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转阴了,但蛋白尿定量却依然超标?病情是好还是坏?

尿常规尿蛋白的变化是反应慢性肾病进展的常规指标之一。化验结果一般呈现阳性和阴性两类,对应的化验单上一般存在+号则判定为阳性,-号则判定为阴性。如果存在加号,尿蛋白呈阳性则需要进一步化验检查,明确蛋白漏出的情况,肾功能受损的情况。

尿蛋白转阴了,但蛋白尿定量却依然超标?病情是好还是坏?

治疗过程中,尿常规尿蛋白的变化也是倍受关注的尿液指标之一,尿蛋白+号越多,一般显示蛋白漏出量越多,是病情恶化的信号。尿蛋白检查转阴,则提示病情稳定,炎症活动减少。

最近有不少患者留言类似的问题:尿蛋白转阴了,但尿泡沫还有?这是怎么回事?

别被尿蛋白“忽悠”了

尿蛋白很容易“忽悠”人?明明白白的化验结果怎么回事?

尿蛋白加号受外在影响因素较多,比如当天摄水量的多少、排尿的情况、还有饮食、运动、药物服用等等都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且结果一般显示当天或近段时间的情况,但不能代表长时间肾脏漏蛋白的情况。因此单看尿蛋白,那面容易出现偏差。

这也是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尿检结果为阴性,但尿液里依然有泡沫的原因。

尿蛋白转阴了,但蛋白尿定量却依然超标?病情是好还是坏?

一般尿蛋白检查转阴后,还应该进一步测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观察具体的蛋白漏出量,判断肾小球的受损情况。如果依然有蛋白漏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恢复正常值,尿液中有泡沫也就不奇怪了。

尿蛋白转阴了,但蛋白尿定量却依然超标?病情是好还是坏?

遇到这种情况,病情到底有没有好转?

尿蛋白阴性是病情好转的情况,大多数患者检查蛋白尿定量相应的也会下降甚至完全恢复。除了尿蛋白,肾功能相关指标同样要重视,包括肾小球滤过率、内存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这些指标如果也能稳定住或有下降趋势,可以明确病情好转。

除了这两项指标,还有一些尿液检查项目反映更为敏感,如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可以更准确检测出尿蛋白情况及判断肾小球的损害情况。因此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全面细致的检查、观察,更有助于保障肾功能的稳定,降低复发的风险。

疫情期间,有些患者无法及时复查或到院治疗,有肾脏健康或遇到肾病相关问题,可以点“了解更多”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