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一男子在武漢回來後被村裡人排斥,現在情況怎樣了?

標叔,現在疫情這麼緊張,大家都不敢出門了,你怎麼還出來賣雞了呢,先把口罩戴上吧。”


“我知道春分大家要趕緊打豆殼,但大家扎堆在這不利於疫情防控啊,大家分批分散來好嗎?”
“不串門不讓外人隨意進村是好的,但在村主幹道堆荊棘和泥石,出了急事可怎麼行?尤其現在山火險情多。”
自從開展防疫工作以來,廉江市新民鎮高街村黨總支部組織委員陸冬秀在宣傳工作中總是不厭其煩的勸說村民。
疫情阻擊戰拉開以來,新民鎮堅持黨建引領,拉緊群防群治“鎮-村黨組織-黨員中心戶”三級網格化防線,用心用情將疫情防控落實到網到格到家庭,陸冬秀就是其中的一個踐行者,在疫情阻擊戰的節點上,充分展現出基層女組工幹部的使命擔當,全力配合鎮委防控部署,把在群眾中黨員“一面旗”的形象落實到疫情防控一點一滴的行動中、苦口婆心的話語中。在黨旗飄飄的疫情防控一線,陸冬秀和村兩委幹部一道取消春節休假,或是進村入戶做宣傳、掛橫幅、貼標語,或是載著“大喇叭”走村過巷,或是走在一線化解因疫情而產生的矛盾糾紛,她調侃道,“庚子年太難了”,口上說難,行動上卻迎難而上。
鏡頭一:疫情“調解員”
村民陳某傑因為生意來往曾經在近段時間前往武漢,後在深圳逗留數日後於1月17日回到老家高街村委會新陽村,疫情發生後按照防疫工作要求,他必須居家隔離14天。

剛開始,陳某傑非常配合測量體溫和相關工作,但是漸漸地,周邊鄰居就出現“怕”他的現象,還時不時聽到朋友們通過各種方式勸他離開村子。
“我只是在家隔離,不代表我染上病毒,這是我家,我還能去那?”陳某傑很無耐。在瞭解情況後,陸冬秀與管片幹部立即行動,一方面安撫村民陳某傑,讓他不要有顧慮,繼續配合做好居家隔離和體溫測量,另一方面,她與村中的族老、老黨員找到周邊鄰居和聯繫其朋友們,向他們解釋,化解疑慮。
“之前左鄰右里都嫌棄我,對我家人也不友好,我既生氣又無奈,幸好村幹部幫我解釋清楚,不然鄰居朋友們還在排斥我呢,尤其是秀姐,她找了好幾個鄰居說‘悄悄話’,很有耐心,不愧是黨員。”陳某傑讚歎。
鏡頭二:防控的“知心人”
高街村委會族山村仔村有個80多歲的留守老人壽伯,過年前就經常到村委會找陸冬秀“嘮嗑”,“肯定是政府把我身份證搞丟了,還把我老人錢停掉了,冬秀你要幫我拿回來啊。”老人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精神也有點失常,誰的話都不聽,唯一信賴陸冬秀。雖然哭笑不得,但陸冬秀還是在疫情防控的重壓下抽空給老人戴上口罩,開著小電動把老人載到鎮上,一會去派出所補辦身份證,一會又去照相館補辦新農保。看到老人一副高興的樣子,陸冬秀會心一笑,“疫情緊張,老人又是易感人群,而壽伯又是獨居老人,心裡裝著事天天想著往外跑,及時幫他辦好這些事項了,老人才能配合我們做好疫情防控。”

“我到村委會工作以後才發現,農村就是人情社會,對待村民,既要令行禁止,也要和風化雨,尤其是疫情形勢嚴峻,做好防控就要一手軟、一手硬,‘軟硬’兼施,群眾理解的聯防才是最有效最自覺的聯防。”陸冬秀如是說。
疫情防控工作正是關鍵階段,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最是關鍵,用黨組織帶黨員、黨員帶群眾,才能幹群合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陸冬秀作為基層女組工幹部的其中一員,自覺認領黨員職責,主動承擔工作壓力,用自己單薄的肩膀撐起疫情防控半邊天,在危難時刻,用心用情展現女組工幹部的使命和擔當,贏得村民的點贊和認可。

廉江一男子在武漢回來後被村裡人排斥,現在情況怎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