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歷史為什麼很少提?

鹹魚談歷史


提起春秋戰國,我們能想起百家爭鳴、秦掃六合、大一統;

提到漢朝,我們能想起漢朝打擊匈奴、揚威西域、雖遠必誅;

提起唐朝,我們能想起將星雲集、開疆拓土、平滅突厥、包容萬象、爭雄西域;

提起五代十國,我們能想起什麼呢?就沒啥正面的了。最主要的就是:父子相殺、部下反叛、陰謀詭計除掉對手、瘋狂殺戮、殘暴統治、荒淫無恥、卑躬屈膝。

舉幾個例子:

後梁朱溫,真的像種豬一樣,無論是他的兒媳、臣子的老婆或女兒,只要他看上了就要得到,否則就小命難保。他的兒子們懂規矩,就派自己老婆過去侍候朱溫,以自保、或者求得朱溫的垂青。

後晉石敬瑭,為了自保並奪得皇帝寶座,就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還對遼國皇帝稱兒,以換取遼國的軍事支持。這導致這塊土地中原政權很難收回來。

還有五代的驕兵。那時當兵是職業,軍閥要隨時能給這些驕兵搞到錢,以賞賜他們,否則他們就會兵變。

反正五代十國就是一些軍閥殺來殺去,像走馬燈一樣,城頭變幻大王旗,百姓和民族深受其害。

這個時代還產生了一個惡果:軍閥政治把趙匡胤嚇怕了,結果趙匡胤矯枉過正,中國人從宋朝開始一下子變得文弱不堪,屢戰屢敗了。

所以,大家都很少提這個混亂黑暗的時代。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講一下五代史(不包括十國),看完了就知道為什麼五代歷史很少被人提起了。




唐朝末期有個私鹽販子叫黃巢,他因為屢次科舉不中,便怨恨社會,扯旗子造反了。

黃巢造反後,隊伍越來越大,沒幾年就打進了長安城,趕跑了唐僖宗。黃巢也開開心心的登了基,當了皇帝,立國號為“大齊”。

然而,就在黃巢志得意滿時,他旗下的大將朱溫倒了黴。因為他當時鎮守的同州(陝西省大荔縣)是扼守長安的戰略要地,各地唐軍要想收復長安,就必須要先拿下同州,而當時的黃巢在長安紙醉金迷,每天就是專心於淫樂,把軍務全都交給一個跟朱溫有仇的人處理,所以朱溫就倒了黴,正面不斷被唐軍猛攻,後方也沒有人支援他。

朱溫吃了很大的虧,眼瞅自己要完,於是在絕望中,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率部投降唐軍,反叛黃巢。

唐僖宗見朱溫主動投降,大喜過望,他為了樹立朱溫為先進模範,就加封朱溫為左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並且還把河南開封附近一大塊地盤劃給了朱溫當根據地。

於是朱溫就搖身一變,成了唐朝的節度使。

主動招募朱溫後,一個叫李克用的沙陀人走入了唐僖宗的眼簾。這位仁兄很能打,手下有一支精銳沙陀騎兵,戰鬥力冠絕天下。只不過由於他跟山西的幾個節度使有過節,被朝廷定性成叛軍,被趕到漠北草原去了。

唐僖宗當時覺得,管你是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因而唐僖宗就派人招募了李克用,許以李克用高官厚祿,讓他去打黃巢。李克用當時正在漠北草原吃沙子,朝廷現在如此看重他,他自然是屁顛屁顛的帶兵殺回,征討黃巢了。

不久後,在李克用的猛攻下,黃巢的義軍就被趕出了長安,而李克用也因為收復長安軍功居首,被唐僖宗任命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

李克用當時很開心,屁顛屁顛就去上任了。



正在李克用開心時,朱溫卻開心不起來。因為黃巢被趕出長安後,沿著崤函通道一路走到了朱溫的地盤上,黃巢當時要找根據地落腳,就想吞併朱溫,順便收拾朱溫這個二五仔,把朱溫削的很慘。

朱溫捱了黃巢的揍,就求爺爺告奶奶的找附近的幾位節度使幫忙,其中,李克用的沙陀軍也被朱溫拉去了。後來在各路節度使聯軍的夾擊下,黃巢敗走,最終被殺。朱溫和李克用都開心了。

然而,乾死了黃巢,領了朝廷封賞後,李克用和朱溫卻又起了矛盾。

當時朱溫感謝李克用救他,就設宴款待,但李克用並不領情。在酒宴上,李克用大罵朱溫算什麼東西?一個投降的賊罷了,若不是你投降的早,前幾天乾死黃巢時,連你也一起弄死!

李克用罵完朱溫後,見朱溫沒反應,他就更來勁了,表示今晚哪也不去了,就在城裡最好的衙署睡下了。

朱溫捱了李克用的嘲諷,起初不敢吭聲,因為他打不過李克用,但是他聽說李克用今晚不走了,要睡在城裡,他心裡就打起了小算盤。他覺得這是天賜良機,便連夜派兵圍了李克用的官邸,打算乾死李克用,吞併他的沙坨騎兵。

當然我們知道,朱溫的暗殺失敗了,李克用被侍衛拼死救出,逃回了大營。

但自此之後,朱溫和李克用槓上了。而他倆的矛盾,也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可以說,整個五代歷史的前二十年,都是這次“汴州城雨夜殺人事件”的後續。

二十年後,朱溫和李克用都發展成了大軍閥,其中朱溫佔據河南、關中,李克用佔據河東,兩人相互不服,動輒就兵戎相見。朱溫在混戰中,稍稍佔點上風。

公元904年,朱溫為了控制唐昭宗,想把他從長安接到洛陽軟禁,但又擔心唐廷的大臣反對他,於是他命令養子朱友諒假託昭宗詔令,策劃了“白馬驛之禍”,把唐朝丞相崔胤等三十多人全部誅殺,並一把大火燒了長安城。

事後,李克用不服朱溫,認為這種小人都能得志,太沒有天理了,於是他就聯絡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西川節度使王建、襄陽節度使趙匡凝等地方實力派組成了反朱溫聯盟,以興復唐室討伐朱溫為名,倡議天下共伐之。


朱溫當時腹背受敵,被打得很被動,於是他就豁出去了,殺了唐昭宗。

公元907年,朱溫正式登基,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至此正式滅亡。

得知朱溫篡唐,李克用大哭不止,他這個人雖然一輩子桀驁不馴,但是他對大唐皇朝卻始終是忠心耿耿。後來李克用一病不起,在朱溫登基的第二年,病死了。

李克用臨死前,叫來自己的兒子李存勖,拿出了三根箭,說:這三根箭給你,每一根代表我的一個敵人。一個是朱溫,一個是劉仁恭,一個是耶律阿保機。這三個人都和我們有血海深仇,你一定要幫我把仇報了。

李存勖痛哭不已,埋葬了李克用,從此擔負起了同朱溫對抗的重任。

朱溫聽說李克用死了,高興壞了,但想了想李存勖,他又頭疼了。這位官二代可比他老爹難對付多了。於是朱溫整兵備武,攻打山西,打算先下手為強,消滅李存勖。

然而,朱溫是有多大臉現多大眼,對外,他搞不定李存勖,對內他又荒淫無度。他當時荒唐到讓兒子們把自己的媳婦送進宮,看誰的媳婦伺候的到位,就立誰為太子。朱溫的兒子們為了爭奪帝位,也就不要臉了,紛紛把自己媳婦送入宮陪老爹。

最後,博王朱友文的媳婦伺候的到位,朱溫臨死前便傳位給了朱友文。

這位朱友文,本名康勤,是朱溫的養子,不是親生兒子。在當朱溫養子前,他一直在後方負責朱溫集團的後勤供應及保障工作。也就是說他這個人,沒帶過兵,不會打仗。

五代亂世,沒打過仗的人當皇帝,而且還是靠媳婦伺候自己的養父才當的皇帝,你說這樣的人能服眾嗎?

所以很自然,朱溫還沒死透前,朱溫的兒子郢王朱友珪就搶先一步,殺了朱溫,然後迅速偽造聖旨,也殺了朱友文,自己繼位。

可憐朱溫一代梟雄,戎馬一生,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自己兒子的手裡。



說到朱友珪,這位也不是一般人。他的母親是個營妓,早年間朱溫和他母親野合後,忽然有一天這個營妓就找到了朱溫,說我懷了你的孩子,你要負責。朱溫當時正跟著黃巢造反,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聽說自己有兒子,多少都是件好事,於是也就沒怎麼懷疑,直接把朱友珪認做了兒子。所以朱友珪到底是不是朱溫兒子,一直是個謎,備受非議,很多人都看不起他。

朱友珪當皇帝后,本想籠絡大將。可大將們都不聽他的,覺得一個野種也能當皇帝,太丟我們後梁的名聲了。於是這幫人就把朱友珪幹掉了,扶持朱溫的另一個兒子朱友貞登基繼位。

後梁方面的連續內訌,被遠在太原的李存勖看在了眼裡,他覺得朱溫是個垃圾,他兒子更是垃圾,於是他就發兵攻打後梁。

還別說,他這一打,還真就趁後梁內亂不堪時,滅了後梁。

公元923年,李存勖把後梁踩在腳下,於洛陽登基稱帝,國號為唐,史稱“後唐”。

滅後梁之前,李存勖還順手滅了幽州,也就是當年李克用臨死前給李存勖叮囑,一定要消滅的劉仁恭的地盤。


滅後梁後,李存勖又順手了滅了前蜀,於是一時之間,天下統一了一半,李存勖建立的後唐政權,盛極一時。



不過,學過中學課文《伶官傳序》的同學應該也知道,李存勖在歷史上也只是個打醬油的角色。他只風光了三年。

公元926年,因為李存勖治國無方,各地駐軍紛紛造反,李存勖平亂時被暗箭射死,皇位落到了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手上。

李嗣源相比李存勖,是個好皇帝,後唐在他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他在位時期,是五代時期難得的國泰民安的時期。不過,李嗣源哪裡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他的幾個兒子跟朱溫的兒子一樣,都是廢柴。

李嗣源臨死前後,他的兒子們就在爭奪皇位這個問題上,打了起來。首先出兵的是李嗣源的兒子秦王李從榮。這哥們看老爸快不行了,而自己平時在朝廷里人望不夠,按照正常程序想繼位不可能,便起兵造反。

當時還在病榻上的李嗣源知道這個消息,連氣帶嚇,他在部署完禁軍平叛,殺了李從榮全家之後,很快就一命歸西了。

李嗣源死後,他生前中意的繼承人,宋王李從厚繼了位。李從厚這個人資質一般,但是疑心病卻很重,他總是覺得有刁民想要加害他,於是他便每天沒事就琢磨一下怎麼加強統治,強化手中的權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把各個節度使對調,削弱節度使的根基。

結果這一下,他就玩大了,他的哥哥李從珂聯合著名賣國賊,同時也是李嗣源的養子石敬塘起兵,把他推翻,然後李從珂自己做了皇帝。

李從珂登基之後,跟李從厚一樣,也是整天疑神疑鬼,覺得有人要害他。他覺得石敬塘能助他造反,肯定也能造自己的反,所以他就想方設法的排擠石敬瑭,最後把石敬塘逼毛了,投靠了契丹,打算借契丹的力量推翻後唐,自立為帝。

當時投靠契丹的人不止石敬塘一個人,盧龍節度使趙德鈞也投靠了契丹,趙德鈞也想自己當皇帝。契丹一看有兩個人來搬救兵,就坐地起價,讓石敬塘和趙德鈞開價。於是兩人開始了瘋狂的加註競爭,最後石敬瑭一咬牙,把整個幽雲十六州全送給契丹了。

PS:當時幽雲十六州是趙德鈞的地盤,所以石敬塘才能那麼大方。


契丹人看到石敬塘開出的價碼,當時就樂開了花。為了儘快讓石敬塘兌現承諾,契丹立即出兵,幫石敬瑭打退了來犯的後唐軍,並且一口氣還把後唐給滅掉了,逼得李從珂自焚身亡。

之後,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稱帝,不僅正式割讓了幽雲地區,而且還恬不知恥的認比他小十幾歲的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為爸爸。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後唐滅亡,一直在江南割據的吳國的權臣徐知誥順勢接手,他幹掉了吳國國主後,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為了宣示他的正統,他給自己改了個名叫李昪,並定國號為唐,表示自己才是唐朝的延續。並且他還拒不承認石敬塘政權的合法性。

與此同時,後唐的西川節度使孟知祥也趁著石敬瑭滅唐的機會,也佔據了整個四川,登基稱帝,國號為蜀。為了把這個蜀和之前的蜀國進行區分,大家一般都稱之為“後蜀”。

面對周圍政權都不服的情況,石敬瑭表示很氣憤。但是氣憤沒有用,因為他是被契丹人扶持上臺的,他手上沒有多少兵。任意一個節度使造反,他都不見得搞得定。

所以他做了皇帝后,任務只有兩個,一是小心翼翼的維護和契丹的父子關係,二是小心翼翼的維護和各地節度使的君臣關係。活的就像個小媳婦似的。

公元942年,當了七年憋屈皇帝的石敬塘抑鬱而亡。(被契丹人罵死的)

石敬瑭死後,由於他的親生兒子太小,他手下那幫節度使就擁立了他的侄子石重貴做了新皇帝。石重貴能力一般,但是很爺們,他登基之後就問手下群臣:咱們給契丹當臣子是不是太丟人了?

臣子表示,是的,是的,太丟人了,咱們跟契丹開幹吧!於是,後晉就跟契丹開幹了。

這裡要說明一下,後晉節度使們和石重貴的不滿心態是不一樣的。節度使們認為後晉向契丹低頭,確實很丟人,但他們並不反對石重貴認契丹大汗為父。因為石重貴丟臉,只是他一個人丟臉,與國家沒關係。這種心態上的差距最終導致了石重貴最後的失敗。

石重貴得到眾節度使支持後,於是果斷停止了對契丹的朝貢。憤怒的契丹人馬上派使臣過來質問,是不是活膩了?

石重貴當即表示,我有十萬大軍!你牛,你打過來啊!敢來,我分分鐘教你做人!



石重貴的囂張態度傳回契丹後,憤怒的耶律德光立馬點齊兵馬,南下伐晉。然而由於石重貴此時佔據了大義名分,竟然真還有不少人來幫他抵擋契丹人,堪堪將契丹軍隊擋了下來——這從一個側面也能反映出,剛建國不久的遼國戰鬥力還沒能對中原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但是連續兩次勝利,卻讓石重貴沾沾自喜了起來,他覺得自己果然是真命天子,果然牛到不行啊,於是,他開始在京城肆意尋歡作樂,疏於朝政。這讓許多將領覺得尼瑪大晉要完,不如投奔契丹得了。

終於在賣國賊的引路下,契丹大軍衝破了晉軍的防線,順利的殺到了開封城下。石重貴淪為階下囚,被送到了契丹,北宋年間他病死北地,再沒能看見中原的土地。

耶律德光大敗石重貴後,也是洋洋得意,他在開封繼位,正式稱皇帝。然而沒過多久他就病死了。

皇帝死了,遼國大臣們只好撤退,趕緊回去擁立新皇帝。至於中原,不管了,誰愛當中原的皇帝,誰就去當吧。

契丹大軍撤走後,後晉大將劉知遠趕緊帶兵衝進了開封城。為了穩住局面,劉知遠先是宣佈契丹人先前委任的大小傀儡官員在他這裡依然有效,然後他又宣佈自己姓劉,祖上可以追溯到漢朝,因此他稱帝后,國號就用大漢,他建立的政權史稱“後漢”。(劉知遠是沙坨人,他其實不姓劉,劉姓是他後來自己改的)

當了皇帝后,劉知遠跟當年的李重厚、李重珂一樣,總覺得有刁民害他,所以他在臨死前就給兒子劉承祐寫下了一份誅殺名單,吩咐劉承祐繼位後先把這些人叫進宮殺了,然後再殺了他們全家。

劉承祐繼位後,照著老爸的意思做了,但是下手不利落,他殺了當時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郭威的全家,但卻沒殺郭威本人(在外地駐守,逃過一劫),結果郭威就起兵推翻了劉承祐。

郭威搞死劉承祐後,一本正經的和群臣討論後漢帝國的繼承問題。群臣們表示呵呵,還繼承個毛線啊?郭威你自己當皇帝就好了。

郭威說那可不行,我是來清君側的,然後他就讓人翻劉知遠家的族譜,最終在族譜中找到了一個叫劉贇的人來繼位。

不過劉贇還沒到開封,北方邊關卻突然傳來了契丹人入侵的消息。郭威在這個時候毅然挺身而出,表示他願意領著大軍準備去好好教訓一下契丹人。

然而,郭威大軍剛走到澶州,士兵們就突然譁變了,大家把郭威從大帥的大帳裡生拉硬拽出來,對郭威厲聲喝問到:現在大家決定讓你來做皇帝,你自己說,你是做呢?還是做呢?還是做呢?

郭威當時便表示,你們這樣不好,你們這樣不好。當然了,嘴上說不好,郭威的身體還是很主動的。

最後,郭威接過了部下遞過來的黃袍,在澶州前線加冕皇帝。

這個場景是不是感覺很熟?是的,後來的趙匡胤就是學的郭威,步驟流程一模一樣。

郭威稱帝后,率部殺回開封。這時候劉贇還不知道這事,正在興高采烈的往京城趕,等他到京城後,就被郭威留在京城的心腹給軟禁了起來,最後被殺了。

等到郭威回京城後,他先是在後漢太后面前痛哭流涕,說不是自己想做皇帝,實在是三軍意願難違啊!哭夠了之後,郭威讓下面的人給他查族譜,看最遠能查到哪位先賢。下面的人為了拍馬屁,便說郭威的血統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身上,因此郭威建立的政權,國號就叫作周,史稱“後周”。

平心而論,郭威是個很不錯的皇帝,他節儉不奢,又勵精圖治,大周朝在他手下,很有點中興氣象。然而,他登基的時候年紀就已經很大了,因此在位三年就死了。最後他的養子郭榮繼位(郭威的親生子女都被劉承佑殺了),是為周世宗。

後周新皇即位,有一個人十分高興。這個人就是劉崇,大家還記得那個被郭威忽悠了的劉贇麼?劉崇是他爸爸。劉贇這個倒黴孩子被郭威幹掉後,劉崇頓足捶胸,大罵郭威無恥,然後他就在山西搞起了獨立,國號依然是後漢,不過因為所處地理位置偏僻,所以大家稱呼這個政權為“北漢”。

劉崇知道郭威死掉的消息之後,覺得郭榮肯定不如郭威,手下的將領桀驁難馴,一時間多少會有點人心浮動,於是他趁這個機會聯絡契丹打了過去。結果最終被郭榮朕御駕親征,狠狠的削了一頓。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大戰中,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一馬當先,帶頭衝鋒,在亂軍之中將北漢大將張元徽斬於馬下,頗有一副鬥將的勇猛勁。

班師回朝後,郭榮做戰後總結,他先是收拾了戰鬥中表現很渣的幾個將領,接著又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禁軍大練兵行動,總體原則就是:清退掉不能打的,從地方上選拔能打的進來,組成精銳之師。

這個套路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北宋後來的禁軍、廂軍制度,就是從周世宗這裡學的。

由於在大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趙匡胤被擢升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成為了禁軍的高級將領。

郭榮整軍備武努力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自己總要找個目標開開刀看看成效怎麼樣,於是他就挑南唐練了練手,連續發動了幾次戰爭,打的南唐後蜀叫苦連天,南唐皇帝李璟最後主動放棄皇帝尊號,稱臣認慫。郭榮這下心裡有底了——朕這禁軍,看來可以打契丹了!(南唐後主李煜不是皇帝,他只是國主身份,因為南唐從他爸爸李璟放棄皇帝尊號開始,就沒有皇帝了)

之後的歷史就簡單了,郭榮北伐,但在前線舊疾復發,不得不回京養病。不久後病死。

臨病死前,郭榮覺得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的人品不可靠,然後他就把都點檢的位置交給了自己認為人品可靠的趙匡胤。

而趙匡胤也是“不負眾望”,在郭榮死後,全套抄襲了郭威的黃袍加身,篡了後周,建立了大宋。



五代的歷史到這裡就結束了,不知道看完後各位是什麼想法?

我感覺,五代十國的歷史過於零碎,缺乏歷史主線人物。不包括十國,五代一共五十三年曆史,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竟然出現了九姓十四帝,這種大王旗的變幻頻率,可以說是千古以來所未曾見,中國歷史上能跟五代時期比擬的時期,就只有東晉十六國了。

可能有朋友會說,不對呀,三國也很亂,為什麼漢末三國的歷史那麼有名?

是的,漢末三國確實很亂,可是漢末三國時期有主線人物,比如蜀漢:

劉備→諸葛亮→姜維

這些人相互之間有串聯,有乘上啟下的託付關係。而五代的人物,卻沒有。

我們在五代史中,只能看到末路英雄。比方說石重貴,好不容易雄起了,連續兩次北伐打得契丹頭痛腳痛,超越郭榮、趙匡胤的存在。可是然並卵,最終也是被契丹俘虜到了北方當俘虜。

類似石重貴的還有朱溫,前期也算是個豪傑人物,但後期亂搞男女關係,居然被兒子親手幹掉了。李存勖也一樣,前期那麼強,可建國不久就被首席大將乾哥哥背叛,最後還被伶人弒殺。李嗣源也一樣,被親兒子搞政變,活活嚇死。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其餘人倫慘案、狼行狗性,那更是見得多了。

總而言之,非歷史專業的普通人看三國,可以毫無壓力的從頭看到尾,但看五代史,很容易看著看著就看斷片了,經常是看了後面就忘了前面的內容。其實不只是五代,兩晉南北朝也一樣。沒有主線人物,只有打打殺殺的歷史是很難讓人記得住的。


Mer86


五代十國是我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間,歷史上對這個時期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因為在這段恐怖又混亂的時期,漢族差點慘遭滅族,人口損失很多,具體的五代十國時期,我們慢慢看來。


漢唐時期是中國人最為驕傲的時代,漢家雄渾大氣、唐室豪氣朗然,自古以來就被無數史學家稱道。然而,任何一個太平盛世都會有衰敗的一天。一個朝代的氣數盡了,就總會出現三五梟雄趁亂起事,不是僭號稱帝,就是擁兵割據,構建所謂的千秋大業,實現自己出人頭地的英雄夢想。

同樣為政權分裂的時期,相較於漢之後的三國,承載著盛唐衰落和宋王朝崛起的五代十國無疑有些落落無聞,為很多國人所不瞭解。歷時五十四年的五代十國先後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以及吳、前蜀、後蜀、南唐、楚、閩、南漢、吳越、荊南、北漢等政權,同時還伴隨著契丹族的崛起和大遼的建立發展,不可謂不波瀾橫生,不可謂不驚心動魄。

與南北朝時期不同的是,五代十國時期鮮有其他少數民族的參與。在晚唐政權分崩離析的狀況下,無數軍閥割據趁勢而起,互相殺戮、戰亂紛爭,勝者有之,敗亡者亦不在少數。這個時期的政權短促而激烈,其中雖不乏治世明君,卻也擋不住歷史洪流的腳步,最終消散於歷史的塵煙之中。

五代開始於公元907年朱溫廢唐稱帝,終於960年趙匡胤廢周建宋,與十國政權混雜鼎立。五代十國是一個戰火紛紛的年代,由於沒有一個相對強大壓倒性的中原王朝統一其他政權,從而導致各個割據政權之間征戰不休,統治者也大多都重武功而輕文治。直到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並開始抑制兵權,提倡文治,文化經濟等才逐漸穩定並發展起來。

經由五代十國這一歷史時期,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唐朝的統治階級大都出身士族門閥或科舉新貴,因此往往都自視甚高,婚姻方面更是崇尚閥閱,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這種社會結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政權的統治者及權貴們大都來自社會底層,思想觀念也更傾向於平民,人與人之間的依附關係減弱。

這個時代上演了無數威武雄壯的歷史話劇,義導致了無數人間悲劇的發生。這是個扭曲不堪的歷史時代,同時又是一個發展變化的新時期

還有更多爆款回答,如:胡雪巖臨死前說“白虎勿近”白虎是什麼?西遊記女兒國真的有嗎?青樓女子生活?日本“帝銀事件”?阿房宮有多大?“試婚格格”是什麼?古代士兵寫兵與勇的區別?蒙恬死前留下兩句話,為什麼曹操看一次哭一次?等有趣的歷史問答?請關注@鑑史以明志 ,帶你瞭解歷史的故事。


黑白史


說起中國歷史的朝代,即使再不瞭解的人,都知道唐宋元明清。但是事實上唐宋中間還有一個時期就是半個世紀的五代十國時期。好多人都不清不楚五代十國到底什麼意思。為什麼又有朝代又有國家,他們之間到底都是什麼複雜的關係呢?

五代時期從公元907年朱溫篡唐開始,到公元960年陳橋兵變結束,共歷時53年,北方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若從黃巢起事(878年)開始算起,到高粱河之戰(979年)結束的話,這段動盪時期共持續了101年。

沙陀人,曾依附突厥,也稱為“沙陀突厥”,在五代十國混亂之機,大舉南下直搗中原,建立了沙陀族人自己的政權,後唐李存勖、後漢劉知遠,後晉石敬瑭,這三個沙陀開國皇帝,都是在山西起家,從山西打出一片江山,只是存在時間很短,三個朝代加起來不足20年,一邊是沙陀人大量起用漢人,主動學習漢文化,完全按中原典制建立政權,一邊是戰亂頻繁政權更替,沙陀人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殺害。

五代十國是中國繼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之後,又一個長期分裂割據的歷史階段,960年趙匡胤就在陳橋發生兵變。自此,五代最後一個政權後周滅亡,宋朝從此登上歷史的舞臺。

五代時期的歷史沒有存在感,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雖然時間很長,五代的歷史卻始終不被大眾所熟悉,在唐宋之間留下了一段缺口。五代時期的歷史之所以那麼沒有存在感,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個是人物與事件太過混亂,五代時期的人很熱衷改名和造反,以至於一個人會有兩到三個完全不同的姓名,又在四五個人手下都效過力,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另一個原因是這段時期的歷史太過黑暗,相比三國時期的曹劉孫袁,五代的主角大多出自社會底層(匪兵)與北方民族(戎狄),對於傳統的儒家禮義道德完全不理會。用當時一位大將安重榮的話說就是:“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無論是對待士族文人還是普通百姓,當權者往往都隨意殺戮,人民只有在少數不愛折騰的皇帝當政時才能得到絲毫喘息。而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們所看重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道(三綱),在五代時期也都被踩得粉碎。

五代時期政變頻發,君臣之間往往毫無信任,君主動輒族誅臣屬,臣屬也常常起兵反叛。將領們一有機會就會開始蠢蠢欲動,皇帝像走馬燈一樣的輪換。

父子之間,家族輩分形如無物。為了權勢到處認爹認舅認爺爺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出現養子繼位、一朝三姓的荒唐事。父親殺兒子、兒子弒父親等背棄人倫之事更是屢見不鮮。

夫妻之間的關係亦如前兩者。君臣共妻、父子聚麀、兄弟同寢、舉家淫亂之事比比皆是。男人的妻子多多益善,女人的丈夫也不斷變更,一但打了敗仗往往老婆閨女全被人家收走,勝利者也不怕喜當爹做綠帽王,妻子前夫的兒子也都收作自己的兒子,甚至皇位都可以照傳。

這些違反禮義人倫之事,在傳統中國文化觀點乃至現在的價值觀來看,都是不可理喻的。所以這段歷史在後世很少被文人們所提及,甚至是刻意隱掉這段歷史,以免擾亂人心。

與北方五代同時期,南方前後出現了九個割據勢力,包括南吳、南唐、吳越、南平(荊南)、南楚、前蜀、後蜀、南漢、閩,與北方後期出現的北漢並稱為十國。

這些國家的君主,有的稱帝有的稱王,有的向中國(北方中原王朝)稱臣,有的則愛答不理。相比三國時期吳國與蜀漢,這些國家幾乎都沒有什麼南征北伐的雄心壯志,而是偏安一隅,樂於發展經濟與文化,沒事寫寫詩詞修修仙,和其他國家搞搞貿易戰爭。


五代時期動盪帶來歷史影響

安史之亂後,華北地區由於受到割據藩鎮和五代各朝長期混戰的嚴重破壞,人口大量外流,使中原地區千里無人煙。北方耕民大量南遷,使得北方農業生產無以為繼,在相當長時間內都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而在南方,雖也不免遭到戰爭的破壞,但在十國時期,相對華北而言,南方的重大戰事較少,政局也比較安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推動了經濟重心的南移並使之穩定。可以說五代十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兩宋繁榮奠定了良好基礎,也使得整個古代經濟繼續往前發展,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宋朝建立後,行政區劃也大多按照十國原有的邊界來設計,後來又被明清所承襲,所以一直到今天,南方各省的邊界都和當年南方各國的邊間近似吻合。

十國之外,越南地區(交趾)也是在這個時候從中國分裂出去,後宋朝兩次征伐都以失敗告終,元明兩朝亦未能完全收復,基本是奠定了越南的獨立狀態。西北的華人和胡人也建立了一些割據政權,其中党項人建立的定難節度使政權在後來脫離了宋朝,建立了西夏國。即便五代歷史如此之亂,作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仍然不應被我們所遺忘。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其實縱觀《新五代史》《舊五代史》,可以看出,五代亂世,英雄輩出啊!但之所以現在很少提及諸如槍神王彥章等五代的英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五代是亂世,和當今倡導的和諧社會有些“不兼容”;

2,梁、唐、晉、漢開國君主性格上陰暗面比較明顯,子孫又都是昏君,歷來都是當做教訓用來警醒後人的,所以學習意義不大;

3,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歷來受到中國人,特別是華北地區人民的痛恨,這使得清朝時期從北方入關的滿清統治者比較忌憚,所以提及很少;

4,五代時期的時間軸不像三國時期那麼好把握,記錄第一手資料的《舊五代史》又長期被擱置,加上宋初對太祖陳橋兵變的極力掩蓋,以及後世君王出於維護統治需要,對五代的國君犯上奪權的貶低(五代的君主全是造反起家的),導致五代歷史流傳較為小眾;

5,五代時很多著名人物並非是漢族人,所以在民族認同度上不如三國時期的亂世英雄。

6,因為五代十國人倫崩壞,政治非常的混亂,人民如同野草,文化也無亮點可言,各個國家之間背信棄義,君主與臣子之間相互猜疑功法都是非常常見的,這段歷史風氣極不好,所以歷史書對其描寫非常的少。

7,五代十國是唐朝之後的一個動亂時期,這是一個大分裂的事情,而五代十國的來源是因為根據在當時,有5個朝代在中原依次組成朝政集體,而周邊也有很多分裂的勢力,合稱為十國,將這些總稱這段時間叫做五代十國時期。

8,五代十國這個時期真的很混亂,對於禮儀各個政權基本都摒棄了,文化程度並沒有得到長足的進步而是極為低下,人倫常理甚至受到了挑戰,人們極其崇拜武力,最主要是因為在那個時候只有武力才能夠保證自身的安全,這就導致了政權極其不發達,而且政權極其畸形,底層人民幾乎都生存不下去。

<strong>

正是因為在那個時候非常的混亂,加上對文化的不提倡、人倫崩壞,君主之間毫無信譽可言,所以歷史是不提倡這個時代,雖然有過記錄,但是並未過多的描寫和過多的解釋,只是記錄了大致。


江水趣談


五代十國的故事,並不是沒人提,評書中都有專門的殘唐五代演義,鐵槍王彥章,十三太保李存孝,壯志未酬的柴榮。這些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民間說法中“王不過項,將不過李”,中的李存孝,就是五代時期的人物。可見,在民間,五代十國的故事,也算是膾炙人口。

和民間膾炙人口不同的是,對於官方正史而言,五代十國的史料,的確被邊緣化。但邊緣化並不意味著不重視,二十四史中,一個朝代編寫兩次的,只有唐朝歷史和五代歷史,這就是新舊唐書和新舊五代史。一段歷史編制兩部史書,可見雖然被邊緣化,但依舊很重視。

邊緣化和重視,這種相互矛盾的情況,在五代史身上,集中體現。我想,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五代十國的存續時間很短。

如果從朱溫滅唐的907年算起,到趙匡胤黃袍加身的960年算起,一共只有53年,即使從滅亡北漢的979年算起,也無非72年。這和春秋戰國時期或者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分裂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這種短時間的存續,也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特點,那就是北方政權走馬燈式的更替,而南方政權卻相對穩定。出現了一種南方分裂而安定,北方統一而動盪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相對穩定而獨立的南方政權的興趣就會大大降低,而對於北方的興趣會有所增加,於是,本來存續時間就比較短的五代十國,變成了單純的五代史,十國只成了輔助的存在。

南方穩定的分裂,北方動盪的統一,讓後世關注這段歷史的人,有了足夠的側重點。這樣不斷的分割削弱,使得五代十國真正值得關注的,反而不是很多了。

第二、五代十國被認為是藩鎮割據的延續

雖然朱溫滅了唐朝,但五代十國的存在,實際上就是唐朝末年藩鎮割據的餘波。而這個時代的主人公,大都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受益者,比如朱溫,在唐朝是時候,叫做朱全忠,沙陀人李克用,在唐朝是被賜姓李。

這兩對冤家,從黃巢起義開始,就已經打的不可開交,這種恩怨一直延續到唐朝滅亡,才有了後梁後唐先後出現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習慣於紀傳體通史的史官而言,在編撰唐朝歷史的時候,會將這些人的事蹟大量的編撰出來。更主要的是,這些人的活動,主要在唐朝,這就變得很尷尬。

唐朝有了這些人的記錄,五代十國時期要是還有,就重複了,如果砍掉這些人的事蹟,五代就會變得很單薄。於是,看這段歷史,必須要參照唐朝的歷史進行研究,如此一來,五代十國的歷史,就無法單獨存在,甚至可能一半都在唐朝歷史中。

不單是北方,就連南方的各國。大部分的國家,其原型都是唐朝的藩鎮,皇帝的先人,都是唐朝的官員,他們的事蹟,也都在唐朝歷史中體現的非常清楚,這樣一來,這些國家的歷史,也無法完全獨立,不得不參考於唐書。

這種延續性,讓研究五代十國的人們,更多傾向於對唐朝歷史的研究,通過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對這段歷史進行系統分析。於是,唐史的專家,大多數也是五代十國的專家,而五代十國的專家,也會對唐史有研究。而唐朝實在太過讓人著迷,在唐朝的光環下,五代十國就顯得暗淡無光。

第三、宋朝政府對五代十國的興趣不濃

對於宋朝來說,可以算是得國不正。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時候,並沒有受到迫害,也沒有被收回權力,依舊被皇帝信任,這樣的前提下,於心不忍的趙匡胤,這才給柴氏子孫發放免死牌。

對於這種得國不正,宋朝政府諱莫如深,可以通過研究來知道興替之事,但絕對不能過分的傳播。

而另一個方面,也值得注意,宋王朝國策是強幹弱枝,削弱武將勢力,削弱藩鎮,達到所有權力收歸國家所有,這種基本國策下,宋朝政府更在意去宣傳各國是如何滅亡的,而不是宣傳各國是如何興盛的。

於是,五代十國的興起原因,在唐朝的歷史中,而滅亡原因,卻在五代歷史中。人們只要知道,這些分裂勢力,最終的結局並不好就可以了,至於說如何興盛,不用太過在意,也不需要多想。

於是,在諸多原因的共同努力下,五代十國變成了一種值得重視,但比較邊緣的尷尬地位。後世提的也就不太多了。


小小嬴政


作為一個黑暗而短暫的歷史時代,五代十國很少被提起,這是一個事實。我想,這主要是因為它的正面價值不大。只有北宋人例外,他們為汲取歷史教訓,編著了兩部五代史。通過宋人的視角,我們可以探尋五代十國很少被提起的原因:

一、因為五代十國分裂的局面不符合傳統的大一統思想,不符合人民渴望統一的願望。

北宋人矢志於收復幽雲十六州,實現國家的統一,而此前分裂局面就是五代十國造成的。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出現一個具有漢唐一樣規模和影響的王朝,與人民渴望天下太平統一的相差甚遠。大唐之後,人民期待新的王朝應是一個九州共貫、六合同風的大一統王朝,帶給天下和平與安定。而五代十國山河破碎,分崩離析,戰亂頻仍,動盪不安。梁唐晉漢週五箇中原王朝,實際有效控制區域不過今天河北山東兩省,但是,內鬥起來都是本事不小:你爭我奪,你死我活,只顧攻伐,不思進取,抱殘守缺,置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於不顧。

二、因為大多數帝王來路不正,乏善可陳。

北宋曾出現了趙匡胤這樣積極有為、建功立業的開國之君,也有宋神宗這樣的立志改革、富國強兵的君王,就連亡國之君宋徽宗也是風流儒雅、多才多藝的。反觀五代十國時期一共54年,還不如漢武帝、康熙帝和乾隆帝中任何一個人在位時間長,僅僅是北方的五代就出了13個皇帝,真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混亂無比。這樣的時代怎麼可能產生出盛世君王?後梁開國之君朱溫本為黃巢大將,卻出賣起義軍,投降朝廷,反過來舉起屠刀殺嚮往日的戰友。他做人無底線,最後害死唐昭宗,逼迫唐哀宗退位。唐莊宗李存勖算是一個有點作為的帝王,可惜有始無終。他早年勵精圖治,復仇強國,好不豪壯,然而,寵幸伶官宦官,不到三年,就丟掉了江山,身死國滅。後晉皇帝石敬瑭連起碼的底線都突破了,為了一己之利,不僅做了兒皇帝,而且拱手送給契丹幽雲十六州。後唐、後晉和後漢的君主皆系沙坨人,非正宗中土之人。錢鏐本是私鹽商販,因參與鎮壓黃巢起義而做官升遷,後又僭越而為吳越王。無論中原的五代,還是南方的十國,個個君王殘暴無比,視民為草芥,連仁義的偽裝都不要了,赤裸裸地施行殺戮掠奪,帶給人民無盡的災難。

三、因為作為唐宋兩大王朝之間的過渡時期,五代十國存續期很短,對全國統一和發展具有正面意義的事情少。

經過安史之亂以來百餘年的戰亂,生靈塗炭,百廢待興,社會需要長期的休養生息,漢隋唐的建國曆程都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但是,五代十國時期,國土分裂,戰端不斷,極大地影響了天下的安定與經濟的發展。南方地區的十國雖然相對穩定,然而,偏安一方,對全國大局影響不大。北方地區則是爆發了大小几十次戰爭,嚴重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干擾經濟的恢復發展,加之水旱之災連年不斷。這樣,天災人禍幾乎摧毀了農業基礎,進而帶來財政崩潰,造成社會生產力的嚴重後退。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怎麼可能出現“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那樣的太平盛世呢?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出現轟轟烈烈的發展農業、興修水利、興辦文教、移風易俗的普遍現象呢?社會風貌、人們的精神面貌長久處於消沉頹唐的狀態,怎麼可能留給後人可歌可泣的歷史記憶呢?

四、因為天下碎片化的分裂局面,沒有出現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

歐陽修在編著《新五代史》時評說,五代十國就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徹底廢弛。君臣離德,官民離心,官場生態極為惡劣,官吏系統低效無能,官員腐敗盛行。對於各個小朝廷的官員而言,什麼忠誠正義是非之類的道德規範形同虛設,亂世之中只求生存,只為當下,醉生夢死,朝三暮四,是普遍現象。試想一下,這這樣的年代,怎麼可能出現氣吞萬里如虎的帝王劉裕?怎麼可能出現忠心耿耿的丞相蕭何?怎麼可能出現鐵骨錚錚的諫官魏徵?怎麼可能出現笑傲沙場的驃騎霍去病…… 五代十國的政壇上,倒是盛產一種歷幾朝興衰而常青的不倒翁,馮道就是一個典型。他身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伺候了從李存勖到後周世宗柴榮共10個皇帝,3次進入中書,五度被封公爵,總是位極人臣。他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史家說是“因諛見寵”,恐怕只是說出了表象吧?單單靠阿諛奉承,他是不可能登上權力的巔峰的。物慾權欲一切的私慾才是他人生的動力,因而他不同尋常地執著於追逐名利,貪戀富貴,在事關天下興亡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毫無正義感,毫無廉恥心,雖然據說他私德不錯,樂於助人。這種人怎麼可能挽狂瀾於既倒、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呢?怎麼可以作為文武百官的表率呢?


懿頭牛


一、不是很少提,關鍵是超過普通人接受程度,最直接原因是太混亂。

這和南北朝差不多,對一般人來說,十幾年幾十年就一個朝代的更迭,同時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政權並立,看不明白,也看不懂。如果不是專業學歷史,或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有幾個人能把五代的順序說對,能把十國說全?

舉一個例子,現在的歐洲,小國林立,很多人也整不明白,除了法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還有英國這些經濟強國,其他幾十個小國家多數老百姓平時接觸不到,也不感興趣,當然也就沒人願意多提。

二、五代十國的亂,和春秋戰國時的亂,兩回事。

春秋戰國也有很多諸侯國,戰爭也很頻繁,但這種戰爭,還有一定道理可講,各國內部的經濟和文化發展還正常。但五代十國就純粹是武人的打擂臺,造成了連年的無休止戰亂,可以說是內外的混亂兼有,對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破壞極大。屠城的事,經常發生。除了獨裁的軍閥,和為軍閥服務的謀士武將,以及像馮道這樣的異類,也沒什麼可以稱道的。

三、不符合中國人強調大一統的歷史觀,為什麼很多人對大漢盛唐持肯定態度,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最為強盛,對外最為輝煌的時刻,軍事經濟文化,尤其是前者,特別突出,反觀五代十國時,軍閥混戰,豎小橫行,內亂嚴重,對外自然平庸,甚至很多軍閥借用外族力量參與內亂,作史的人、看史的人,從這段百年間歷史裡,只看到兩個字:吃人。無論軍事還是經濟,或者文化,不能提供展現中華民族優勢的精神食糧,自然也沒什麼可以探討的了。


拾字接頭


什麼是五代十國

在中國的歷史上,五代十國可能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估計很多人連所謂的“五代”“十國”都數不清楚。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902年-979年 )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十國-前蜀(891-925)、後蜀(925-965)、吳(892-937) 、南唐(937-975) 、閩 、楚 、南漢 、南平-荊南 、吳越 北漢 。

五代十國曆史的透明期

五代十國時間十分短暫,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十餘年。其政權更換速度都快趕上民國更換大總統了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亂哄哄,你未唱罷我登場”。

五代十國出現了多個政權並立的情況。五十餘年裡,中國的疆域、人口、國族都處於割據和對立狀態。唐朝亡了以後,五朝--梁、唐、晉、漢、周相繼登場,主要統治在北方區域,而南方陸續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等,在加上北方的北漢號稱“十國”,其實不止十個,還有晉、燕等割據政權。如此混亂,遠遠甚於十六國時期。這些都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上一次出現這種政治、經濟、文化體系各自為尊的狀況還是春秋戰國時代。但春秋戰國時期,至少還共享著或曰中原文明的文化體系,即使大國如楚國,還是會因為不服周禮而被視為蠻夷。五代十國的社會形態更類似於西方歷史中常見的城邦狀態。南方遍地稱王。

作為一段充滿異質性的歷史,一個夷狄政權反客為主佔據中原的年代--五代的政權基本都不是漢族,後唐、後漢都不是,他們其實是沙陀族。也因這段歷史漢文化受到了極大衝擊,中華文明險些中斷,所以後世對這段時期的歷史較少提及。

按照史學泰斗饒宗頤在《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的論述,五代十國是有違史學正統的旁門左道,是禮崩樂壞的畸形兒。

中國自古有盛世修史的傳統,作為亂世的五代十國,本來保留下來的記錄就不多。再加上歷代史學家出於正統論的輕視,五代十國自然成了中國歷史的小透明。

<strong>

如今那些在五代十國中的勝出者早就被世人遺忘了,人們只記得大將李存孝和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而已。


貪戀長安韻


“五代十國”——這是介於唐宋之間一段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907~960年)具體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十國”是指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同時期(902~979)年存在的十個割據政權:南吳、南唐、吳越、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閩國和北漢。

至於為什麼這段歷史很少為現代人提及,我總結了如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其所處的年代,在政治開明、文化燦爛的大唐與經濟發達、百姓富庶的趙宋之間,這一時期的局勢複雜,爭鬥頻繁。根本就沒有可以拿出手的東西和它前後的兩個大一統王朝相比。處於兩顆耀眼的明星之間,它的暗淡可想而知。

其次,中國人的觀念裡,總講究個大一統、大團圓,而五代十國卻是一段分裂割據的歷史時期,不符合國人對強大、統一中國的文化傳承與精神需求。

第三,五代十國雖然存在的時間較短(902~979年),但其中紛繁蕪雜的局勢與關聯總讓人剪還斷、理還亂,若不是專門研究此一段歷史的史學家們,恐怕對其中的事情很難說明白。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裡,恐怕都不知道這段歷史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