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我是女儿的小怪兽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放在现在就相当于驱赶对方的外交人员。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赶走了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攻打该国。这是我们现代的规矩。放在当时也一样。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时期是最重视礼仪。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直推崇实行周朝旧法。儒家讲究的修身养性跟知礼义廉耻和周朝的规矩如出一辙。还有各种有趣的规矩。而他们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时期打仗先要下战书。约定时间跟地点。然后战书里面的用词也要十分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的使节要举办宴会跟欢送会。宴会上是一定要有歌舞节目的,而使者会作为客人进行道谢。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允许奴隶跟平民上场作战。他们只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喂喂马呀,扛扛行李这的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贵族男子。又称作为战士。作战地点必须为两国的交界处。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战争作为一种争夺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随之诞生,漫长的战争史上,交战的双方相互之间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并且形成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最为简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战争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传达信息的人员。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遣使节申舟出使齐国,因为土地的摩擦问题,楚国和邻国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庄王在辞别申舟的仪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国。没想到这句话却被宫人泄露了出去,传到了宋国的执政官华元的耳朵里面,这下他不高兴了,楚国这是小肚鸡肠嘛!那就别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经过的交通要道设伏,杀死了楚国的使臣,有从人逃回了楚国,楚庄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左传》记载他“投决而起”,立刻派遣大军,包围了宋国国都9个月。为此宋国只好派遣华元来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低头认错,楚国军队因为连日的围城,粮草也快吃完了,决定趁好就收,两国随即约定保护双方使节,华元则作为和谈的人质来到楚国居住,这也是第一个有纸面协议的不斩来使约定了。


汉永平十八年,汉平帝去世,因此车师和匈奴趁机反叛,匈奴大军将耿恭和数百名士兵围困在孤城当中,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但是耿恭亲自激励士兵振作,和他们同起同睡,并且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兽筋,汉军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里面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让汉军有些动摇,耿恭心生一计,当北匈奴单于派使者进城劝降,耿恭竟然派人杀了那个使者,还在城头烘烤北匈奴使者尸体,这让单于彻底大怒,加派部队继续围城,而士兵们得知了这个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场肯定是非常惨,因此更加只好更加卖力坚持。最终数天之后,耿恭等人总算等来了汉朝的援军,守住了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们拖延了匈奴的攻势,耿恭斩了来使,却借此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也算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幕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双方即便杀红了眼,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这一规则。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战,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是讲规矩的,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下战书,这叫师出有名。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都是贵族的运动,而且是以车站为主,双方都要通过使者来约定战争的时间,在作战的时候还要选进一个开阔地点,这个使者正式称呼被称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各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作为幌子进行攻伐。而对于前来沟通作战地点的使节是没有敌意的,而且更不会随便的斩杀,很多时候这些使者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所谓的礼仪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战争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



斩杀使者反而会中断一些信息的来源。比如说司马懿就通过蜀国的来使判断出诸葛亮的饮食出了问题,已经活不长久了。战争期间互相派遣使者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部分,使者都是双方将帅的工具。一些将领也可以通过厚待使者来瓦解敌方的君心,比如说在关羽知道自己的后背被东吴人给偷袭了,于是他就不断的派遣使者去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还允许他们回家去报平安。而关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东吴的厚待,于是他们就不在听从于关羽的命令,数万精锐瞬间走时一大半,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羽吃了大亏教训非常的惨痛。


如果在战争期间斩杀对方的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斩杀对方的使节会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死战。但有时候斩杀使者也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蕴含着更多政治军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斩杀敌方的使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其实斩杀使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使者的地位无足轻重,关键是如何的利用使者达到激励自己的士气或者瓦解敌方的军心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战争艺朮。


经常用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战场的潜规则。

因为战争绝非双方直接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联络的。

打个比方,围攻一座城市之前,进攻一方一般都会派遣使节赶来询问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会保护性命。

就比如斯巴达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实力攻城会有很大损失,就派使者威胁罗马某个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数千名角斗士。

罗马城市被吓住了,交出囚禁角斗士避免了攻城。

显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达克斯就必须直接攻打,而罗马城市也必须死伤,最终双方都损失惨重,两败俱伤。

所以,斩杀使者是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使者只是小卒子,杀不杀其实无关大局,反而会激怒敌人,采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你。

正常来说,杀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断作战的场合。

元军南下攻宋 ,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

王坚此举表示与敌人势不两立,要血战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时,使节携带忽必烈本人的国书,威胁日本必须投降。

当时的“执权”幕府权臣北条时宗认为书状无礼。决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连续派遣使者催促投降,书信威逼恐吓,非常无礼。

北条时宗大怒之下,下令斩杀蒙古使者,以表明绝对不会投降。

忽必烈大陆,开始调集人马,准备攻打日本


萨沙


古代各国的使者相当于现代社会国家的外交官,外交代表享有豁免权。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为何不斩来使,其原因如下:


第一,使者本身价值不大,斩不斩杀使者对敌国来说根本不会带去多大的损失。交战之中”善待“使者说不定还可以从其口中探知对方的军情或利用使者传递对已方有用的信息。(如《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周瑜就充分利用蒋干向魏国传递了利于吴国的信息,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不斩使者,能显示已方统帅的心胸广阔,表示自己的强大。


第三,在使者的选择时,交战方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会选择与对方统帅关系较好的亲戚朋友作为使者。(如蒋干之前就与周瑜有不错的关系)基于人情,一般来说对方统帅不会杀掉使者。


第四,作为使者来说,除非“脑残”,一般不会去触犯对方的主帅以自取灭亡。


第四,遵循先例的原则,由于上述的原因,“不斩来使”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国际惯例”,交战双方一般会遵守规则。


使者本身虽然对于出使国来说价值不大,但其代表的却是派出国,因此,其地位对于交战双方的将士来说不可同日而语。斩杀使者往往表示(或让对方认为)与敌国不死不休,轻者可以导致对方采取对等手段斩杀已方所派出的使者,重者因为成功的激怒了敌国而让对方在取得胜利后不接受斩杀使者的国家提出的投降条件以致于被敌国所灭。


下乾上离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一般都是战争开打之前,最后一次出使去争取和平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使者是带来平息战争的消息,这表示来使是文明的象征,是最高上的人。你不管地立场怎么样,使者是带来停止战争的最后希望。在事实上,使者的作用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大,他们作出的贡献远比我们脑子里面的印象大得多。因为我们知道的总是发生了的战争,但事实上使者出使把两国之关可能要发生的战争化解掉,而化解掉的战争是不为我们所知道的,因为战争没有打起来,没有这样伤痛的记忆,而战争发生过就是让人痛苦的记忆。所以说,使者作出过无数的功劳却没有人知道。

来使是文明人,一般都是不可多得,身负正义感和内心很善良的人,他们愿意为了化解战争,而冒着危险前往出使。而在我们小说里的使者,大多数都是坏人或是在君命难为的情况下执行任务而去的。我本人认为,这个是不公正的历代观念。小说上常有来使被割掉耳朵而跑回去的事,这是不对的,应该是戏剧描绘,因使者肯定是叫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去,怎么可能派一个趾高气昂的笨蛋去呢?去不是惹人生气么,这和使者的任务一点也不相称。使者首先就是一个沟通能力超强的人,就算和谈不成立,他也要把人家说得满心欢喜才可以回得来,否则就是傻瓜了。因此杀斩来使的事情绝对极少。如果有真正对方斩了首的,那么肯定是找错人派去的,派个笨蛋去送死还真正引发了战争。



爱国客家人乙乙


重复一遍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个花刺子模国国王,非常讨厌使臣送来坏消息,无论是自己的使臣,还是敌人的使臣,凡是带回来好消息的来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带来坏消息的使臣一律杀头不饶。

然后,他的使臣带回来的全是好消息,把坏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来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杀掉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国被成吉思汗屠杀殆尽。

一开始,成吉思汗为了全力攻打金国,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缔结友好通商条约的,派了使臣领着一个500人的庞大商队,带着金银财宝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个总督见财起意,派兵袭杀了商队,向国王报告“好消息”说是“战争获利”,国王很高兴,总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个莽汉,为了息事宁人,为了贸易畅通,也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国,决定还是和平解决的好。

于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这样搞,把财物还给我们,随便杀一个凶手,咱们还是好朋友,行不行?”

对于花刺子模国王来说,这绝对要算是“送来坏消息”的使臣了,还是来“抢到手财物”的使臣。

国王大怒!杀正使!剃光了两位副使的头发,赶走了事。

怎么可能了事呢?

当时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实力可以蔑视一切外交礼节的,因为他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国的外交工作人员中,没有人敢告诉花刺子模国王成吉思汗的实力,因为这是坏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两国交战,总是需要一个理由,或者一个原因。

比如努尔哈赤派人告诉大明朝“我这里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么办?杀了来使,再增加一大恨吗?

当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领,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蔑视一切规则,大兵到处碾压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须好好的接待努尔哈赤的使臣,“这不是闹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当事人都不在了,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要钱’花?”

于是双方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是“使臣们”的专业工作呀!

专业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去干才是好的。

大明朝没有钱,所以双方打了起来。和使臣无关,不是使臣无能,不是使臣该杀。

如果大明朝有钱并且愿意花钱的话,明金之间完全可以学习宋辽的“澶渊之盟”的。

宋辽“澶渊之盟”不正是使臣们来来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战争,争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进了贸易经济,造福了两国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于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辽谈合约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据说,曹利用与辽人达成初步协议后,回去交旨,请见之时,正赶上宋真宗吃饭,坐在门口和侍者闲谈,人家问他许给了辽国一年多少银两,他也不敢大声说话惊了皇帝吃饭,伸出了三个指头放在额头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见惯了大钱的人呀,以为是三百万两。

真宗饭罢传见,侍者多嘴告诉真宗说“陛下,咱们一年要花三百万两白银呀!”真宗大惊说:“太多了,太多了,寇准不会同意的”,于是脸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进去之后,看见真宗脸沉如墨,也吓的不轻,皇帝问“如何?”!

曹利用战战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万两,我还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这就是使臣的好处,可以讨价还价呀!难不成让宋真宗和辽太后亲自讨价还价吗?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兴的说:“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为国家省了大钱!”

于辽国来说呢?每年平白无故的曹利用这个来使就送来三十万两白银。

曹利用这样的“来使”能杀吗?

不能!

 


葭明通半瓶历史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例子最早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实际上,不光于中国,在世界各地都不约而同地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战争规则,使者不光是出于礼仪的需要,对于战事而言有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

怎么说呢,不甚重要,但又不可或缺。作为使者,目的只有两个:传递信息,劝敌投降。


使节的作用

使者起到在战争中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敌我双方或自己盟友之间传递信息与情报。以下重点讨论敌我双方之间的情况。

(1)交战前互派使者传达攻击你或反抗你的理由。打仗要有理由,哪怕理由是无理瞎编的也成,目的是占据正义与道德的制高点。顺便威吓或规劝对方不要徒劳抵抗(对另一方来说就是不要进攻)(尽管可能性很低)。

(2)战争进行到中间过程,甚至是拉锯战状态。派使者再去威吓或规功投降或退兵(可能性很大)。期间视情况不同次数也不同。

(3)战争后期,已经明显分出胜负。再派使者去威吓或规功投降或退兵,同时商讨投降的具体条款和要求。


斩杀使节的后果

前面说了,使者的意义不甚重要,但又不可或缺,是因为作为战事的环节之一它不可或缺,但是使节说白了就是懂点文化的小卒子一个,杀不杀无关大局,对战争的进程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使节代表的国家与主帅的颜面,斩使对战事无益,但是却是对对方的极大羞辱。这样带来的后果有二:

后果一:激怒敌方,采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你(比如拒降与屠城)。当后期不利时,再想投降就困难了。

后果二:自绝后路。绝了一部分人想投降或主和的想法,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赢得胜利才能活下来。


投笔从戎君


古代由于通讯条件落后,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传递信息。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整套的驿传制度,马和驴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民间曾流传着飞鸽传书的说法,间接反映了古人的大智慧,使得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统治阶级能够及时了解民情、军情,促进百姓的生产生活。

不管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还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家书和荔枝运输的极其艰辛。其实盛唐时期驿传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以长安为中心,大大小小的驿站有1600多个,类似于今天的物流运输行业,而从事驿传事业人数多的时候可达两万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军队里的士兵。

每当发生战争,不可避免的需要派人传递军情,而战场上的邮件不同于普通快递,不仅需要时效性,还得保密措施完善,万一走漏了风声,就有可能出现半路信使被截胡的情况。很多时候也会出现战争双方议和的局面,这就需要委派一个"中间人"来进行谈判,已求得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其实最大的受益人应该是平民百姓,毕竟战争不论谁胜谁负,最后都是劳民伤财的结局,因此和平谈判也算是一种有效的止损措施。

纵观古代大大小小的那些战争,每一次和平谈判派来的使者,大多数时候各势力都会遵循"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这个使者相当于一名外交官,原则上保持相对"中立",提出自己代表国条件的同时,还要尽量满足对方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失。即使有一方要做出退让,也必须保证使者安全的原路返回,其实这是古代帝王采取"怀柔政策"的表现之一。

"怀柔政策"在清朝初期得到发扬,当时统治局面尚不稳定,为了稳定民心,加强中央集权,清政府便采取和平手段笼络蒙藏部落贵族,对他们进行经济扶持,并经常派使者进行文化交流,联姻也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逐渐形成了清王朝与少数民族一家亲的局面。但是清朝统治后期,受闭关锁国政策毒害,清政府开始变得入不敷出,内部权力斗争日益严重,很多优良传统也被打破了。

古中国一直是个礼仪之邦,但是在对待英法联军和谈的使团时,却一反常态,违背了"两兵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则,先扣押再对他们处以极刑。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次历史事件呢?笔者认为最大的缘由还是因为侵略者欺人太甚,而清王朝又底气不足。

此时的清政府受各种不平等条约压迫,怨气加深却又无可奈何,为了守住北京,在军事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进行外交谈判。但以巴夏礼为代表的谈判团,是完全不会考虑清王朝的利益的,除了得寸进尺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外,还目无朝纲,公然挑衅清政府的礼仪规矩。

中方代表载恒表示:在中国的领土,见皇帝就必须行跪拜之礼。但巴夏礼却固执已见,认为自己不是中国的大臣,下跪叩拜是一种屈辱。双方僵持之不下,谈判也就不了了之。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咸丰帝那里,盛怒之下命森格林沁将代表团39人全部扣押在通州。

在关押期间,这些使者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有的甚至被大卸八块,最终仅18人存活。清政府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深渊。彻底激怒英国政府的同时,也失去了国际支持,因为不斩来使是世界各国一致遵守的规矩。

西方列强趁势大规模进攻北京,直逼紫禁城,而这时的咸丰帝没了当初的扣押使者的霸气,一路仓皇逃到承德。留守宫中的恭亲王奕忻为了让英法联军退兵,只得再次进行谈判,而谈判的条件之一就是放了扣押的使团成员,西方列强认为中国如此野蛮,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从清王朝斩杀谈判使者一事可以看出,即使双方形势不平等,也不应该违背规则,这等于是失去了主动权,让敌人有了借口对我国实施侵略。所以有时候武力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适得其反。而清朝结局是惨淡的,一步步沦为了傀儡政府,最终走向灭亡。


若同流水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我国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作为使者,目的只有两个:要么劝降,要么投降。

在古代,信息传播不发达,使者就是传递战争双方信息的重要媒介,加上使者本身的地位就不高,不存在任何威胁性,所以斩杀使者不仅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斩断了自己的信息来源。

首先,这必定有战役中使者的意义不一般。使者不仅是表达和交换双方的信息和意愿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战时进行外交的重要手段。如果通过使者能尽量减少两方的经济和人民方面的损失。

其次,就是义气。不管是正派还是反派,都有着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相比于胜负输赢来说,相来这种气概对古人来说是更加重要的。

并且,来使并不是佣兵打仗之人,常常为表诚意,手无寸铁的前来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将使者杀害未免为人所不齿,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例如激起对方的士气,使其他国家也看不下去前来支援等等。

古今中外,大多数国家都不杀来使。当然,也有例外,最后,结局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


王松林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两国交战消息不通,需要有人来传书带信交换情况,传送各自的需求。因此交战双方便时有使者往来,将已方首领的意图诉求告知对方。对方得到信息,也会派出使者答复。所以自古以来,为了顺利传输消息,约定俗成不斩来使。如果是将对方的使者杀害,双方的将士和百姓便会认为不讲信用,胆小心虚不讲理,失去民心军心。在春秋战国以前,一般交战双方是不会斩首来使的。如果是阵前斩杀对方来使,是表示自已将拼死一战,没有谈判的任何余地,拼个鱼死网破。


夏天有雨894


如果以我年轻人的脾气,要是准备开战了,非给他斩了,太怒了。

斩了直接意思就是说,谈不成了,直接打吧,不用在bb哪么多了,上去就是干了。

不斩也有很多礼节问题,毕竟人家是来谈和的,但是于情于理也没必要斩了,一个小游说的人杀了他也没啥意思。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