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至今一些地方流行同姓不通婚,而北方人為何不計較?

晚亭與落霞同暉


在古代,北方人就是看上了南方的女人,才向南打仗的,南方人都是北方人留下的種,為啥首都選在北方,南方人都聽北方人的話,父子關糸


焊雨清爽


我們南方現在也不計較了,現在農村流行一句話:同姓不同宗,各是各的老祖公。這句話就證明南方人已經同姓談戀愛,結婚。我小時候,有個堂妹對我開玩笑地說:大哥,要是我嫁給你,多好啊!後來堂妹不顧父母和其他親人的反對,果然嫁給我了。開始我還怕他人輿論,不敢在家。可是堂妹不怕。現在我們有幾個孩子,孩子也很聰明。我們還是恩愛夫妻。


成功影視


我是廣西人,就我自己的圈子看到的話,我這個村(坡),老一輩的見過一對夫妻是同村結婚的(同村不同姓)。隔壁村有聽說有幾對是同村結婚的。同姓結婚至今我還沒見過,估計有但是絕對不多。我周邊認識的朋友什麼的都拒絕同姓結婚。我自己也不願意同姓結婚,我這個鎮,跟我同姓的基本都跟我同一個祖先,一想到這點就感覺不舒服


被狗追著狂奔


我是廣西人,沒聽說同姓不通婚呀,有說同姓在五(fu)內不能結婚,而且也有法律規定不能近親結婚。

我家在農村,村莊不大,就一姓人,70年代水利改革,老家住房處拆遷移出騰地做水庫,政府出資給遷移戶蓋房子,按原有住房面積補助分配新房,所以房子都是一排排整齊建起來的。

村上一對年輕人結婚了,他們兩人雖然是同姓,但是是法律認可的關係,按輩份男方比女方大了四輩份,叫什麼用普通話我都不會說了。兩家大門對後門,相距幾米遠,說話大聲一點都能聽到,他(她)們當初確定關係的時候女方家長也是不同意,兩個年輕人相約私奔去了,後面在外生了一個女孩才回來,現在有兒有女,村上人也不覺得稀奇了呀,只是剛知道他們要結婚的時候,村裡沸沸揚揚的聲音都是說兩個年輕人的事,,,時間能沖淡,化解問題,這還是真的呢,如今兩家人也沒隔閡了,該走的親戚程序一樣走,法律也允許,也沒什麼不妥呀。

還有好幾個同姓同村結婚的呢,在法律允許的範圍,結婚也沒什麼影響啊,他們的後代現在大的也結婚了,小的也有十幾歲啦,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羅娟


韓國一直恪守同姓不結婚的傳統,談戀愛都避開,並且非常嚴格,不可逾越,可是韓國李、金、崔三大姓佔了韓國人口90%,由於人口基數增加了,找不同姓的結婚很難,於是20年前韓國國會經過激烈討論,終於解除禁令,批准同姓結婚,但現實中能避免就避免,可見韓國多麼遵從儒家傳統。由於中國南方偏於一隅,社會動亂政治運動少波及,得以把中原文化傳統保留下來,雖然法律規定同姓可以結婚,孩子可以跟母親的姓,但內心和實際還是遵從倫理綱常,聽到同姓戀愛的父母都會反對,更別說同村同姓的,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比如為了逃避計生,子女上別人戶口),子女跟母親的姓很少很少。南方注重家族香火傳承,幾乎家家戶戶有男丁,北方的好象不在乎同姓結婚,也不太在乎生男生女,“你家又沒有皇位繼承”“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都是北方人說的,把斷孑絕孫說得無上光榮也只有北方人了,所以同姓結婚在北方都不是事兒,但也不是普遍,畢竟祖宗古訓還在,只是不重視罷了[玫瑰][18禁]


大唐天下2018


有個桂東南玉林地區姓李的人,娶了一個姓李的人做妻子,從來逢年過節不敢回老家過節,有時候總是半夜三更回老家,躲在家裡幾天,離別家鄉時,天還沒亮,便趕到很遠的地方等車離去。生了個兒子因為看到的別人總是斜的或倒的眼病,怕別人說閒話,更加不敢見人。


邕城逸士一


按照婚姻法規定,超出三代之後的同姓男女就可以結婚。規定超出三代,是為了防止近親結婚出現的生殖缺陷。

雖然婚姻允許超三代之後的同姓男女結婚,但是按照習俗,同姓還是很少結婚的。因為同姓,就代表上代人很可能是一家人。一家人的男女結婚,在傳統之中是亂倫行為。

但實事上,同姓之從不代表就是一個祖先。每一個姓氏的來源不一定全是單一的,人口稀少的姓氏,一個共同祖先的可能性大一點在,而大部分姓氏不可能全是來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中國雖然有編家譜的傳統,但是中國的社會戰爭太多,動亂太多,絕大部分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家譜。也就是說,大部人都無法從家譜上找出自己到底跟誰是一家人。

所以我們這一帶,同姓結婚的,家長往往會打聽這個家族的來源。以防止出現一個家族之內結婚的現象。同姓不婚,是一種好現象,從生理上說,親緣關係越遠,越不易出現生理缺陷。這一點從科學上已經得到證明了的。

最近十年,就亂了,出現同姓結婚的,村裡老人知道了一瞭解,往上多少代竟然是一家人!但是年輕人不管這些,老人們也沒有辦法。同姓結婚,超出三代就可以,婚姻法有規定。所以近些年出現幾對同姓結婚的,而且輩份也不相同,挺亂的。我們這一帶,明知是同一個祖先而同姓結婚的,結果都不好,全部離了婚,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兩中婚後鬧彆扭,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年齡太小了,不成熟。或許這也可以看作同姓結婚的害處吧!

中國的戰爭多發生在北方,南方相對穩定,再加上由北方南遷的居民多是合族而居,家譜文化傳承有續,家族觀念極強。南方人很愛續家譜,新聞上常常可以看到,某地某姓的宗親團聚、續家譜。這樣以來,給同姓的小青年的概念同姓就是一家人。一家人怎麼可能談戀愛?而北方的家族觀念弱化,幾乎沒有合族而居的,更沒人續家譜的。給小青年的印象就是,不是近親的都是外人,所以同姓結婚的出現不少。


三農範


同姓不通婚是好的風俗,但沒有必要啦,婚姻法規定只要五代直系血親或三代旁系血親之外就可結婚。意思是同姓人只要不是同一個祖父的祖父以外的人都可以結婚,也是俗稱的出了五撫的就可結婚啦,不過同姓結婚確實對子女不好啦,如果想生個聰明漂亮的寶寶還是要與外省或外國人同婚才好,三十年前河北很多地方很貧窮,男生找媳婦很難,所以就有人花錢讓人在四川甘肅東北等找來女人結婚,後來成了風氣,滄州某村就存在四川一條街,甘肅一條街和東北一條街的現象,當時雖然讓四川甘肅等男女失衡,但這些來河北的四川甘肅東北的媳婦所生的孩子大部分都很聰明,比當地通婚的所生子女的大學入學率高出幾個甚至十幾個百分點呢,大家都知道混血兒聰明的機率很高吧,就是這個道理。


我是軍長4


南方和北方其實有一些地方有差異化,以我這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來說,對於北方很多的風俗,那也是不太瞭解。不過我從來也沒有到過北方,關於南方流行同姓不通婚,確實是有這個說法,據說老一輩講同姓結婚的話,生出來的小孩會變成傻子。要知道同姓的人,那很有可能是同一個宗族,即使是相隔很遠,那麼身體裡還是流著相同的血,這也就使得我們南方人是比較忌諱,很少有同姓的人結婚。

中國關於文化的傳承,還有家族的傳承可以說是做的最好,每個家族有自己的族譜,也就是說可以追溯到祖先的起源,而且這種家譜每年都會重新去修訂,加入後來出生的人。但是關於族譜的修訂,也是有一個很嚴格的要求,女孩子是不能進入,只有男性才有資格,儘管這是一種封建的思想,但是我們南方地區一直是這樣,所以也只能是以理性的方式去看待。

南方除了族譜之外,還有有一個很獨特的景觀,那就是要修建祠堂,而且修好的族譜正是要供奉在裡面,每年還要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所以同姓的人都會聚集在一起,這樣的話如果娶了同姓的女子,那很有可能是自己家族裡的女子,這也就有了這樣的一種規矩,那就是同姓不可以通婚。

從我記事開始,父母就給我講過這個,當時我們隔壁村有一戶人家,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一時之間成為了人們的諷刺的對象,好多人都在背後說他們娶同姓的女子,這樣生出來的小孩很可能會成為傻子,後來到底有沒有生小孩,那個小孩是不是傻子,我不得而知,畢竟我去到城裡,所有的事情也就不太清楚了。我之所以說這麼一個事情,正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南方對於同姓的人結婚,一直是被人排斥,人們一直相信同一個姓,那就是一家人,這等於是亂倫,所以不會有人與同姓結婚。

現在我們的思想更開明瞭,聽我父母說村子裡,還是有很多同姓的人結婚,畢竟有的時候愛情就是比現實更偉大,可以衝破一切阻力。當然對於我這麼一個傳統的男孩來說,內心還是很排斥,這也可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反正小的時候一直聽父母講那些,以至於遇到了同姓的女子,心裡便會覺得那是我的姐姐,或者是我的妹妹,不可以有任何的相法。

關於北方計不計較我不太清楚,從來也沒有去過北方,聽說北方人還是有很多同姓通婚,可能是每個地方的文化不一樣,而且南方和北方也是存在著差異化,這也是能夠理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你滿意,要是覺得還滿意的話,那麼請給我點一個贊吧!


品詩讀詞


對於這個習俗我簡要說明一下歸根到底。

自古以來,政治上作為全國政治中心,都城所在,北方遊牧名族一強大就會侵略中原,有好幾次進入中原的先例,如烽火戲諸侯北狄部落滲透中原,周幽王兒子周平王東遷,因為先秦時代都是以部落聚居,那些小衝突帶來的後果是被侵略部落散落,地域姓氏人轉移。

因此又帶來另一個連續不斷的衝突,每當北方遊民生存困難總南下中原掠奪,所以原中原部落人群不斷被衝散、易居南下,來到長江以南,江南水網很容易阻擋北方遊牧民族軍隊,所以南方的同姓氏同一部族的人多數是同一祖宗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政治上為了統治的正統合法性,政治的對立政權打打殺殺男子徵召,平民流動加劇部落之間通婚的習慣,而同姓氏的人經常有一些稱王的人說他是某某王王室的後代,如匈奴人劉源說是西漢什麼公主的後代,又有一些王族經常賜姓功臣,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這些情況都是發生在作為政治中心的北方。

一千多年平均兩三百年就會有政治性導致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人口交流,總的來說長江流域的人口波動沒有北方人口劇烈,相對緩和。

因此南方多宗廟,可追溯的姓氏源遠可信,而姓氏標記的是同一祖宗的人,所以南方人習俗就不願意跟同姓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