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致公黨員的“抗疫”故事:化身“鍵盤俠”筆端“顯力量”

一名普通致公黨員的“抗疫”故事:

化身“鍵盤俠”筆端“顯力量”

前線有人在救死扶傷、後方有人在嚴防死守、滿世界有人在捐款捐物……,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有無數的堅守者、逆行者、奉獻者,讓我們熱淚盈眶,充滿感動。有一名普通的致公黨員,不需要主動徵召,也沒有豪言壯語和感人事蹟,卻用他的筆端之力,默默地在這場全民“抗疫”中書寫著自己的故事。

他,何華龍,福清一中教師、致公黨福清市委會副主委,同時是福建省政協特約信息員,閩僑智庫成員,福州、福清市政協常委。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他化身“鍵盤俠”,關注疫情防控中的難點、重點、盲點問題,用平均每天一篇的速率,撰寫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相關情況,提出意見建議,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為防控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

“疫情來襲,我得做點什麼”

1月23日,農曆大年二十九。學校已放寒假,何華龍正在福清老家準備過年。上午,看到媒體關於武漢市開始“封城”、疫情緊急的報道,他頓時坐不住了,“形勢嚴峻,我得為疫情防控做點什麼”。

能做些什麼呢?“自己不是專業醫生,不能報名馳援武漢;不是政府工作人員,無法上一線防控疫情”。作為致公黨省委會參政議政骨幹的何華龍,立即想到了自己致公黨員的身份,“可以通過民主黨派的社情民意信息渠道,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呀,這也是在為防控疫情出力!”

當時,我省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都已宣佈取消新春集會活動,但他立即想到一個可能被忽略的“信息點”:在我省一些農村地區有宗教信仰拜祭、新年祈福的習俗,特別是各地基督教、天主教往往會在大年初一舉行團拜,人群密集,參加者多是老人、婦女等易感人群。若此類活動繼續舉行,萬一疫情擴散,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在瞭解到相關信息報送渠道依然暢通之後,他立即約上致公黨福清市委會黨員念彬,“緊急”撰寫了《關於暫時取消全省所有宗教場所宗教活動的建議》,於晚上10點分別報送致公黨福州市委會和福清市委統戰部,並很快得到福州市有關部門的回應。次日上午,福建省民宗廳、福州市民宗局分別發文,緊急通知全省、全市宗教場所暫停一切集體宗教活動。

“口罩”,成為何華龍的第二個信息點。疫情當前,口罩成為自我保護的第一道防線,但廢棄口罩若處置不當,將會造成二次汙染,特別是有些地方還發生了出售廢棄口罩牟利的“黑心”行為。對此,何華龍、念彬聯合撰寫了《撿拾廢棄口罩出售的行為亟待嚴厲打擊》,建議採取切實措施加強對廢棄口罩的處理,信息很快被福州市委辦採用。不久,福州市五城區、福清市區等都開始設立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並定時清理。

作為一名教師,何華龍對學校、對教育十分熟悉。如何防止疫情向學校擴散,守護師生安康、維護校園穩定,始終縈繞在他心頭。剛好,致公黨省委會發布省委辦約稿題目,其中就有“學校開學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影響及建議”。他立即撰稿,分析了學校一旦開學將可能面臨的問題,並從加強校園管理和部門對接、做好防疫物資準備、加強學生健康狀態監測、強化就餐管理和消毒措施、鼓勵學生步行或騎車上下學等方面提出建議,“唯有未雨綢繆,早做部署,方能守住校園這片淨土”。信息一上報,很快被省委辦公廳採用。

不熟悉的領域,難以阻擋何華龍的涉足。2月2日,鍾南山院士說,“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這個情況應引起重視,但是自己對這方面並不內行,怎麼辦?他立即同所熟悉的一位環保專家聯繫,深入交流溝通,合作撰寫了信息《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通過糞口傳播問題亟待關注》,提出農村地區不要用糞便施肥澆菜,做好糞坑和管道末端防控消毒;對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生活汙水、醫療廢水、排洩物等應送至危廢中心集中處理或加強消毒處理;要在公共衛生區域洗手處配洗手液,宣傳引導民眾提高防護意識,及時清洗馬桶、便桶等建議措施。由於選題新穎、專業性較強,信息得到省委辦採用。

針對疫情防控,何華龍還前瞻性地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如《疫情若長期化亟須注意的幾個問題》、《要做好復工、開學後的餐飲業監管工作》、《建議高度關注華南地區“倒春寒”“梅雨”季節防疫工作》、《建議運用新科技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等。

疫情之下,關注關聯性問題

除了疫情防控,何華龍還關注一些關聯性、深層次的問題,如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此次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受到疫情衝擊較大,他與念彬、何朝輝等黨員合作,撰寫了《做好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對民營企業的兜底與紓困》、《建議精準幫扶中小微企業“抗擊疫情”》兩篇信息,提出在這“非常時期”,如何既保證抗疫大局,又能適當地保住企業運轉,需要有關部門未雨綢繆,做好充分準備,呼籲各地政府要出臺政策予以精準幫扶。兩篇信息分別被省委辦和省僑聯採用。

致公黨是“僑黨”,何華龍一直對海外華僑華人的動態特別留意。疫情發生以來,華僑華人在海外搶購口罩等急需物資寄往國內,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但這種“大搶購”也引起住在國的某些公眾的意見,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點也被何華龍敏銳地察覺。他當即與念彬合作撰寫了《華僑華人在國外搶購口罩的負面影響亟待關注》,建議有關部門要引導海外華僑華人減少到當地商店採購,有條件的可直接到廠家訂貨,同時加緊國內生產,降低向國外搶購口罩的熱潮;對於海外華僑華人捐贈的宣傳報道應適當降溫,鼓勵華僑華人向國際社會介紹我國防抗疫情的部署和取得進展。這篇信息“報憂不報喜”,寫出了海外的真實情況,被省僑聯採用並上報中央統戰部和全國僑聯。此外,他還報送了《海外華人因疫情受歧視情況越發嚴重亟待關注》《海外華人餐飲服務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亟待關注》等多篇涉僑信息。

“疫情當前,我只是盡點力”

這個假期,何華龍很忙。他忙著關注疫情變化,忙著和黨員、朋友交流探討,忙著動筆寫社情民意信息。截止到2月13日,他單獨或與他人合作撰寫建言獻策類信息23篇,幾乎平均每天一篇,共有17篇被致公黨省委會採用、11篇被省僑聯採用、4篇被省委辦公廳採用,還有多篇被省政協、省委統戰部和福州市委辦公廳等採用。

面對這些信息成果,何華龍並沒有感到高興。“這是我作為一名致公黨員,為疫情防控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一點時事情。我只希望疫情趕快過去。”何華龍表示,“信息能獲得相關部門的採用,是鼓舞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如果某些建議能對決策有所裨益,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和褒獎”。

在這場“抗疫”攻堅戰中,何華龍並沒有衝鋒在前,但他不忘初心,帶領部分致公黨員認真履職,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抗疫”之戰貢獻力量,同樣值得點贊!

一名普通致公黨員的“抗疫”故事:化身“鍵盤俠”筆端“顯力量”


一名普通致公黨員的“抗疫”故事:化身“鍵盤俠”筆端“顯力量”


一名普通致公黨員的“抗疫”故事:化身“鍵盤俠”筆端“顯力量”


一名普通致公黨員的“抗疫”故事:化身“鍵盤俠”筆端“顯力量”

2020年1月15日,何華龍代表致公黨福清市委會作《深入挖掘“福”文化內涵,傾力打造“三福之地》的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