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攻略之第二章,碑帖法,字法,第三节,楷书篇


书法攻略之第二章,碑帖法,字法,第三节,楷书篇


第三节 楷书的碑帖法,字法

下面看看楷书的碑帖法和字法问题即楷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问题。

楷书如何练?这是近年来常为人们争议的问题。有的人主张还是从传统的楷书四大家入手;有的人则认为可以先练魏碑;有的人觉得也可以从小楷练起;还有的人则要求舍弃唐楷,可以把隋(包括隋)以前的笔法即比较简约的那种楷书为“切入点”,然后再结合别的碑帖往下进行。其实,说到底,还是“切入点”和“结合点”的问题。对于这些观点,我们暂不论谁是谁非,可能每种都有他的道理。笔者小时也从唐楷入手练字,到现在,这些记忆已经模糊了。笔者只是近几年对小楷下的功夫比较多,所以想谈谈小楷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一个人想把小楷练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像欧阳修曾经说过小楷是诸体中最不好写的。当然,由于在古代书法要经常被用来写文章记事及科举考试用,人们的小楷写的肯定是比今天的人们好得多。要想写好小楷,可能得处理好两个问题。其一,要有功力。小楷的笔法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你总不能全用中锋或其他的单一笔法去写。笔者曾见一书家,小楷写的貌似不错,但横画的入笔全是尖锋,这样的小楷我觉得是在骗外行的,因为尖锋入笔一般人都能做到。但若参用其他笔法,写出多变的入笔状态,由于写小楷是指腕等运动幅度极小,缺乏功力的人是往往把握不好的。可以说,写小楷是那一横画的入笔出是整个小小楷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而这位书家没有做到。我们常见一些人在写小楷时手发抖,所以,这对写小楷的书家来说考验不小。但也不能光有功力就说小楷写好了。想想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以求,花了不少的工夫,算是有功力了吧?然而等看他们写的小楷后你肯定会说“俗”甚至还谈不上书法。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了就是其二:小楷要写的有灵气,比较活,否则呆板僵硬,像古代科举考试用的馆阁体那样,这样的小楷也并不见佳。当然,一个书家小楷写到底如何,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技法及要到一定的悟化程度之外,把握好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也是每个书法学习者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小楷的“切入点”问题,当今时代,书家往往从魏晋时入手即以钟繇和二王的小楷为典范,再与别的小楷书体结合。时下普遍认为这样的选择格调较高,或谓取法乎上。当然,还有人以唐人钟绍京的《灵飞经》为切入点。这也没什么不可,但最好还是能找到能与之相结合练习的其他的小楷经典碑帖。不管怎样,我们的小楷一定要写得有古趣,格调要高,而不是简单地用毛笔来抄写《毛选》那样去写小楷,否则,花了一辈子的功夫又是枉然矣。笔者就是以《黄庭经》为切入点,以钟繇《宣示表》为结合点来学习小楷的以图摆脱那种俗不可耐匠气。 最后要说的是笔墨当随时代。这话似乎与前面提到的高古有冲突。实际上,书法本身就表现出多方面的矛盾。既要继承古代的书法艺术成果,又要不泥于古,别开新面。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众所周知,当今时代,各种所谓的“国展”一潮热过一潮。我们为了能让自己的作品冲刺入展,单靠一种形式是搞不定的,可能要穷尽花样。为此,笔者在小楷方面也下了不少的功夫。有时都想写出两种风格的小楷。但考虑到学书法如果过分地迎合当代的流行书风,则有可能失去书法学习或追求的本来意义。所以,还是坚持朝一种方向发展吧。

总之,关于小楷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小楷的字势。我们一定要取法乎上。明清人虽多有人善写小楷,但与其说以他们的作品为切入点的话,倒不如直接从魏晋人的小楷入手。明清人的小楷可以作为结合点来练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明清人的小楷只是相当于当今的“写字”效果。当然,在一些人的脑海中,“写字”与“书法”的概念是混淆不清的。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把小楷写好了,对其今后的行草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如果小楷里面的细微的笔触变化能在行草里面表现出来的话,那么我们的行草也就显得飘逸婀娜,灵动飞舞;我们写行草时总不能都中锋用笔吧?笔者曾见到一电视台报道一位“书法家”的展览,那播音员说道:“……笔笔中锋……”。明明那里有的是很多的行草书作品,且有的也不完全是中锋用笔,却为什么说“笔笔中锋”?“笔笔中锋”用于篆隶字体的书写中尚可理解,用于行草书字体中就不太合适了。如果一个人写行草书书全用中锋的话,想想那样的字有多笨拙?尤其是行书字体,不能笔笔中锋。当然,这样的报道可能不是那为播音员写的,而是记者或编辑。不管是谁写的,这种说法无疑是一种误导。而事实上,社会上有很多半懂不懂的“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或根本就是个外行的人在无意识起到误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