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諸葛亮再世的劉伯溫到底因何去世,韓國人一封家書揭開真相

劉伯溫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神算子”了,他在明朝的建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他神機妙算,還經常被拿來和諸葛亮相提並論。只可惜,這樣一個神人,最後卻莫名其妙的去世了。

《明史》中的記載是“洪武八年,劉基疾篤,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將劉伯溫的死解釋為病逝。但是在本世紀初,有一位韓國學者拿出了一封600年前的家書,揭開了劉伯溫的真正死因,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堪稱諸葛亮再世的劉伯溫到底因何去世,韓國人一封家書揭開真相

元朝末年,朱元璋成為濠州紅巾軍的領袖。當時他的身邊並不缺能幹的武將,但是能出謀劃策的文臣並不多,只有李善長和朱升兩個人。

朱元璋是個深謀遠慮的人,他自知自己沒什麼文化,如果想要有一番作為,肯定少不了有才華的人輔佐。劉伯溫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朱升舉薦給朱元璋的。

劉伯溫的本名叫劉基,伯溫是他的字。他是元末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不僅通曉經緯之學,在文學上也小有成就。朱元璋在當皇帝前是個惜才愛才的人,屢次邀請,終於把劉伯溫拉進了自己的隊伍作軍師。

一個好的軍師,既要文章辯才出彩,又要有不俗的膽識。他除了幫朱元璋出奇謀以外,還對元朝的地理形勢以及朝廷關係十分熟悉,滅陳友諒和渡江北伐等都是現在膾炙人口的故事。

在鄱陽湖大戰中,劉伯溫甚至救過朱元璋一命,如果沒有他,朱元璋可能早就被炮轟死了。朱元璋能一路從小混混成為皇帝,劉伯溫有著很大的功勞。

堪稱諸葛亮再世的劉伯溫到底因何去世,韓國人一封家書揭開真相

朱元璋建立元朝以後,原本站在統一戰線的大臣們這個時候按耐不住了,迅速分成淮西派和浙東派兩個派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派別其實是以方言來作為區分的,說白了就是老鄉組合。

淮西派以李善長為首,可以算是朱元璋本人的親友團們,在當時能進這個派別可是無尚的殊榮。浙東派以劉伯溫為首,劉伯溫擔任是是御史中丞的官職,手下帶領著一幫御史。

這些手下看不慣淮西派居功自傲的樣子,經常上奏彈劾,再加上劉伯溫曾經建議朱元璋削弱淮西的兵權,所以這兩派的仇越結越深。

李善長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主要負責後勤工作,在開國打賞功臣時,拿到的獎賞也比劉伯溫多上數倍。因為劉伯溫一直是給朱元璋出謀劃策的,朱元璋深知他有多聰明,難免心生忌憚。

而李善長負責的後勤沒有實權,不會威脅皇權,用起來更安心。所以在這兩派之間,朱元璋自己也是更偏心於淮西派的。

堪稱諸葛亮再世的劉伯溫到底因何去世,韓國人一封家書揭開真相

根據正史中的記載,洪武元年,劉伯溫覺得自己已無力應付朝中各種事務,便向朱元璋申請回鄉,可惜被拒絕了。直到洪武四年劉伯溫患病,才成功地告老還鄉。

沒想到剛回家鄉不久,就被朱元璋召回南京,名為照看,實則是監視。並且,已經身患重病的劉伯溫還是得不到休息,每逢重大節日依舊要和普通官員一樣上朝。

四年後,劉伯溫的病情已經發展得非常嚴重,經常咳血不止。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帶著太醫前去看病送藥,但也沒能治好他。劉伯溫最終帶病回鄉,很快就病死了。

堪稱諸葛亮再世的劉伯溫到底因何去世,韓國人一封家書揭開真相

但是在本世紀初,一位韓國的陳姓學者拿出一封祖傳600年的家書,家書中揭開了劉伯溫的真實死因。據說當年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去探望劉伯溫時,曾授意胡惟庸“疾病磨人,勿苦之”。

也就是說劉伯溫如今患病備受折磨,可以早點結束他的痛苦。胡惟庸作為淮西派的核心人物,眼看著這樣的機會當然不會錯過,於是吩咐太醫在劉伯溫的藥中下毒。

堪稱諸葛亮再世的劉伯溫到底因何去世,韓國人一封家書揭開真相

這位韓國學者表示,家書是祖先陳寧傳下來的。陳寧當年是胡惟庸的心腹之一,也參與了謀害劉伯溫的事。因為感覺到遲早會東窗事發,就賄賂朝鮮使臣把自己的兒子,和記載著秘密的家書一同帶到朝鮮,算是為自己留後了。

果然,劉伯溫剛死的時候,朱元璋並沒有什麼反應,明朝上下也都沒有質疑,直到洪武十二年,突然有人重新提起這事。

《明實錄》中記載,當時胡惟庸的同黨御史中丞塗節告發胡惟庸害死了劉伯溫,朱元璋依此審訊,扳倒了胡惟庸眾人,把宰相的職權收回皇帝手中。但是真兇真的只有胡惟庸嗎?

堪稱諸葛亮再世的劉伯溫到底因何去世,韓國人一封家書揭開真相

不過是朱元璋藉此一石二鳥鞏固自己的權力罷了,可憐一代雄才劉伯溫,終究死在了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中。

整篇圖文由子皓新說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