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口罩,還能聞到路邊廁所的臭味,是口罩不合格嗎?

心晴hao


不是口罩不合格,看你帶的是什麼口罩,口罩是分等級的,一次性口罩屬於低等級防護口罩,並不能有效過濾空氣中的超微顆粒。

根據國家標準,防塵口罩分為KN90、KN95、KN100三個等級,對超微粉塵的防護效率分別為90%,95%和99.97%以上,防護等級越高,呼吸越安全。

日常無危害環境,佩戴紗布口罩或一次性口罩即可。

霧霾天氣,最好佩戴KN95或KN100等級口罩。

如果您是長期在粉塵環境或者其他有害氣體濃度高的環境下工作,那一定要佩戴KN100等級口罩!KN100,更安全。


如果能夠選擇忘記


國內現行的口罩標準有三個: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按照標準分類,第一個屬於勞動防護類產品標準,後兩個屬於醫用防護產品標準,由於使用環境不同、防護的主要對象不同,其中的任何一個標準都不能完全適用於民用防霧霾(PM2.5)口罩。

為了保護人們日常生活的健康,一定程度上防控可吸入微塵的危害,國家相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要求加緊推進《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標準制定的立項審批工作,並下達了該標準計劃編號為20140042-T608。該標準制定的初衷是在日常空氣汙染環境中,滿足人們對防護型口罩的需要,規範口罩行業的有序競爭,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最明顯的要求是符合該標準的口罩在非作業環境下具有防止細小顆粒物被吸入的功能。

醫用口罩由口罩面體和拉緊帶組成,其中口罩面體分為內、中、外三層,內層為親膚材質,中層為隔離過濾層,外層為特殊材料抑菌層。這種高效醫用口罩疏水透氣性強,對微小帶病毒氣溶膠或有害微塵的過濾效果顯著但不能有效過濾PM10和PM2.5,總體過濾效果良好,所用材料無毒無害佩帶舒適。

但一般氣體的分子直徑大小都更小,可以直接通過口罩,所以會聞到氣味。



微塵微愛


普通口罩的防護對象是固體顆粒物,對於臭味來說當然可以聞到呀,只不過會減輕氣味,聞著沒有那麼重,如果特別難聞的氣味只能戴防毒面具了。口罩只能過濾掉一些顆粒物,戴口罩是個好習慣,可以防止顆粒物、飛沫等有害物質進入自己體內,也可以防止自己生病時影響到身邊的人。當然了對於你這種去除異味的需求 ,選購一隻帶活性炭的口罩就行了。

還有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建議選擇合適的口罩類型,不過度防護。按防疫工作性質和風險等級國家提出以下指引:

一、高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在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病房、ICU和留觀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臨床醫師、護士、護工、清潔工、屍體處理人員等;

2.疫區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生和護士;

3.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二)防護建議:

1.醫用防護口罩;

2.在感染患者的急救和從事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時加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

3.醫用防護口罩短缺時,可選用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顆粒物防護口罩替代,也可選用自吸過濾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配防顆粒物的濾棉,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的防護效果更佳。

二、較高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急診科工作醫護人員等;

2.對密切接觸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3.疫情相關的環境和生物樣本檢測人員。

(二)防護建議: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

三、中等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普通門診、病房工作醫護人員等;

2.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包括醫院、機場、火車站、地鐵、地面公交、飛機、火車、超市、餐廳等相對密閉場所的工作人員;

3.從事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

4.居家隔離及與其共同生活人員。

(二)防護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四、較低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 超市、商場、交通工具、電梯等人員密集區的公眾;

2. 室內辦公環境;

3. 醫療機構就診(除發熱門診)的患者;

4. 集中學習和活動的托幼機構兒童、在校學生等。

(二)防護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兒童選用性能相當產品)。 

五、低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居家室內活動、散居居民;

2.戶外活動者,包括空曠場所/場地的兒童、學生;

3.通風良好工作場所工作者。

(二)防護建議:

居家、通風良好和人員密度低的場所也可不佩戴口罩。非醫用口罩,如棉紗、活性炭和海綿等口罩具有一定防護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噴嚏和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播散的作用,可視情選用。




朋克毛


口罩不是防毒面具,氣體分子可以透過口罩進去呼吸道,舉個例子:白酒打開後會聞到酒香,這個香味就是酒揮發出來的氣體分子。

如果真要什麼味道都聞不見,需要多道空氣過濾,口罩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口罩的防護原理

口罩從裡至外分為吸水層、過濾層、防水層,能阻塵、阻水,可避免噴濺的血液、體液和飛沫接觸,其防護原理:

1、過濾

口罩的材質使口罩的縫隙小於病毒體積,將病毒過濾掉。

2、吸附

口罩的靜電作用將病毒吸附在口罩外層

3、阻隔

口罩的材質具有阻塵、阻水及體液、微生物。

口罩類型

醫用一次性口罩

執行標準: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產品介紹: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應不低於95%

產品用途:用於普通醫療環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噴出汙染物的一次性使用口罩,也可用於家庭一次性衛生護理中

醫用外科口罩

執行標準: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

產品介紹: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應不低於95%,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應不小於30%

產品用途:臨床醫務人員在有創操作等過程中佩戴,防止病原體微生物、體液、顆粒物等直接透過

醫用防護口罩

執行標準: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

產品介紹:能阻止經空氣傳播的直徑≤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離(<1m)接觸經飛沫傳播的疾病而發生感染的口罩。在空氣流量(85±2)L/min條件下,口罩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為1級應不低於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級;吸氣阻力不超過343.2Pa(35mmH2O)。

產品用途:在醫療工作環境下,靠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

常見N95級口罩

執行標準: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

產品介紹:口罩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應不低於95%。

產品用途:由高效靜電濾棉和熔噴無紡布材質製成,能夠有效過濾非油性顆粒物。


V不忘初心V


當然可以聞到,普通口罩只是會減輕氣味,對於氣味特別嚴重的可以選擇專用口罩。口罩只能過濾掉一些顆粒物,戴口罩是個好習慣,可以防止顆粒物、飛沫等有害物質進入自己體內,也可以防止自己生病時影響到身邊的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3類: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 和普通棉紗口罩,其中N95口罩可以阻擋95%的細菌,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細菌,而棉紗口罩只能阻擋36%的細菌,因此建議選擇前兩種口罩。對於現在疫情嚴重期間,儘量少出門,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按照國家規定,不給添亂。


南城微影


口罩本身是帶有一些隔離防護外界灰塵、細菌等的物品,我們所能聞到的氣味,屬於分子。評價一個口罩的好與壞、優與劣,並不是靠味道是否被過濾而判定的。只要能夠呼吸到空氣,透氣就會聞到氣味。


-imxx115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之所以我們能聞到味道是因為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而分子非常小,小至肉眼不可見。而口罩是沒有那麼厲害說能防止你聞到任何氣味。畢竟你還是要進行呼吸作用的


無名天星


口罩只是擋住實體物,比如灰塵,飛沫,又不是密封的,就像跟你穿著褲子放屁一個道理,你穿褲子放屁,你說能不能聞臭[打臉]


電影x愛好者


[可愛]如果聞不到,病毒未到,人先憋死了!

口罩是按不同防護等級,用來阻擋微米級細菌或粉塵入侵,但空氣中的分子是納米級,此細菌小几百或上千倍!單位的換算可以去百度一下!


A數夫劉顧問


口罩的主要作用是阻礙塵埃微小顆粒進入我們人體的肺部,異味是一種氣體,所以戴口罩是不能隔離異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