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和法律的问题,到底是道德高于法律,还是法律高于道德?

震篱


法律和道德就像理性和感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感性理性的矛盾调和体,谁能最好的调和感性理性,谁就是最好的自己,国家法律道德亦然。


月落青枫


法律来源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法律更具刚性,强制执行。道德则显宽泛,约束力明显不足。

从法律与道德的基本属性而言,法律高于道德。社会生活中,人们始终要受到道德与法律的约束。违背道德准则,受到大众谴责,内心感到不安,损失在于形象与信誉。触犯法律规范,形象信誉受损失的同时,还可能有牢狱之灾与钱物之失。很明显,法律惩罚重于道德惩戒。

人对于法律的敬畏始于道德的约束。品行端正是因为心有所畏,言行始终在道德准则内,这样的人离法律的惩罚自然就远得多。因此,人生在世,还是要始终修养品德,于己安身,于人示范,才算是有益社会。


白鹤湾的历史故事


道德和法律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维系基本生活秩序的基本行为,内容是真善美孝。如果有违之处,会受到人们的遣责,或义论压力,无实质惩罚。

法律是在规范道德行为的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规矩,带有强制性,如果有违,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秋水华章


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道德是在一定范围或国度内,经历历史的传承而形成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行为规范;而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有的国家允许存在地方法律)统制阶级为巩固其执政地位而制定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一般情况下,道德认同的行为都符合法律的要求,法律是在道德之上的。这主要体现在法律的强制性。所以说,法不容情、法大于天!


痴汉512


法律至高无上底线不容触碰,道德乃个人修养,不能和法律相题并论,但一旦突破道德底线必以法律制裁之。


信241706606


道德是自律,法律是公律。


用户936520113656


道德与法律,是国家进行管理的两种方式,两者是宽严相济,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违反道德的,不一定违反法律。违反法律的,一定触犯了道德。法律规范不涉及的,由道德规范去约束。


严谨求实文明公正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约束。两者有兼容之处,人如果不讲道德,证明他法律观点淡漠,也就没有了行为准则。法律是政府机构和人民团体制定规范人们文明做事,文明做人,在社会活动中尊纪守法的法制制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律法规,就没和谐社会的根基,一个公民如果没有法律意识,就没有道德可言。

奉公守法,尊章守纪,是符合道德的范畴的。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用户桃花源记686


道德规范在上.法律在下.有道德之士.不会违法.万一不幸违法.也有相应的法条惩戒.


中庸之道fengwu901004gma


道德是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道德",就是走正路,走正道就会有所收获。本质地讲,道德是人性修养,即修身。修身,按着孔子弟曾参所撰写的《大学》,首先要致知格物,把知识推向极致,真正地把握知识学到手学到家,学深学透;穷究事物的原理,掌握了知识之精髓,且能活学活用。因而才能诚意正心,即方能使意诚,使意变得真诚无妄,因而才能使心正,心正了才是修身。目的和结果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整治好大夫的家,治理好诸候的国,最后才是使天下太平,使全中国安定。实质是治人心,故道德之於国是不可或缺的。至于法律对于治国尤为重要,其意义可以概括地说,无法律就无国家。俗语曰: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是硬措施,是保障国家统一,保证国家得到治理的强制性手段。以德治国是保证人心齐,以法治国是保障国家安定太平。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统一才是治国之正道。不存在高下之分,不存在孰轻孰重,皆重要,一个是治心,一个是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