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和餘秀華各寫首現代版《靜夜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多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千年前,年輕的李白寫下了這首《靜夜思》,從此床前(一說井欄前)那一抹明月光,就成了中國人心中思鄉的代名詞。千年後,現當代文壇也有兩個“膽肥”的人,仿著李白的意境,寫了兩首現代版《靜夜思》,這兩個人一個是新詩奠基人之一的郭沫若,一個是如今的詩壇新秀餘秀華。

郭沫若和餘秀華各寫首現代版《靜夜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多大

兩首現代版《靜夜思》,一個寫於艱難時期,抒寫的是男兒的家國情懷;一個寫於近兩年,抒寫的女子的多愁善感。雖然都算是現代詩中的佳作,但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有多大。讓我們先來看郭沫若先生的:

郭沫若和餘秀華各寫首現代版《靜夜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多大

郭沫若先生的現代詩寫得頗有水平的,《天狗》等詩作如今還是現代詩中的翹楚,雖然一直有不少爭議,但不可否認他開創了一種頗有個性的詩風,這首《靜夜》就是代表作之一。這首詩寫於先生留學期間,看著天上的淡淡月光和幾點梳星,讓他感慨萬千。

從意境上來看,月光、白雲和天河,都透著一股朦朧,這也在暗示當時不明朗的局勢 。後幾句則引用神話中鮫人對著月光流淚的傳說,抒發了自己的的家國情懷,這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心聲。從結構上來看,兩處問句,前後呼應,傷感悽美,令全詩讀來朗朗上口。

郭沫若和餘秀華各寫首現代版《靜夜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多大

餘秀華《靜夜思》和郭沫若的創作時間相隔了近百年,一樣是思鄉,卻有著不一樣的情致。讓我們也來品一品:

郭沫若和餘秀華各寫首現代版《靜夜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多大

說實話,如果按現在的現代詩如今的水平,這首詩確實是不錯的,它句句寫進了人的心坎裡。由炊煙起句,將天上的星星分了幾類,這種做法倒是挺新穎。首句星群由炊煙托起,起得別具一格,將天上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星星巧妙地和人間聯繫起來,引出了後幾句。

郭沫若和餘秀華各寫首現代版《靜夜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多大

接下來分別對幾類星進行描寫。守在老地方的是母親,落在不知名地方的是老家的親戚,雖然很現實但卻形象生動。最後說到自己,引出童年傷了螢火蟲的事和自己的愧疚,從字面上來看最後一句“一切微細的光”確實是耐人尋味的。

通讀餘秀華這首詩,她通過正面、側面、反面,三種星星,寫出了母親、親戚、自我,三種人的不同性格,而這三種人正是家鄉最普通的人物。所謂鄉愁,其實就是想念那些人、那些事,這首詩不露痕跡地將這些娓娓道來,無一思字卻飽含深情。

郭沫若和餘秀華各寫首現代版《靜夜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差距多大

兩首詩水平都是不錯的,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餘秀華和郭沫若的差距有多大。論意境,郭老的詩沒有意象的堆砌,通篇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論結構上來說,餘秀華這首詩的斷句等都更像現代散文詩,與郭老斷句的乾淨利落比,確實差了不少。

餘秀華詩中暴露的意象繁雜,語言不精煉等毛病,其實恰恰是如今一些現代詩的通病。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現代不少詩人寫作品,刻意追求意象的朦朧,愛炫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文字功底本身不如郭老那一輩人強,所以行文易散難合。大家平時看如今的現代詩,是否有這種感覺?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