疫工作,首要是强化村民们的思想认识,要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单靠村组工作者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参与,坚持群防群控,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于是,他每天一手提着小提袋、一手握着小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来回行走在村道上,挨家挨户向群众发放《致群众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等1000余份,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300余条。他用小喇叭和流动宣传车巡回播放他自编的《疫情防控顺口溜》和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措施。他还在党员微信群、自然村群众微信群每天转发相关防控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强化宣传引导,最大限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引导群众稳定情绪,讲卫生除陋习、不串门、不集会、不信谣,不传谣,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第一书记,成勤务兵”


村里实施管控后,虽然人员流动少了,但物资供应成了个大问题。

了解到村民这一现实需要,为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赵敏决定推出“爱心代买服务”,与村组干部组建了小沙坪村“红色暖心队”,通过微信群、电话、检测站登记等方式获取村民采购需求,由“红色暖心队”集中采购后分发到村民手中。

针对隔离人员、年老体弱、失独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直接上门服务,以减少疫病风险。此外,村中还设立了4个“临时补给站”,配备了基本的生活及医疗物资,以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截止目前已协调采购大米4.5吨、食用油200斤、到县城采购婴儿奶粉、尿不湿、药品三批30人次,用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让村组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在“红色暖心队”的带动和感召下,小沙坪村的群众也积极参与到防控疫情工作中,村民汪锦旋和金劲松捐赠人民币2000元,曾锐、金标和汪俊世捐赠人民币1000元,谢付军捐赠猪肉200斤,汪锦旋捐赠竹碳10000斤,进一步丰富了后勤资金及物质供给,为做好后勤保障夯实了基础。

小沙坪村现有农户864户,3515人,其中有武汉返乡234人,途经武汉32人,孝感返乡5人,卾州返乡4人,黄冈2人。截止2月14日,该村无疑似病例,无确诊病例。

“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开会,总结昨天工作,安排新一天的工作。”赵敏说,现在疫情防控进入了关键时刻,作为农村基层,一刻都不能放松。等天气好了之后,他还要组织乡亲们恢复农业生产,尽量减少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