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到底因何去世,韩国人一封家书揭开真相

刘伯温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神算子”了,他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他神机妙算,还经常被拿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只可惜,这样一个神人,最后却莫名其妙的去世了。

《明史》中的记载是“洪武八年,刘基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将刘伯温的死解释为病逝。但是在本世纪初,有一位韩国学者拿出了一封600年前的家书,揭开了刘伯温的真正死因,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堪称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到底因何去世,韩国人一封家书揭开真相

元朝末年,朱元璋成为濠州红巾军的领袖。当时他的身边并不缺能干的武将,但是能出谋划策的文臣并不多,只有李善长和朱升两个人。

朱元璋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自知自己没什么文化,如果想要有一番作为,肯定少不了有才华的人辅佐。刘伯温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朱升举荐给朱元璋的。

刘伯温的本名叫刘基,伯温是他的字。他是元末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不仅通晓经纬之学,在文学上也小有成就。朱元璋在当皇帝前是个惜才爱才的人,屡次邀请,终于把刘伯温拉进了自己的队伍作军师。

一个好的军师,既要文章辩才出彩,又要有不俗的胆识。他除了帮朱元璋出奇谋以外,还对元朝的地理形势以及朝廷关系十分熟悉,灭陈友谅和渡江北伐等都是现在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鄱阳湖大战中,刘伯温甚至救过朱元璋一命,如果没有他,朱元璋可能早就被炮轰死了。朱元璋能一路从小混混成为皇帝,刘伯温有着很大的功劳。

堪称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到底因何去世,韩国人一封家书揭开真相

朱元璋建立元朝以后,原本站在统一战线的大臣们这个时候按耐不住了,迅速分成淮西派和浙东派两个派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派别其实是以方言来作为区分的,说白了就是老乡组合。

淮西派以李善长为首,可以算是朱元璋本人的亲友团们,在当时能进这个派别可是无尚的殊荣。浙东派以刘伯温为首,刘伯温担任是是御史中丞的官职,手下带领着一帮御史。

这些手下看不惯淮西派居功自傲的样子,经常上奏弹劾,再加上刘伯温曾经建议朱元璋削弱淮西的兵权,所以这两派的仇越结越深。

李善长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在开国打赏功臣时,拿到的奖赏也比刘伯温多上数倍。因为刘伯温一直是给朱元璋出谋划策的,朱元璋深知他有多聪明,难免心生忌惮。

而李善长负责的后勤没有实权,不会威胁皇权,用起来更安心。所以在这两派之间,朱元璋自己也是更偏心于淮西派的。

堪称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到底因何去世,韩国人一封家书揭开真相

根据正史中的记载,洪武元年,刘伯温觉得自己已无力应付朝中各种事务,便向朱元璋申请回乡,可惜被拒绝了。直到洪武四年刘伯温患病,才成功地告老还乡。

没想到刚回家乡不久,就被朱元璋召回南京,名为照看,实则是监视。并且,已经身患重病的刘伯温还是得不到休息,每逢重大节日依旧要和普通官员一样上朝。

四年后,刘伯温的病情已经发展得非常严重,经常咳血不止。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看病送药,但也没能治好他。刘伯温最终带病回乡,很快就病死了。

堪称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到底因何去世,韩国人一封家书揭开真相

但是在本世纪初,一位韩国的陈姓学者拿出一封祖传600年的家书,家书中揭开了刘伯温的真实死因。据说当年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时,曾授意胡惟庸“疾病磨人,勿苦之”。

也就是说刘伯温如今患病备受折磨,可以早点结束他的痛苦。胡惟庸作为淮西派的核心人物,眼看着这样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于是吩咐太医在刘伯温的药中下毒。

堪称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到底因何去世,韩国人一封家书揭开真相

这位韩国学者表示,家书是祖先陈宁传下来的。陈宁当年是胡惟庸的心腹之一,也参与了谋害刘伯温的事。因为感觉到迟早会东窗事发,就贿赂朝鲜使臣把自己的儿子,和记载着秘密的家书一同带到朝鲜,算是为自己留后了。

果然,刘伯温刚死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什么反应,明朝上下也都没有质疑,直到洪武十二年,突然有人重新提起这事。

《明实录》中记载,当时胡惟庸的同党御史中丞涂节告发胡惟庸害死了刘伯温,朱元璋依此审讯,扳倒了胡惟庸众人,把宰相的职权收回皇帝手中。但是真凶真的只有胡惟庸吗?

堪称诸葛亮再世的刘伯温到底因何去世,韩国人一封家书揭开真相

不过是朱元璋借此一石二鸟巩固自己的权力罢了,可怜一代雄才刘伯温,终究死在了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中。

整篇图文由子皓新说团队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