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归国后待遇有多高?

雲绯


用待遇去衡量一个科学家我觉得是可耻的!是对钱老的家国情怀的亵渎和轻视!一个可以抵得上五个美国机械化海军陆战师的人怎么可以用金钱去衡量他呢?



钱学森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虽姓钱,但是我不爱钱”!钱学森先生一生确实不在意名声、报酬、待遇等方面。

倘若钱学森真的在意这些虚名和物资生活,那么钱学森留在美国则会是实现这一切的最好选择。毕竟回国前的钱学森在美国早已是声名鹊起,享受着来自全世界科学界的荣誉,来自美国的高昂报酬和资本主义生活!


然而面对刚刚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祖国,钱学森朝思暮想,都想要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毕生所学。经过了各项斗争工作和艰险曲折的历程,钱学森终于逃过了美国的监视,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最想要解决的就是国家安全问题,又马不停蹄的响应国家的需求投身于祖国的大西北地区沙漠之中,将自己一生的所学和心血都用在了研制原子弹的伟大事业上,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知道钱学森在回国之前,于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任职教授,同时又为美国物理研究所工作,因此在美国享受着10万美元年薪的高额收入,这一收入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普通家庭平均年收入的30倍。可以说彼时的钱学森先生与夫人蒋英女士在美国享受着无限的荣誉和衣食无忧的生活。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正处于一穷二白的时期,农业几乎成为了这个新国家的唯一和主要收入来源。工业基础的建设和采购依靠的都是农业税收和粮食出口换来的收入。因此回国后的钱学森先生每个月领到的薪水不到200元。



但是钱学森从来没有在过自己每个月的薪水报酬是多少,在他眼里只要能够将自己毕生所学发挥出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就足够了。至于那些身外之物,够用即可!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钱学森先生医治无效,离开人世。生前留下一个让他十分牵挂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珞珈山的猫


在钱学森的图书馆藏有三张钱学森的工资单,这三张工资单全部都是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捐赠。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工资单早已经发黄。
▲1996年4月份工资单

虽然工资单已经发黄,但是上面的字迹仍然很清晰,可以看得出来钱学森先生每个月的工资如何。而最下面黑色钢笔的字迹,则是由钱学森的秘书所写。

这三张工资是1996年的1月、2月和4月份的,从工资单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来,钱学森的职务是一级特,级衔是特级,开始工作时间是1955年的11月份。

这第1张照片当中,他的职务工资是1465块钱,职务津贴是80块,特殊津贴100块,福利补助60块,水电补助6块9毛4,军龄工资41块,住房补贴10块,院士津贴200块,饮食补助50块,代扣房费33块8毛8。

最下面还能看到黑色钢笔写的字,交党费46,因此总共实发工资1979块08分,再减去党费就剩下了1933块08分。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到底是怎么算工资的呢?从这个工资表也可以看出来,工资大头是职务工资。那么像钱学森这种特殊人才,他们的职务都是怎么确定的呢?

我们先看一下右上角的时间,1955年的11月份,这个时间也是钱学森被派往东北考察的时间。尽管因为工作原因,钱学森被多次派往其他地区,但是一直隶属于军队编制,听命于中央军委领导。
▲1996年2月份工资单

像钱学森的工作,应该被编入解放军文职干部。比如一些科学研究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他们也是属于文职干部。

而根据钱学森从事的工作来看,他应该是军队编制下的专业技术干部,属于部队里面的文职干部。

专业技术干部的工资根据技术的等级,又设置了1~14个等级,其中1级是最高。不过我们看工资单上的职务,上面还有一级特,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职务是和钱学森的工作单位有关,因为钱学森回国之后,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

而钱学森作为特殊人才,肯定要给予特殊的待遇。而怎么定待遇呢?这可不是简单的几个研究所领导就能确定的。

因此当时研究所的领导,把这个问题专门致函国务院的人事局。在这份致函里面,除了讨论钱学森的待遇外,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邓叔群。

邓淑群是当时真菌植病研究室副主任,和钱学森一样是特殊人才。因此经过商讨之后决定,把他们两人定为特级研究员。因此钱学森的职务等级也就成为了一级特。



▲1996年1月份工资单

大家也能看得出来,在钱学森的职务后面,还有一个级衔。军衔前面大家都听说过,但是这个级衔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部队里面的文职干部不属于军衔,不过为了和军队的军衔相对应,特地把等级称为级衔。

文职干部里面的级衔,又可以划分1~9和特级,共计10个等级。而钱学森作为高级人才,肯定要按照最高等级特级来认定了。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特级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呢?要知道像钱学森这样的重要人物,经常要需要各种会议上面听报告、做演讲等等。

这里面就是牵扯到了一件事情,给钱学森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呢?后来这个问题也是请示了国防科委和总政治部,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享受少将及政治待遇。

除了大头职务工资之外,还有一个军龄工资。而钱学森的军龄应该是如何计算的?其实是参照了部队里面退休的文职干部的标准发放。虽然上面的工作时间写的是1955年的11月份,但是钱学森的军龄应该从1956年算起。

因为1956年的10月8日,国防部的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担任国防部第5局第1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以及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从这个时候开始,钱学森才算是被编入了部队编制。因此等到1996年发工资的时候,正好是41年了。倒着推也是一样的,56年入编,加上41,正好是1996年。

当时退休的文职干部的工资发放方法,是在去一年的基础上递增一块钱。所以我们从工资单上可以看出来,这个军龄工资是41块钱。

其他发的比较多的应该就是院士津贴了,有200多块钱。因为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因此每个月可以享受200块钱的免税津贴。

同时根据当时发布的相关规定,钱学森还可以每个月领到100块钱的特殊津贴。上面两个津贴在退休之后仍然享用。
至于说工作上面的其他一些补助,都是根据不同时间发布的规定而来。


史之策


钱学森的待遇有多高?国宴坐在毛主席身傍,配备有警卫排,司机、厨师、医务人员,安全保卫百密无一疏,堪比元帅。

由于毛主席、周总理对知识分子格外的尊重,许多大科学家被划入了红线,象邓稼先、钱三强、钱伟长、赵九章、郭永怀、周培源……,他们的待遇堪比将帅。


安平144796971


历史控专心为您答疑解惑:

钱学森的价值在于将我国物理科学技术的研发之路提前了二十年,因此他成了我国内外敌人优先暗杀的目标。所以我国政府对钱学森的保护是出了名的严苛。

钱学森每份要入口的饭菜和水都是要经过化验的,包括每一片茶叶都要检验。国家卫生部门特意派了一名顶级营养专家和一名食品安全检验员常年负责钱学森的饮食搭配和检测。为了不影响钱学森的工作和生活,国家特批两位专家在钱学森家隔壁的房子里修建专门用于检测食品安全的实验室。所有入口的东西包括牙签都要经过严格检测才会拿给钱学森使用。这样高级的待遇是连十大元帅都享受不到的。




国家按照中国科学院一级教授工资给钱学森每月594元元,再加上各种生活补贴。一年差不多就是7128块钱。这在当时是极高的待遇,钱学森是50年代回国的,他享受着国家一级工资,跟毛主席是同级的。



对于钱学森,毛主席称他是“火箭之王”、“工程控制论之王”。也有人说他是“中国导弹之父”。


历史控


1964年,在我国两弹研究正进入关键时刻,特务分子制造了食品投毒的方式暗杀。可惜我们一直没有放松警惕,对他们的阴谋了如指掌,安全保护再提高一个档次。如何保护呐?专门派了一个食品化验员到钱老身边,专门负责钱老的食物安全。

这位年轻人来到以后,主要负责钱老的食物安全,还专门在钱老家旁边建立了一个食品化验室。这位年轻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给钱老的食物每一项都做精密细致的检验,确认无误后才可以给钱老吃。另外还规定,钱老家的人不能够在外面买食品,其中当然包括两个孩子。食用后每一盘菜都要取样放进冰箱,待24小时以后,钱老家人没事,才能丢弃样品。

这位年轻人在钱老身边一待就是6年,认真细致的完成了保护钱老的任务,一直到1970年调离岗位。在我国严密的保护之下,特务的暗杀行动一直没得逞,钱老平安的活到了98岁。在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


当时国家对钱学森专门配备食品化验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在当时,其他科学家都没有的待遇,就连我们国家的十大元帅也没有享受的待遇。


ltzmy


钱老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至于说钱老在归国后的待遇问题,物质上的保障是一方面,我再说两条吧。

第一条是文革”初始,在制定《十六条》时,周恩来同陶铸同志商量,应增写保护科技人员等知识分子的内容。随着“文革”狂飙的肆虐,周恩来目睹一些知名人士惨遭迫害,十分痛心,殚精竭虑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各界知识分子。为保护好钱学森等国防科技人员,提出必要时“可以用武力保护”。为了保护钱学森等国防尖端科学家和工程科技人员,并让他们在“文革”期间放手工作,突破国防尖端科技工程的技术难关,1969年8月9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国防工办、国防科委和二机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批准几百人应保护的名单,并提出必要时“可以用武力保护”。他在会上宣布:“部里由钱学森同志挂帅,杨国宇同志为政委。你们两个负责。你杨国宇是政治保证,他(钱学森)和其他专家要是被人抓走了,不能正常工作,我拿你是问!”在周恩来的关怀和保护下,在当时“文革”冲击的险恶情势下,钱学森率领广大国防科研专家和科技人员,全力以赴攻关,仍然取得“两弹一星”研制的丰硕成果。

后来,钱学森在《周总理让我搞导弹》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文革’中我们都是受保护的,没有周总理的保护,恐怕我这个人早就不在人世了”。

第二条是归国之后,钱学森受到了中央领导人们的高度重视,毛主席甚至还亲自下帖宴请他吃饭,专意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不仅如此,国家还曾给了他许多特殊待遇,其中有一样连开国将帅都享受不到,那就是配发食品安检员。

食品安检员,就相当于古代皇帝身边的验毒太监,这个比喻虽然有些不恰当,但却相当形象。那么为什么要给钱学森派这样一个工作人员呢?

原来,钱学森虽顺利归国,但对他有觊觎之心的人依旧很多。在看到他用极短的时间,即将为中国研发出“两弹”时,有些人坐不住了,他们不希望中国拥有高尖端的科技,害怕中国因此强大,所以便用低劣的手段,威胁钱学森的健康。

鉴于暗杀活动目标太大且成功率低,特务们为保险起见选择了食物投毒的办法,多亏发现及时,钱学成才逃过一劫。不过这件事也引起了中央的警惕,所以才会给他配发食品安检员。

负责钱学森一家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员名叫段恩润,他每天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却十分繁琐,那就是检验钱学森所吃的每一样食物,看是否有毒品残留,只有通过他检验合格的产品,钱家人才能入口。这项工作他一直做了六年。正是在这种滴水不漏的保护之下,钱学森才能安心做实验搞研究,为中国研发“两弹”。


老鹰59099


钱学森,身兼两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等,他不仅仅是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而且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现在我们使用的“导弹”“航天”等词语都是钱学森首创的,在他首创以前,人们习惯把“导弹”叫“飞弹”“火箭”,把“航天”叫“宇航”,为什么说他是奠基人由此可见一斑。


钱学森23岁考取清华大学工费留学生赴美留学,师从大科学家冯·卡门,28岁就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47年36岁的他变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而且是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教授很多,麻省理工有数百位,但是终身教授每个系只有2-3名,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待遇丰厚。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华罗庚等科学家的感召下,钱学森在1950年决定回国,由于正值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和军方也不傻,知道钱学森的价值和重要性,美海军副部长金贝尔直言: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他毙了,也不能把他放回红色中国去。回国之路异常艰难,他因此被关押拘留了5年。后来在周总理的干预斡旋下,1955年10月8日,他终于回到了祖国。钱学森在美国生活了20年,回国后,他再也没有去过美国。


了解了他回国的这段经历,你就会明白,他回国可绝不是为了待遇。相比而言,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生活、科研等物质条件方面肯定是跟美国没法比。而且,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非常重视,给予了他最大的关照和最高的待遇。



钱学森一家抵达广州时,周总理亲自打电话给广东省委书记兼省长陶铸,指示要热烈欢迎和亲切接待。到了北京,被安排入住当时北京最好的饭店北京饭店,还专门派人保护其一家的安全。



周总理亲自安排钱学森去哈尔滨考察,陈赓大将乘专机赶来与他会面,两人的谈话开启了中国导弹工程的序幕,陈赓大将当即表态,“哈军工”全力以赴,要人出人,要物出物,只要开口,义不容辞。



1956年1月30日至2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刚归国3个月的钱学森名列新增委员,毛主席举行宴会宴请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森被毛主席把名字从第37桌换到了第1桌,坐在了主席的右侧,并称其为中国的工程控制论王和火箭王。后来,毛主席又多次接见钱学森,这些都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钱学森的重视。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钱老回忆他一生有三次激动,第一次是1955年回到祖国那一刻,第二次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三次是2003年神舟五号飞入太空,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非常器重和关爱钱学森,种种奖励和荣誉也纷纷加身,这些对于钱学森来讲,是实至名归,是对他为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


瀚海小灰侠


以当时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条件,给钱老再好的待遇,也不及其在美国生活的条件的百分之一!

这不是夸张!

钱学森在美国火箭动力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拥有最高级别的安全通行证,参与了曼哈顿计划在内的很多绝灭项目。他还参与过战后掠夺甄别德国人才的阿尔索斯计划,德国科学家“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和”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的提审!

他属于战略性人才,掌握着美国最新的科研战略方向。他能够为一个国家指明各向科技的研究方向,为一个国家规划好未来研究重心,并组建好一个完整的科研体系。他就相当于一个国家在科研领域的领路人。

美国为了“奖励”钱学森,给予他非常富有的物质奖励:老师工资--2000美元/月,物理研究工资---1600美元/月,军方奖励---50000美元/年,还有项目完成奖励,等等。

这么看来,钱老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一年能收入约10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新中国成立时,元帅的工资是594元,大将的工资是325元。钱老回国后,各种补贴和工资加起来也只有500人民币!跟钱老之前的收入比,真是天壤之别。

钱老回国,真不是为了钱!钱学森在美国做的事高薪美元的工作,住的是舒适的电气化别墅,出门就是汽车,美味佳肴也是数不尽数。回国后,咖啡牛奶巧克力没有了,牛排面包也没了,开始了吃二两肉都要领肉票的生活。。。好不容易给他配个新汽车,还因为安全原因,被聂帅换了。

在钱学森回国前,美国记者曾说:“用11个美国战俘交换钱学森,就像用11个平民交换4个装甲师。”

钱老回国,也不是为了名!他在美国已经很受尊敬,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楼。虽然钱佬回国以后一生再未踏入美帝领土。但是,美国加州理工大学依然允诺他的孩子可以免试入学。

一名记者问钱学森,是否还打算回来?钱学森说:“我不打算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我已经考虑国很长时间。我准备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一个能令他们活得快乐而有尊严的国家。”

钱老回国,是为了建设新中国。钱老和那些为了新中国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一样伟大,他想帮助新中国构建完整的科研技术体系,让新中国快速崛起,让我们有底气和帝国主义叫板。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1955年10月1日,正是共和国的国庆节,而在这一天,一家人,从遥远的大洋彼岸,飘扬过海,来到了祖国的土地。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不很奇怪的事情,但对于钱学森一家人来说,他们等了这天,足足等了五年之久,这一年钱学森44岁。

六年前,远在美国的钱学森,等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那一刻,他心中的热血燃烧起来,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开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

美国人根本没有想到,钱学森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美国人给与了钱学森足够的尊重,以及丰厚的报酬。钱学森作为大学教授,每月工资是两千美金,因为他的专业技能,美国军方每月给与他五千美金的补助。

另外,钱学森还在一个研究所工作,每月也有一千多美元的收入,而当时美国公民的年收入,不过三千美元而已。如果和普通美国居民的收入相比,钱学森每年的收入,是普通美国人的数十倍之多。可美国人还是想不通,为什么钱学森会想到回归祖国。

美国人当然不知道,因为有些情怀,很难改变。

但钱学森的价值,美国人是十分清楚,一个钱学森,可以顶得上美国五个师。所以,钱学森在做出回国决定的时候,美国人提前动手,把钱学森一家人拘押了。

中国一定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中国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外交交涉,直到1954年,中国提供了将美国的战俘,以及美国的侨民的名单,并且同意放还这些人回到美国,中国表现出来的诚意以及绵里藏针的强硬态度,终于让美国退缩,钱学森因此得已返回自己的祖国。

钱学森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心中一片赤诚。他知道中国当时的情况,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甚至可能吃喝都是问题。但当他回到祖国,获得的待遇,让他大吃一惊。

钱学森享受到了领导人一般的工资待遇,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工资,每月不过二百来块钱,而钱学森的工资也是这般待遇。祖国的确很穷,但在穷困的条件下,给予了钱学森最高规格的工资待遇,虽然这与美国的工资待遇天壤之别,但已经足够了。

更让钱学森想不到的是,除了可以和领导人相媲美的工资待遇以外,钱学森还获得了开国元勋都不曾有过的高级待遇。他拥有专门食堂,所有食物都是专门供应的,并且,国家为钱学森配备了一名食物检验员,专门对钱学森一家人吃的食物进行检验。

这些待遇,已经超过了所有人,这也是国家所能做的最多的事情了。而钱学森,也将一腔热血,全部倾注到事业中。

国家给与钱学森的多吗?对于美国人给他的待遇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美国人不明白,为什么钱学森会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来到中国呢。其实,美国人只知道钱学森,却不知道钱学森的另一个名字,中国人。

有些情怀,很难改变,那就是对祖国的痴恋,这一点,美国人不明白,但那一代人明白,我们这一代人,从钱学森们的故事中,也应当明白那种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怀。


小小嬴政


钱学森夫人蒋英,蒋英父亲蒋百里,神一样的男人。没错,就是那个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拿第一名,在所有日本人面前把天皇赐剑拿走的那个。蒋百里回国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中国黄埔军校之前最牛的军校。著书国防论,其思想指导了抗日战争,可惜去世的早。这一家人都是国家栋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