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的穿越電影都是穿越到過去,而外國的都是穿越到未來?

羊族影視


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不管哪個朝代都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美國是沒有什麼歷史感的國家,往上追溯三代連祖宗是誰都說不清楚,他們沒有歷史,只能憧憬未來。


小梅42244202


這個問題,全世界除中國人外都不會短時間理解到答案。倫敦經濟學院LSE亞洲研究中心IDEAS的高級客座研究員馬丁雅克先生可能是近百年唯一讀通中國的外國人。因為他說了一句話:“現在的中國不是崛起而是復興”(意譯)。

我們回頭看看吧!幾千年下來,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幾千年來中國幾乎都是世界最強,五千年曆史中是出現過幾次短暫時間的弱小,但那也只不過是上升曲線的一個小小波谷,谷底過後仍然是上升趨勢。如果中國的社會制度不行,根本不可能存在到當今。

有了這個基本概念,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國人喜歡回到歷史是因為發現了錯誤,希望有機會改正從頭來過,祖宗早說過,以史為鑑可知更替。西方喜歡未來是因為不敢正視過去錯誤,希望用未來去糾正現在錯誤,本質上完全不同。中國的方法是知錯能改,西方的方法是用未來無數的錯誤去彌補現在一個錯誤。這是兩個世界的人不同的世界觀。不是絕頂聰明的西方人無法看出箇中區別。從數學概率而言吧,中國五千年存在至今,美國兩百多年存在至今,約20倍差距,誰更有說服力?


詭稻


這個世界有那一個國家有中國的歷史?沒有,美國只有三百年的歷史吧?他沒有地方穿越。


鮟鱇小魚1


我給你說一下吧,中國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未來的社會制度是什麼樣子?未來的政府組織是什麼模式,這個都不是任何人所敢設想的。導演拍個電影不就是為賺錢嗎?辛辛苦苦拍了審查不過,最後還可能人財兩空,你說導演啥啊。穿越回過去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中國導演一點都不比美國導演笨,是更聰明。


白雲飛131


因為拍未來成本高,沒錢,萬一想象力太豐富了廣電就給斃了。再說中國有歷史,穿個古裝有看頭。外國沒歷史,穿越200年正在屠殺印第安人,沒辦法,只能往未來走,覺得我分析有道理送我上去。


看熱鬧鍵盤蝦


中國的偉大:“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這就是中國的偉大。

中國的說法地球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西方有說五大文明古國,再加一個古瑪雅或者古希臘。也有說有十二文明古國。

文字記載歷史不間斷的唯有偉大的中國,可以連綿不斷地穿越。中國在三千年前就有《易經》穿越了三千多年,我們們現在的或者將來的易經都有說明。中國的星相命卜連美國人都奉為神聖,占卜的都是未來,比西方的胡穿亂越影視更科學,更準確。


上海老浦東


中國的歷史長當然要追憶歷史了,比如美國曆史短只能嚮往未來[耶][大笑][耶][大笑][耶][大笑][可愛][大笑][大笑][大笑]


wqf1977


因為外國人將過去的事過去了就不再提,眼光放在未來的發展,國家的振興,人類的未來。而中國人天天講不忘歷史,思維永遠停留在過去的輝煌或恥辱,特別是曾經的輝煌比如國共戰爭。不思進取不需前瞻,壓抑的教條,使中國人缺乏想像力。


eagle1961


穿越電影中的人物穿越到超越認知的環境中去生存,既和所抵達的世界存在一定程度的衝突,又需要想辦法慢慢去融入共存。穿越電影要不顯得荒誕,就需要有合理的支撐,所謂的支撐即是:既要符合現實世界的生存邏輯(讓觀眾認同),又要在某些方面出人意料,引人以某種程度的思考。穿越電影要合情合理,編劇或者導演就得對穿越後的細節瞭然於胸,否則無法令人信服。而如題所述,中國人的穿越電影總喜歡穿越到古代,是因為我們有歷史支撐;外國人(這裡應該主要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人)喜歡穿越到未來,是因為他們有科技支撐。現詳述如下。


中國人的歷史支撐:

一、中國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

我們一向將華夏文明五千年引以為傲,隨著最新考古成果的揭示,中華文明遠比五千年的歷史要長得多。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綿延不絕,從未中斷。其他文明的古文字在今天看來無異於天書,而甲骨文歷經歲月的沉澱依然很容易辨認出來。文字的延續保存了太多的歷史細節,也為我們詳細瞭解我國曆史提供了途徑,使我國的穿越電影具備歷史深度。

二、中國人尊崇祖先,全民性景仰先賢

中國古代講究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隨之衍生出來忠君愛國、敬老尊上、長幼有序等傳統美德,這些倫理準則規範了華夏兒女的為人處世,曾經引導著先輩們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現在也激勵著後人奮勇向前,發揚光大。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仍然無處不在。穿越到古代也是對祖先的一種致敬。

三、中國人務實而不擅幻想

我國可以說偏屬於內陸國家,北面是西伯利亞高原,西面是喜馬拉雅群山,東南面是波濤浩淼的大海。幾千年來沉澱下來的民族品格是勤勞厚重、尚務實而輕玄想,這就導致我們自古以來對於科學的探索少了一些熱忱。雖然我國也有燦爛的古代神話,但根植於現代科學的深度暢想還是力有不逮。在科幻小說方面,近年也就崛起了《三體》作者劉慈欣一人而已。


外國人的科技支撐:

一、西方歷史普遍較短

美國曆史僅有三百多年,讓它去追古思今顯然深度不夠。英國、意大利等國家歷史雖比較悠久,但也並不像中國一樣歷朝歷代都有詳備的典籍文獻保存下來,欲察古人之事也就難得多;且西方文明是文藝復興之後才勃然興起的,距今未遠。既然歷史無法探求,他們的先哲將目光投向浩瀚的太空,探尋人類的明天,建立起了思考未來的傳統,正好在探索未知方面奠定了基礎。

二、外國人愛探索鑽研

牛頓被掉落的蘋果砸了一下,推導出萬有引力;阿基米德想要一根槓桿,以此來撬動地球;凡爾納放縱想象的翅膀,在地心裡面遨遊……現代科學體系是由西方人建立起來的,他們在探索未知方面比中國人更興趣盎然,也更深入得多,對未來的構想更加細緻、也更加科學,有關穿越未來的文本也層出不窮,並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話語體系,這是我們所不及的。

三、西方電影工業化

以好萊塢為首的西方電影經過百年發展,建立起了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西方電影一直是高新技術的弄潮兒。《黑客帝國》三部曲譜寫了未來世界人與機器關係的新篇章,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應用了3D虛擬影像攝影技術和麵部捕捉技術,李安的《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率先嚐試了4K/3D/120 幀的拍攝方式。我國目前最好的科幻片《流浪地球》比之差距還是不小。


正因為以上幾點不同,也可以說各自的優勢不同,導致中國人的穿越電影都是穿越到過去,而外國的都是穿越到未來。一孔之見,多有偏頗,如有異議,歡迎交流。


以夢餵馬1991


只能說天朝的過去比未來好!外國的未來比現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