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离不开学习,可学习为什么那么难呢,任何年龄都值得看

学习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几乎人人都羡慕学习能力强的人,都渴望自己有好的学习能力。大多数人对学习的认识和应用都是模糊的、甚至错误的。他们不知道广义学习的巨大能量一直潜伏在人们身上,但是我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更谈不上用好它。

本号专注于认知提成,心智成长。可以关注、分享、留言、讨论!

论学习


做任何事情离不开学习,可学习为什么那么难呢,任何年龄都值得看

学习也是一种技能,正确认识 学习,学习就会变得不那么难

大多数人学习能力的现状

学习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几乎人人都羡慕学习能力强的人,都渴望自己有好的学习能力。可大部分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不尽如意的,至少没达到自己应有的水平。很多人笼统地认为“只有智商高,天赋强的人,才会有好的学习能力”。笔者观察,关于学习,一般有以下几种现象或者观点;

1、很多人是把学和做(实践)是分离的,把学当成任务,认为学好了再做。更有甚者,甚至把学和做对立,学的时候不能做,做的时候不能学;

2、很多人认为学习就是记忆,认为记住了就学会了,而记得话,又主要靠机械死记、硬记,可这样记忆是件很痛苦低效的事情,反复记,反复忘记,搞了个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也坚持不了,仍然没用,遗忘的速度永远大于记忆速度,最后搞得信心大挫,终于放弃再学;

3、很多人学习时,就是在看书、看视频或者看别人怎么做,可是看的东西总是模糊的,自己用起来时总是这不会那不知的,于是一天长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4、有人一学习就打哈欠,玩就眉飞色舞;学习时候痛苦不堪,一学脑皮就紧紧的、胸口堵堵的,兴趣点完全放不到学习上面来;

5、有人一学习就会走神,人拿着书,思绪早已飞到九霄云外,有些是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些事,有些是杂念乱飞,不学的时候就不飞,总之心根本静不下来。这时,人们往往只是简单地认为自己或者别人不专心,注意力不行,而不去追查和分析为什么注意力不行,不去研究和运用注意力的规律,从而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永远得不到提升;

6、很多人只为考试而学习,平时没有学习或看书习惯,平时学习好像要ta命一样;

7、有人学习时总想偷懒、找捷径、快,但往往“快变成了慢”。

认识学习

我们先看下汉语词典对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1、剖析学习这个概念

1)学习的本质

学习是一种实行为,行为就是实践,所以一定不能把学习和实践运用区分开,甚至对立起来。“学以致用”,学习是为了用,要在用中学。

2)学习的目的

学习是有目的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技能、经验、利益、爱好等。知识包涵记忆量和正确了解和认知。

3)学习的方式

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一般人下意识里只把阅读、听讲当成学习,但真正最有效的学习是实践。

4)学习的种类

狭义:类似学生的学习,把学习当工作在集中做。学习方式主要是靠阅读、听讲、记忆;学习结果获取知识量、知识面、记忆量。

狭义学习最适合对学习对象做框架性了解。

广义:类似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不学而学”,学习方式主要通过生活工作实践;学习结果是增长了经验、技能等;例如人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走路、说话;在工作当中不知不觉增长了专业技能,可在学校的时候可怎么也学不会。广义的学习它根本感觉不到在学,就像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用痛苦的记忆和迅速的遗忘,好像是所有人的天赋异禀,事实也确实如此。希望提高学习能力的人最需要琢磨广义学习,要特别留意和加强自己的广义学习能力。要增加能力要靠广义学习

2、常见误区和对应解读

1)看书写字才是学习

上面说了,学习分为狭义的学习和广义的学习。读书写字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尤其对狭义的学习,但读书写字不等于学习的本身。看书,或者看视频,对了解型的学习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要增长能力或者扩大记忆的学习,这种学习几乎是非常低效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苦恼自己学什么都学不会,看了很多遍还是记不住、掌握不了、不能转化为能力,这是因为我们把简单的看当成了学习甚至学习的全部,这是一个典型的学习误区。

比如我们用看的方法来学习外语,即使我们学了10年20年,但是还是学不好外语,说不好外语,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学习的误区造成的。而你在说你的母语或方言时,只要三五年就非常溜了,而且单词记忆量非常大,而且你都意识不到自己单词量很大。再比如我们一个劲的看文章、看报纸,但是要我们自己来写文章、写新闻,发现无从下笔,这也是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误区造成的。

看书写笔记只适合于了解型的学习,就是对于一块未知领域,我们一点都不清楚的时候,通过看书、看视频讲解,做一些泛泛的了解,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想是增加记忆量、或者增加技能和能力的学习,就不能用“看”的方式来学习。

2)学习能力强是因为智商高、天赋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把学习能力强的人简单地归为智商高、天赋好。但是在你周边的人,你又不轻易承认自己的智商比别人低。但就有可能在学习能力上就是斗不过别人,心里就很不服气,显示出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学习真的很需要很强的智商和天赋吗?非也!在高端比拼里面也许需要高智商和天赋,但是对日常的、大众的、普通型的学习中根本不需要很高的智商和天赋,小布什当总统智商也才90。只要你不是傻子,绝大部分人的智商和天赋,对普通型的学习是已足够、足够、足足够的。

还是那个比方,如果说学语言需要很高的天赋,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惨了,大多数人都会变成哑巴、不会说话。但事实上不是,事实上连傻子对自己的语言掌握几乎都非常溜,这是为什么?这说明所谓智商对学习没有必然的决定性,那什么才是呢?1、是对学习的正确认知;2、学习其实也是一门技术,需要熟练驾驭这门技术;3、要勤而行之,要真正掌握这三点,基本上就会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当你在学习一个事情,如果不会像走路一样,没有明显感觉在进步的话,那么就要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对了。

3)认为年龄大了,学习能力下降了,小孩才有好的学习能力

科学研究大人的学习能力整体而言比小孩要强,而不是小。小孩的机械记忆能力可能比大人强。这是因为小孩子内心单纯、好奇心强、脑子里杂事缠绵少、注意力受牵制比较少、在做一个事情的时候相对比较单纯。而大人因为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脑子里面杂事缠绵,所以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大人随着经历、经验、记忆的增加,学新东西时,新知识与老知识的关联性、联想性更强、更多,而且大人的理解性更强、思考力更强,所以大人的整体学习能力是高于小孩的。

但为什么有的成年人说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小孩呢?大

人记新的单词,背一首新的诗,好像记忆力比小孩要差很多。这是因为小孩在学校里,老师是要求默写单词,一遍又一遍地默写,到必须默写出来为止,背课文也是要背诵的。当你长大了之后,你开始变得偷懒,只是靠看来学习,不会通过默写或者背诵来增加你的记忆库存,你的记忆力当然比小孩要差了。当然人到老了很老的时候,人的脑细胞会减少,记忆力会减少,那是另外一个事情,但正常的情况的大人,其记忆力还是很强的。

还有,“认为年龄大了,学习能力下降了,记忆力下降了”这种错误的认识也束缚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因为自己都先入为主地认为学习能力降低了,所以在内心里面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时学习能力就会被负面的认识锁起来,不会被激活。

4)学习靠毅力?

靠毅力不假,但我们要问自己毅力从何而来,靠自己对自己的苦逼吗?人是快乐驱动的动物,靠苦逼、靠毅力坚持的事情,几乎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靠谱。关于毅力的来源,可以看我另外一篇文章《为什么能力强的人哲学水平都比较高,细看本文,你的能力也会提高 下》。卧薪尝胆的毅力一定来自于深沉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

另外学习本来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学习任何东西,知识东西都会是很快乐的事情,干嘛一定要搞得非常苦逼的、很痛苦的、是很难承受。人的本性是要逃避痛苦的,所以靠很痛苦的学习,想要达到很高的效果,这是不敢想象的。你可以去观察和采访那些学习能力很强的、学习很有成就的人,他们的学习一定是非常的快乐,非常的有收获,非常的愉悦,非常有成就感的。

当我们硬是要靠毅力去学习的时候,要搞清楚毅力从何而来,学习这个原动力如果没解决好,自己逼自己的毅力是不可持久的。

5)学习靠注意力

有人说学习是靠注意力的,这话说的倒是不假。你怎样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可以控制吗?是注意力控制人,还是人控制注意力? 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有些人竟然在做这种练习:就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或者盯住盯住一个点不动,认为这种方法去练习注意力,这是多么的愚蠢和荒谬啊。

注意力是暗藏心底的内心活动,只有坚强的意志、决心或比较高的心智的时候,才可以熟练驾驭它,否则人是受注意力控制的。就算把你安静地放在一个房间里,或坐在教室里面,但是那也是守住你的人,守不住你的心,也许你端正地坐在那里,但是你的思绪是乱飞的。

“春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不专心,就是指注意力没在你自己控制之下。我们常说做某件事情进入状态了,就是指你的注意力和你所做的事情,两者结合的比较好,这个时候做事的状态和效率是最高的,做事所获得的喜悦感也是最高的。在下文章节当中,会专门讨论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去克服这些因素,从而尽可能的让自己能够驾驭自己的注意力为学习服务。

影响学习注意力的因素

影响学习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概括一下就是以下的4种:1、欲望;2、忧烦乱;3、恐惧;4、犹豫。这些这些因素不但会影响学习的注意力,也可以影响人做任何事情的注意力,所谓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心烦意乱就是指注意力和所做的事情分离了,手里做的是一套,心里想的是另一套。当然,人根据对做事的熟练程度不同,对注意力的消耗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当人在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就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当熟练掌握某种能力知识和技巧的时候,人对注意力的要求程度就会减少

。就打个比方,当你刚学习开车新手的时候,两只手两只脚对付一个方向盘、油门、刹车、离合器,你感觉到很不够用,手忙脚乱,忙不过来;但当你很熟练驾驶汽车的时候,你可以哼着歌、跳着舞、谈着话,很轻松地开着车,好像你的神经系统能自动驾驶车一样。

1、欲望

假如你坐在课堂里学习,旁边有一个女孩子香气扑鼻、身材爆棚,时不时还摆弄几下,而你又是一个正当青春的青少年的,这个课堂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你一定你的注意力就很难保证到学习上去,这个时候就是欲望中火。人下意识的欲望能够吞噬人的注意力,使人的注意力不受主观控制,从而学习效果会很差。这里说的欲望是色,欲望欲望有很多很多的形式,比如说有:利益的欲望、名利的欲望、有占有的欲望、生理欲望等等,七情六欲嘛: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当你的欲望和你当下所做的事情没有重叠时,那么这个欲望对你的学习效果就是做负功;如果欲望和你学习的目的是一致的,那么欲望对学习效果就会做正功,是促进力而不是阻力。

2、怒悲忧烦乱

当人处在愤怒、悲伤、忧郁、烦恼心里很乱的时候,这时人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学习上面,学习的效果就会自然非常的差。处于这种状态时,最好不要去学习新的东西,安排做一些很熟练的事情,不需要耗费太多注意力,而只是工作量的事情,慢慢的疏散和舒缓自己的状态,慢慢从这种状态中平静下来,之后再安排注意力要求高的学习任务。

3、恐惧

恐惧是一种比较难控制的心理情绪,恐惧的本身,往往比所恐惧的事情(对象)的伤害性要大很多,恐惧是人的一种本性。对于恐惧,我们只能是平静的分析,恐惧的根源在哪里,恐惧的根源我认为是人有恐惧这个本能。当然恐惧这个本能既能给我们带来有利的方面,比如说规避危险;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利的方面,比如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所以对待恐惧,我们要平静地去分析和面对它,能规避的就规避,不能规避的就勇敢地、平静地接受事实,该怎样就怎样。

4、犹豫

在人的心智没有足够成熟之前,犹豫也是人难以驾控的一种心理活动,犹豫也是一种痛苦的根源,当人犹豫的时候就会忐忑不安、左右不是、六神无主,别说注意力集中精力做事情了,犹豫比较厉害的时候,几乎连正常的日常活动都进行不了。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我们不需要把这种活动神秘化,特别化,他本质也是一门技术、技能,任何技术技能都是可以学习并提高的,学习也不例外。只要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用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行动,学习能力本身也是可以学习并提升的。

1、明白学习的目的

学习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明白和清晰自己的学习目的,因为不同的目的会决定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方法,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就会决定不同的学习效果。

1)了解

如果你的学习目的只是了解,了解一般是指,对某一块新领域,进行一些扫盲盲性或大纲 性的认知。这个时候,应该采取听或看的方式,找有经验的人士,让他来做讲解讲座,然后在下面听问答的方式;或者是找一些好的资料、书籍、视频来看,因为是了解,不需要很深的理解,主要是知道框架,有了解只是你知道了解,所以只要通过看阅读嗯书籍资料或者视频,或者听讲座啊之类的就可以了。

2)记忆

如果你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增加记忆量,比如要背下唐诗三百首、要记下乘法口诀、工作的一些基础知识等等。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用看的方法来学习,就因为看会蒙蔽你,一看你觉得全会、全都知道了,但把书关起来,你会发现这不会、那不会、漏洞百出,因为你看的时候大脑是模糊的。对于记忆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背诵或默写,第一篇看,第2遍就开始背诵。比如说你要背一个单词,你看第1遍,第2遍就要开始默写,不会没关系,看一下,但不能抄默写,然后后默读3遍,就这样也许你每一次默写只增加一个字母,但是你这样默写个四五遍之后,最多默写10遍之后,这个新单词,你基本上会进入永久记忆(当然学外语,记单词不是好的方法,请关注:人生那条河,以后我会有专门文章介绍真正有效的学语言的方法),记忆其实就是这么神奇,通过默写来记,就容易记住;通过看,记忆效果就很差,人的输出记忆比输入记忆要强很多。如果只想通过听来记忆,就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果只想通过看来记忆,过目不忘那是神话。

打个比方,你开车记忆路,如果你是坐车,也许走过很多遍了,路都记不住。但是如果你自己开车,也许开几遍之后就记得非常熟了,而且可以记非常非常远,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但是你如果是坐车或者用导航的话,离家几公里之外的路就不记住了。记忆就这么奇怪,这就是被动记忆与主动记忆的差别。所以当你的目的是为了把东西记下来时,你一定要用主动记忆,要用默写、要用背诵或者行为输出的方式来记住。

3)技能(能力)

如果你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一个技能、能力,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用广义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广义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行为实践的行为,对于不会的东西,我们就当在查手册或者问人,或者直接在模仿。因为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和需求点非常针对,所以掌握起来特别的有效,学习好和记忆的效果就特别的好。

如果仅仅是看或者背诵,你会非常的劳苦而无效,最后不得不选择不了了之,最终选择放弃的下场。打个比方你要学会一种新的语言能力,那么你一遍一遍地看视频、看书或者背单词,也许你背十年二十年,都不能流利地说一门新语言。但大家想象一下,你自己的母语语言能力是靠背出来的吗?是靠学出来的吗?根本不是!你的母语的记忆量非常得大,大得惊人,而且你都可能没有意识到你母语词汇量的巨大;你都根本没有感觉到学这个过程,在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就会了。

再比如你学习开车,你哪怕把所有的文档都书背得滚瓜烂熟,不去开,你怎么也不会开。但是你如果跟着会开的人,自己去开试着开,也许你没有上过任何理论课程,你都会开车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很多的技能,实际上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就是平时我们经常在用的广义学习,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广义学习这么大威力的神技时刻不离地潜伏在我们身边。这才是最强大的学习力量;才是最有效最宽广、最有革命性、最无穷无尽的学习力量,我们一定要把它利用起来。

2、不能把学习当做学习,学习像是表演

一定不能把学习和实践分离,学习是实践的一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遇到疑问去找答案,带着带着疑问来学习,把学习当做查找。

我们还需要搞清楚学习与考试的关系,如果考试单纯的考的是记忆量,那么就通过背诵的方式学习;如果考试考的是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运用和表达自己的理解。比如我们考试让你默写一首诗,这里考的是记忆,当然记忆是学习的一部分,而记忆也是可以用广义学习的方法来加强的,如下一段文字;那如果考试创作一首诗,这个时候就是考的是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你的情怀、理解能力、对文学美学的感悟能力、以及调遣文字的技能。这个能力考试要比记忆的考试,要求要高很多,但掌握方法也是不难。如上文所说,所有的能力只有通过在实践当中的广义学习才能够学会。但如果没有实践呢,那该怎么办?这时就应该像表演一样,给自己营造一个虚拟的或者模拟的实践环境或场景,哪怕是内心里的表演。

比如我们背一首唐诗,我们不能一遍一遍只背诵文字的发音,还要理解这个诗的场景,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慨,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在诗的场景下触景生情,联想出场景里所有人都有的同感,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自己的表达肯定没有诗人好,就模仿诗人的文字表达,这时你还会琢磨为什么诗人这样表达就能出现意境和效果,自己为什么不行。这时,以前令人枯燥头疼的记忆或者学习变得非常生动、有趣,你的理解能力和你的写作能力就自然会提高。模仿着,模仿着,不但思背诵变得很容易,而且对诗对文学的感悟,感性能力也会大大加强。这就是所谓“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道理。

所以学习我认为和表演很像,广义的学习本质就是一场师傅带徒弟的模仿秀。把自己放在一个设想的环境里,然后模仿师傅去怎么做或者怎么表达,如果不会的时候就问一下师傅。这个师傅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抽象的师傅,比如说一篇文章、网上查、一本书等等。在这种模仿秀型的学习里,人的记忆能力是很强的。在模仿秀里,开始会很生疏笨拙,逐步会变得熟练,最后会变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的熟练,最后会变得充分熟悉,炉火纯青,这时就会变成了自己的能力。这就像卖油翁说的“无他,唯手熟耳!”

3、排除内心的干扰

注意我说的是内心的干扰,而不是环境的干扰,以为环境的干扰好排除,内心的干扰不好排除。及时环境的干扰排除了,但内心的干扰不排除,也是没有用的;反过来,如果内心干扰排除了,哪怕环境干扰不用排除,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大的,甚至没有影响。

排除干扰,首先要明白学习当下的内心活动是哪些因素在干扰自己的注意力,是欲望?还是忧烦怒乱?还是恐惧?还是犹豫?如果是请见前文,影响学习注意力的因素当中析这些干扰因素和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办法。

有一些错误观点也会影响学习。比如说有时社会上流行一些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文科是傻子学的,理科是聪明人学的”。也许这些话只是有人荒诞的玩笑,但是对心智不高学习者、尤其是小孩子,心里会产生很大的干扰。他们会下意识认为“如果我把文科学好,就是傻子了。”这真实冤大头了,不要笑,只是你没发现,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甚至影响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还有,我们要了解注意力的规律,把注意力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让注意力为自己的学习活动做正工而不是负工。古代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就是这种做法:就是让自己的注意力和欲望和学习活动关联统一起来。

4、要有层次性

学习一定要有层次性,森林、树木、树叶要分清楚。森林是指对未知领的一个全貌,对于学习,这是面上的东西,需要以了解性的方法来学习,通过看、听、观来做概括性的了解,这个过程不要花很多时间;了解全貌之后,要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树木。什么是自己的树木,比如说你在做的项目、学习的每一个章节。对于树木要采取理解、模仿、表演的方式来学;树叶是具体的某个知识点,这个是你在做题目或者做项目时遇到具体不懂的、没记住的知识点,这个时候你要通过查找的方式来学习,所谓拿来主义。知识点,太海量了,如果确实是应该记住的就背下来,多数不用背的知识点,就不要他们浪费时间去背,知道它们的存在,遇到知道哪里查就行了,有时查多了,反而自然也记住了。比如以前铅字打印员,一个字盘上面的几千个字,打字员能熟练记住每一个字的位置,在旁人看来觉得非常神奇,但打字员觉得不屑一顾,打字员不觉得自己有惊人的记忆力,而是觉得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枯燥找字过程中,自然会记住了而已。

5、持之以恒,点滴积累

任何学习行为要想有结果,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点滴积累。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为什么呢?一般人认为是毅力,是毅力逼着自己在坚持学习。我认为这首先要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是认知的问题,认知决定了毅力,要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真正明白自己学习的动机、理由、目的,以及自己对这种动机的强烈渴望,才是你毅力和坚持的前提。

人的本能是趋向快乐的,痛苦苦逼的坚持和毅力是很难做到的。对大多数,如果没有正确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纠正态度和认知,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要是掌握的正确的方式和正确了态度和认知之后,学习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其乐无穷。

“那条河谈认知”专注帮助人们清晰化、正确化、体系化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基础认知。更多文章可关注后查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