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一、那些被忽略了的中国古诗

这几天,大家的朋友圈里,想必都被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句刷屏了吧?

那些诗句真美!

说实话,那些被日本友人引用的中国古诗,有的我也是第一次读到呢。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很是惭愧!

先来看看这几首诗的出处吧:

京都府舞鹤市支援友好城市大连的物资上,写的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这句诗来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全诗是这样写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是,朋友虽然分开两地了,但是天地山川还是相连的,友谊依旧是深厚的。

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口罩的箱子上写的是: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其实这句诗是一位生活在日本的辽宁人孙女士写的,她希望“春暖花开,可以美丽相约”。

这首诗中,引用了南朝梁代周兴嗣《千字文》中的一句: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诗中的“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也包含了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友谊深厚的意思。

日本医药NPO法人人心会、日本湖北总商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捐赠了国内最急需的杜邦software III型防护服,箱子上印着: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这句诗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思是:“你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那我们就同穿一件吧。”

这些温暖的诗句,感动了困境中的我们,也给日本友人赢来了一片赞扬。

中日友谊源远流长,历史上,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而交往最频繁的时期则是唐代。

我们都知道,唐代出了很多诗人。唐代的诗人们,与日本友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写过很多赠给日本友人的诗,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下面的这一首。

二、一位唐代诗人写给日本友人的送别诗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这首诗的题目是《送日本国僧敬龙归》,作者是韦庄,他生活在唐代末期,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求学、求仕和参加科举考试中度过的。他在虢州乡村居住过一段时间,那也算是他坎坷的一生中的一段比较惬意的时光了,留下了大量诗作。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日本来的僧人敬龙。

晚唐时期,因唐朝国内动乱,日本方面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和遣唐使一起来学佛求经的僧人们,也纷纷回国,敬龙也是其中之一。韦庄写下此诗为他送行。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壁画中遣唐史的海船

扶桑,是传说中的东方神木,也是传说中的古国名,诗中用来指代日本。标题中说的日本国,是指古代的日本国,位置在今天日本的本州岛,当年,本州岛上的奈良是日本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聚集地,有大量与唐文化有关的名胜古迹,鉴真、阿倍仲麻吕等中日交流的名人都在那里生活过。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日本国离我国远隔大海,十分遥远,而敬龙的家则在更遥远的地方。

古代交通不发达,海上风浪又大。虽然当时中国和日本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来说已经是很先进的了,但是在中日两国之间,进行远洋航行,还是有很大危险的,而且时间也长,需要三到七天的时间才能到达。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诗的后两句,先是设问:“此去与师谁共到”?又用“一船明月一帆风”来作答。

船在海上航行,有一轮明月照亮归途,又有顺风助力,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平安到达,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和日常习俗等。

值得一提的是,唐诗在日本也很受欢迎。小说《源氏物语》的男主角光源氏,在流放期间,还要带着白居易的诗集,唐诗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那个给日本朋友写诗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顺便说一句,韦应物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韦庄早年的诗作,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另有长诗《秦妇吟》,从一位妇女的角度,来描写黄巢起义军的暴行,除了文学价值之外,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后来,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考试,韦庄终于中了进士,当时他已是五十九岁的老人了,堪称真人版的“范进中举”,大有英雄迟暮之感。

换作如今,这个年纪的人,也可以退休了,何况还是在平均寿命远低于现在的唐朝,但是,他人生中最的辉煌篇章才刚刚开始。

当时的大唐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为了生存和发展,韦庄去了四川,得到了军阀王建的赏识和重用。后来大唐灭亡了,韦庄极力支持王建称帝,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前蜀政权。

实际上,他对大唐是有感情的,但是处于那个群雄纷争的乱世,他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稳固了政权,也能让老百姓多过几天太平日子。

前蜀建立后,韦庄的官位也一路高升,临终时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低配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如果把五代十国的前蜀比作三国的蜀国,那么韦庄的角色就相当于诸葛亮。

虽然,韦庄的军事能力近乎于零,但是内政外交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几十年的书,真的没白读,前蜀的制度典籍都出自他的手笔,他在保境安民,避免战乱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以入蜀为分水岭,韦庄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诗,后期主要是词。

以往的学术界对他的评价不是很高,近年来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

他的律诗和绝句,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比不了李白、杜甫,但是至少和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是同一水平的。

再说韦庄的词,也自成一派,与温庭筠并称为“花间派”词人的两位大师。

我觉得,他还可以与欧洲文艺复兴的著名诗人但丁相比较。

恩格斯是这样评价但丁的: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至于韦庄,我认为,他是唐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五代十国的最初一位诗人。

另外,据最新报道,华师大日本校友会送来的支援物资上,已经把韦庄写的这句诗印上了。

日本援助物资上印满了诗句,唐代诗人又是怎样赠别日本友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