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從新中國防疫史中來—小小口罩立下大功

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回顧歷史無疑能使我們樹立信心。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江永紅用新中國防疫抗疫的生動實踐告訴我們:儘管遇到過各種挫折,但是在所有的傳統傳染病面前,中國還沒有打過敗仗,這得益於黨和政府對防疫工作的高度重視,得益於全國同力、全民同心、全系統聯動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而我國不斷髮展的醫學科學水平,也增強了我們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底氣和力量。


信心,從新中國防疫史中來—小小口罩立下大功

中國著名生物醫學科學家伍連德、湯飛凡、齊長慶、謝毓晉、顧方舟(從左至右)。新華社發

小小口罩立下大功

  一個陌生的瘟神,引發肺炎的新冠病毒還在中國遊蕩,疫情防控激戰正酣,口罩成為這一特殊時段的一道“風景”。

  從眼前的口罩一下想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口罩。1911年1月,在東北哈爾濱,從前一年年底開始暴發的鼠疫勢頭正勁。在這次防疫戰中,出現了一個在中國防疫史上著名的“賭局”,“賭”啥?要不要戴口罩。一方為清廷任命的東北防治鼠疫總醫官、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的副監督(副校長)伍連德博士,他堅持醫務人員和疫區人民一定要戴口罩;另一方為法國名醫、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監督(校長)兼首席教授梅斯尼,他堅決反對戴口罩。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疫情最嚴重的哈爾濱,伍連德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屍體解剖,發現此次流行的是一種有別於傳統腺鼠疫的新型肺鼠疫,人傳人的特點非常鮮明,因此他制訂了包括隔離、消毒、入戶登記、病人集中收治、屍體火化、人人戴口罩等在內的防疫措施。然而,戴口罩這一條遭到幾個大權威的反對,反對的理論根據是鼠疫只有鼠傳人,沒有人傳人,戴口罩是多此一舉。這個理論是被譽為細菌學鼻祖的日本人北里柴三郎等提出的,是上了教科書的,而伍連德發現的人傳人的肺鼠疫,書上沒有。於是梅斯尼與伍連德“打賭”,為了證明其觀點正確,他堅決不戴口罩,結果一天之後他就被感染上人傳人的肺鼠疫,6天之後就不治身亡了。他因為自己的固執“賭”掉了生命,同時也用生命證明了伍連德的正確。他的死讓伍連德的防疫措施得以順利實行。

  伍連德親自設計了加厚口罩,並開設一家口罩廠,免費給民眾發放口罩。在綜合治理下,哈爾濱鼠疫疫情於3月1日撲滅,僅用了67天。哈爾濱鼠疫防疫戰是中國現代醫學意義上的防疫第一戰,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防疫史上的奇蹟。創造這個奇蹟的措施中有兩項在當時是革命性的,一個是屍體火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集體火化(此前有個體);一個是戴口罩,疫區全民戴口罩是破天荒的(此前只有教會醫院的醫護人員戴)。這次防疫戰的勝利,讓國人第一次見識了科學防疫的巨大威力。很多人未曾想到,一個小小的口罩,居然在戰勝鼠疫中立下大大的功勞。在這個意義上說,口罩是中國開創科學防疫歷史新階段的見證者,是戰勝瘟疫的“鍾馗”,相信在今天也一定能給人民帶來福音。


信心,從新中國防疫史中來—小小口罩立下大功

1月29日,上海,工作人員演示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實驗過程。新華社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