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問大家商業保險可不可以買,有朋友說是個坑,是這樣嗎?

川哥阿華


2016年,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當時也是對保險的不理解,被公司所謂的國企校招招聘過去的。懷著對事業的報復,我毅然投身保險工作中。然而後面我對保險的銷售以及行業規則有了充分的認識後,我發現目前國內的保險是真的不盡人意,顛覆正常人的價值觀。首先公司對我們新人進行大量的洗腦工作,讓我們死心塌地按照他們的要求去賺保費。每天上午都是半天的會議,做各種誇張的活動,比如集體跳抓錢舞,集體誓言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說服客戶買保險,掙多少多少錢。聽各種培訓,全是一些話術技巧心理技巧,感覺客戶就是我們的獵物,我們要盡一切方法征服他們。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忘我的工作。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本領雖然增強了,卻沒有那麼多客戶。我們收入自然沒有多少,重要的是對公司沒有帶來大利益。這時公司就會運用第二種方法,激勵制度以及獎懲制度。這一點保險公司做的非常完美。他們會以底薪為誘惑讓員工自己買保險,甚至發動員工身邊的親朋好友買保險。並且會有專人負責每個員工的銷售業績,每天都會各種督促,各種說服,沒有客戶就讓員工自己或者家人買。可怕的是到最後等員工發現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買的差不多了,這時你對公司就沒多大作用了,公司會通過降級的形式最後連底薪都沒有了。你這時就會發現自己對公司變成可有可無的人,自然就會離開,公司然後會再通過高薪招聘的幌子再招聘新人,然後再壓榨新人。這就是為什麼保險公司任何時候都在招聘,而且保險公司人員流動量非常大的原因了。

至於商業保險本身能不能買的問題,我深有感觸。首先要看險種。意外險可以買,而且便宜。疾病險也可以買,但這裡文章很大。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沒有法律意識的人,尤其是年紀大的人,碰到銷售人員很容易被忽悠,剛才說了,那些業務員都是經過無數次培訓的身懷絕技的獵人。他們只會給你講保險的好處而避諱不利之處,甚至很多違背保險合同本身的規定胡亂哄騙客戶,比如客戶本身有疾病不能購買,但業務員會說沒問題,甚至教客戶如何避諱保險審查。然後就是等到理賠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有問題那也有問題公司就是不賠。即便有人很小心的購買了,買的時候也符合條件,但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也會以各種理由不賠,除非你能達到百分之百的賠付標準。我曾經接觸一起理賠案子,客戶買的疾病險裡面有身患癌症的賠付,客戶檢查的時候診斷為癌症,但保險公司以診斷單上寫著癌症疑似率為百分之九十九而不是百分百為由拒絕賠償。診斷醫生的說法是不可能有百分百的結論。後來雙方經過調解才結束。商業保險的分紅險和理財險本人真的建議不要購買,除非你購買金額很多,或者有其他目的,普通人真的不要買。首先這類保險可以說不是保險,完全是保險公司賺錢的手段,它會把時間設置的很長,很多都是繳滿保費後十年或者二十年才開始領收益。繳費時間就得好多年,所以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賣保險真的不符合我個人價值觀,所以在幹了幾個月後我就離職了。上面僅是我個人依據親身經歷後對保險的理解,可能有不當地方,希望保險朋友不要噴我。


小蔣說法


啊,商業保險值不值得買是不是個坑,其實在多年前很多年前的時候,很多人是不願意買保險的,但是在前幾年開始很多人都踴躍了買保險來抵禦風險,那時候大家手上有點錢了嘛,覺得保險都挺好,能抵禦一定的風險,所以都買了,但是在在國家角度來說,在個人角度來說,其實保險有好的的確是挺不錯的,當你真遇到風險的時候保險是真的好。

那是我們國內的保險設置的,真的是很多不合理的,主要就是你看看保險公司它的利潤,每一年都有幾百個億幾百個億,這個錢怎麼來呢?就是精算師他算了,把大家所有的錢集中在一起,然後再算這事故的概率,加上那個賠付的金錢,在得出來的錢就是利潤,就是目前我們國內主要就是收回來的保金非常多,但是賠出去的很少,因為保險公司很多,就是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所以這樣話傷了很多人的心,但是保險呢,具體要不要買啊,是不是個坑,這個各自考慮個人來說,如果有閒錢的話,錢多的話還是可以買的,畢竟能抵禦風險,但是如果錢很少的話,可以不用考考慮不用買,因為你買了之後每年要交的保費真的是挺辛苦的,你不要以為每個月每年就還個幾千,你這樣這樣這樣算10多年你要交多少交十幾萬的保費,對吧?所以這樣你對比下來你就知道這個錢該不該交了。


股壇快刀手


我覺得不要人云亦云,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看看自己是否需要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幾不!

1:不要以任何理由阻止別人買房,因為房價上漲了,害的是朋友

2:不勸人離婚

3:不以任何理由阻止別人買保險,因為朋友生病需要錢時,你給不了

所以建議購買:

原因1、目前我們國家屬於發展中的國家,各項醫療水平遠不及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人均7張商業險保單。況且這也是在醫療條件很好情況下!

原因2、目前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不夠全面,需要商業保險作為補充,特別是重疾險!因為一旦一個家庭有一個人得了重大疾病,可能一家經濟陷入困境!

原因3、商業保險除了重疾,意外,還有養老作用,未來養老靠孩子不顯示,以及能力允許條件下買一份不拖累孩子,另外也是對自己負責,晚年生活更好一點!

原因4、還是跟每個人保險意識有關,這幾年普遍意識有不斷提升,所以買不買意識決定,它是無形的資產

原因5、企業主或者目前擁有財富比較多的更需要買,因為壽險保單受法律保護,也是財富傳承,家族資產傳承的工具!

購買建議:先保障後理財,先大人後小孩,先保額後保費,年保費為年收入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保額最好是年收入的5-10倍!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久久伊晴


商業保險作為社保的一種補充形式,在家庭資產配置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律金融工具。

銀行、證券、保險作為三大金融形式數百年來共同存在,相互補充,保險也在社會經濟與社會金融發展中起著根基性的作用。

我建議商業保險一定是要配置的,因為在我們生命過程中,難免發生疾病風險、難免發生意外風險,發生死亡風險也是不可避免的。保險就是為這些可能發生的風險購置一份對沖契約,如果風險來了,通過保險合同把風險轉嫁給了保險公司;如果風險沒有發生,那就當時存錢了,重疾險與壽險等都是有現金價值的,就當是儲蓄了。

至於你朋友說到的保險是個坑,建議你選擇發展年限比較久,險種設置比較科學的保險公司的產品進行配置。更何況,近幾年我們國家大力鼓勵商業保險的發展,監管層面對於保險公司的發展給予很嚴厲的監管。

最後想提醒一句:切不可聽了朋友的一句話錯過了保險配置的最佳年齡,後悔莫及,真的大病與意外來臨的你朋友未必能借給你錢,但是保險公司會按照保險契約履行保險合同。

你可以把保險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一個組成部分。



四姐聊創業


不請自來。商業保險當然是可以買的。

 

很多人聽風就是雨,別人因為不瞭解保險合同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造成的保險無法理賠,就到處散播保險是騙子,保險很坑。這些叫的最兇的人,其實絕大多數根本就沒有買過商業保險,他們的話有多少可信度,仔細想想就知道了。

 

根據2017年保險行業的統計數據,中國人購買商業保險的比例只有3%,以14億人口計算,購買商業保險的人數只有4200萬左右的人口購買過商業保險,而在4200萬人口中,68.7%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東南沿海城市。那麼身邊說保險是坑的人,買都沒買過,那又有什麼發言權呢?

 

20019年上半年,各家保險公司公佈的理賠數據,可以看到保險理賠獲賠率,最低的都超過了97%,半年時間理賠金額炒400億元,理賠時間基本也只有2天左右,這樣的保險難道還不保險嗎?

 

那為什麼會給大家保險不保險的概念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保險代理人的忽悠。的確存在這麼一批人,把自己代理的保險吹的天花亂墜,誇保險理賠範圍,到後面需要理賠了就出問題了。遇見這種人,一定要看清楚保險合同,不要聽他的一面之詞。而且這部分人還是少數,不能因為這部分人不行就抹黑保險。

 

2. 不看清楚合同。在2017年的時候,筆者的一個親戚就和筆者抱怨保險騙人。仔細聽清楚了以後我幫她分析了一下,原來是她自己的問題,不是保險公司的問題。筆者這個親戚有買意外傷害險,其實條款固定被狗咬能理賠,結果不幸在小區裡被狗咬了,然後筆者的親戚打完狂犬疫苗以後就去找保險公司理賠,被保險公司拒賠了。保險合同中寫明瞭國產藥物可以報銷,結果筆者親戚用的是進口疫苗,保險公司拒賠完全是合理的。遇到這種情況,還是要看清楚保險合同,一切以保險合同為準。

 

綜上所述,保險當然是可以買的,只不過其中需要注意很多的細節。那些叫嚷著保險是坑的人,很多人自己都沒買保險,他們的話可信度並不高。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4090535043463512"} --}

小黑看財經



燕子麥愛畫畫


建議購買:

原因1、目前我們國家屬於發展中的國家,各項醫療水平遠不及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人均7張商業險保單。況且這也是在醫療條件很好情況下!

原因2、目前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不夠全面,需要商業保險作為補充,特別是重疾險!因為一旦一個家庭有一個人得了重大疾病,可能一家經濟陷入困境!

原因3、商業保險除了重疾,意外,還有養老作用,未來養老靠孩子不顯示,以及能力允許條件下買一份不拖累孩子,另外也是對自己負責,晚年生活更好一點!

原因4、還是跟每個人保險意識有關,這幾年普遍意識有不斷提升,所以買不買意識決定,它是無形的資產

原因5、企業主或者目前擁有財富比較多的更需要買,因為壽險保單受法律保護,也是財富傳承,家族資產傳承的工具!

購買建議:先保障後理財,先大人後小孩,先保額後保費,年保費為年收入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保額最好是年收入的5-10倍!

如果還有不懂得可以私信!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用![玫瑰]

別人說是坑可能有兩點,第一是受誤導,購買不能理賠,第二是不懂,第三是道聽途說!所以瞭解了才知道要不要買!


沈老師的vlog


商業保險是商業行為,本質上是合同行為或者契約行為。保險公司也要盈利掙錢,投保人也想出險後儘快理賠。隨著保險行業越來越規範,人們保險意識不斷增強,商業保險會越來越普及。重點是投保時仔細研究條款,做到心中有數,不要認為買了保險就萬事大吉了。


點點1979


這個買保險就跟買彩票一樣的碰運氣,就像拜菩薩也樣的信不信都在於自己,[霧霾][霧霾][霧霾]



陳9999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