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裡的那朵小花|幸福從未走遠,只是我們未曾發現


角落裡的那朵小花|幸福從未走遠,只是我們未曾發現

在家裡待久了,煩悶不覺油然而生。還好自己喜歡養一些植物和花草,沒事就到陽臺上轉轉看看,澆澆水,施施肥,觀察觀察一枝一葉的變化,在濃縮的大自然中讓心靈得到一絲寧靜。

一天早晨,從睡夢中醒來,看到外面陽光不錯,有出去溜溜彎的想法,又迫於疫情所限,就決定還是到陽臺上看看吧。打開陽臺門的那一刻,一小束粉紅色的小花映入我的眼簾。雖然在角落裡嬌小得很,但在周圍綠植的襯托下,顯得又是那麼美麗樸實,讓自己的心情也一下子美麗起來了。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當我們覺得一切都是那麼平平凡凡、樸實無華的時候,真正用心去體會、去發現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小花”,點亮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和美好,感受到了幸福從未走遠,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角落裡的那朵小花|幸福從未走遠,只是我們未曾發現

幸福無處不在,關鍵是要有一顆善於發現幸福的心。美國作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說:幸福不在萬物之中,它存在於看待萬物的自身心態之中。如果你接受幸福的態度不正確,即是置身於幸福的環境中,你也會離幸福越來越遙遠。

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也會不盡相同。對於飢餓的人來說,能夠得到一個饅頭,就是幸福;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得到心愛的玩具、美麗的衣服就是幸福;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能夠家庭和美、平安順遂就是幸福。

幸福與否,不僅在物質,更在心態。曾經有一位老同事,退休後又找了這份工作,每天兢兢業業,上班最早,下班最晚,還要受領導的批評。當所有人都為他鳴不平時,他卻笑著說,“領導就是管理,批評人是應該的,工作做好就行了。”“開心是一天,不開心是一天,為什麼不開心呢?”


角落裡的那朵小花|幸福從未走遠,只是我們未曾發現

人生不過百年,日食不過三餐,夜眠不過三尺。真正的幸福,只有你真正感受到人生價值時才能體會得到。許多經歷過苦難和生死的人才能更加深刻體會到幸福的含義,更加懂得知足和放手。多少人在追求物質中得意一時,卻在失意落寞中悔恨終生。

許多人,為了追求所謂的幸福生活,冷落家庭、冷漠健康、冷眼他人的做法,最終只能收穫內心的孤獨,離幸福漸行漸遠。殊不知,家是我們溫暖的避風港,健康是我們前進的護身符,只有善待親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每個人都會經歷不順心,在交往中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寬容,多一些相互成全,當處境不順的時候,多想想黎明曙光;當生活不好時,多想想優越之處;當順風得意時,更要善待他人。


角落裡的那朵小花|幸福從未走遠,只是我們未曾發現

幸福不能永恆,卻屬於有心的人。當你發現幸福時,要毫不猶豫去抓住,並不斷放大,與身邊的人實現共享。要不斷地強壯自己的身體,豐富自己的靈魂,讓幸福時刻伴隨在自己的身邊。

隨著時代的發展,健康成為了許多人關注的話題。多少實例說明,再好的生活,再幸福的環境,失去了健康,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能含恨而終。科學定位、適當減壓、合理運動,為自己的健康營造環境,讓自己成為幸福的創造者、保持者、長期擁有者。

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會增加。每個人都是能量的傳播者,只不過是正負不同。要善於分享自己的幸福,只有做正能量的傳播者,不斷給別人帶來光明和幸福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回饋,獲得人生最大的幸福,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