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足球俱乐部解散大家是什么心情?

天太条


没有真正的家底,也没有真正为足球发展的宏图,沒担当,鼠目寸光,近得利益者,退了更好,烂鱼充数,退出不但开心更高兴。恒大在足球排球方面,各梯队人才储备多,且投入大。这叫做投入和成绩对等。攒鸡毛凑弹子只有好看,没有实用价值。


谈古论金923


  • 弃旧迎新,好的开端。

  • 已经烂透了的东西,不可救药的杂碎,臭不可闻的一滩,弃之不及的垃圾。

  • 没有任何留下的必要了。

  • 赶紧处理掉,腾出空间来,让出地方来,进行一下彻底的消毒处理。

  • 然后平整场地,重新打鼓另开张,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 现在的解散就是恢复原始状态的第一步。

  • 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赶紧腾退出空间,然后好进行翻建改建加扩建。

  • 吸取教训,重新再来。


女娲补天造人



程序员踌躇满志,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不小心把火烧到了自己身上。2020赛季还没有开打,中甲中乙已经有10个俱乐部决定解散,这让三级联赛扩容计划变得非常尴尬。

这10个俱乐部是是中甲3支,中乙7支。中甲上海申鑫、四川隆发、广东华南虎,中乙南京沙叶、福建天信、大连千兆、延边北角、银川贺兰山和吉林百嘉、保定容大。传说老牌球队辽宁队也很危险。



保定容大俱乐部先是发布公告决定解散俱乐部,随后没几天有怒怼足协,决心收回解散的决定。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充满了无厘头,多了几份喜剧的元素。

中超俱乐部也卷进了解散风波,传说天津天海已经被投诉举报,可能涉及到欠薪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天津权健由天津体育馆接管,一直都在谈新投资商的问题,到现在都没有下文。球员一直在流失,如今却面临着解散的风险。

原本目前经济处于下行的状态,很多企业的盈利情况都不如预期。这让投资足球的母公司就变得非常困难,为退出足球领域埋下了铺垫。足球俱乐部名称中性化让球队失去了广告效应,很多投资人都不愿意再白白烧钱了。

当然最近这些年,国内球员的身价处于泡沫状态。很多俱乐部的投资90%以上都用在了球员身上,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投资人的财务压力非常大,很多投资人都萌生了退出的念头。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才形成了今年年初大批俱乐部退出职业联赛的势头。这是对中国职业联赛的沉重打击,对于喜欢足球的球迷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

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足协的瞎折腾造成的。联赛足球政策变化的太快,让赞助职业联赛的投资商都不愿意再加大投资,甚至还准备大幅削减开支。

政策的朝令夕改严重损害了俱乐部的利益,不利于联赛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也让广告赞助商心寒了。现在的大批俱乐部退出实际上也是政策震荡的结果,足协需要反省一下政策是不是有一点操之过急了?


一方面是俱乐部的数量太少,一方面是很多年轻球员踢不上球,另一方面是球员身价的飞涨。本质上就是很多俱乐部不愿意被降级,被迫卷进了军备竞赛,导致投资人背上了沉重的财务压力。

如果各级联赛的球队数量足够大,那么降级的压迫感就没有这么强,球员身价飞涨的军备竞赛就不会这么夸张,年轻球员也可以踢得上球。

不知道为什么足协对联赛扩容这么谨小慎微,到底是眼界不够开放还是过于保守,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考虑,不得而知。但目前中国足球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困扰,更不要谈青训和校园足球了。

足协的相关领导,你们的脑袋也应该清醒一下了。能不能顶住压力,拿出你们的担当,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培置一些基础?


愤青谈足球


据媒体报道,本赛季初遭遇财务危机的川足,如今再次遇到麻烦,球员和工作人员的2019年工资至今未能到位,新投资方大观控股也已经撤资,球队很可能在本周五宣布解散。如果真如媒体所言,那么川足将步延边富德后尘,成为又一家解散的足球俱乐部。

刚刚以不败战绩冲甲成功,却又在中甲第一年解散,伤害最深的莫过于四川球迷,有些川足球迷甚至喊出要用捐款的方式挽救球队。心情可以理解,但靠捐款来挽救球队是根本实现不了的。现如今,即便某些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官方也极少再像以前那样号召民间捐款,何况一支面临解散的俱乐部呢?而且,即便今年捐款让球队度过难关,那明年呢?后年呢?

也有球迷认为,既然捐款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索性变一变方式,干脆把球队变成会员制,这样的话,球队的死忠便能以缴纳年费的方式来支持球队。球队改成会员制,倒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如果真的能成功,肯定会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那么,在中国的足球联赛里,是否会出现皇马、巴萨那样的会员制俱乐部呢?

从本地化的角度来说,中国足球的确需要会员制俱乐部

比如中国足协去年也曾出台政策,要求豁免条件之外的俱乐部改名,球队名称要中性化,不得出现企业名称。足协的初衷,是要让足球俱乐部本地化,增强所在地球迷的归属感。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也的确有北京人和、广州富力这种曾多次“流浪”的球队,像年初解散的延边富德,也差点儿迁往深圳。流浪的球队一多,对足球文化建设也就很不利。

可是,想把球队长期留在一个城市,仅靠改名字是不行的,关键还得靠球队的本土化。而本土化,恰恰是中国俱乐部的短板。从这一点来说,中国联赛需要一些会员制球队,因为会员制俱乐部没有股东,没有股份,根本就无法转让,除非俱乐部解散,或者得到法定人数以上的会员同意,否则球队只能在这一个城市里待着。

会员制俱乐部的球迷文化建设,值得中国俱乐部借鉴。

其实从19世纪中叶产生足球联赛开始,足球俱乐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会员制形式。那时候球队也没什么主教练,球队在下一场比赛用什么战术,让哪些球员上场,都是大家商量着来,跟现在大学里学生们自发组织的系队、院队差不多。后来随着商业化和职业化,会员制俱乐部才逐步变为股份制。

如今西甲还有3支会员制俱乐部,分别是皇马、巴萨、毕尔巴鄂,如果奥萨苏纳能够将西乙头名的地位保持到赛季末,那么西班牙职业联赛里仅存的4家会员制俱乐部又将齐聚西甲。会员制是皇马巴萨长期保持在世界足坛巅峰的重要因素,因为球队没有股东,也就不需要分红,不需要分红,那球队的盈利也就能可劲儿地花。而且不花还不行,因为西班牙法律规定,如果他们盈余太多,还得按一定比例上缴国库。所以,皇马和巴萨在转会市场上经常是一掷千金,气得其他豪门只能干瞪眼。

既然没有分红,那么会员费肯定也不能白交,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购票优惠,伯纳乌和诺坎普球场之所以一票难求,是因为在球票发售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会员购买,全场座位随便挑,而且价格便宜,比如巴萨与瓦伦西亚这种级别的球队比赛,最靠近球场的底层座位价格不多超过200欧元,等会员购买完了,才轮到非会员购票,此时不但座位所剩无几,价格也基本翻番。除了购票,会员也可以在任何非比赛日里,免费参观球场博物馆、更衣室,免费观看队内训练,免费观看B队比赛,还能获得球星的签名以及合影的机会。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会员也能享受到会员卡带来的优惠,比如皇马会员在购买俱乐部合作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时,可以享受折扣;毕尔巴鄂的会员能在当地的加油站、餐厅、商店等俱乐部合作机构享受到最低7折的优惠。而且,会员还有资格竞选俱乐部主席或者选举主席,能进入球队议会建言献策甚至弹劾管理层,据说拉玛西亚的很多建设方案,都是出自于球队议会。这些做法很值得中国球队借鉴,想实现本地化,必须考虑球迷的参与度,平日里搞几次球迷联谊活动,训练场和球场的大门却天天紧锁,是很难得到球迷的认同感的。

由于会员制俱乐部在本地化方面的优势,最近几年,英格兰国内也出现了很多建立会员制俱乐部的呼声,有一些英足总的官员就提议要在低级别联赛里恢复会员制俱乐部,像一些反对格雷泽家族的曼联球迷,自发组织了“联曼”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就是会员制。PS:说到不用分红这一点,估计阿森纳球迷是最感兴趣的。

会员制俱乐部有优点,但目前很难在中国实现

会员制俱乐部有优点,但缺陷也很明显,很简单,如果没缺陷,那西甲1992年还需要搞股份制改革么?西甲俱乐部以前都是会员制,但从1979年开始,俱乐部的财政危机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到1992年的时候,仅提出破产申请的球队就已达半数。

会员制俱乐部,对球队所在的地区要求很高,想要生存必必须得在一线城市,因为这些地方人口多,人均收入也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能获得足够的会员数量。而那些体育赞助商,也肯定青睐这些地区的球队,因为只有大城市的球队,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广告曝光度。





体育内涵涵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应该是和你一起分享一下听说这么多俱乐部解散消息时候的心情。其实今天听说几个俱乐部解散消息的时候,让我最震惊的就是中甲球队广东华南虎(曾经的梅县客家)。上赛季广东华南虎10胜6平14负位列中甲第11位成功保级,广东华南虎是梅州首家职业俱乐部,又是在广东省几大足球城市之一的梅州,因此俱乐部的解散很令我吃惊。但其实广东华南虎解散已经有提前的预告,因为此前中国足协公示中甲和中乙联赛各俱乐部的工资奖金确认表,共有9家俱乐部未能及时提交工资奖金确认表,其中包括广东华南虎。

在金元足球的今天,中国足球联赛中一些小球队越发难以经营,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无奈只好宣布破产解散。不得不承认金元足球为联赛带来了一定的关注度(如提升了中超的知名度,天空体育也对一些中超联赛进行了直播),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荣誉(亚冠),但是是否真正提升了中国足球的整体实力,把经济与企业的经营融入到足球方面是否是我们心中所要的纯粹的足球联赛?这一点也的确值得大家深思。

其实对很多中国足球俱乐部解散特别感慨,因为有一些城市的足球队的确给当地的球迷甚至是普通百姓找到了荣誉感与归属感,而如今有一些却突然解散,不得不说,内心一定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但这也给那些处在边缘的小足球俱乐部提了一个醒,如何在金元足球的环境和大型俱乐部给予的压力下生存下去,也成为了这些俱乐部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最后,虽然有一些俱乐部已经解散,但是感谢他们曾经为我们带来的欢笑与快乐、信仰与归属、荣誉与激情……



龙江大佬


随着资金源源不断涌向中超,足球联赛是越来越好看,特别是中超联赛的观众,关注度每年都在上升,但是可以这么说,现在任何一家中超俱乐部,没有哪一家是能赚钱的,甚至每年都要亏本几个亿在里面,而俱乐部花费了这么多的资金,起码还能给自己集团打响名声,就像广州恒大。可是中超以下还是有几个联赛的,比如中甲、中乙、中冠,这些联赛的球队就真的是在玩情怀了。

2020赛季中乙和中甲有多家俱乐部计划着退赛,其实这些俱乐部宣布退赛的原因也都是一样,财政方面出了问题,没了资金,也无法继续支持球队的发展,甚至连球员的工资都是支付不起了。俱乐部在球队上花了那么多钱,却发现并没有什么作用,有的甚至是入不敷出,大把大把的花钱,却没有一点可用的价值,这对于一个俱乐部来说,这样的球队也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宣布解散也是迟早的事。

越来越多的球队解散或是面临解散,这是中国足坛的一个巨变。多家俱乐部退出职业联赛到底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资金雄厚的几家财团把整个足球环境带偏了,联赛本身没有造血功能。做为资金实力强大的俱乐部,他们可以用其他产业获得资金贴补俱乐部,他们要的足球的广告效应,但是做为中小俱乐部他们就没这种实力了。他们大幅度提高球员转会身价和工资,把一些超级外援带到中超,他们可以把中超优秀球员吸引到自己俱乐部。这样其他俱乐部就缺少了生存的空间,很难在继续支撑下去。

原因之二,足坛环境越来越差,裁判问题尤其严重,一起都向前看,很多场次严重缺乏公正性。有时因为裁判因素,有一己之力改变了结果,这样大大挫伤了一些俱乐部投资的积极性,萌生去意。

原因之三,国家队成绩越来越差,个别俱乐部一家独大,球员踢球越来越功利。在俱乐部拼命表现,到了国家队却踢养生足球。这样一些有良知的企业不想在趟足球这片浑水。

要想改变现状,重新把资金,企业吸引到足球上来,足协一定限制某些俱乐部垄断联赛的局面,大力整治裁判员队伍,提高队员国家荣誉感。重塑联赛形象,让联赛健康成长。



鲁能青未了


是本届足协改中性名断俱乐部财路和冠军无用论,为国出钱出力是搞金元足球直接造成的,只讲信仰,使投资人看不到希望,退出是正常的


牛不吹不死


职业足球前两年过热,很多投资人进来,显得急功近利。中国足球想短期内从零直接到职业化非常完备自负盈亏,是不可能的,必须一点一滴做起。 国外俱乐部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先从一块场地开始,之后有教练,有青训,培养出运动员有收入了,用自己的队员组队,降低运营成本,工资不用这么高,这样组队一级一级往上打,而中国老板直接来了先买一个一线队,打职业联赛,然后再补充训练基地、青训教练,一线队有巨大的花销,后期建设还没产生效果,一线队已经撑不下去了。

  这样的模式导致俱乐部遇到资金问题就容易崩盘,足协鼓励股权多元化,但再怎么多元,哪个老板也不愿意天天亏钱。

  其实全国很多地方一些中冠俱乐部有场地、教练,组个队打中冠就会稳定生存,青训不断地出人,不断地产生收益,一点一点发展。

  中国职业联赛需要恒大、国安,也需要延边、梅县,不可能全都是豪门,必须要有小球会为大球会输送球员。延边、梅县这样的俱乐部存在的价值不是去拿联赛冠军,人口数量、经济状况决定小俱乐部不可能长期拿联赛冠军,而是要生存发展和赚钱。

  当时延边投入那么多就崩盘了,其实卖掉几个主力够在中甲活五年、十年。但投入一上去,早晚都得破产。

  希望投资人更理性、更长远地看待足球,如果不赚钱的话足球的意义在哪里?创造影响力能创造几年?为中国足球做贡献?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能这样,这不是市场行为。

中国健康的就是沈阳城建这样的俱乐部,从低级别一点一点上来,梯队都有,有自己的球员,赚够钱了再打职业联赛,就比较稳妥了。 球员身价为何太高?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运动员太少了,跟韩国、日本简直没法比。我2017年去济州岛,有十支日本大学校队参加比赛,水平都相当于我们中甲。

  我们现在的校园足球很难出运动员。好队员少,身价就起来了。如果我们有一百个郜林,一百个郑智,什么都好说了。我在延边的时候跟韩国交流比较多,韩国管理队员很简单,抽烟喝酒顶撞教练马上开除,我们不行,开除了就没人了。

  解决这个问题,俱乐部要帮助校园足球做好提高,我们也可以从大学生联赛挑人。现在我们从大学生联赛没法选,上学的队员能保证一周每天两小时训练的太少了。有的球员小学时候踢得特别好,上中学训练质量没有了,都是学校的队长什么的,后来又想去踢球,我联系亚泰让他去试训,两三天就回来了,根本跟不上。

中国足球怎么改革?

  关键还是尊重足球规律,改革不是在形式上,是在意识上。如果改革那么多,都是为了国家队服务,就是为了那点成绩,那就跟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优秀运动员越来越多,职业俱乐部会越来越好搞,想花那么多钱都花不出去,没有必要抢人了。所以搞足球要从基础开始,以培养优秀运动员为最终目的,偏离这个目的想法都要剔除出去,低年龄段的孩子赢多少比赛、拿多少冠军没有太大意义。

  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社会意识的改变。体育的本质是教育,我们把足球育人的环节忽略了,比如性格培养在我们的教育里是缺失的,教育部门把体育也当成竞技了,忽略了体育的教育功能。







磊乐体育


好心情,中国足球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平,这种球员,本身就是问题啊!!!如果还保留现在的这种制度,这些球员和球队,中国足球就永远进步不了,现在的球员不知道什么是爱国,什么是集体主义,只想拿高薪,开天价车,玩啊,中国足球还能进步吗???所以说好心情,好心情,好心情。


洋洋285175291


     刚过立春,中国足坛却感受到二月的春寒料峭,中国足协的一份公示,确认,包括三支中甲和六支中乙共9家足球职业俱乐部的出局。这场中国足坛春初的危机是撬动中国职业足球的根基,还仅仅是一个短时期的阵痛,中国足球离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足球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俱乐部遣散球员何去何从,俱乐部主力可能会得到其他俱乐部的青睐,但是一些边缘球员怎么办,他拿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关注球队的球迷怎么办,失去自己的关注球队,是多么的伤心。我想这是一个糟糕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