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在微博看到一个龙应台的帖子。内容是关于“风月同天”。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她写道:“一般舆论中,对社会行为的反省多,对文化深层的思索少,对文字语言的深究就更少了,而其实,文化深层是种种社会行为的来由,文字语言又更是文化最深处、埋在地下的根了。

‘为什么别人会写【风月同天】,而你只会喊【武汉加油】?’

有原因的。

如果集体的语言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那是因为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

上面说出‘为什么别人会写【风月同天】,而你只会喊【武汉加油】?’的是湖北黄石的一位青年作家,叫韩晗。

他写了一篇文章,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火了,火的不是时候,也是时候。不是时候,是因为正值疫情蔓延,危急时刻不能玩情调,否则自讨没趣。说是时候也有道理,恰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时刻,此时不火,更待何时?

这位作家想说明的是今天我们的修辞比起古人差太多了。韩晗认为好的中文修辞并非只有日本有,台湾与海外华人也保留了非常好的传统。但是他也提到这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文化革命的十年,而他们没有这种痛。我们的修辞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应当朝更远的历史深处回望。否则当人家说出“风月同天”时,我们却只会回应一句“谢谢”,我们自己也知道,“武汉加油”和“风月同天”,不搭。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这篇帖子,我看了好几遍。

第一遍看,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韩晗关于国人文化中修辞的遗失,我们虽然不情愿,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究其原因,我以为这与我们当下的社会大环境有相当的关系。

文化不再被视为塑造人类精神文明最重要的东西,社会风气与舆论导向都在向钱看,向流量倾斜。文化缺失导致的快餐文化、眼球效应,甚至一些文化产业都在以流量为风向标,慢慢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但是,有阴影的地方就有光明。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意识到文化缺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有文化人士在人大提交关于提高阅读的影响力的提案,各地有各种读书会、读书运动的兴起,教育部门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古典文学的作用,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存在的这个“集体”并没有失聪。

所以,我不能认同龙应台所说:“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

第二遍、第三遍再看,我又感觉,我们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语言虽通俗,不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或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样的古汉语蕴含着优雅,却是发自国人肺腑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它们虽是一句口号,却更能够向武汉人民、湖北人民传递温暖、表达关切。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当此疫情危急时刻,我们没有把重点放在语言文字的字斟句酌上面,我们全体国人,都只有一个想法,一个愿望,就是赶快治愈所有感染的病患,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

当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写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还有“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均是华人,或是留学生,或是在日的工作人员。他们,只是为了表达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拳拳之情。

而这些在日的海外华人,还有更多身在异域,心怀祖国,捐资捐物的华人华侨,疯狂购买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用物资,寄回祖国。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共同的名字,都叫“中国人”!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所以,我还是不能认同龙应台所说:“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

只有从骨子里就不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人,才会在这种特殊时刻,心存偏见,以一种事不关己、高高在上而又冷漠傲慢的态度博取眼球。

如若真如龙应台所言,我们的集体是一群“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的人,那么,我们不会看到,那么多的白衣天使变身钢铁战士,战斗在一线;我们也不会看到,中国建筑工人在春节期间,用短短十天时间,在疫区前沿,拔地而起两座“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我们更不会看到,全国人民响应号召上下一心,宅在家里,自行隔离……

第五季诗词大会中那个不足六岁的小小少年王恒屹的身上,在少年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身上,我们都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不能认同龙应台“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这样的言论!

正如韩晗所言,危急时刻,不能玩情调。面对疫情,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更快更好地救治病患、如何更安全有效地防止更多人群的感染,以及从中我们能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而不是,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上进行傲慢的炫耀。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从没有修辞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中,我看到了14亿国人集体的力量与灵魂!


作者简介:此非彼鱼儿,一个在数字与文字间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关注家庭亲子教育。

�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